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民族精神a组基础达标1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可转化为物质力量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abcdd根据材料中的“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可知,此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不符合题意。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维系着华厦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不懈奋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爱国主义()始终具有相同的具体内涵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柱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是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a b c dc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不选;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不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维系着华厦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体现了。3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a b c d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并不只是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故错误,正确。题中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正确。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a b c da题目考查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符合题意;错误,中国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错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体现了()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 b c dd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进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指向史书典籍;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6(2017宜宾模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教训。下列与这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a b c db题干观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体现自强不息与勇敢精神,为法治思想,与材料名言含义不一致,排除;观点都体现出勤劳勇敢,故符合题意。7(2017长沙质检)爱国永不过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根基。我们应关注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精神内涵,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以爱国精神涵养自我。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共同的价值信念是广大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a b c dc正确分析了爱国主义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科技,不是爱国主义精神,故排除;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8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必须()a发挥“主心骨”的作用b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d我们国家的发展更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是要跟上时代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要和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观点都偏离题意,故排除。9辽宁省雷锋研究会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创建“雷锋精神在线”网站、 “中华雷锋号”qq群、微信群、微刊,通过“微课”为大学生搭建学习互动平台依托网络传递正能量,激发青年人的参与热情。这启示我们()网络文化必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传递文化正能量的重要手段青年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a b c dc错误,网络文化有两面性,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材料不涉及文化产业,不符合题意。10冀鲁豫精神是冀鲁豫边区的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它内涵丰富,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冀鲁豫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d“冀鲁豫精神是冀鲁豫边区的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表明冀鲁豫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不选;中“拓展”的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材料表明冀鲁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符合题意。b组能力提升11(2017济南模拟)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a b c db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的理解。题干中的浩然正气体现不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没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注入,故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故能成为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并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故正确。12(2017衡阳联考)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习近平、马英九在数百名中外媒体的瞩目下,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习近平发表致辞时表示,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 “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说明两岸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合作难上加难“血浓于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贵和”思想“兄弟亲情”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同胞兄弟”喻示两岸应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a b c dc是对两岸关系及前景的错误分析,故排除;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错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体现出两岸的和睦团结,即反映“贵和”思想,故正确;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也说明两岸之间要加强团结,故正确。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国家举行系列活动以弘扬抗战精神。同时,各地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结合当地抗战历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抗战精神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进行分析说明。解析一是明确分析说明的指向,即抗战精神的作用,而且是对民族精气神的作用;二是注意知识范围,站在整个文化生活分析问题,需要从文化的实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调动知识。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传统文化是维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抗战精神能够激起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包括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14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表达“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是要更好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解析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分析文化方面的积极意义;其次,明确文化意义的指向,限定于分析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33:2025 EN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33: Continuity of protective earthing connection
- JJF(石化)060-2023自动苯结晶点测定仪校准规范
- 重庆红十字会师资课件
- 新解读《GB-T 30699-2014道路交通标志编码》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检测(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
- 重大公卫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老年人课件教学课件
- 老年人误吸护理课件
- 中信保三方协议模板
-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置标准(试行)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第2套)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 第三章传统农业的转变(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龚关)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三电化学复习课学案
-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计划)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 AS9100D体系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