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doc_第1页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doc_第2页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doc_第3页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doc_第4页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2012年7月1722日,第10届国际蓝莓和超级水果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sstricht)举行,世界20个国家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包括科研人员、农场主、企业代表和一些协会代表。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全球蓝莓的生产发展趋势、栽培技术、脱毒苗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育种、保健功能、采后处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笔者根据第10届国际蓝莓与其他超级水果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结合我国蓝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l世界蓝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球高丛蓝莓栽培的总面积已由2005年的4.2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73万hm2,增加84%。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的蓝莓占全球栽培总面积的47%,加拿大占12%,两者相加还不到60%。与过去占80%。85%相比,减少了20%一25%。智利栽培面积1.3万hm2,为美国的37%;尤其是有机蓝莓面积已达1580hm2,接近美国1665hm2的水平。阿根廷的栽培面积也增加很快,达到了3845hm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l000hm2,南非约500hm2,整个南半球面积接近世界总栽培面积的25%。目前波兰的面积为3157hm2,德国2145hm2。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蓝莓发展较快的国家。日本自1951年引进蓝莓后,至今已有60余年,前30年发展很慢,到1980年时共计10hm2。1980年当蓝莓的保健功能被确认后,加快了发展步伐,尤其在过去的10年中更为迅速,到2011年共有l000hm2,产量达3000t。推动日本蓝莓发展的有3个主要因素:引种和推广了三大类蓝莓新品种,特点是大果,风味更佳,更耐贮藏。研究出了适合日本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栽培措施。利用蓝莓的保健价值引导消费者,也促进了蓝莓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栽培蓝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才开始推广,目前栽培面积被认定为3499hm2,发展速度很快。值得注意的是,此面积数约为日本的3-4倍,然而商品产量却只有4000余t。这明显地反映出,中国蓝莓高速发展中栽培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不高的问题。面对世界蓝莓发展和竞争的形势,我们势必严肃对待,认真改进,否则很难跟上世界蓝莓业高速发展的步伐。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蓝莓的年消费量从0.2亿kg增长到1.9亿kg,增加了约9倍。平均每人的消费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年每人509增长到2010年的5009以上。过去5年中,欧盟的蓝莓消费量也成倍增长,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达到每年3倍以上的增长。过去10年里,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顾客欢迎,因此包括可口可乐公司在内的一些饮料生产商也参加了此次会议。蓝莓保健功能的研究仍然是热点,会上约有1/3的论文属此领域。