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共4套含.doc_第1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共4套含.doc_第2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共4套含.doc_第3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共4套含.doc_第4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共4套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教育学(A 级)主暋编暋王丽红目暋暋录全真试卷教育学(A 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 (共8页)教育学(A 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 (共8页)考前密押试卷教育学(A 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 (共8页)教育学(A 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 (共8页)温馨提示1.本套试卷严格依据最新自考大纲及最新题型精心编写而成。版式方面,设计新颖实用,试题贯穿考生学习全部过程,以供考生对知识点的把握面面俱到;内容方面,所有试卷均由一线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紧扣大纲和教材编写而成,具有权威性、预测性。2.本套试卷设有全真试卷和考前密押试卷。全真试卷可以帮助考生进行考前模拟演练;考前密押试卷在于引导考生把握考试方向及命题规律,以供考生考前增强实战效果。3.本套试卷答案附教材页码或解析,考生可以与教材结合,充分高效地学习。建议考生总结一下页码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的频率,频率高的往往就是重点考点,可以在教材上标注,加以重视。4.本套试卷中全真试卷的难易度与最新历年真题相当,特别适合于考生考前复习演练,是考生顺利过关的得力助手。为保证考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考试,本套试卷附有近年来的最新真题及参考答案和解析,以帮助考生能准确把握近年考试知识点所在。5.建议考生依据本套试卷进行自我测试,然后对照参考答案及解析,有目的性地将做错的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弄懂吃透,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保证以后再出现此类题目不会出错,依此方法,坚持做完整套试卷,定能顺利过关。内容简介暋暋本套试卷依据傅道春编著的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和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A 级)写成。本学科是一门经验性学科,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中把握原理,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育情景、陈述应用理论,以便为理性的教育活动提供规范和教育行为的有效准则,并学会理解教育现象,形成教学必要的情感、技能,完成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储备。本试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套全真试卷,其难易度与最新历年真题相当,特别适合考生考前巩固复习。第二部分是两套考前密押试卷,目的在于帮助考生进行考前模拟演练,以增强实战经验。第三部分是两套历年考试试题,是为保证考生能保持良好心态从容应对考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本试卷最大的特色在于所有试题的答案都附有教材页码或解析,以帮助考生准确地把握考试知识点,高效率地进行复习。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1暋页(共8页)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真试卷教育学(A级)暋(一)(考试时间150分钟)题暋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题暋分20 10 20 16 34得暋分第栺部分暋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加入情境的教育学,不是简单的教育情境的附加,而是整个学科体系的变化,它的组成要素是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暋暋)A.教育线索B.教学线索C.知识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2.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并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作为对象(暋暋)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3.教育影响应是教师的主观目的和(暋暋)A.学生的主观目的的结合和统一B.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结合和统一C.教师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结合和统一D.父母的主观目的的结合和统一4.(暋暋)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A.理解学生B.积极相待C.教育期待D.真诚5.下列哪一项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一方,是教育活动的反应者,又是成果体现者(暋暋)A.教育者B.父母C.老师D.教育对象6.学生质的规定性是(暋暋)A.以学习为主B.以工作为主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2暋页(共8页)C.以劳动为主D.以游戏为主7.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这属于青少年的(暋暋)A.生存权利B.安全权利C.受教育权利D.受尊重权利8.在发挥教育的功能方面,不仅包括学校、o褻决乢_家庭,还包括(暋暋)A.教师B.父母C.社会文化D.朋友9.校风分为消极的和(暋暋)A.健康的B.良好的C.不健康的D.积极的10.下列哪一种环境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暋暋)A.物质环境B.人际环境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11.下列哪一个人在中学课程的设置上,把以科学为基础的认知经验要素放在首位(暋暋)A.杜威B.斯宾塞C.夸美纽斯D.罗曼罗兰12.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点、品质和行为习惯是(暋暋)A.认知要素B.审美要素C.道德要素D.健身要素13.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科学和(暋暋)A.生物科学B.历史科学C.艺术科学D.自然科学14.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暋暋)四个板块组成。A.社会活动B.体育课C.音乐课D.劳动课15.在隐性结构中,处于最外层,可以被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的属于(暋暋)A.文化心理类B.物质空间类C.组织制度类D.政治经济类16.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具,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以注意,这是(暋暋)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结合学生的经验从已知到未知C.变化教学情境D.改变教学方法17.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是下列哪一种学习类型(暋暋)A.知识的学习B.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C.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D.技能和熟练的学习18.下列哪一种属于动作技能(暋暋)A.阅读B.写作C.运算D.弹琴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3暋页(共8页)19.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定向、分解、定位和(暋暋)A.熟练B.分析C.转换D.评论20.教会学生做人是以什么为主的全面育人教育(暋暋)A.美育B.德育C.智育D.体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1.教育目标体系包括哪几个层次(暋暋)A.大纲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课程目标E.单元目标22.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暋暋)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E.学校23.教育过程包括(暋暋)A.教师的活动B.家长的活动C.同学的活动D.学生的活动E.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造24.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途径有(暋暋)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B.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C.学好科学文化知识D.