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08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进取,经济整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获得全面进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8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83.49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81.86亿元,增长13.5%。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4.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46.99亿元,增长16.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7.78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3.1%、63.8%和33.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1:55.8:32.1,与上年相比,一产下降0.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5个百分点,三产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6721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848美元) ,比上年增加472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4%。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总产值505.5 亿元,比上年增长4.7%。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6.0%;林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4.3%;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2.0%;渔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0.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3.9:1.9: 26.5: 5.1:2.6,林牧渔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得到改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4.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 25.7千公顷,粮食总产416.9万吨,比上年增长5.4%,单产达到468公斤亩,增长0.8%,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7.3 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2千公顷,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56: 44。蔬菜瓜果面积达到270.9千公顷,减少7.1%。其中名优稀特蔬菜瓜果面积达到 113.8 千公顷,占蔬菜瓜果面积的42%,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中,夏粮总产203.8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秋粮总产213.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产量达到16.6万吨,增长4.9 %。水果产量28.0万吨,比上年增长5.8%。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5.3万吨、47.1万吨和1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8%、5.3%和6.7 %。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2.3千公顷,较上年增加0.1千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达到221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水产养殖面积40.7千公顷,增长4.8%。水产品产量30.4万吨,增长4.7%。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95.1万千瓦,增长6%;农用拖拉机10.34万台,增长4 %;农用汽车1.81万辆,增长1倍;大型联合收割机1.73万台,增长11%。小麦机播面积338.01千公顷,小麦机收面积 289.86千公顷,占小麦收获面积的91.7%。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40.8万吨,减少12.4%。农村用电量 15.2 亿千瓦小时,减少2.6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436.5千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2.8%。机电井累计达到13.8 万眼,其中已配套 11.9 万眼,配套率达到8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2562家发展到3213家,增加65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047.7亿元,增长17.6%。其中,国有企业113.7亿元,增长10.1%;集体企业10.8亿元,增长1.0%;股份合作制企业16.7亿元,下降7.0%;股份制企业694.4亿元,增长2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2.2亿元,增长5.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10亿元,增长29.7%。轻工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6.7%;重工业增加值778.7亿元,增长17.9%。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1:2.8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1013.1亿元,同比增长2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8%,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煤电化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419.8亿元,同比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1%。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2亿元,同比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5.6%。 运行质量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24.5亿元,增长35%;利税417.8亿元,增长31.1%;其中利润269.3亿元,增长34.6%;亏损面为5.6%,上升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9.1亿元,增长2.6倍。总资产贡献率18.59%,提高1.2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0.73%,下降3.3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6.18%,下降0.2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1次,加快0.2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6.05万元/人,增长14.73%;产品销售率98.09%,下降0.4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1.06%,提高17.53个百分点。工业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44家,增加31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到48家,增加6家。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42家,新增4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3.3亿元,增长14.3 %;实现利税3.9亿元,增长9.6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6亿元,增长24.8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6.8亿元,增长 25.2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05.4亿元,增长27.8 %,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1.4 亿元,增长20.3 %。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 48.8 亿元,增长52.3 %;第二产业投资455.6亿元,增长15.2 %,其中工业投资 430.9 亿元,增长 17.5%;第三产业投资292.2 亿元,增长40.1 %。在建项目3910 个,新开工建设项目3172 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91个,竣工项目1686个。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379.6亿元,增长24.3%,占工业投资的88.1%。部分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46.3亿元,增长70.8%;机械电子工业投资131.1亿元,增长44.0%;医药制造业投资16.1亿元,增长37.4%。“双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幅放缓或下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27.7亿元,增长2.3%;电力工业投资20.2亿元,下降30.9%。