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6、235高沟至涟水段改扩建工程3.5%水泥+8.5%石灰工程首件认可制试验段总结盐城市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S2标项目经理部 8.5%石灰+3.5%水泥首件认可工程施工总结S2标合同段K8+000K24+600段8.5%石灰+3.5%水泥首件认可工程K11+120 K11+170段,严格按照首件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程序,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以及有关通知要求,结合相关规定,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合理施工。现将首件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总结。一、试验段的目的(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8.5%石灰+3.5%水泥填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碾压、填筑适宜的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最佳碾压机械设备组合、最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最终确定路面底基层 97区的施工参数,指导全线路面底基层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职称岗位1张明亮工程师现场施工负责人2 王 飞工程师现场技术负责人3朱传伟 助工施工安全负责人4张 华 助工现场试验员5张 海助工现场测量人6 陈 艳工程师质检员(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 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数量1稳定土拌机210台12旋耕机反旋台23小宝马750台24平地机PYl80型台15振动式压路机18J型台16振动式压路机22J型台17三路压路机21T台18三路压路机24T台19胶轮压路机台110推土机802台111洒水车5T辆1(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 塑、液限等),详见附件 。2、现场准备:(1)试验段相应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已均全部到位到位;(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全部就绪;(3)材料:石灰采用级以上的钙质石灰,在使用前应在710天内充分消解。水泥采用苏隆P.O42.5牌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为4小时40分,水泥终凝时间为6小时10分钟(见附表)。(四)试验段施工工期:2010年10月9日下午 。三、施工工艺8.5%石灰+3.5%水泥稳定土 ,主要施工顺序:铺土初平石灰线分格铺石灰拌合初压整型石灰线分格铺水泥拌合稳压找补整型碾压养生。1、 施工准备 (1)、对已完成的96区进行验收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对全线施工路段进行统一放样,然后进行高程、压实度、中线偏位等技术指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二灰土施工。(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石灰、水泥进场,石灰采用级以上的钙质石灰,在使用前应在710天内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分飞扬,但也不能过湿成团,石灰打堆并用彩条布储堆覆盖。水泥采用苏隆P.O42.5牌硅酸盐水泥。 (3)、8.5%石灰+3.5%水泥试验段采用单幅施工,考虑到今后大面积施工,将采取备土、配灰、成型的流水作业法施工,以加快进度,合理调配人力和机具施工能力。 2、 施工放样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并在中、边桩上标出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标高,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要随时进行观测纠正。路基宽度27.38m。 3、 布土 备土完成后,先用平地机将土推平,测定含水量,拟定松浦系数为1.2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车洒水、翻拌,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整平,再用18t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4、 确定材料用量 本试铺段最大干密度为1.632g/cm3,由此可以计算每平方米所需理论干料重量。 每平方米具体为:干石灰重:1.6320.218.5/112*1000 =24.8Kg水泥重:1.6320.213.5/112*1000 =10.2Kg5、布石灰、旋耕、检测、碾压根据路基宽度、松铺厚度及铺筑长度、每车1.3方石灰, 石灰格按照6.85m4.6m布置,每格子一车石灰。自卸汽车运输灰土至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成梅花形等距离布料,布料时采用方格控制。石灰铺设结束采用旋耕机翻拌均匀,人工挖检检测有无夹层,旋耕结束立即检测灰剂量,合格后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微振一遍。6、摆放和摊铺水泥将袋装水泥(每袋50kg)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人工将袋装水泥摆放到区格上(通过计算:区格尺寸为6.85m2.15m,分四格每格上摆放3袋),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 7、拌和水泥摊铺均匀结束时间为15点40分,开始使用反旋机旋耕拌和再用路拌机 进行拌和,路拌机拌和相邻两块必须重复20cm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保证拌至路基表面并侵入路基表面5-10mm,不得出现夹层。 深度检测采用工人跟在路拌机后用方铁锹挖坑,检测是否拌和到底、拌和是否均匀。16点30分完成整个拌和过程,持续时间50分钟。 8、整形混合料拌和结束约为16点30分,先用18J震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用PY180型平地机按桩位所挂摊铺厚度控制线进行了平整。对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形成薄层贴补现象,遵循“宁高勿低、宁刮勿补”原则,平整后达到规定的坡度、平整度。平整过程结束约17点20分整持续时间为50分钟。 