蓄电池维护及保养手册.doc_第1页
蓄电池维护及保养手册.doc_第2页
蓄电池维护及保养手册.doc_第3页
蓄电池维护及保养手册.doc_第4页
蓄电池维护及保养手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涵威贸易有限公司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与保养 第9页-共9页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与保养 长沙涵威贸易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二月目 录一、 安全注意事项二、 电解液的配制三、 蓄电池充电 四、 储存及维护五、 蓄电池的使用六、 常见故障的判断 一、安全注意事项1、加酸后的蓄电池内有腐蚀性较强的硫酸,请远离儿童。配酸、加酸和检查等操作时请采取防护措施。如酸溅到皮肤、眼睛或衣物上,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请即时送医院治疗。2、不要将蓄电池的正、负极短路或接反,否则可能造成电击火灾或事故。3、蓄电池连接请用适合的导线,连接端子应牢固,否则会发热起火或产生火灾。4、蓄电池充电和使用时,有大量的氢氧气体产生。不能接近明火或高温热源,否则可能造成爆炸或事故。5、高温季节严禁电池在阳光下直接曝晒。6、为了电池有较好的性能,使用过程中,严禁过放电、欠充电或过充电。二、电解液的配制1、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是用纯水(符合标准JB/T10053)和浓硫酸(符合标准HG/T2692))配制成的,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为1.2800.005g/cm(25)。2、配制电解液的容器,必须是耐酸及耐温的有釉陶瓷,玻璃缸,塑料槽或铅衬木槽,配制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3、配制前将容器洗刷干净,并用纯水清洗。4、配制电解液时,应先将需用的纯水,放入容器内,然后将浓硫酸缓慢注入纯水内,并不断搅拌,严禁将水注入硫酸内,以免发生飞溅灼伤。5、电解液密度换算公式为: d25=dt+0.0007(t-25)d25:25电解液密度dt:温度为t时的电解液密度0.0007:温度系数t:实测电解液密度 密度为1.280g/cm(25) 的电解液在不同温度时的密度见表一: 表一电解液温度()1015202530354045密 度(g/cm3)1.291.2861.2831.281.2771.2741.271.267将配好的密度为1.2800.005 g/cm3(25)的电解液冷却至室温注入蓄电池至上液面线。 禁止温度过高的电解液加入电池内。三、蓄电池充电 1、补充电,新电池补充电及日常补充电电流及时间见表二:表二:补充电电流及时间型 号新电池补充电日常补充电电流(A)时间(h)电流(A)时间(h)6-QA-180186-101810-24注:具体充电时间以电池充电至满足完全充电条件来确定,与电池状态密切相关,日常补充电时间相差很大。2、蓄电池充电时,应在温度为1030、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电解液温度若高于45时应立即将电流值减半再充电,直至完全充电;3、充电时,蓄电池“正(+)”、“负(-)”分别与直流充电设备输出的“正(+)”、“负(-)”相连接且连接处接触良好、牢固,严禁反接,否则会损坏蓄电池;4、充电完毕现象:A 电池单格内有大量气泡产生。B 电池单体电压在2.62.8V(12 V电池为15.616.8 V,6 V电池为7.88.4 V),且在3h以上测定不变。C 电液比重达1.285g/ml(25),且在3h以上测定不变。 注:同时满足以上三个现象方可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充电程序结束后,用电解液调整液面高度至高出最低液面线1015mm,无液面线的应高出隔板顶部1015mm。拧紧气塞,清洗擦干蓄电池。 严禁未完全充电就装车使用,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充电注意事项A 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普通充电时间均为3h。B不同容量、不同批次的蓄电池应分开充电。C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当电解液温度接近45时减半电流或停止充电或放入水中冷却。D充电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明火。四、储存及维护 A. 车辆长时间停驶时蓄电池的储存 (若车辆存放超过30天,为保持蓄电池正常的充电技术状态,应做到):1 确保电解液比重为1.280.01g/mL(25)。2 断开蓄电池负极搭铁线,以防止由于附加电流泄放引起蓄电池放电;3 制订一个常规日程表,每20-45天给蓄电池充一次电;4 当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小于1.25 g/mL(25)时,进行蓄电池检查,充电或更换蓄电池。5蓄电池应储存在535的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得倒置和卧放,不得受任何机械撞击和重压。