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 名著阅读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了。”这段话描述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这一情节是,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 等(至少写出三个)。 2、下面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3、古诗文默写(1) ,但惜夏日长。(2) ,叶底黄鹂一两声。(3)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 (4)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东篱把酒黄昏后,_。(李清照醉花阴) (6)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 (7)在中国女足陷入低谷之际,法国教练伊丽莎白出任国家女足主教练,可谓_ ,_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8)只见草萧疏,_。 (9)_,日高人渴漫思茶。 (10)_,燕然未勒归无计。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二、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释】鉴:镜子。 亡:通“无”,丢失,没有。 比:最近,近来。 藁:通“稿”。 止:通“只”。 笏(h):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的一种长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恢弘志士之气(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可正衣冠 (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9、【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的第三条建议是“ ”, 【乙】文中魏征在遗书中给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议是“ ”。 (用原文回答) 10、从选文中看,你觉得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点? 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文章,回答11-15题母亲和书 赵丽宏又出了一本新书。第一本要送的,当然是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关注我的,是她老人家。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个严肃的人,她似乎很少对孩子们做出亲昵的举动。而父亲则不一样,他整天微笑着,从来不发脾气,更不要说动手打孩子。因为母亲不苟言笑,有时候还要发火训人,我们都有点怕她。记得母亲打过我一次,那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我在楼下的邻居家里顽皮,打碎了一张清代红木方桌的大理石桌面,邻居上楼来告状,母亲生气了,当着邻居的面用巴掌在我的身上拍了几下,虽然声音很响,但一点也不痛。我从小就自尊心强,母亲打我,而且当着外人的面,我觉得很丢面子。尽管那几下打得不重,我却好几天不愿意和她说话,你可以说我骂我,为什么要打人?后来父亲悄悄告诉我一个秘密:“你不要记恨你妈妈,那几下,她是打给楼下告状的人看的,她才不会真的打你呢!”我这才原谅了母亲。 上学后,我成了一个书迷,天天捧着一本书,吃饭看,上厕所也看,晚上睡觉,常常躺在床上看到半夜。对读书这件事,父亲从来不干涉,我读书时,他有时还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而母亲却常常限制我,对我正在读的书,她总是要拿去翻一下,觉得没有问题,才还给我。如果看到我吃饭读书,她一定会拿掉我面前的书。母亲的理由是怕我读坏了眼睛。 中学毕业后,我经历了不少人生的坎坷,成了一个作家。在我从前的印象中,父亲最在乎我的创作。那时我刚刚开始发表作品,知道哪家报刊上有我的文章,父亲可以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那一期报刊。我有新书出来,父亲总是会问我要。我在书店签名售书,父亲总要跑来看热闹,他把因儿子的成功而生出的喜悦和骄傲全都写在脸上。而母亲,却从来不在我面前议论文学,从来不夸耀我的成功。我甚至不知道母亲是否读我写的书。有一次,父亲在我面前对我的创作问长问短,母亲笑他说:“看你这得意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你儿子一个人是作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衰老。为了让母亲从悲伤沉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母亲出门旅行,还出国旅游了一次。和母亲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很广,却从不涉及文学,从不谈我的书。我怕谈这话题会使母亲尴尬,她也许会无话可说。去年,上海文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套自选集,四厚本,数十万字,字印得很小。我想,这样的书,母亲不会去读,便没有想到送给她。一次我去看母亲,她告诉我,前几天,她去书店了。我问她去干什么,母亲笑着说:“我想买一套赵丽宏自选集。”我一愣,问道:“你买这书干什么?”母亲回答:“读啊。”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说着,她走到房间角落里,那里有一个被帘子遮着的暗道。母亲拉开帘子,里面是一个书橱。 “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我过去一看,不禁吃了一惊,书橱里,我这二十年中出版的几十本书都在那里,按出版的年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本也不少,有几本,还精心包着书皮。其中的好几本书,我自己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大概是全世界收藏我的著作最完整的地方。看着母亲的书橱,我感到眼睛发热,好久说不出一句话。 其实,把我的书读得最仔细的,是母亲。母亲,你了解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得你!我感到羞愧。母亲微笑着凝视我,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慈爱和关怀。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年轻时的美貌已经遥远得找不到踪影。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呢?11、文中写了有关“母亲和书”的哪三件事? 请简要概括。 12、第段“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一句中的加点词语“淡淡”有何表达作用?13、说说你对“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一句话的理解。14、文章题目为“母亲和书”,为什么文中也随处可见对父亲的描写? 