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清冽() 摇缀() 俶尔() 佁然()B.三春晖()谗言()伛偻()林霏()C.啮齿类()滑稽()模糊()馄饨()D.解剖()描摹()戳痛()哂笑()2.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A.正襟危坐(理好)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B.朔方(北方) 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家醅(泛指酒)D.从流飘荡(顺从) 袍敝衣(敞开)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人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B.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员。C.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的地方。D.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i)荸荠(q)颔首低眉(hn) B牟取(mu)不逊(xn) 广袤无垠(mo)C匿名(n)禁锢(g) 即物起兴(xng) D文绉绉(zu)朔方(shu) 啮齿类动物(ni)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引经据典繁华似锦 B和煦油光可见诚惶诚恐C真谛任劳任怨拖泥带水 D挑衅 沧海桑田粗制烂造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稀松平常的小吃,却远近闻名。 稀松:平常,普普通通。B这是明朝遗民朱顺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C成绩公布了,我在中间,没有落第。 落第:这里指考试不及格。D这些留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 掌故:这里指事先能够预料的事情。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父亲拿着我的课本翻来覆去地看着。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鹤立鸡群。D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8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陶渊明韩愈宋濂刘禹锡 杜牧苏轼柳宗元 欧阳修A B C D9.下列句子成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桥的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理。(主语中心语是“设计”,宾语是“科学原理”)B自愿献血是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人道主义”是最高表现的定语)C钟颍捐肝救母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钟颍”是主语中心语)D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提出”是谓语中心语)10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藤野先生 B高尔基-海燕 C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D杜甫-赤壁11、将下列词补充完整:(2分)脱笼之()顾()思义转弯()角五彩斑()1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坚忍不拔() 锐不可挡() 获益非浅() 清淅可辨()13.下划线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杳无消息(yo) 匿名(n) 畸形(q) 解剖(pu) B、广袤无垠(mo) 嬉戏(x) 管束(s) 虐待(n) C、颔首低眉(hn) 污秽(hu) 迸射(bng) 诘责(ji) D、冥思遐想(xi) 小憩(q) 姮娥(hun) 滞留(zh)14.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鹤立鸡群 不可名壮 粗制滥造 任劳任怨 B. 千山万壑 众目睽睽 莫衷一是 油嘴滑舌 C. 相形见拙 沧海桑田 深恶痛疾 美味佳肴 D. 慷慨大方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长嘘短叹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届时国人将举国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B亚丁湾海上安全事故频发,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索马里海盗丑恶行径。C2009春晚小品不差钱的表演,脍炙人口,“小沈阳”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D在经历“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之后,光禄古镇老街古朴、沧桑的风格一如既往。1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为了避免清明祭扫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B. 广州的特大暴雨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也牵动了政府的特别关注和关心。C. 世博会的历史,就是科学理念更新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D. 养宠物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也使宠物的管理成为小区物业管理的大难题。17与下面语段的空缺处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自然也就没有书。我们祖先采用堆小石头或者以绳打结的原始办法来记事。 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 千年,中华民族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把文字刻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边,这就是甲骨文。 。这样一来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书甲骨书、青铜器书、石碑书和竹简书等等,也有人把它们称为是我国最原始的书。 A.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镌刻在石碑上、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B.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C.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 D.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镌刻在石碑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18、下下划线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g) 诘(j)责 文绉绉(zhu) 匿(n)名 B.嬉(x)戏 黝(yu)黑 管束(s) 解剖(pu) C.诱(yu)惑 摹(m)画 畸(q)形 污秽(hu) D.滞(zh)留 粲(cn)然 庶(sh)祖母 脊(j)背 19、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繁花似锦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相形见拙 藏污纳垢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20、下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威尔斯洲际广场享有得天独厚的地段优势与极具升值潜力的市场环境,在充分整合城市中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对内部的景观规划倾注了大量心力。 B.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第一选择是 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C.影片憨豆先生的大灾难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名医到我家”的义诊活动,可以让您足不出户即可得到名医的义诊,免去了到医院排队的烦恼。 21、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雪是鲁迅写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之一。 C.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边城等。 D.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的好友五柳先生写的一篇传记。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各大都市政府部门尽力解决而又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 B.“江淮明珠”的球形雕塑,充分体现了淮安的区域特点的一大景观。 C.经过同学们细心地搜集、整理和编辑;一部完整的自编乡土文化教材终于成形了。 D.登上这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和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积淀了如此深厚的文化?2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名(n) 诘责(j) 荷戟彷徨(j) B. 磨蹭(ceng) 觅食(m) 夜阑人静(ln)C. 诱惑(yu) 禁锢(g) 恍然大悟(hung) D. 庶母(sh) 广袤(mo) 颔首低眉(h)2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和蔼 正襟危坐 名目 莫终一是 B. 落第 正人君子 托辞 肃然起敬C. 摧眠 鹤立鸡群 轩昂 鼠目寸光 D. 掌故 相形见拙 牟取 沧海桑田25.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 ,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 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 了自己的诺言。A. 疑惑 奥秘 放弃 实现 B. 疑心 秘诀 舍弃 实现C. 疑惑 秘诀 放弃 履行 D. 疑心 奥秘 舍弃 履行26.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翻来覆去地装订成了两本完整的书。B. 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落下。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 C. 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海浪陪伴着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27、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 B、 C、 D 、2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从他的英雄英雄事迹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B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的蜜橘贮存的方法。C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吨有机物。D不管身体条件这么差,小莉还是坚持刻苦学习。