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共31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共31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共31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共31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共3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美国参战 中国参战 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2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 在这里是英 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 南至罗马尼亚 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啊 我把你变成了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鹰代表什么 鸽子又代表什么 如果你是一战期间美国的执政者 你会选择做鹰还是做鸽子 请说明理由 一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 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一家芝加哥报纸说 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 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1 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中立 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 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 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 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 我们就如愿足矣 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 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2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 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 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1915年5月7日 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 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 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一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美国参战1 原因 战争爆发前 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美与协约国接近 经济联系加强 直接原因 德实施 无限制潜艇战 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捞取战利品 夺取霸权 2 时间 1917 43 影响 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1917年十月革命后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 1918年3月 布列斯特和约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一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917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原因 影响 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俄国退出大战 美与协约国接近 经济联系加强直接 德实施 无限制潜艇战 捞取战利品 夺取霸权增大协约国经 军实力 原因 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2 时间 1917 43 影响 中国参战 参战前发生过什么事件 1917年 北洋军阀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俄国退出战争1 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了十月革命2 苏俄单独同德国谈判媾和 于1918年3月签订了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 俄国退出战争后 德国以为有机可乘 从1918 3 7月发动4次进攻 并取得一些效果 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府院之争 2 协约国军的反攻集团 协约国方面自美国参战后力量大大加强 逐渐掌握全部优势 1917年11月 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 法国元帅福煦成为最高统帅 1918 9月底 协约国军开始发动总攻 兴登堡防线 全面崩溃3 同盟国集团瓦解保 土 奥匈帝国先后投降4 德国投降 1918 10 基尔港水兵起义 1918 11发生十一月革命 德皇被迫退位 逃亡荷兰 在贡比涅森林联军司令福煦的列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 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三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 经济实力对比 2 军事 3 国内 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4 国际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经济劣势 低估了对手实力 军事战略失误 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 推翻了帝制 奥匈解体 美 中 日等中立国参战 美国巨大的人力 财力 物力从经济 军事 政治方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 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 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 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 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2 中国参战 中国参战 参战前发生过什么事件 1917年 北洋军阀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 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 关于一战 有人说 战争引起革命 革命制止战争 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 俄国经济特别落后 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b 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c 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d 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的签定 俄国退出战争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 的签定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美国参战 中国等国参战 二 同盟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 请阅读课文 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1 由攻到守 2 由战争到求和 3 由和谈到投降 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福熙车厢 back 三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学思之窗 长远来看 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 但德国却遭到封锁 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 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 年末 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 导致了 年德国的崩溃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 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 杰弗里 帕克 剑桥战争史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 结合今天所学知识 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 与美国的贸易中断 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 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来往 美国的参战 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 经济 军事 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作者认为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 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 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 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d 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d 三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 经济实力对比 经济劣势2 军事 低估了对手实力 军事战略失误3 国内 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 推翻了帝制 奥匈解体4 国际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美 中 日等中立国参战 根据有关材料统计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一战时 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 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 上述情况表明 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a c d 知识巩固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这句话表明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b 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 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 促进革命的发生d 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 研究性学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 中国参加了大战 请思考 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 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一家芝加哥报纸说 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 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 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 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1 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 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之处 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立政策 美洲远离欧洲战场 1 暂时放松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2 美日争夺中国 府院之争3 中国参战4 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出兵山东 引发山东问题5 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 学习转向苏俄 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 中国参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