15、请写出有关母爱的格言或诗句。(二)阅读文章回答题。 知足常乐人生在世,经历和境遇各不相同,如何面对,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人生一辈子,生老病灾、喜怒哀乐,几乎无所不包,需要一个好的心情去适应。这个好的态度、好的心情,就是知足常乐。 富与贫、乐与苦,都是生活的内容,没人能够回避。如果总是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命运在亏待自己,就会心理不平衡。心理一失衡,就觉得这也不顺心、那也看不惯;就会这山看着那山高,即便原有的愿望得到了,马上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欲望就成了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坑。贪心不足,让人烦恼忧愁,还会被贪欲一步一步地引向灾难的深渊。人的生活条件在逐步得到改善,实现了所谓的“人往高处走”,可结果却是因为不知足而最终断送了自己。 有些人就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平静地面对生活。不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能做到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不自暴自弃。在他们的心目中,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给予自己的一切。正像清朝倪元坦所说:“别人骑马我骑牛,自觉无言叹不如。君试回头一察看,道旁还有赤脚汉。”以这样的心态看待生活,就会知足常乐,就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阳光。 知足常乐是一种情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表达的是诸葛亮知足常乐的高雅;“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显现的是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而“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朴实当然了,抛开名人不论,知足常乐不过是一种平平淡淡的情怀,知足常乐的人过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平平淡淡,才体现了人性的本真。 作为一种情怀,知足常乐用于内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之中捕捉快乐;用于处世,则能够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不断发现美景、好人,在将自己融入自然、融入人群,与之和谐相处的同时,还会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感染自己周围的人,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知足常乐,就会低调做人,不恃才傲物;知足常乐,就会埋头做事,不事张扬;知足常乐,就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待人谦和;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这样,世界就会多一份爱意,人类就会多一份关怀,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知足常乐是 。有人把幸福看做是对财富的拥有,拥有得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其实,物质财富的多与少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足与不足也只是相对而言。 幸福是什么?说到底,幸福不是对物质的拥有,而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觉得己幸福的时候,他才拥有真正的幸福。相反,他若是觉得自己不幸福,即便是拥有金山银山也无济于事。其实,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已经把祸福与知足、不知足之间的关系讲得再清楚不过了。由此演绎出的“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就更加透彻、明白。 很显然,知足与快乐相关,知足与幸福相连。有了这种关系,即便人生不称心的事十有八九,也能自足自乐;即便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能颐享天伦。这种幸福的感觉,是终日泡在荣华富贵中却永远没有满足感的人所无法想象的。16、作者认为以知足常乐的心态看待生活有哪些好处? 17、文中第二、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第三段 “以这样的心态看待生活,就会知足常乐,就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阳光” 一句中“这样”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9、第四、五段论述了分论点“知足常乐是一种情怀”,那么,第六、七段论述了一个什么分论点?请结合上下文在第六段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20、班里举行“知足常乐”与 “不知足才常乐”辩论会,请你为“不知足才常乐”这一观点写一段辩论词。五、作文题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 、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选自读写舫走笔)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煎熬,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杯香茗时,这是成全。成全是生活中的和风丽日,展现出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请你以“成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参考答案 1、略2. 加“的对象” “走进”改为“翻开” 或“一页”改为“一天” “无数”移到“生灵”前3. 略 4.B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6.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7.动词,发扬扩大 显示 痛心遗憾 使端正8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9.“亲贤臣,远小人”“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 10.他们都是忠臣,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时甚至还要冒死进谏。(抓住“忠”字,意思对即可。) 11、母亲限制我在不适当的时候读书母亲从不在我面前谈论文学母亲收藏我全部的书。12、母亲把读儿子的书看作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淡淡”一词可看出母亲当是平静的心态和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