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1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2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3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4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海园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小区二期建设项目 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工程 监 测 方 案 编制 校核 审核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2013 年 05 月 03 日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 目 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2 2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 3 3 2 2 1 1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3 3 2 2 2 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 4 2 22 2 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设计 4 3 3 监测时间 目的及方法监测时间 目的及方法 4 4 3 13 1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4 3 23 2 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方法及精度 5 4 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5 5 5 5 监测内容及项目监测内容及项目 5 5 7 7 基准点 监测点布设与保护基准点 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6 6 7 17 1 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 7 7 2 仪器监测点的布设仪器监测点的布设 7 在基坑周边土体表面埋入竖向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 共埋设 18 个监测点 8 7 3 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 8 8 8 监测方法 精度及仪器选用监测方法 精度及仪器选用 8 8 8 1 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 8 8 28 2 竖向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 8 8 3 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8 8 48 4 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8 9 9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 1212 1010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 1313 10 110 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1313 10 210 2 基坑竖向位移监测基坑竖向位移监测 1313 11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1414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2 1212 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 1414 12 112 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14 12 212 2 协作协作 15 1313 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515 13 113 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15 13 213 2 人员素质人员素质 15 13 313 3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 15 1414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515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3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昆明市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金家社区第四居民小组 小 赵家村 盘龙江入湖口处 建设占地面积 105570m2 地上总建筑面积 214679 0m2 其中住宅面积 198929 0m2 公建附属用房面积为 15750 0m2 地下建 筑总面积 88533 0m2 项目整体下设一层地下室 分两期进行施工 一期 北侧 地下室及建筑已施工完并已交付使用 待施工二期基坑开挖深度为 3 2 3 7m 支 护周长约 830 0m 2 2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 2 2 1 1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地层从上至下分为 第四系人工活动层 Qml 第四系冲 湖 积层 Qal l 未揭露基岩 影响基坑开挖的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 耕土 粘土 泥炭质粘土和粉土 各土层的物理性质分别描述如下 1 第四系人工活动层 Qml 1层人工填土层 Qml 为杂色 由大量砖瓦碎石及黏土组成 成分不均匀 结构松散 为新近填土 稍湿 层厚 0 50 3 20m 平均层厚 1 54m 层底埋深 0 50 3 20m 平均层厚 1 53m 底层埋深标高为 1883 87 1887 49m 平均为 1886 19m 厚度薄 2层耕植土层 Qml 为褐黄色 由粘土及大量植物根茎组成 主要由回填 的粘土构成 可塑 软塑 湿 层厚 0 40 1 80m 平均层厚为 0 75m 层底埋深 0 50 3 80m 平均为 1 52m 底层埋深标高为 1883 27 1887 72m 平均为 1886 30m 厚度薄 全场均有分布 2 第四系冲 湖 积 Qal l 层 1层 粘土 Qal L 灰色 浅灰绿色 湿 可塑 层厚 0 50 10 20m 平均 层厚为 2 53m 层底埋深 1 60 11 40m 平均为 4 11m 顶板埋深标高为 1876 49 1886 42m 平均为 1883 71m 但层底埋深起伏变化大 2层 泥炭质土 Qal L 为深灰色 灰黑色 含大量有机质 软塑 湿 层厚 0 4 7 2m 平均层厚为 1 28m 层底埋深 2 50 12 00m 平均为 5 39m 顶板埋深 标高为 1875 89 1884 93m 平均为 1882 42m 全场均有分布 分布较均匀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4 3层 粉土 Qal L 为灰色 稍密 湿 层厚 0 50 21 70m 平均层厚为 6 51m 层底埋深 3 10 31 40m 平均为 12 