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安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晓卿 杨淑惠 审核人:苏承伟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38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每小题各1分)1.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_。(屈原离骚)(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3)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归园田居) (4)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5)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6)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7)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锦瑟)(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1)余独好修以为常 (2)死当结草(3)守拙归园田 (4)声断衡阳之浦(5)砯崖转石万壑雷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7)只是当时已惘然 (8)梧桐更兼细雨(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6题。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楚不能之也。鲁季氏与郈(hu)氏斗鸡。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于昭公,曰:“褅于襄公之庙也,舞者二八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于乾侯。鲁昭公听伤而不辩其义,惧以鲁国不胜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与季氏同患也,是不达乎人心也。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于安也?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于三季?(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略有改动)【注】赐:子贡,姓端木,名赐。褅:d,古代祭名。二八:古代舞制,天子八佾(舞时八人一行,谓之一佾),诸侯六佾,大人四佾。鲁本诸侯,礼当用六佾,今只能用二佾,其余四佾为季氏占有。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 桑:采桑叶B克夷而后去之 克:攻占C伤之于昭公 伤:悲伤,哀痛D公怒,不审 审:详察C(“伤”应解释为“中伤,诋毁”)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属于不能“察微”而导致的后果的一组是(3分)(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吴公子光大败楚人 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郈昭伯不胜而死 昭公惧,遂出奔齐,卒于乾侯A B C DB(是子贡不察微的行为;是事情的起因;是郈昭伯中伤季氏的话。)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否定子贡的做法认为子贡不肯拿回抵付的钱,别人以后就不肯再赎人了;同时孔子肯定了子路收下别人谢礼的做法。B卑梁人与吴人不能正确处理两女子误伤的小事而引发两国之争,最终楚国大败。是因为楚国的君王没有预见结果,又不了解事情的开始、发展的过程。C季平子与郈氏斗鸡输给郈氏,自己的房屋又被郈氏侵占,从而引发了季氏与郈氏的纷争。D面对季氏与郈氏之争,鲁昭公不加详察,不顾后果,轻率处理,以致季、仲、叔群起而攻,三家合一,自己出逃异国,客死他乡。C(“自己的房屋又被郈hu氏侵占”错,季氏斗鸡没有斗胜,季平子很生气,于是侵占郈氏的房屋,扩大自己的住宅。)5.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吴 楚 以 此 大 隆 吴 公 子 光 又 率 师 与 楚 人 战 于 鸡 父 大 败 楚 人 获 其 帅 潘 子臣 又 反 伐 郢 得 荆 平 王 之 夫 人 以 归 实 为 鸡 父 之 战。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 (答对一处给0.5分,答错一处扣0.5分)【参考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诸侯那做奴隶妻妾的,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从国库中获得奖金。(有一次),子贡(端木赐)在诸侯那赎了一个鲁国人,却拒绝收下奖金。孔子说:“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赎人了。(你如果)收取国家的奖金,并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又有一天),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拯救落水的人了。”孔子能凭借细小之事预见结果,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看得很远啊。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在嬉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这三点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 鲁国的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的鸡没有斗胜,季平子很生气,于是侵占郈氏的房屋,扩大自己的住宅。郈昭伯非常恼怒,就在昭公面前诋毁季氏说:“在襄公之庙举行大祭的时候,舞蹈的人仅有十六人而已,其余的人都到季氏家去跳舞了。季氏家舞蹈人数超过规格,他目无君主已经很长时间了。不杀掉他,一定会危害国家。”昭公大怒,不加详察,就派郈昭伯率领军队去攻打季氏,攻入了他的庭院。仲孙氏、叔孙氏彼此商量说:“如果没有了季氏。那我们家距离灭亡就没有几天了。”于是发兵前往救助,攻破院墙的西北角进入庭院,三家合兵一处,郈昭伯不能取胜而被杀死。昭公害怕了,于是逃亡到齐国,后来死在乾侯。鲁昭公听信诋毁季氏的话,却不分辨是否合乎道理,他只害怕凭着鲁国不能胜过季氏,却不知道仲孙氏,叔孙氏也很恐惧,他们与季孙氏是患难与共的。这是由于不了解人心啊。不了解人心,地位即便尊贵,对安全又有什么益处呢?凭借鲁国尚且害怕不能胜过一个季氏,更何况三个季氏呢?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3分)译: 卑梁人带着那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应答很不恭敬。(“操”“伤子”“让”各1分) (2)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于安也?(3分)译: 不通晓(明白)人心,地位即使尊贵,对安定(安本)又有什么益处呢?(“达”“虽”各1分,“何益于安”1分)(三)古代诗歌鉴赏(12分)7.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 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鹊 桥 仙陆 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注】严光:即严子陵,东汉名士,光武帝多次征召,皆不就,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以清高闻名于世,现富春江畔有严子陵钓台一处名胜。(1)“一竿风月,一蓑烟雨”这两句词写出了什么内容?(2分)答: 描绘出了词人居所清新幽美(或幽静、幽雅)的自然环境(1分),勾勒出了渔父垂钓时悠闲自得的情景。(或烘托了渔父垂钓时悠然自得的闲适心境。)(1分)(2)请结合全词回答“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两句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何作用?(4分)答: 手法:衬托,用典。(2分,对比也对)作用:以辞召不就,独自披着羊裘钓于富春江上的严光的典故来衬托甘作无名渔父的“我”的清高形象,表达了词人不求名利,不为俗绊,追求平静(闲适)生活的愿望。