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Time Part B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本节课学习如何询问以及回答时间,并让学生初步了解时差的存在,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时间来展开。学生们运用英语询问及回答时间,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项交际内容,同时初步了解时差的存在,以及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时间观念上的一些差异,培养学生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意识,以及探究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兴趣。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2012年新版的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下册,不管从书本的设计上、内容的选择上,都更加地国际化,相比旧版的闽教版的三年级英语,没有了旧版的中国式英语,显得更时尚,也更能与国际接轨。而本节课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数字1-12以及学习了表达时间的句型Its _ oclock.后,学生对时间的表达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Ben 和他的妈妈在酒店大堂里的一段对话,在这样一种比较国际性的场景中,呈现了询问及回答时间的句型,蕴涵了时差的知识,真正体现了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理念。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词汇及会话技能构建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英语有兴趣,甚至还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感到好奇,有兴趣探究。但同时,这个时期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机械性学习,学得快忘得也快,而且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的运用能力不强。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能听说、认读词语及词组so many, time, London;能听说、认读并正确书写词语clock, mom。2、掌握词组so many 的用法。3、能用句型Whats the time? Its _ oclock in _.询问及回答时间。4、掌握元音字母0在开音节词中的发音,并正确认读相关单词。(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教师所教授句型,自主根据情境说出句子。2、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过程中,锻炼自己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胆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时差的存在,渗透西方文化教育,有了解和探究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的兴趣。2、形成守时、珍惜时间的观念。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能使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及句型正确、流利地询问及回答时间。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了解时差的存在,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1、使用本课所学的句型正确、流利地询问及回答时间。2、理解时区的划分,时差的存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课前准备1、在开始上课前,教师里反复播放着英文儿歌 The Clock,学唱歌曲,并了解和clock有关的知识。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课堂上要学习clock 这个单词做铺垫。(二)Greeting ,Warm-up & Revision 问候、热身及复习1. 师生打招呼。2.Sing a song: The Clock3.让学生用句型 I can see 数量 物品 in our classroom. 自由说句子。例如I can see one blackboard in our classroom.(学生不会说的单词,老师可以帮忙。同时确保教室里有时钟)设计意图:歌曲用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clock这个单词做铺垫;让学生自由说句型,发散学生思维,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数字one twelve。此外,在下一个环节中,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句型自然地将话题引到clock这个单词上。(三)Presentation & Pratice 教授新课,练习句型,了解时区划分及时差的存在1.揭示课题;教学单词clock, time;分小组,说明竞赛方式。(1)师点评上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同时说句子:I can see a clock in our classroom.(故意突出clock这个单词),并出示clock 图片,教学该单词,并引导学生区分单词clock 与oclock。师告诉学生:We know the time from a clock. 并教学单词time,后揭示课题 Unit 4 Time Part B(2)师拿出四个没有指针和数字的时钟,并告诉学生,全班分为4个组,老师会送给每个组一个漂亮的钟,但这些钟面上没有指针和数字,需要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从老师这里赢得指针和数字,后贴在自己小组的钟面上,最先把钟面贴完整的小组,每个组员都能在下课后得到老师的一份神秘小礼物。 设计意图:利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知道的单词clock这个单词导入教学,显得自然不突兀。根据三年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喜欢竞赛类游戏的心理,用贴钟面的竞赛方式更好地激励学生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2.教授词组so many,单词mom,London;交代故事背景。(1)PPT出示一张酒店外观的图片,师告诉学生:Sallys mom and her brother Ben are going on a trip in London. 出示mom及London图卡,教学该单词,并出示英国国旗,告诉学生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the UK.用同样的方式教学Beijing, Tokyo,Paris, Moscow。后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酒店图片,说:They will stay in this hotel. Lets go into the hotel and have a look.(2)PPT出示酒店大堂图片,大堂内有许多时钟,师引导学生说:One clock, two clocks, three clocksWow, so many clocks! 出示词组卡 so many,带读数遍后,PPT出示apples, ducks等图片,让学生练习说 so many apples, so many ducks等。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尽量还原故事背景,让学生真正感受英语的国际性,并在学习英语之余,了解各个城市对应的国家,为下一环节讲解时差的存在做铺垫。3. 初步学习对话内容,掌握重点句型(1)出示课文插图,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在书中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Whats the time in Beijing? Whats the time in London?(2)师板书句型:Whats the time? Its _ oclock in _. 带读数遍(3)PPT出示课文插图中几个时钟,学生4人一小组,师分发给学生一张图卡,图卡内容为书中插图的时钟之一,每个人都会拿到不一样的卡,4人小组互相问答:Whats the time? Its eleven oclock in Beijing.Whats the time? Its three oclock in London. Whats the time? Its twelve oclock in Tokyo. Whats the time? Its six oclock in Moscow. Whats the time? Its four oclock in Paris.(4)传话游戏:师事先准备两个纸箱,一个纸箱内放数字单词卡,一个纸箱内放城市的图卡,游戏开始后,4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上前,分别从两个纸箱中各抽出一张卡片,其余全部同学问他们:Whats the time? 4位同学要根据自己抽到的数字和城市,用句型 Its _ oclock in _.这个句型,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自己组的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同学需大声地说出该句子,又快又准确的组别获胜。(5)师用中文简单向学生介绍: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先看到太阳,所以世界各地普遍采用以时区为单位的“标准时间”(结合世界地图上中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处在不同的时区上,所以也就出现了同一时刻,不同国家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听录音后回答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听录音更有引导性,明确听的目的。传话游戏再次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争胜意识,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锻炼到本课的重点句型。向学生简单介绍时差的形成,解除学生心中关于同一时刻为什么不同国家时间不同的疑惑,学生在掌握好英语的同时,将其他学科知识更好地与英语融合。4、深入学习对话(1)PPT出示课文,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语调(2)再听录音,分角色跟读(3)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对英语学习来说是使学生拥有较纯正语音语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较色扮演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除了让他们有表演的机会,也能很好地检查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对话内容。(四)Prodution 用所学句型进行游戏组织学生玩Mr. Wolf, whats the time?的游戏:一个学生戴上头饰当Mr. Wolf,全班学生问:Whats the time? 当Mr. Wolf 回答Its twelve oclock.时,全部学生变成木头人,若被Mr. Wolf 抓到,则由被抓到的人当Mr.Wolf,反之,如果不是Its twelve oclock.