25m 层底埋深标高为 1856 46 1883 92m 平均为 1875 58m 该层层厚较大但层底埋深变化较大 全场均有分布 分布均匀 2 2 2 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类型 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径流 孔隙水主要赋存 于第四系冲湖积层中 冲湖积层主要为粘土 粉土 泥炭质土等混杂堆积 其中粉 土 泥炭质土透水性中等 富水性中等 粘性土透水性微弱 属相对隔水层 地下 水分布不均匀 各土层间地下水水力联系不甚密切 场地地下水位埋深 0 23 1 50m 地下水位埋藏浅 水位稳定 2 22 2 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设计 本基坑周边环境简单 周边空旷无相邻建构筑物 基坑深度 3 2 3 7 米 基 坑南侧规划道路即将进行施工 不具备放坡条件 根据地勘报告描述 坑底 2 层 泥炭质粘土力学性质较差 属典型的三高土 易产生深层滑移 故此基坑支护的重 点即是防止坑壁产生滑移 保证基坑安全 根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2012 本基坑的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 重要性系数取 1 0 本基坑支护采用 土钉墙土钉墙 SMW SMW 工法工法 进行支护 基坑东侧和西侧采用放坡土 钉墙支护 坑顶止水桩内插入 14 号工字钢加芯 基坑南侧设置一排 650 三轴搅 拌桩内插 H 型钢 HN500 200 10 16 止水桩桩顶均设置砼冠梁将插芯连成整 体 挂设钢筋网喷砼护壁 3 3 监测时间 目的及方法监测时间 目的及方法 3 13 1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1 对基坑支护进行稳定性监测 为实施动态施工服务 确保安全 快速的施 工 2 评价支护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 为业主 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 跟踪和控制施工过程 合理采用和调整有 关施工工艺和步骤 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 预测和预报基坑支护的边界条件 规模移动方向 发生时间 便于及时采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5 取措施 4 为基坑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5 为基坑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3 23 2 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方法及精度 3 2 1 监测方法 根据设计及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相关要求 采用 仪器监测为主巡视检查为辅的方式对基坑及周边建 构 筑物进行监测 3 2 2 监测精度 根据设计要求及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和本工程周围 环境情况 本基坑的监测等级按二级进行 4 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支护方案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2007 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9 7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 1999 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T 50344 2004 5 5 监测内容及项目监测内容及项目 5 15 1 仪器监测内容仪器监测内容 1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2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4 基坑周边土体竖向位移 5 25 2 巡视检查内容巡视检查内容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6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 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 内容 1 支护结构 冠梁 支撑 护壁等有无裂缝出现 止水帷幕有无开裂 渗漏 支撑 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基坑周边土体有无沉陷 裂缝及滑移 基坑有无涌土 流砂 管涌 2 基坑周边环境 周边建 构 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周边道路 地面 有无裂缝 沉陷 3 监测设施 基准点 测点完好状况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 可辅以锤 钎 量尺 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 摄像 摄影等设备进行 6 6 监测流程监测流程 监测程序流程图如下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7 接受委托 调查 确定监测方案 现场监测 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 监测报告 确认仪器 设备状况 补充调查 7 7 基准点 监测点布设与保护基准点 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7 17 1 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 监测基准点布设在3倍基坑深度范围以外的固定点上 根据现场位置实地布设 在基坑附近的空地上布置6个监测基准点 距离基坑不小于100m 具体位置见监测 基准点布置图 由于施工干扰 监测点难免遭到破坏和隐蔽 解决方法是 经常巡 视 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和隐蔽后 及时在原处重新布设 原处不能布设时 须换位 置布设 并及时测定初次观测值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 其点号须采用原先的点号 其观测值经换算后中采用原先点的观测值 并在监测报告中加以说明 7 27 2 仪器监测点的布设仪器监测点的布设 综前所述 监测点分别布设在监测对象上 并能够充分控制监测对象的变形状 态 监测点的数目依据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确定 7 2 17 2 1 基顶 冠梁 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基顶 冠梁 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 在边坡顶按设计要求均匀布设位移 沉降 监测点 共布置 31 个测点 编号 为 JD1 JD42 在开始监测前 用全站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 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 初始坐标值 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 记录 在专用观测表内 与初始坐标相比 计算出累计位移量 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 