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 背景 二 目的 三 措施 四 评价 1 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 巩固北魏政权 2 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促进北魏社会发展 1 经济 2 政治 3 社会习俗 实行均田制 租调制 整顿吏治 设三长制 迁都 废旧制改行汉制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定门第 改籍贯 通婚姻 民族大融合 前提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改革的有利条件 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改革的推动力 统治者因素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 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 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概念阐述 1 从经济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 从习俗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 从政治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4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讲 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概念解读 古代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途径有 友好往来 民族迁徙 反抗统治者压迫 自身改革 和亲等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一生活方式农耕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社会制度封建化 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三生活方式汉族化 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封建统治 促进民族融合 为统一奠定基础 知识结构 一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阅读教材 你能指出当时北方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 1 原因 孝文帝改革 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影响一 生活方式农耕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表现 1 农业 生产工具的改进 特别重视耕作技术的功效 宁可少好 不可多恶 顷不比亩善 宁缺勿滥 重视兴修水利 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荒地开垦 粮食产量增多 人口增多 蔬菜果木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 3 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洛阳多市场 货源充足 交易活跃 货币贸易恢复 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与朝鲜半岛诸国 日本 中亚 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有商业往来 2 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 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 制瓷业有很大发展 如青瓷与南方差别很大 北魏 鎏金镶嵌高足铜杯 北魏时期的动物纹锦 观察图片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手工业发展 拜占庭金币 波斯银币 观察图片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商业活动活跃 1 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 增加了国家收入 2 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巩固了封建统治 3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 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3 影响 二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 你了解什么是封建化吗 2 阅读教材 参照图片 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 推动封建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北魏文官俑 鲜卑人乐俑 影响二 社会制度封建化 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指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1 措施 1 尊儒崇经 兴办太学 表现 如何理解这一措施有利于封建化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2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含义 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 礼 祭祀等仪式 和 乐 伴随 礼 进行的乐舞 作出的规定制度 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 孔子的 仁 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 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措施 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 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 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 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2 关键因素 均田制的推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 商鞅变法推动秦国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根本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 3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表现 模仿汉族官制 修订律令 直接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来加强统治 三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影响三 问题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有何具体表现 1 表现 鲜卑牧民成为农民 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 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牧马 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 魏晋墓壁砖画 耕牛图 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 魏晋墓葬壁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材料反映了北方鲜卑族哪些社会习俗变化 北魏人出行图 衣着 出行等社会习俗的变更 经历这种变化的鲜卑族还是历史上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吗 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了呢 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在服饰上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汉人胡食画像砖 少数民族的胡床 又称交椅 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 穿裤褶 zh 服的南朝乐队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 本是便于骑马打仗的紧袖上衣和窄腿裤子 传入中原后 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 袖子逐渐变宽 裤腿也变得肥大 像喇叭一样 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 不仅打仗时穿 平时也穿 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互相影响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 位于内蒙古中部 敕勒歌 的创作与翻译 这首描绘草原风光和游牧画景的著名民歌 敕勒歌 起初由高车族牧民用高车语创作 高车族即为铁勒族 又叫敕勒族 因他们乘高车 逐水草 过着游牧生活 所以被称为高车族 后来 高车族与鲜卑族的交往增多 敕勒歌 便被译为鲜卑语 在北方广为流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规定以汉语为 正音 标准语言 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 敕勒歌 又被译为汉语 保存流传下来 思考并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什么 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 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影响 总结 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 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性质 评价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什么能成功呢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 冲破阻力 毅然改革 问题思考 1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 均田制b 宗主督护制c 三长制d 整顿吏治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b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c 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 减少变法的阻力 课堂练习 3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 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4 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c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 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5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实际是a 内迁的过程b 汉化过程c 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