过去认为从保健的目的出发每人每天应摄入1000-5000单位超级等渗抗氧化剂(ORAC)才能满足需要,现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每人每天摄入量应达7000单位,所以消费量还会有巨大的增长。与一般栽培蓝莓的价格相比,有机蓝莓的价格通常高20%一100%,吸引了种植者采取有机方法种植蓝莓。过去5年里,世界各地有机蓝莓基地增长迅速,包括新种植基地和由传统种植基地转向有机基地。在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州栽培技术发达,有机蓝莓总面积达1060hmz,占全美国总数1665hm2的64%。全世界有机栽培面积总数由2006年的1200hm2发展到2011年的4156hm2,增加2.5倍。2蓝莓的栽培技术研究2.1土壤覆盖管理研究美国继续在覆盖技术方面进行长期、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蓝莓时土壤覆盖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引进蓝莓的国家,更加注重研究如何通过栽培措施,克服本地不利于蓝莓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如日本通过种植穴土壤改良、高畦栽培和木屑覆盖等措施,在原水稻田成功种植了蓝莓。智利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如防晒剂和遮阳网等,研究如何防止强光对北高丛和南高丛蓝莓的灼伤。在50%黑色网下,莱格赛(Legecy)和百里吉大(Brigitta)品种都会延迟成熟,果实增大。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直接将硫磺粉撒入土壤中,改为将硫酸加入灌溉系统,可以更快速的降低土壤pH值。随着有机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美国从2006年开始了一个长期研究计划比较栽培措施,包括平地栽培和起垄栽培,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覆盖方法和适宜品种选择等。4年的研究表明,高畦栽培时所需灌溉水量要比平畦多;起垄栽培的累计产量比平地栽培的高18%;公爵(Duke)施用羽毛粉比鱼肥产量高。但无论是肥料种类还是施用量,对自由(Liberty)品种的产量无影响。表明施肥研究要与品种相结合;用高畦和黑地膜覆盖种植的果实,其花青素含量较高。用地膜、锯屑和锯屑加腐殖土覆盖的试验表明:以栽植第2-5年(2008-2011)的总产量进行比较,地膜覆盖最佳,每株约产6.35kg;其次是锯屑加腐殖土,约6.25kg;第3为锯屑覆盖,约5.8kg。这3种覆盖处理的根系和枝叶干重之比因品种而不同(注:仅表明了不同品种对覆盖的效果反应不同)。对公爵品种而言,锯屑覆盖产量最高,地膜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对自由而言,情况相反,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这3种覆盖处理的植株,其总干重(地上部和地下部之和)公爵品种相差不明显;自由品种的根干重以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另外,覆盖试验区的都克(Duke)、利卡(Reka)、德拉帕(Draper)、蓝丰(Bluecrop)、蓝金(Bluegold)、蓝仔(Bluejay)、莱格赛(Legecy)、自由(Liberty)、奥萨蓝(Ozarkblue)和奥罗拉(Aurora)10个品种,连续4年(20082011)覆盖,其单株总产量地膜覆盖普遍比有机物料覆盖高,平均高出41%。各品种间以莱格赛和奥萨蓝产量最高,只有蓝金品种两种处理差异不明显。2.2施肥种类和方法研究在使用羽毛粉肥(N:P:K=13:O:O)与鱼肥(N:P:K=4:1:1)的比较试验中,连续4年(20082011)单株总产以高羽肥处理效果最好,低羽肥和低鱼肥其次,高鱼肥效果最差(高:指20072009年用肥量每年每公顷57kg氮;20102011年每年每公顷102kg氮。低:指相应用肥量换算的氮肥为高用肥量的1/2)。在对根系和枝叶干重比的测定中,使用羽肥的都高于使用鱼肥的;而不论是使用羽肥或鱼肥,低肥的根系和枝叶的干重比高于高肥的。这个试验值得中国蓝莓种植者注意,表明过高的氮肥用量并非蓝莓所必须,尤其是磷肥和钾肥更应适当施用。在俄勒冈以蓝丰为试材,历时6年(2006-2011)的研究中证明,施肥应靠近根系,否则效果差。种植第1年用单管滴灌比用双管距根颈20cm远处滴灌更有效,因为氨态氮的离子不易移动。用滴灌施肥与施用粒状肥相比,滴灌施肥的效果好,但用肥量较多。颗粒肥靠近根部施用效果好。蓝莓园的前作为花生和禾草时,草地比花生地好。原因是花生地的土壤pH值偏高,有机质的含量只有约2%,只是磷的含量较高;而草地的pH值较低,有机质是花生地的2倍。对奥斯汀(Austin)和顶峰(Climax)两品种而言,前作为花生地和草地时,其产量差异达到了1:3。