在困难中磨炼自己E.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25.非常态家庭包括(暋暋)A.离异家庭B.缺损家庭C.有继父(母)及收养关系的家庭D.独生子女家庭E.多子女家庭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4暋页(共8页)第栻部分暋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个体个性化27.成人态人格结构28.物质环境29.隐性课程30.讲授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1.简述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5暋页(共8页)32.青少年发展中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有哪些?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33题16分,34题18分,共34分)33.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是怎样的?34.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暋暋有一天,曾参的妻子,忙完家务,梳洗停当,便要离家到街上去。在一旁玩耍的小儿子,看见母亲要上街,就赶忙跑上前去,扯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吵着嚷着,要母亲带着他上街去玩。曾参的妻子怕儿子年幼,走不动路,不愿领他,但又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哄他说:暋暋“好乖乖,你还小,留在家里吧,等我回来就把咱家的那头肥猪杀了给你吃。暠暋暋小儿子止住了哭声,眨了眨小眼睛,认真地问:暋暋“真的吗?暠暋暋母亲只得又点了点头。小儿子天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蹦着跳着,又到一旁玩去了。这情境全被站在旁边的曾参看见了。暋暋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到家里,只见曾参正拿着一条绳子费劲地在捆家中的那头肥猪,身旁还放着一把雪亮锋利的尖刀,看样子,真的要杀猪。妻子一见慌了,急忙赶上前去拉住曾参,着急地说: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6暋页(共8页)暋暋“你是疯啦,还是怎么啦! 当真要杀猪! 我刚才是叫儿子缠的没有了办法,故意哄哄他,只不过是说着玩的,你怎么就当起真来啦!暠暋暋曾参捆好猪,喘了口气,严肃而认真地对妻子说:暋暋“你做母亲的,不能欺骗孩子。小孩子啥也不懂得,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今天,你说了不算,答应孩子的事不去做,哄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也去讲假话,去欺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即使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就难以相信你的话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暠暋暋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在理。她佩服丈夫这种真诚对待孩子,说一句,算一句,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她想:做家长的,就应该像丈夫这样,成为值得孩子信赖的人。她不再阻止丈夫杀猪了。问题:请结合上述案例和所学教育学知识,谈谈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P6 ) 2.A(P15 ) 3.B(P17 ) 4.C(P76 ) 5.D(P124 ) 6.A(P131 )7.B(P136 ) 8.C(P172 ) 9.D(P176 ) 10.A(P128 ) 11.B(P216 ) 12.C(P217 )13.D(P218 ) 14.A(P219 ) 15.B(P227 ) 16.C(P262 ) 17.D(P320 ) 18.D(P322 )19.A(P322 ) 20.B(P343 )3.解析暋教育影响作为作用于学生的一种现实力量,要引起学生的预期变化,它必须服从和蕴含着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教育影响应是教师主观目的和学生客观发展规律的结合和统一。4.解析暋教育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5.解析暋教育对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一方,是教育活动的反应者,又是成果体现者。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人。6.解析暋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结构化了的方式。7.解析暋青少年的合法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题干中所描述的属于安全的权利。9.解析暋校风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校风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觉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11.解析暋斯宾塞把以科学为基础的认知经验要素放在首位,同时十分重视健身经验要素,此外,还有审美经验要素。斯宾塞确定的课程要素格外强调个体发展的需要。12.解析暋道德要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点、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7暋页(共8页)14.解析暋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_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暠组成的。15.解析暋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显性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16.解析暋单调的刺激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教师应适当运用教具,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以注意。这是变化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17.解析暋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18.解析暋技能是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动作及其方式的熟练程度,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大类,例如,阅读、写作、运算等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绘画、唱歌、跳舞、弹琴、体操、操作计算机、手工等则属于动作技能。20.解析暋教会学生做人是以德育为主的全面育人教育。二、多项选择题21.BCDE(P3132 ) 22.ABCD(P3536 ) 23.ADE(P133 )24.ABD(P147 ) 25.ABC(P188189 )21.解析暋教育目标体系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四个层次。22.解析暋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3.解析暋教育过程不仅包括了教师的活动,也包括了学生的活动,包括了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造过程。24.解析暋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第二,要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第三,在困难中磨炼自己。25.解析暋非常态家庭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双亲曾有过离婚史的离异家庭;二是父母或其中一方由于疾病、天灾等自然原因过早去世的缺损家庭;三是有继父(母)及收养关系的家庭。对于来自非常态家庭(尤其是离异,缺损家庭)的学生来说,这一非常态的家庭自然结构则可能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精神负担。三、名词解释题26.(P42 )个体个性化: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独特性暠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27.(P164 )成人态人格结构:“成人暠(A)态人格结构,则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28.(P178 )物质环境:所谓物质环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29.(P225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暠、“潜在课程暠、“隐蔽课程暠,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30.(P281 )讲授法:亦称“口述教学法暠,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四、简答题31.(P1517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2.(P147148 )(1)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4)自我探索中的迷惑;(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8暋页(共8页)五、综合题33.