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doc_第1页
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doc_第2页
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doc_第3页
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doc_第4页
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重点复习:初三语文-诗歌赏析精练22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这首词下阕为什么先描写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妇女?(2)在王国维论述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个境界中引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赋予它什么内涵?【参考答案】(1)词人先描写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妇女,反衬出那人甘于寂寞、不慕繁华、不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2)王国维引用这几句诗句比喻成大事业者都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终能达到目标,实现心中的愿望的道理。22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清朝词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试列举这首诗中的诗句作说明。【参考答案】(1)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友人离去比作蓬草那样随风飘转到万里之外,行踪不定,形单影只,表达了对友人瓢泊生涯的关切之情。 (2)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写的是眼前景:离群的马萧萧嘶鸣,难舍难离;表现的是离人的情:依依惜别,深情无限。诗人借景抒情,情真意深。23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古人写诗填词,极为讲究用词。请从这首词中选取一处,说说用词的精当。【参考答案】(1)这首词回忆当年从军戍边的经历,而今山河破碎,胡人嚣张,两鬓白发,壮志难酬,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悲怆苦闷的痛苦情感。 (2)如“泪空流”中的“空”,写出了词人竭力想收复失土,但由于投降派当政,因而一切理想都成空想的悲愤心情。24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景色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参考答案】(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2)诗人抓住西湖景物特点描绘议论、并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了西湖的丰采神韵,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热爱与赞美。25天净沙秋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曲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天的景色?(2)从景物描写的画面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变化?【参考答案】(1)这首词写了“老树寒鸦”,“飞鸿”,写了“白草红叶黄花”,从而突出了秋天的景色。(2)这首词前半部分景色苍凉,后半部分景色明丽,表现了词人心情从凄凉悲伤到开朗乐观的变化。2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这首诗通过秋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猿猴在风中哀啸、树叶飒飒飘落、江水滚滚奔涌等景物,写出了诗人悲伤哀愁、颓唐苦痛的心情。(2)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穷苦潦倒的窘迫处境。27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 同意。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写到了月景,可见落日乃是诗人自比,表现了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尾联也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能找出一处理由即可)不同意。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4分)28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和_融于一体。(2分)(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参考答案】(1)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分) (2)A(2分)29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1)这首诗写法上由_入_,抒发了作者_之情。(2分)(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2分)【参考答案】(1)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2)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30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