纺织工业投资18.5亿元,增长5.9%;食品工业投资6.3亿元,下降23.8%;化学工业投资49.8亿元,下降3.1%,造纸业投资18.6亿元,下降43.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7.5亿元,增长45.7%,占规模以上投资的7.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服务业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投资48.3亿元,增长22.7%,批发零售餐饮业投资34.1亿元,增长3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2.9亿元,增长2.2倍。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房地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业和文体娱乐业得到加强,分别增长18.6%、281.4%、8.2%、80.7%。 房地产开发平稳运行。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69.1亿元,增长20.5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081.6 万平方米,增长25.4%;房屋竣工面积168.3 万平方米,增长 2.7 %;商品房销售面积189.3万平方米,增长5.8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74.3万平方米,增长11.1 %。房屋空置面积19.8万平方米,增长0.2%。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3亿元,增长23.2 %。其中县及县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5.1亿元,增长22.7%;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3.2亿元,增长24.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16.7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7.6亿元,分别增长24.0%和21.6%。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402.6亿元,增长15.8%,所占比重达到55.3%。城乡集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3处。 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截止2008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2.3万户,增长5.9%。其中民营企业2.6万户,增长13.8%;个体工商户29.7万户,增长 5.3 %。从业人员达到180.2万人,增长7.4%;注册资金426.1亿元,增长31.2%;上交税金135.2亿元,增长36.6%。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旅游业 对外贸易渐趋均衡,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2.68亿美元,增长23.7%。其中出口18.65亿美元,增长8.2%;进口14.03亿美元,增长52.7%,贸易顺差4.62亿美元。国有企业出口36164万美元,增长8.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8457万美元,增长7.7%;民营企业出口71836万美元,增长8.5%。一般贸易出口13418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加工贸易出口52237万美元,增长40.6%。对亚洲出口67519万美元,下降13.3%;对欧洲出口44748万美元,增长29.2%;对北美洲出口31145万美元,增长22.3%;对非洲出口26015万美元,增长49.6%;对南美洲出口12510万美元,下降17.7%;对大洋洲出口3153万美元,增长98.7%。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轻纺产品出口50312万美元,机电产品出口60045万美元,药品出口6372万美元,分别增长39.2%、31.5%、3.5%;农副产品出口36719万美元,工矿产品出口16185万美元,分别下降11.4%和37.0%。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8个,合同外资2.9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88亿美元,增长22.9%。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4个,实际到帐外资16256万美元,增长32.2%;外商独资企业22个,实际到帐外资21516万美元,增长18.9%;中外合作企业2个,实际到帐外资1006万美元。全年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4个,其中香港、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美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大幅度增长,香港投资9199万美元,增长1.8倍;日本投资5818万美元,增长5.6倍;荷兰投资5650万美元,增长2.1倍;美国投资4535万美元,增长10.8倍;马来西亚投资3569万美元;奥地利投资2000万美元。全市第二产业利用外资27916万美元,占全市外资总额的72%,增长16.4%;第三产业利用外资10541万美元,增长53.2%。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812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1034万美元。外派劳务4307人次,其中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自营1238人次。全市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0家,中方协议投资金额6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89%。 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接待境外旅游者19.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国内旅游人数2059.2万人次,增长15.8%,国内旅游收入146.5亿元,增长20.2%。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150.8亿元,增长19.7%。旅游创汇6105万美元,增长23.6%。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投资10.2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322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7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6亿吨,比上年增长11.1 %,货物周转量61.9亿吨公里,增长7.6 %;客运量5631万人,增长9.6%,客运周转量39.1亿人公里,增长10.6%。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4010万吨,下降1.5%;货物周转量215.6亿吨公里,下降4.8%。 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加快。年末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2.6万门,增长0.3 %;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6.18万门,增长5.5%;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96.8万门,比去年增加167.7万门。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2.43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减少17.3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3.49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较上年末减少7.8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9.05万户,减少9.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32.89万户,新增43.6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32.9万户,比上年增加9.03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5亿元,增长8.8 %。其中电信业务量24.5亿元,增长8.9,邮政业务量2.96亿元,增长7.8%。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45亿元,增长18.0%。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7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国税收入143.8亿元,增长23.4%,地税收入92.2亿元,增长19.4%,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1%。 金融支撑能力稳步提高。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60.3亿元,比年初增加290.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8.2亿元,比年初增加18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4.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5亿元。银行现金收入4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银行现金支出4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年货币净投放5.4亿元,比上年减少23.4亿元,下降81.3%。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保险金额3364.21亿元,增长41.83 %。