(P4748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栙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栚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栙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暠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栚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34.(P191193 )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父母的表率作用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幼小的孩子没有与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是父母。(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3)父母的文化修养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心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1暋页(共8页)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真试卷教育学(A级)暋(二)(考试时间150分钟)题暋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题暋分20 10 20 16 34得暋分第栺部分暋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是(暋暋)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他人本位论2.教师的“学不可以己暠、“发愤忘食暠的求知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这体现了教师哪一方面的角色(暋暋)A.父母角色B.榜样角色C.领导角色D.心理医生角色3.针对初中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该(暋暋)A.进行体育和卫生保键教育B.进行生理知识和性的教育C.用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D.组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4.是家庭成员在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和感觉,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指的是(暋暋)A.家庭的结构B.家庭的修养C.家庭的文化D.家庭的气氛5.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暋暋)A.课本B.教学大纲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2暋页(共8页)C.辅导书D.教学计划6.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这里说的是(暋暋)A.辅导书B.练习题C.教科书D.教学计划7.在教材的编写上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这是在教材哪一方面上的要求(暋暋)A.形式B.内容C.结构D.教法8.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这属于(暋暋)A.直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9.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等,这是(暋暋)A.实物直观B.模拟直观C.语言直观D.动作直观10.学记中要求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暠体现了(暋暋)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11.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暠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暋暋)A.启发性原则B.因_材施教原则C.理论联系实施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12.(暋暋)是学生学习活动类型及其运行的空间、时间与程序在课程的内部的反映。A.学习内容B.学习活动方式C.学习形式D.学习方法13.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分大综合和(暋暋)A.文理综合B.理化生综合C.小综合D.语数英综合14.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指的是(暋暋)A.学习活动总量B.工作量C.劳动量D.学习量15.中小学学习的主干活动时间一般可占整个学习活动时间的(暋暋)A.85%左右B.15%左右C.75%左右D.25%左右16.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指(暋暋)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3暋页(共8页)17.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指(暋暋)A.道德观念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18.在德育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有关德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暋暋)A.德育原则B.美育原则C.智育原则D.体育原则19.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要像治水一样,重在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属于德育原则中的(暋暋)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20.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换,这里指的是(暋暋)A.疏导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1.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暋暋)A.认知要素B.道德要素C.审美要素D.健身要素E.情感要素22.教学的辅助形式有(暋暋)A.讲座B.辅导C.作业D.参观E.回访23.下列属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的是(暋暋)A.选择阶段B.定向阶段C.保持阶段D.应用阶段E.熟练阶段24.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主要有(暋暋)A.经验交流式B.系统传授式C.学习诊断式D.学科渗透式E.专题讨论式25.学生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暋暋)A.说服教育B.榜样示范C.修养D.陶冶E.评价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4暋页(共8页)第栻部分暋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课程27.教学策略28.学习诊断式29.疏导原则30.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1.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5暋页(共8页)32.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哪些特点?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33题16分,34题18分,共34分)33.试述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教学原则。34.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暋暋上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问题:请结合案例和所学的的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情境体现了德育原则中的什么原则。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6暋页(共8页)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P27 ) 2.B(P101 ) 3.C(P141 ) 4.D(P189 ) 5.D(P240 ) 6.C(P244 )7.B(P244 ) 8.A(P273 ) 9.B(P274 ) 10.C(P276 ) 11.A(P278 ) 12.B(P327 )13.C(P328 ) 14.D(P329 ) 15.A(P330 ) 16.B(P356 ) 17.C(P360 ) 18.A(P362 )19.B(P364 ) 20.B(P364 )1.解析暋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暠。2.解析暋教师的“学不可以已暠、“发愤忘食暠、“学而不厌暠的求知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榜样角色。3.