29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p_美 狭_(i) (n)_然失色 卷_(zh)浩繁30下划线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发怵(sh) 淳朴(chn) 匿名(n) 城隍(hung) B、囿于(yu) 家醅(pi) 抠下(u) 苋菜(xin) C、招徕(li) 凤哕(hu) 门楣(mi) 门槛(kn) D、沏茶(qi) 蹲踞(j) 忌讳(hu) 手腕(wn) 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熹微 铁铉 即物起兴 顾名思意 B、譬喻 馄饨 悠然自在 左邻右舍C、寄名 煨炖 囊萤映雪 兴高采烈 D、糯米 过瘾 随机应变 两粒橄榄 32.下列句子中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准是爸爸出差回来了!可开门一看,是查水表的王叔叔。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3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不停。B、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C、杨七的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D、水上公园的春天,简直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3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古诗文默写1.急湍甚箭,_ _。与朱元思书2.“_ _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3.东风不与周郎便,_ _。赤壁4._ _,_ 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5. 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6.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7.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8.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9.至若春和景明,_ _,_ _,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10.作亭者谁?_ _。名之者谁?_ _。(欧阳修醉翁亭记)11.沉舟侧畔千帆过,_ _。_ _,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2.水调歌头“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_ _,_ _。13. ,身世浮沉雨打萍。14. ,愁云惨淡万里凝。 15.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 16.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 , 。 17.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禁会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 。” 1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雪景的诗句是: , 。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_, 。20.在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 _, 。2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 _, 。22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_ _, 。2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 ,_。24.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5.蓬莱文章建安骨, 。(李白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2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 马说)2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28.孔子曰:“仁者爱人。”大风破屋,苦雨湿床,困境中的杜甫推己及人,以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忧国忧民、兼爱天下的仁者心声;而主动辞官回乡的龚自珍,则以“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抒发自己甘愿作出牺牲,也要培养一代新人的情怀。2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30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采菊东篱下, ”,这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长风破浪会有时, ,” 这是坚定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31.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豪情壮志;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 ”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回归田园,体验“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心境32. 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读郭沫若的雷电颂,倾听屈原“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的呐喊;读 (作者名)的海燕,领略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读汪曾祺的 ,品味家乡民俗风情的乐趣三.古文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选自_,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_。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篁竹( ) (2)往来翕忽( ) (3)寂寥( ) (4)差互(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伐竹取道( ) (2)百许头( )(3)斗折蛇行( ) (3)其境过清(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突出了潭水清的特点?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话是什么? 6.作者因“其境过清”而离开,生活中你是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己亥杂诗(近*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季更护花。1.这首诗中直抒作者胸臆的短语是“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答 岳阳楼记(范仲淹)(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注释:邠(bn)州:地名。僚属:下属的官吏。縗絰(cu di):丧服。公亟(j):急迫地。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賵(fng):送给丧家助葬的财物。怃然:失意的样子 彻:通“撤” 赒(zhu):救济。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解释。去国怀乡 去: 而或长烟一空 或: 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译文 3.(甲)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答 4.从(乙)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语句。答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水尤清冽 尤: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3)以其境过清清: 2翻译下面的语句。(1)皆若空游无所依翻译:_ _ _(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_ _ _3第段是从哪个角度写小石潭?写出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答:_ _ _ 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_ _。其感情基调是_ _。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3选出对李煜相见欢赏析有误的一项: ( ) A、这首词写秋夜独处,离愁满怀。“相见欢”这个题目,暗喻词人恋恋不忘昔日那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 B、上片主要写景,依次点出人物、地点、时间、环境、季节,十分精练。一个“锁宇,是尽传囚苦之情的点睛之笔。 C下片直接抒情。“剪不断,理还乱”,以有形喻无形,巧将无形的“家国之思”化作可“剪”、可“理”的有形物体。 D、最后一句,是词人的深沉感叹:痛定思痛后,心中留下的仍然是说不出滋味的愁怨苦涩。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 (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 (4)弈者胜 2.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中的“周郎”是谁?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是什么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日再食( ) (3)腰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汤沃灌(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3.第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 4.第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 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我的理解: 5.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答: 19、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2分)我的介绍: 送东阳马生序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 (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B 假诸人而后见也 才美不外见 马说21世纪教育网 C 无冻馁之患矣患其塔动 梵天寺木塔 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2选文第段写作者从师求学的艰难,为何还要写同舍生的有关情况?【答】 3“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不超过24字)【答】 4回顾全文,请用自己的话谈谈文中划线句阐述的道理。 【答】 行路难(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做题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