用典故使词人感情的抒发更为含蓄。(2分)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郡圃春晚韩 琦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注】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1)诗的颔联中“又”“还”有何表达作用?(3分)答: “又”、“还”,表现杨花由飞而歇,林鸟先见后藏的景象,突出了景物的衰飒、寂寞,体现了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3分,每点1分)(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内涵。(3分)答: 春水满塘,春花坠地,浩荡春光正堂堂逝去,表现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伤春惜春的愁绪;诗人因病戒酒,终日闲置的桑榆晚景,是一种难耐的折磨。(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9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建兴九年,诸葛亮五出祁山,用装神疑兵之计,吓得司马懿在三日不敢出城应战;蜀兵趁此时机将陇上小麦割尽。司马懿惊叹曰:“孔明有神出鬼没之机!” (三国演义)B永安城李严派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前。因为苟安好酒,所以晚到了十天。孔明大怒,欲斩之,杨仪力劝,孔明将其杖八十,然后放了他。苟安心中怀恨,连夜跑到魏寨投降。司马懿怀疑他是奸细,便杀了他。 (三国演义)C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我带上不成了渔婆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已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D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香菱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红楼梦)E黛玉病中,宝钗前来探视;黛玉对宝钗由误解到理解感激,向其诉说肺腑之言,两人坦诚相待,此正所谓“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红楼梦)B D (B项司马懿并没有亲手杀苟安,而是让其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帝,使后主召回孔明;D项香菱被拐卖前叫“英莲”, 甄家应是在英莲被拐走后才被烧毁的。)10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司马懿中计被困上方谷,蜀军火攻之下,司马懿痛哭“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不想天降骤雨,将火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氏父子三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B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刘备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率残兵败将回到白帝城。陆逊追击至鱼腹浦,诸葛亮预先在此地布下石阵,阻住陆逊的军队。陆逊担心曹丕乘虚伐吴,遂引兵返回。 (三国演义)C宝钗在床午休,宝玉前去看望,替她解闷。两人一起躺在床上,宝玉闻得宝钗袖中幽香,便要拉上袖子看,宝钗告诉宝玉自己吃了“冷香丸”。玩笑时黛玉来了,取笑宝玉忘了“绿蜡”典故的糗事。红楼梦D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黛玉知道后,误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后经宝玉解释说她所赠的那“荷包”一直珍藏在怀里,心中又愧又气。 红楼梦E一日,黛玉去怡红院找宝玉,敲门时,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误会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凭倚栏杆,两手抱膝,眼含热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红楼梦C E(C项将文句中的“宝钗”与“黛玉”互换。E项拒绝开门的是晴雯,林黛玉写下的应为葬花吟)11简述题(选做一题)(5分)(1)红楼梦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答:这段话是对凤姐说的(1分)。 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生活艰难,便让岳母刘姥姥代借连宗到贾府告助(1分)。在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帮助下,刘姥姥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1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1分)。(2)孔明因为何事而上书自贬三级?请简述相关的情节。答:失街亭。马谡主动请命保守战略要地街亭,并立下军令状(1分)。到街亭之后,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违背孔明事先的布置,却在山上安寨(1分)。魏军团团围住山脚,山上蜀军水源断绝,军心大乱(1分)。司马懿沿山放火,马谡败逃,街亭失守(1分)。后马谡被孔明依法斩杀。孔明自认用人不当,所以上书自贬三级(1分)。(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2.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李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注】季康子:鲁哀公时任上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1)第、两则文字共同阐述的道理是 。(2分)为政者要正人应先正己。(意思答对即可)(2)第则文字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 孔子认为当政者的道德品质对百姓的影响重大(2分)。当政者庄重严谨、孝顺慈爱、用贤重教,百姓就会敬服当政者,尽忠而努力(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从“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论续书的不可能俞平伯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们都喜欢续它,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1)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的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的存在。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缘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的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件普遍而真切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 我深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的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的覆辙。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辨梦,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办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的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表现了你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时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的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 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的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任。