解析暋针对初中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该协同家长创设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和关系,应该用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5.解析暋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它是教学论中的一个专门术语,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工作计划。6.解析暋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8.解析暋直观性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9.解析暋模拟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可以根据需要选用。11.解析暋孔子提出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启发性的原则。13.解析暋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有大综合和小综合之分。14.解析暋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所谓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15.解析暋中小学学习的主干活动时间一般可占整个学习活动时间的85%左右,辅助活动时间可占15%左右。17.解析暋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18.解析暋德育原则是在德育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有关德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9.解析暋对学生的思想问题,重在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自觉地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20.解析暋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二、多项选择题21.ABCD(P217 ) 22.ABCD(P312 ) 23.ACD(P321 )24.ABCDE(P336 ) 25.ABCDE(P373380 )21.解析暋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22.解析暋教学的辅助形式有讲座、辅导、作业、参观。24.解析暋学法指导的方式主要有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等五种方式。25.解析暋学生教育的基本方法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修养、锻炼和评价。三、名词解释题26.(P214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7暋页(共8页)27.(P295 )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28.(P336 )学习诊断式:这是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29.(P363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0.(P364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四、简答题31.(P244245 )(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32.(P310 )首先,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其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再次,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最后,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综合题33.(P271278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栚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栛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2)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科学是思想性的基础,不讲科学性,把错误的知识也传授给学生,就是误人子弟,根本谈不上思想性;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就影响了科学性,因为只有以正确的观点、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概念。(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学方式,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栙实物直观;栚模拟直观;栛语言直观。(4)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5)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教育学(A级)全真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二)暋第8暋页(共8页)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复习就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7)启发性的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34.(P273274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这里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学方式,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2)模拟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3)语言直观。老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和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1暋页(共8页)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前密押试卷教育学(A级)暋(一)(考试时间150分钟)题暋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题暋分20 10 20 16 34得暋分第栺部分暋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暠。这里强调的是(暋暋)A.环境的作用B.遗传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2.将性别角色的标准内化的过程,就是(暋暋)A.个体个性化B.性别角色社会化C.政治社会化D.道德社会化3.下列哪一项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暋暋)A.政治B.文化C.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D.科技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暠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哪一方面的特点(暋暋)A.特殊的复杂性B.劳动的协作性C.劳动量的隐含性D.显效的长期性5.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行者,人之模范暠说明教师劳动哪一个方面的特点(暋暋)A.强烈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劳动量的隐含性D.劳动的协作性6.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哪一种关系使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暋暋)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2暋页(共8页)A.工作关系B.非正式关系C.情感关系D.认知关系7.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状态呈现了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暋暋)A.对立型B.依赖型C.民主型D.自由放任型8.科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的是(暋暋)A.社区文化B.社会文化C.学校文化D.社区9.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和(暋暋)A.技能类B.工具类C.知识类D.科学类10.下列哪一项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暋暋)A.核心课程B.学科课程C.活动课程D.合科课程11.活动课除了兴趣小组、班团活动外,还有(暋暋)A.课内辅导B.特长训练C.课外辅导D.英语角12.下列哪一种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暋暋)A.广域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D.活动课程13.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属于(暋暋)A.谈话法B.讨论法C.演示法D.参观点14.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指的是(暋暋)A.