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34张)1.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34张)1.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34张)1.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34张)1.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34张)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复习 二战后不久 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 冷战时代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 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1944 1951年间 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 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 贸易 金融 货币和政治 安全等关系 美 约翰 伊肯伯里 大战胜利之后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美国在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 方面的表现 以及苏联的表现 5分 美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苏联 经互会 华约 回顾复习 材料二二战结束 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 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 到20世纪50年代 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 西方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 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 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消失了 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 并受到外族的控制 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 戴维 卡莱欧 欧洲的未来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辩证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2分 影响 a 推动西欧经济发展 b 造成欧洲分裂和对峙 影响 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3 结合知识 回答 冷战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分 中国 美国 日本 西欧 苏联 不结盟运动国家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 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 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 现在 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 超群的世界强国 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考虑问题时 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 它们是美国 西欧 苏联 中国 当然还有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的振兴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总有一天 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 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 雨果 请思考二战后西欧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为什么能走向联合 而且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过程 欧洲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1951年 法 意 荷 比 卢 联邦德国六国签订 巴黎条约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法德矛盾化解 1957年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三个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3年 欧共体发展为欧盟 合作探究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1 二战给西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2 原因 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2 二战后西欧经济出现的变化 材料21950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经济发展 促联合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2 原因 材料3 1 二战后的西欧 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 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美苏影响 保安全 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3 西欧国际关系中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欧洲留下的混乱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经济发展 促联合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2 原因 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4 西欧联合的关键是 材料4 1 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 法德之间的大仗 小仗加起来73次 这意味着每50年就打一仗 法德和解 是关键 经济发展 促联合 美苏影响 保安全 2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法国外长舒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经济发展的需要 抵抗来自美苏的压力和控制 欧洲有着共同的心理认同感 2 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法德的和解 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1 现实原因 2 根本原因 3 政治原因 4 思想原因 5 直接原因 想一想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3 影响 材料5 1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材料5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问题1 材料五反映了什么 a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想一想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3 影响 材料6 1 1974年 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 九国 商谈有关政治行动 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 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6 2 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表示 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并把1973年定为 欧洲年 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问题2 材料六反映了什么 a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想一想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3 影响 材料7下表反映了 二战 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 问题3 材料七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a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欧共体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 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西欧国际地位提高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3 影响 2 原因 1 过程 现实原因 根本原因 政治原因 思想原因 直接原因 1951 1957 1967 a 经济实力增强b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 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二 日本的崛起 1964年日本举办第18届东京奥运会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标志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国家 1980年的日本 1945年的日本 出现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何在 给我们什么启示是什么 1 原因 外因 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朝鲜战争的 特需 收入 合作探究 内因 日本政府进行进行民主改革 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 日本的崛起 1 原因 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朝鲜战争的 特需 收入 日本政府进行进行民主改革 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小学生在上 生活 课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情况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 居世界首位 1950年 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就已达到99 提出 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的口号 二 日本的崛起 启示 1 要坚持改革开放 2 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要坚持科教兴国 2 表现 材料8 1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20世纪80年代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8 2 1960 1970十年里 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增长16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 3 超过美国2 69倍 英国4倍 联邦德国2 4倍 国内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 1967年超过英国 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 1964年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生产的丰田 toyota 跑车 二 日本的崛起 3 影响 材料920世纪80年代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 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 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材料10 1 日本自卫队有七个鲜为人知的 世界第一 分别是 扫雷技术 反潜作战 常规潜艇 2战斗机 高技术导弹 15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 高竞争率和优秀的教育体制 二 日本的崛起 3 影响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世界形势 冲击了两极格局 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国 欧共体1967建立 日本80年代第二经济大国 三足鼎立 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 促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日本准航母 日向 号 材料10 2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 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二 日本的崛起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非洲独立进程图 二战 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 你认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有哪些 形成标志是什么 奉行的政策和任务有哪些 影响是什么 1 背景 二战后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许多国家独立 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合作探究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2 形成标志 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合作探究 不结盟运动发展简况简表 3 内容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合作探究 非集团 不结盟 1 政策 2 任务 a 反对霸权主义 b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 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 而只是不和美苏结盟 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 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 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1 含义 思考 中国有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结伴不结盟 的新型合作关系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四 中国的振兴 成功举办奥运会 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经济 科技等实力的综合体现 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政治多极化还仅仅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课堂小结 1 欧共体 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 联合抗衡美苏b 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联系的加强c 摆脱美国的控制d 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b 2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 德国墨水 法国印刷术 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 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a 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b 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合作精神c 象征着六国的合作d 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c 练习运用 3 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 法国 荷兰公民先后说了 不 这表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b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c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d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c c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2004年1月 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 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 其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 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练习运用 5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 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 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b 不满美 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 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d 从反帝 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 练习运用 c 6 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表述准确的有 对美 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