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的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的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 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的可能?如果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跤。我并不责备高鹗的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是活泼泼人格的表现。在这一点上,高鹗的失败,大概是如此。我所以每作严切的指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因袭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 这篇短文的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红楼梦辨)而不愿续红楼梦的原因;二则为高鹗诸人,作一个总辩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人的过失;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13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说明作者写红楼梦辨的原因。 B.表明作者不愿续红楼梦的缘由。C.声明高鹗续书的失败是时代局限使然。 D.告诫现代人续红楼梦是枉费心力。C(高鹗续书失败的原因作者没有提及“时代局限”,此项属无中生有)14文中关于高鹗续书的评价,下面的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但他的续书是失败的。B高鹗太有个性,不尊重原作者,他的续书面目虽似,神情全非。C高鹗的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D高鹗在表现活泼泼的人格方面是完全失败的,此外都是些小错误。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具体分析到高鹗的个性。)15在作者看来,“凡续书的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作答。(3分)答: (1)续书人的才情有限却不自量力地续书;(2)原书作者的个性与续书者的个性万难融洽,有活泼泼表现个性的好文章难续;(3)续文学作品不是续学术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4)原书中人的性格与环境只有原作者才最了解,即便是作者也只有在创作时才了解。 (每点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3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 (道理深刻而表达得浅显易懂)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地 (qun)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1)请在处根据“道理深刻而表达得浅显易懂”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答: 深入浅出(2)请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答: 诠 释(3)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答: 修改:“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A BC D 【解析】四个选项分为两大类,A、D均以第句开头,B、C均以第句开头。由于插入处前方的一句话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而第句恰恰是在解释“传统艺术”的特征,故插入处应以第句开头。如此,可排除B、C。再看三句,由于A、D两项在第句后均是以第句作为承接,故剩下的问题是,两句谁在前面? 看第句“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说明在第句前面应该是在阐述“既定的法度”,而第句恰好是在说要跳出法度,这就可以断定,第句应置于第句后。纵观整个语段,作者的叙述线索应是:书法是有法度的但既定的法度会对人造成限制好的书法家则能跳出法度。 综上,选A。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打开父母的心结等”涉及精神与心理的内容。(8月14日新京报) 对于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 ( 7分,表态1分,每答出一点理由给2分 ) 【答案示例一】:新“二十四孝”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1分)。首先,倡导孝道,与时俱进,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对于年轻人压力很大的现实来说,这种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家国精神的心理情感(2分)。其次,从赡养到敬养,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中国社会需要跨越的养老门槛,也更接近孝道的核心(2分)。第三,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二十四孝有传承更有创新,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2分)。【答案示例二】:孝敬父母不必非用二十四条标准来表达,恐怕很多人难达新标准如此之高的要求(1分)。首先,把“孝”量化为二十四条标准,倒是有把“孝”简单化、机械化之嫌。老人们要的关心,更多的是细节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宏大的形式与热烈的仪式。拍照也好、宴会也罢,或者一起出席重要活动,老人们真的会觉得这是最“孝”的事情吗(2分)?其次,要实现这些孝道新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给儿女能力和心情。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存在着房子、教育、医疗等等很大的压力,很难实现新“二十四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2分)。第三,尽心奉养父母是为孝,个人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认识水平不同,对父母尽孝的方式理所当然会存在差异,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现在新“二十四孝”高调出台,效果恐怕也不乐观(2分)。 【阅卷情况】大部分同学赞同推出新版“二十四孝”行动准则,但却很难说出自己赞同这一做法的充分理由,只是从个人的内心道德底线觉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生我养我不易,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天经地义,晚辈不孝敬长辈天理难容,接着为凑足字数复述材料内容谈应该怎样怎样做,没有概括归纳理由要点,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看法。因此很多同学都被扣掉34分,抽样均分理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课课件
- 2021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4-05-05)
-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苏科版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一册全部教案(共9课)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
-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