练习法B.发现法C.参观法D.实验实习法15.“直接教学暠又称(暋暋)A.概念形成策略B.认知发展策略C.行为练习策略D.发展性教学策略16.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这属于哪一种学法指导的方式(暋暋)A.系统传授式B.专题讨论式C.经验交流式D.学科渗透式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3暋页(共8页)17.下列哪一种学法指导的方式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形式灵活,可使学生学到某一方面较丰富较深入的知识(暋暋)A.系统传授式B.专题讨论式C.学习诊断式D.经验交流式1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学法指导的方式(暋暋)A.专题讨论式B.谈话讨论式C.经验交流式D.学习诊断式19.学记中强调的“士先志暠,体现了在自我修养中(暋暋)A.学习的重要性B.座右铭的重要性C.自我批评的重要性D.立志的重要性20.奖励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的肯定评价,其形式有赞许、表扬和(暋暋)A.记过B.警告C.奖赏D.惩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1.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其形式包括(暋暋)A.批评B.谴责C.训导D.处分E.表扬22.下列属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是(暋暋)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组织关系D.心理关系E.朋友关系23.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包括(暋暋)A.社会性B.普遍性C.稳定性D.依赖性E.信任性24.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暋暋)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25.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暋暋)A.学习B.练习C.座右铭D.立志E.慎独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4暋页(共8页)第栻部分暋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教育目标27.儿童态人格结构28.启发性原则29.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30.道德行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1.简述教师个体人格结构中A 成分占优势时,其教学行为的特点。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5暋页(共8页)32.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有哪些?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33题16分,34题18分,共34分)33.试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34.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暋暋随着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缪老师精神抖擞地迈进教室。今年,他又接了一个新班。面对这40多个陌生的面孔,看到这些熟悉的神色孩子们总是以种种期待而又疑虑、好奇而又狡黠的神气来观察新老师的,老师开始了他的开场白:“同学们,我姓缪暠他正准备转身板书“缪暠时,突然不知从哪个座位上发出一声模仿猫咪的叫声:“喵暠于是理所当然地引出了哄堂大笑。面对调皮学生的这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缪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别忙着先夸我妙暞,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到时候再请你们给我作评价,到底妙不妙。暠学生们安静了,担心“暴风雨将要来临暠的惊恐也消失了。自然,这开场白是成功的。第一堂课,在亲切、平和的气氛中顺利进行。暋暋学生听到“缪暠,忽又联想到猫咪叫,脱口而出一声“喵暠,这恐怕是个并非恶意,但是不适时的玩笑。如何处置这种意想不到的“事件暠,可能会出现这样四种情况:A.脸色气得刷白,眼一瞪,桌一拍,拂袖而去,跑到校长或班主任面前大发其火:“这个班我是无法教了!暠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6暋页(共8页)B.板着脸,竖起眉,威严地说:“刚才是谁学的猫叫? 站起来! 暠C.平静得如同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等学生笑声煞住,他便冷冷地、平缓地开始他的讲课。当然学生们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观察他、猜测他,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D.如缪老师那样,恰到好处地处理了这个“突发事件暠。问题:请结合上述案例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教师的行为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P36 ) 2.B(P42 ) 3.C(P47 ) 4.D(P114 ) 5.A(P109 ) 6.B(P159 )7.C(P163 ) 8.D(P194 ) 9.A(P219 ) 10.B(P221 ) 11.C(P220 ) 12.D(P223 )13.A(P282 ) 14.B(P288 ) 15.C(P296 ) 16.D(P336 ) 17.B(P336 ) 18.B(P336 )19.D(P377 ) 20.C(P380 )2.解析暋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其中,性别角色社会化指的是将性别角色标准内化的过程。3.解析暋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4.解析暋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而培养人,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题干中所描述的正是体现了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6.解析暋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称之为非正式交往。它使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7.解析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C项正确。9.解析暋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个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在中学阶段,着重体育保健、艺术修养以及生活、劳动方面的基本技能的培养。10.解析暋学科教程亦称“分科课程暠,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11.解析暋活动课包括兴趣小组、班团活动和课外辅导。12.解析暋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13.解析暋谈话法,亦称“回答法暠、“提问法暠。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14.解析暋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其特点是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16.解析暋学科渗透式是学法指导经常采用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教育学(A级)考前密押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一)暋第7暋页(共8页)17.解析暋题干中所描述的是专题讨论式的优点。18.解析暋学法指导的方式主要有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等五种方式。由此可知B项不属于学法指导的方式。19.解析暋提高学生修养的方法有学习、用座右铭自励、立志、自我批评和慎独。题干中所描述的体现了自我修养中立志的重要性。二、多项选择题21.ABCD(P382 ) 22.ABCD(P151153 ) 23.ABC(P157 )24.ABCDE(P196198 ) 25.ACDE(P377378 )21.解析暋惩罚的形式一般有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两类。处分一般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23.解析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包括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25.解析暋道德修养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座右铭、立志、慎独和自我批评。由此可知A、C、D、E为正确答案。三、名词解释题26.(P29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27.(P165 )儿童态人格结构:“儿童暠(C)态人格结构的人常常会像婴儿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28.(P277278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