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稳定性及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doc_第1页
立杆稳定性及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doc_第2页
立杆稳定性及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doc_第3页
立杆稳定性及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杆稳定性及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所处城市为湛江市,基本风压为W00.45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为z1.0,风荷载体型系数为s0.355。一、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ut指每根立杆受到荷载单元传递来的最不利的荷载值。其中包括上部模板传递下来的荷载及支架自重,显然,最底部立杆所受的轴压力最大。上部模板所传竖向荷载包括以下部分:通过支撑梁的顶部扣件的滑移力(或可调托座传力)。根据前面的计算,此值为F1 =11.13 kN ;除此之外,根据规程条文说明4.2.1条,支架自重可以按模板支架高度乘以0.15kN/m取值。故支架自重部分荷载可取为F2=1.350.1515.903.22kN;通过相邻的承受板的荷载的扣件传递的荷载,此值包括模板自重和钢筋混凝土自重:F3=1.35(0.60/2+(1.00-0.80)/2)0.50(0.30+24.000.25)=1.701 kN;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为:N =11.13+3.22+1.701=16.05 kN;2、立杆稳定性验算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A - 立杆的截面面积,按规程附录B采用;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KH-高度调整系数,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按规程 5.3.4采用;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 l0 = h+2a=1.20+20.30=1.800m; l0 = kh=1.1851.2721.200=1.809m;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2m; a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3m; - 模板支架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程附表D1, =1.27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 ;故l0取1.809m; = l0/i = 1808.784 / 15.9 = 114 ;查规程附录C得 = 0.489;KH=1/1+0.005(15.90-4) = 0.944; =1.05N/(AKH)=1.0516.050103/( 0.489424.0000.944)= 86.120 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 = 86.120 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满足要求。二、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取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计算。由前面的计算可知:Nut16.050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0.7zsWo= 0.7 *0.45*1*0.067 =0.0211 kN/m2;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45 kN/m2; 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z= 1 ;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圆形衍架取值为0.6*0.112=0.067;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为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0210.61.52/10 = 0.007 kNm;2、立杆稳定性验算 =1.05N/(AKH)=1.0516.050103/( 0.489424.0000.94)+7090.063/4490.000= 87.699 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 = 87.699 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架整体侧向力计算1、根据规程4.2.10条,风荷载引起的计算单元立杆的附加轴力按线性分布确定,最大轴力N1表达式为: 其中:F-作用在计算单元顶部模板上的水平力(N)。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AF-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mm2),本工程中AF=1.851042.00103=3.70107mm2;wk -风荷载标准值,对模板,风荷载体型系数s取为1.0,wk =0.7zsw0=0.70.741.00.45=0.233kN/m2;所以可以求出F=0.85AFwkla/La=0.853.7010710-60.2330.5/18.51000=198.135N。H-模板支架计算高度。H=15.900 m。m-计算单元附加轴力为压力的立杆数为:2根。lb-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m),此处取梁两侧立杆间距lb1.000 m。la -梁底立杆纵距(m),la=0.500 m。La-梁计算长度(m),La=18.500 m。综合以上参数,计算得N1=3198.13515900.000/(2+1)1000.000)=3150.347N。2、考虑风荷载产生的附加轴力,验算边梁和中间梁下立杆的稳定性,当考虑叠合效应时,按照下式重新计算: 计算得: =(1.0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