6将合格的电解液加入电池的每格中至最高液面线,旋紧液孔塞(确认已撕去不干胶),洗浄后可装车。电池安装时,应先在端柱上涂小量凡士林以防腐蚀。将电池的正极与发电机的正极相连,负极与发电机的负极相连,连接应牢固可靠,严禁敲打端柱。接好后请紧固蓄电池。7当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小于1.25 g/mL(25)时,进行蓄电池检查,充电或更换蓄电池。8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环境,废旧蓄电池请交经销商回收并妥善处理。B日常维护1 经常保持蓄电池表面的清洁。发现表面有灰尘和酸液时,应及时擦拭,擦拭时可先用沾有苏打水的擦布擦拭一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 经常用蒸馏水清洗排气栓,通气良好。3 按照规定进行蓄电池的充电、放电和补充电工作。4 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45 ,严防过量充电。5 放电过程中,严禁大电流放电和过量放电。6 充放电过程中,应开动通风装置排除酸雾,使室内空气较为清新,以减少酸性分子对人员和设备的侵蚀。7 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8 蓄电池充电期间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应用带湿的拖把擦净地面,在清洁、绝缘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地面洒水,保持室内的湿度,以减少电池中水分的蒸发。 C定期维护1 每月应认真地用蒸馏水擦拭一次表面,直至表面(含外壳)不呈酸性为止。2 每半月应认真地检查连结条、极柱及输出连线的接触情况和牢固程度,彻底清除金属部位(如接线端子)的氧化物和锈蚀,更换金属部位的凡士林油。3 及时进行电解液密度的检查和调整4 对蓄电池测量用的仪表(如密度计、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车上的显示仪表)进行检查和校验,以免由于仪表不准确,导致蓄电池维护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5 根据气侯季节的变化,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电解液密度(也称换季)。6 及时检查和排除蓄电池的故障。7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调好充电器的电压(汽油车13.814.40V、柴油车27.628.80V)防止过充电。 五、蓄电池的使用1、每周定期检查一次电解液面,如有下降,适当补加纯水(禁止补加矿泉水、自来水等),保持液面适当,但绝对不能添加任何硫酸液及其它液体,同时避免杂质掉入蓄电池内。加完水后擦拭洒落在蓄电池盖上的水珠,保持蓄电池表面干燥。严禁电解液面下降导致极群暴露,否则会损坏蓄电池2、蓄电池在下列情况下,需补充电:A、半个月以上不用,应从车上拆下补充电后储存,每二个月补充电一次;或拆卸蓄电池负极导线,防止蓄电池过放电。B、使用过程中,若蓄电池“+”、“-”两极开路电压低于12.45伏或电解液密度低于1.24 g/cm3(25)起动困难,灯光暗淡,应补充电;C、搅拌车停用5天以上时,使用前检测蓄电池开路电压,开路电压在12.4伏以上可直接接使用,若开路电压低于12.4伏,应补充电后再使用。3、每月检查发动机的充电电压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4、经常保持蓄电池表面的清洁。发现表面有灰尘和酸液时,应及时擦拭,擦拭时可先用沾有苏打水的擦布擦拭一遍,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5、经常用蒸馏水清洗排气栓,保持排气栓通气良好。6、避免在发动机不工作时使用电器,如车灯、空调等,防止蓄电池过放电。7、搅拌车停用时一定要立即关闭电源总开关,以防止蓄电池深度放电导致极板硫酸化。六、常见故障的判断1、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一般故障检测处理及现象故 障现 象短路1. 每单格电液密度中,故障格低且色泽淡。2. 以试验器做放电测试时,端电压在8V以下,故障格有起泡沸腾现象。3. 自放电量大不贮电,电压低。断路1. 各单格密度均匀。2. 以试验器做放电测试时,故障格冒烟有异味。3. 电压异常不稳定。4. 充电电流无法输入。过充电1. 电槽色泽脱色变黑。2. 电解液面浑浊及电解液面下降快。3. 极板变黑,电槽变形。4. 极板铅粉易脱落,并造成短路。过放电1. 电液密度在1.15 g/cm3(25)以下。2. 极板表面发白。3. 电压在10V以下。4. 补充电后故障格密度低。5. 指针不动。充电不足1. 电液密度在1.24 g/cm3(25)以下。2. 启动困难、灯光暗淡,喇叭声弱。3. 用试验器测试时试验指针在黄色或红色区。4. 电压在12V以下。寿命终止1. 超出保修期。2. 因过充电造成的短路,参照过充电的判定方法。2、电压判定基准 电 压判 定处 理12.45V以上正常12.4511.5V充电不足补充电11.5V以下过放电或内部故障充电后再试3、 密度判定基准密度值判定处理1.30以上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