高海拔地区栽培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含量较高;日本采用不加温冷棚栽培蓝莓,果实可提前到6月雨季前采收。对19个南方高丛品种,8个北方高丛品种和2个兔眼品种的试验表明,采取放蜂、灌溉和合理施肥的条件下,开花期(50%)和果熟期(50%)可提前lO一40天(因年份不同而异);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注意野生资源的持续管理和关注,开始进行资源评价、生态条件(雨量、温度、土壤、光照、海拔)和繁殖技术(生根激素、插条年龄和扦插时间等)的研究;荷兰从2010年开始进行蓝莓的无土栽培试验。2.3病虫害防治随着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智利和荷兰等国都非常重视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防治研究。阿根廷引种后发生金龟子类的地下害虫(Dyscinetussp.),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率高于50%。新近发现了多种病毒病,主要在叶部。在美国发现一些病毒潜伏期长达15年之久,在蓝莓园进入盛果期时爆发。智利于2005年起出现了银叶病(silverleaf),病原菌为Chondrostereumpurpureum,首先发生在蓝百里吉塔品种(BrigittaBlue)上,而后逐渐依次蔓延至蓝丰、公爵、德拉帕、伊利(Elliot)、密斯蒂(Misty)、蓝哈芬(Blueheaven)。采用修剪、喷洒防病剂、用药灌根等措施均无法阻止病害扩散,只有用了大量的堆肥浸提液(每年每公顷6000L),才使病害停止蔓延,并使病斑株恢复正常。果实炭疽病是病原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感染的结果。研究表明,果实含糖量高而酸度低时发病少,体外菌丝体培养也有同样的反映。证实了伊利品种抗病而泽西(Jersey)敏感,并查明有两种黄酮类物质只在伊利中存在,而娟赛中不含有。用梯芙蓝(Tifblue)、顶峰(Climax)和南方之星(Star)的离体枝条接种和培养表明,30和35高温使茶枯病(枝条枯萎病)Botryosphaeriado-thideae病斑发展严重。有趣的是,发现大黄蜂(Bumblebee)可带有抗病物质以减少灰霉病菌(Botrytis)引起的花腐病发生。南方高丛蓝莓品种的根腐病(Phytophthoracinamomi)明显比兔眼蓝莓品种重,其中唯有海岸(Gulfcoast)品种具有与兔眼蓝莓品种同样的抗性,采用高畦和使用农药甲霜灵(metalax-yl)可减少发病。3蓝莓的育种3.1品种选育过去10年,私人育种工作者的成果大量涌现。无论是公共研究机构还是私人爱好者,陆续推出了大量品种。2002年以来有90多个品种推出,其中南方高丛蓝莓为数最多。在未来10年,预计也有不少新品种审定。欧洲一些国家利用野生资源,希望培育出更耐寒、适应短生长季和高抗氧化活性的新品种;培育适合机械采收的鲜食品种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为应对全球变暖趋势,智利开始系统选育耐干旱和高温的新品种。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更加便利。大量的育种计划旨在培育大果型品种,许多研究者担心地提出,果实个头越大,则果皮重量的比例越小,抗氧化的活性成分越少,从保健的角度看并非理想。但是,追逐经济效益的欲望驱使,向往大果的育种计划势不可挡。育种工作量很大,如欧洲的一个项目在过去10年中评价了40000个杂交后代单株,筛选出900个北高丛蓝莓单株和南高丛与兔眼蓝莓的杂种单株。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种间杂交,美国北卡罗来纳培育出了基本无籽的5倍体品种。NC2701优选单株的亲本包含北高丛蓝莓(Ecorybosum)、兔眼蓝莓(virgatum)和康斯蓝莓(constablaeii)3个种。它具有中晚熟特性,株型较小、果实坚实、中等大小,果色、蒂痕和风味均好,种子数平均少于1粒,货架期长,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品种,有可能解决人们对兔眼蓝莓种子太多的抱怨。3.2砧木选育将现有品种嫁接到越桔属中干性强的物种上以利于机械采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项研究在美国已进行了20余年,主要是利用乔木蓝浆果(Earboreum)的优良单干树体。作为砧木,其种子繁殖和组培繁殖技术都已完成。嫁接试验发现它与许多品种的亲和力均好。用其做砧木嫁接德拉帕和自由品种,嫁接成活率可达80%一90%。嫁接奥罗拉品种,成活率仅为47%一60%。原因可能与接穗的母株树势不强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