即得前后两次的位移量 观测结果当天处理 按规定格式报监理 业主和施工方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8 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 水平位移曲线在开始监测前 用高精度水准仪 配合铟瓦尺 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 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 以 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 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 与初始高程相比 计算出累计沉降量 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 之差 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 观测结果当天处理 按规定格式报监理 业主和施 工方 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 沉降曲线 7 2 27 2 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埋设测斜管的方式进行监测 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管 直径为70mm 管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 每根测斜管长为1 5倍基坑深度 测斜孔采用钻孔的方式预埋 钻孔完成后 将测斜管的凹槽平行或垂直于基 坑边缘 并将四周用粗沙填实 本工程埋设6个测斜管进行监测 编号TX1 TX6 测斜管应在正式测读5天以前安装完毕 并在3 5天内重复测量3次 以连续 三次无明显差异的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测斜结果稳定之后 开始正常测量 工作 测试时 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 探头高轮指向边坡变形方向 测试从 孔底开始 自下而上沿测斜管导槽滑移 每1 0m在读数仪显示屏上读得相应数据一 次 至管顶后将测斜仪探头绕轴线在水平面内旋转180 即探头高轮指向边坡变 形的反方向 插入同一对导槽中再次从孔底开始测试 取相应深度处两次读数数 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次监测值 观测频次与地表位移同步 7 2 37 2 3 基坑周边土体竖向位移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竖向位移监测 在基坑周边土体表面埋入竖向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 共埋设 18 个监测点 7 37 3 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 在支护结构和基坑开挖过程中 应采取措施避免施工对监测点的破坏和隐蔽 监测过程中经常巡视 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和隐蔽后 及时在原处重新布设 原处不 能布设时 须换位置布设 并及时测定初次观测值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 其点号 须采用原来的点号 其观测值经换算后中采用原先点的观测值 并在监测报告中加 以说明 8 8 监测方法 精度及仪器选用监测方法 精度及仪器选用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9 8 18 1 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视准线法和小角法进行监测 仪器选用莱卡 TCR1201 型全站仪 精度为 1 秒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1 5mm 8 28 2 竖向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 采用水准高程测量方法进行 仪器采用 Trimble 的 DiNi12T 精密水准仪及铟钢 尺 测量精度按二级水准要求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0 3mm 8 3 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 CX 806b 型测斜仪进行监测 该仪器具有性能可靠 精度高 观测数据自 动采集和处理等功能 可实现监测资料的及时反馈和安全监测快速预报 系统精度 不低于 0 10mm m 8 48 4 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8 4 1 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8 4 2 仪器设备技术指标 1 测斜仪 传感器灵敏度 每500mm测管 0 02mm 系统总精度 每15m测管 4mm 导轮间距基准 500mm 测 头 范 围 0 53 内 部 电 源 12V 充 电 电 源 220V 50Hz 数 字 显 示 4 1 2位 发光二极管 重 量 4Kg 设备仪器清单 名称测定项目数量型号 全站仪水平位移1台徕卡TCR1201 水准仪竖向位移1台 DiNi12T 测斜仪 土体深层水平位 移 1台CX 806b 1台备用 裂缝测宽仪裂缝检测1台DJCK 3型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0 温 度 20 50 耐 水 压 7 845 105 9 806 105Pa 水深80 100mm 2 徕卡TCR1201 型全站仪主要技术指标 望远镜 镜筒长 156mm 成像正像 物镜有效直径 40mm 放大倍率 30 视场 1 20 最短视距 1 8m 距离测量 良好天气条件 1 单棱镜 2200m 测程 三棱镜 2600m 精度 2 2 10 6 D mm 测量时间标准 跟踪 1 5 0 7 初始 3s 精密测量模 式 0 1mm 测距 最小 读数 跟踪测量模 式 10mm 温度设定范围 40 60 步长 1 大气压改正600hPa 1500hPa 步长 1hPa 棱镜常数改正 99 9mm 99 9mm 角度测量 读数系统 光电增量编码系统 Degree 1 5 最小读数 Gon 0 3mgon 1 5 mgon 精度 2 2 5 长水准气泡 管型气泡精度 30 2mm 圆型气泡精度 8 2mm 补偿器 范围 3 光学对点器 精度 1 20001 2000 成像正像正像 放大倍率 3 3 视场 4 4 调焦范围0 5m 0 5m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1 激光对点器 可选 调焦范围0 5m 0 5m 工作距离0 5 80 m0 5 80 m 精度 1 2000 1 2000 显示 类型 两侧点阵液晶显示 照明 液晶屏液晶背光 分划板有 电源 电池 工作电压7 2VDC 可充 Ni MH 电池 约 8 小时 连续测距 角度测量 工作时间 约 12 小时 角度测量 充电器FDJ6 110 220 V 充电时间约 3 5 小时 其他 内存容量8000 点 主机重量 带 电池 4 5kg 体积 W D H 约 160 155 360 mm 温度范围 20 50 I O 上传 下 载 RS232c 数据输出数据下载及格式转换软件 com600 3 DiNi12T精密水准仪主要技术指标 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 度 0 7mm 取决于水准尺 测量技术 0 3mm 带测微计 放大倍率 标准 32x FOK73 目镜 可选 40 x FOK117 目镜 可选 25x 补偿器设置精度 0 3 补偿器工作范围 30 工作温度 20 到 50 贮藏温度 