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做任何动作。设计意图:用本课重点句型进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在此练习重点句型的机会,同时也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型的掌握情况。(五)Listen and learn the English sounds.学习字母o在开音节词中的发音。1. 复习原因字母o在闭音节词中的发音,并朗读例词dog, pencil-box, stop.2. PPT出示单词、词组:go home, no, nose。师大声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o的发音与之前o的发音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总结出o在开音节词中的发音为它本身的字母音,跟a,e,i一样。3. 将单词宝宝送回家:将师出示的含有o的单词根据o的发音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语音就好比汉语的拼音,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发音及发音规则,那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来说会很有帮助。在学习字母O在开音节词中的发音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它的发音,而是通过比较O在闭音节词中的发音,以及让学生通过听含有O的开音节词的读音,从中自己归纳出原因字母O在开音节词中的发音,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起到引导者、提供帮助者的角色。(六)Extension. 扩展延伸。1. 就各国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向学生做个简单的介绍,例如:若一个中国人请你吃饭,我们一般会提前到,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但对于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来说,早到是绝对不行的,推迟一刻钟到时最合适的;而对于德国、瑞典等国家,准时到是最好的。2. PPT出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中英文名言,告诉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要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就是多了解一下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各国人们对时间的观念,让学生了解产生探究西方文化的兴趣。和学生分享关于珍惜时间的中英文名言,教育学生应该守时、珍惜时间。(七)Homework. 家庭作业。 1. 回家后,将句型Whats the time? Its _ oclock in Beijing.教给爸爸妈妈,并告诉他们,为什么同一时刻不同国家的时间不一样。 2. 抄1-2两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中英文都有),贴在自己的床头或课桌,勉励自己要珍惜时间。设计意图:回家告诉父母课堂上所学,学做一个懂得分享的人。摘抄名言,更好地勉励自己。六教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能否用重点句型询问及回答时间。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全班活动时,是否表现出了与人交流的欲望和自信。3、在了解时差、各国人们对时间的观念时,是否表现出了探究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的兴趣。评价方法:1、通过课堂活动中的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老师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也可以请小组内学生互相评价表现。2、通过课堂中的游戏和活动,评价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骨干教师点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老师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民主、合作、融洽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小组竞赛、小组活动、游戏,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询问时间的句型及其回答,还激发了学生关于探究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的兴趣,了解各国人关于时间的观念,了解时差的存在,并教育学生形成守时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真正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寓教于乐”的精神。此外,评价实现多元化,不仅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也实现多元化。这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意义。此外,老师还很注重营造语言环境、营造对本课学习有力的学习氛围,这从课前准备和课堂刚开始的自由说句子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最后,老师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里特点,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游戏,这一点也是这堂课较突出的地方。不过,在一堂课的时间内,这些内容可能会稍嫌多一些。教学反思:浅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英语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告诉我们,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进步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与人交际的能力、与同伴协调合作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则要努力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共同进步。近年来,老师们似乎也都注意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也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示范课中看到,老师们都纷纷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说,不管是在哪个学科、哪个年段,我们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之花处处开遍。但在不少课堂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形: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四人小组里,每个学生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说什么。又或者只看见成绩最好的一位同学在发言,其他组员只是听众。成绩好的同学包揽天下,其他组员被动接收,或游离于讨论之外,根本没有思维碰撞的过程。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其实,在我自己的英语课堂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Unit 4 TimePart B这堂课中,我设计了分小组得指针和钟面的数字、传话游戏、在4人小组中用句型从别的组员那里得知其他城市的时间等需要小组成员合作的活动。可在这堂课中,我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况:英语能力强的同学频频举手,跃跃欲试;英语能力一般或者弱的同学则沉默寡言。在下课后,我还听到一个学生这样说道:“都怪你,要不是你说错那个句子,我们组肯定是第一名。”只见旁边那个女生低着头,沉默不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心里有点难受,不禁陷入了思考,我最初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能有开口的欲望,都有开口的机会,都能使自己与人合作的能力得到锻炼。然而,纵观全班,真正得到锻炼的却只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孩子却不能从小组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成就感,相反,有的学生从中获得的是失落感。那么,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和每次的公开课、示范课中,怎么做才能真正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呢?怎么做才能真正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得到锻炼?“冰冻三处非一日之寒”,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是应从平常的英语课堂中,一点一滴来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一、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的欲望,让学生从“要我说”变成“我要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英语学习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老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一定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这里所说的鼓励,言语上的鼓励当然算在其中,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评价机制一定要多元化。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老师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老师评价他们的标准除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还要考查他们能否带动小组其他成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老师则要鼓励他们除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还要勇于发言;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老师则更应该多关注他们,刚开始时,甚至可以让他们跟着老师说,慢慢的,从词语开始,到句子,最后到段落。对于整个小组的评价方式,我认为可以是这样的:评分以小组为整体,若小组内每个组员都参加到活动中来,则小组的分数就较高;若小组中程度好的学生能够带动其他学生,则可以额外加分。这就要求老师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要全面关注到每一个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此外,还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