其中人身险保险金额 656.06亿元,财产险保险金额 2708.15 亿元。全年各类保费收入40.61亿元,增长45.74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0亿元,增长26.47 %;人身险保费收入30.01 亿元,增长54.04%。全年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 13.77 亿元,增长50.19%。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6.47亿元,增长35.08%;人身险赔给付金额7.30 亿元,增长66.74%。 九、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波动较大,结构性上涨明显。据调查,市区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3%,高于上年涨幅1.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14.0 %,其中粮食上升10.2%,肉禽及制品上涨24.3%,蛋类上涨6.0%,鲜菜上升10.6%,油脂上涨27.5%,水产品上涨8.0%,干鲜瓜果上涨19.6%,液体乳及乳制品上涨16.9%,在外用膳食品上涨11.3%。烟酒及用品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微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2.0%,居住价格上涨2.3%。衣着 、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1.4%和0.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4.0%。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在上半年基础材料涨价和国际原材料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分别上涨13.2%,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省级124项,市级210项。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取得重要科研成果175项,有12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94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市申请专利3400项,专利授权2760项。14项专利获第三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2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227家,市级285家。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22家。已建立4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6处产学研基地,3处国家火炬计划技术产业基地,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20处。科技企业孵化器8处,孵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达到600多个。引进新技术、新成果860项,签订技术合同267项,合同金额3.7亿元。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27所,在校生131.3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2331人,本专科在校生7.08万人;成人高校3所,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1所,在校生共8.80万人,其中普通中专10所,在校生1.49万人,职业高中(中专)30所,在校生6.99万人,成人中专21所,在校生3227人;普通高中57所,在校生14.24万人;普通初中265所,在校生29.20万人;小学1319所,在校生55.1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1480人;学前教育幼儿园1204所,在园幼儿14.2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6%。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所 10个,公共图书馆11 个,群众艺术馆 1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5个,纪念馆1个,文物保护机构12个。文化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全年共出版各类刊物8 种,报纸5种。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5.7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2.65%,电视人口覆盖率94.5%。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医疗防保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161个,其中,医院117个,卫生院14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6个,疾病防控中心14 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高等医学院校1个,中等医学教育机构7个。年末各类卫生人员348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036人。医疗床位25145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参加全国比赛中,获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6枚;在参加全省比赛中,获金牌11枚,银牌14枚,铜牌26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全省继续保持较好位次。另外在世界比赛中,获金牌3枚,铜牌1枚;在亚洲比赛中,获金牌1枚,铜牌2枚。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全力推进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全年园林绿化完成投资27201.57万元,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5.6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9.85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1099万元,全年新修道路13条,新增道路长度12.54公里,面积52.26万平方米。维修道路34条,维修道路路灯共11580盏,新安装路灯1327盏,累计维修人行道16.86万平方米。市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投资4154万元。济宁市区公用事业发展迅速,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日,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5%,集中供热面积492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公交车辆137辆,增加延伸路线5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完成环保投资39.6 亿元,其中城市建设环保投资24.4亿元,“三同时”环保投资 2.78亿元,老污染源治理投资12.08亿元,微山湖湿地生态建设及塌陷地复垦投资0.34亿元。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合格率及执行合格率均为100%;完成限期治理项目56个,关停污染重、能耗高、浪费资源的企业11家。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市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各主要河流、湖库COD浓度较上年下降7%,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气污染指数为78,全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36天。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822.7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0.80万人,女性人口401.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28万人,出生率为12.52;死亡人口4.62万人,死亡率5.63;全年净增加人口5.6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8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全年人均总收入16873元,增长13.3%。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批发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方案分析报告
- 油乳制备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青浦净化彩钢板施工方案
- 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费
- 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分析报告
- 中铁项目部临建施工方案
- 和平家园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 幼儿园公益营销方案策划
- 线下品鉴活动方案策划
- 青海企业咨询管理方案
- 蜂鸟众包培训知识课件
- 新转型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5年-2028年)
-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期神丁鹏期货交易课件
- 反走私课件教学课件
- 大货车闯红灯安全培训课件
- 变电站SVG培训课件
- 2025秋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导学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