40 到 70 4 DJCK 3 全自动裂缝测宽仪 DJCK 3 全自动裂缝测宽仪主要由手持式液晶屏主机 放大探头 带 USB 连接 缆 构成 测量时程序自动扫描捕获裂缝并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 用户可从显 示屏上直接读取裂缝宽度数据 也可以对裂缝进行拍照并存储裂缝图片到主机 以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2 便用户进一步的图像分析或打印存档 可广泛用于桥梁 隧道 墙体 混凝土路面 等裂缝宽度的定量检测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0 4mm 测量精度 0 02mm 分辨率 0 01 放大倍 数 18 倍 可存储 5000 幅图象 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对图象进行整 理 生成检测报告 8 58 5 监测仪器设备校准检验监测仪器设备校准检验 该项观测的接收仪器包括测斜仪 水准仪和全站仪等 这些仪器依据使用说明 及有关规范要求 我站定期送有关部门校准或自校 出具合格证 9 9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 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做好周围各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并取得原始数据 基坑开挖前 埋设好所需的监测设备及仪器 并取得原始数据 地下室施工至 0 000m 时结束 现场监测工作 根据施工进度 在基坑开挖前将建筑物和道路的沉降监测点布设完 毕并进行初始数据的观测 并进行调查和记录 进行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并进行位移 初始数据的观测 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 基坑周边环境和当地经验而确定 在正常情 况下 监测频率可参照下表执行 基坑类别施工进程监测频率 二级开挖深度 m 51 次 2d 预计总监测次数30 次 在实际观测工程中 应根据基坑变形情况 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进度 施 工工况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加强监测 提高监测频率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超深 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3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降雨 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邻近的建 构 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 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基坑底部 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 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 应实时跟踪监测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 可适当降低监 测频率 1010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 10 110 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方位剖面水平位移累计值水平位移累计值 mm mm变化速率变化速率 mm mm d d 1 1 东侧 西侧1 1 2 2 6 6 7 7 306 南侧3 3 4 4 5 5 205 10 210 2 基坑竖向位移监测基坑竖向位移监测 基坑方位剖面竖向位移累计值竖向位移累计值 mm mm变化速率变化速率 mm mm d d 1 1 东侧 西侧1 1 2 2 6 6 7 7 305 南侧3 3 4 4 5 5 153 10 310 3 土体深层位移监测土体深层位移监测 深层位移累计值 30mm 变化速率 5 mm d 1 10 410 4 应急措施应急措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 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4 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突然明显增长或基坑出现流砂 管涌 隆起 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索体系出现过大变形 压屈 断裂 松弛或拔出的 迹象 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 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 缝 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 泄漏等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连续 3 天超过表中规定值的 70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 应提高监测频率 必要时实时跟踪监测 当监测结果在报警值内时 应按照方案进行监测 并在第二天 9 点半前提供中 间报告 对基坑的安全性提出建议 当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时 应进行每天监测 并于当天提交监测成果 出具工程联系函书面通知甲方 监理方 施工方 当基坑 出现危险情况时 实行跟踪监测 监测数据现场计算后向甲方 监理方 施工方汇 报 11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11 1 中间成果资料 中间成果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 单次变化值 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 等 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巡视检查的记录 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 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 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 并有 原因分析及建议 其他相关说明 11 2 最终成果资料 静海园 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15 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 20 个工作日内提交最终监测报告 报告中除有上述必要 的内容外 要有综合分析 对整个基坑支护工程有总体的评价 1212 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 12 112 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本监测项目将设置管理 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岗位 并设立 监测管理组 和监 测信息整理分析组 监测管理组负责监测工作进行日常安排 组织和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