9、碾压平整过程中在17点10分开始采用18T振动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静压一遍,随后18T,22T振动压路机1/3错轮振压三遍:弱振1次,强振2次,最后用18-21T,21-24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时,重叠1/3轮宽,由低向高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整个碾压结束21点30分,碾压持续时间为4小时20分。 10 、检测 碾压完成后及时检测压实度、高程、平整度等各项指标 。11、养生验收合格后封闭交通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四、标高、松铺系数及平整度1.首先测出填料前各横断面左中桩、边桩标高,并标记出下一层松铺厚度的位置、每一层填料完成后,必须重新对填料松铺厚度顶标高进行复核。2.根据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推算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松铺高程-原地面或下承层高程)/(压实后高程-原地面或下承层高程)。 3.摊铺填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和人工修补相集合的施工工艺。五、压实度检测 1.8.5%石灰+3.5%水泥(1)土方填筑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根据97分区检测压实度每200M需检测4个点 ;(2)做压实度实验检测时,灌砂粒径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检测准确性;(3)每层辗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振动辗压第三遍过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和含水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路基负责人并做好记录。六、数据统计(一)松铺系数(表一)1.97区 层次桩号下层标高(m)本层松铺高程(m)压实后高程(m)松铺厚度(cm)压实厚度(cm)压实系数1 K11 +120左桩5.6895.9325.88624.319.71.2 中桩5.9146.1596.11724.520.31.2 右桩6.1396.386.32924.119.01.3 K11 +170左桩5.7385.9745.93423.619.61.2 中桩5.9636.2066.16124.319.81.2 右桩6.1886.4276.38423.919.61.2 (二)压实度及含水率(表二)1.97区土方填筑 序号层数碾压第三遍压实度/含水量碾压第四遍压实度/含水量碾压第五遍压实度/含水量碾压第六遍压实度/含水量197区 94.5%/20.24 94.7%/19.9% 94.2%/19.73%95.1%/19.93%95.1%/20.11%95.4%/19.8%95.0%/19.5295.6%/19.7796.2%/19.81 95.9%/19.68 96.5%/18.11 96.1%/19.5697.6%/19.14%97.4%/18.87%98.1%/18.00%97.9%/19.13%据以上数据分析: 第三遍压实后压实度平均为 94.6%;第四遍压实后压实度平均为 95.3%;第五遍压实后压实度平均为96.2%;第六遍压实后压实度平均为97.8%。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第五遍压实后压实度能够达到96.2%、第六遍压实后压实度能够达到97.8%,合格 。七、施工总结通过试验段8.5%石灰+3.5%水泥填筑的施工,依据现场检验结果,总结得出:(1)从摊铺好水泥开始旋耕到碾压完成总共需要的时间为: 拌和(50min)+标高测量及整平(50min)+碾压(260min)=360min,整个施工完成实际时间为5小时50分钟;(2)松铺厚度为24cm,松铺系数为1.2,各段根据情况控制,施工采用“宁高勿浅”的原则,标高比设计标高高1-2cm便于整平,刮去表皮松散部分;(3)机械组合为:1台稳定土路拌机、2台三轮压路机、2台振动式压路机、1胶轮压路机、1台推土机、1台平地机、2台小宝马;(4)拌和、稳压、整平、正常碾压,套塔进行;(5)最适宜的碾压遍数:97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静压3遍收光,压实度97%,作为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6)三轮压路机最合适的碾压速度:1.8Km/h+0.3时碾压效果比较好;(7)含水率: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时开始碾压效果比较好。 八、质量控制方法、手段及保证措施:总结出如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1)使用高效率的拌和机械,并使拌和、整平、碾压几道工序紧紧相接,尽可能缩短从拌和到压实的间隔时间。 (2)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压实,必须配备21t重型压路机,否则难以达到97%的压实度,如果碾重不足而仅靠增加碾压遍数,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也应避免片面强调压实度而过度碾压,避免由于过度碾压对水泥石灰土结构层造成剪切破坏。(3)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在高出最佳含水量2%-3%个点进行施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Starter Unit 1同步练习(含答案)
- 江苏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业维修基金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广西玉林市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商业伦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陕西定向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
- 番禺附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 武胜县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婴幼儿照护赛竞赛试题附答案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2021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 甲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 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学影像学总论-X线课件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