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三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纵观当前众多阅读教学流派,诸多名师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不难发现其共同特点都是强调“读”。“读”是架设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理念,是体现“三品”的重要途径。抓好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识字不离词、学词不离句、析句不离段及篇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体会文章词句,与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情感升华。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一、 品词。进行品词教学,一要品词的韵味。如:为什么“姗姗来迟”的“姗”字用“女”字旁,而“珊瑚”的“珊”字则用“王”字旁呢?“女”字旁的“姗”,作重叠“姗姗”用,本是用来形容古代裹着小脚,穿着裙子行走缓慢的女子的;“王”字旁的“珊”,也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瑚”组成合成词“珊瑚”,“王”字旁又读着斜玉旁,泛指晶莹、光泽度大的物体。二要品词的顺序。如:鸟的天堂一文,有一句“树上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作者为什么先写听到鸟声再写见到鸟影,而不是先写见到鸟影再写听到鸟声呢?三要品词的得体。如:荔枝一文中有这么一句“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到我家做客,”。描写老师为什么用“位”,而写学生为什么用“个”呢?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到因为,老师是对社会做出过奉献的值得尊敬的成年人;而学生只是普通的人,所以所使用的词不同。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么两个句子,“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这两个句子中,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个”和“这位”两个词语呢?这不光得联系到句子,而还应该联系到全文整个故事来理解。前面用“这个”一词,说明作者认为邱少云参军才两年多,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考验;后面用“这位”一词,是作者亲眼看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这种高尚之情感动了作者,使作者对邱少云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无比敬仰的程度,因而作者用了“这位”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敬仰之情。 二、进行品句教学。一要品作者是怎样抓关键词来描写事物的;二要品作者是按怎样的词序来组词造句的;三要品作者是怎样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达出来的。如:鸟的天堂一文,有一句子这样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析这句话,一品时提出疑问,“作者抓住了那些关键词进行对鸟的描写的?”让学生找出“大”、“小”、“花”、“黑”和三个“有的”等词语;在进行二品时提问,“作者为什么先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然后再写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呢?”让学生把句子倒过来进行品味,让学生品出作者用词的精妙;在进行三品时提问,“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让学生通过读去达到自我领悟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要想把词、句品析到位,自然离不开“品读”。“品读”教学的重点在于“以读为本”,做到读实、读活、读好;难点在于如何做到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何做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呢?比如教学第一场雪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推看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时。学生“以读悟语”比较容易,语意就是“雪很大”,字面不难理解。但是要达到“以读悟情”,就比较难了,也就是如何让学生领悟作者在连续多年旱灾之后看到这么一场大雪时的惊奇、喜悦而又欢快的心情。老师应该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情景的想象为引导,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品出了“嗬”字的读法和韵味,读准了语气,才能达到“悟情”的目的。在“悟情”的教学中,一是应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感悟情境,二是从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去领悟语气,学生才能“悟”出情来,才能较好地去读准句子。要让学生学会品读,方法多种多样,如提问法、置换比较法、语境感悟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等等。(一)提问法。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品读文章时,学生对文章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如课文鱼游到纸上来,鱼怎样游到纸上来呢?带着“游”的疑问去读课文,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鱼游到纸上来”所表达的含义。(二)置换比较法。用置换比较法去品味、理解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会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燕子一文中“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我让学生把“凑成”换成“组成”、“形成”放到句子中进行比较,结果学生一致认为“凑成”更妙,更能体现小燕子机灵的特点。(三)语境感悟法。了解情境,辨析情景,才能悟透深蕴。“情境”包含的因素较多,但他是由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情”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一句话放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让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不同的意思。(四)联系上下文理解法。联系上下文品读文章的细节,让学生透过字词表象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记得在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文时,学生对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哪些锋利的斧头”理解不深刻,体会不到句子所透出的含义。于是我让学生抓住“一切”这个词进行品读,联系上文村民通过斧头砍伐树木所获得的一切:房子、家具、工具、柴禾,甚至因森林树木得以一代代存活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川区2025二季度重庆南川区事业单位考核招聘7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国家信息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万荣县2025山西运城市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省金羚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梧州市龙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新乡市某国有供应链公司招聘供应专员岗位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煤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国航股份新疆分公司“三地招聘”活动专项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建科工科工人招募8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精密电机有限公司招聘电机测试技术员等岗位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标杆地产五星级酒店精装修标准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西方经济学简史
- 给小学生科普化学
-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
- 局放实验操作规程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