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二)重难点、关键重点: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难点: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三)课时划分1、观察小药箱 1 节2、简单立体图形组合 1 节3、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 1 节4、复习 1 节5、测验 1 节6、评卷 1 节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1、 观察小药箱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 新授1、 教学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1出示一个足够大的小药箱。发现: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2、 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说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二、 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的第1题。2、 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的第2题。3、 出示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让学生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看到的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的面画下来。4、 出示一个圆柱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5、 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三、 作业1、自己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把这个物体的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的面画下来。2、求未知数X X 0。6 = 81。2 1。44 X x = 104。4 0248 X = 0。8 x X 3。5 = 45。15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2、简单立体图形组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的例题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新授1、教学教科书第39页的例题2 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2、示一个圆柱,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3、出示教科书例题2的摆法。 .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看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从左往右看,看到-从上往下看,看到-从右往左看,看到-从前面看,看到-从后面看,看到-从下面看,看到-小结: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 说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39页的做一做。 分别说一说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2、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的第3题。三、作业: 印发图形 补充:计算 2。271。1 (商用循环小学表示) 45。44 35 =(商保留二位小数) 984 30。8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3、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的例题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拼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新授教学教科书第41页的例题3 出示图形1、 从左面、上面和正面观察这4个正方体,分别看到什么图形。2、 用四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把看到的立体图形画下来。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3、 按要求摆用四个小正方体摆,正面观察的平面图是 有几种摆法?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左面观察的平面图是 有几种摆法?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上面观察的平面图是 有几种摆法?小结:仅仅依据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只有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二、练习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做一做”。1、 让学生自己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摆。2、 让学生判断三幅平面图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观察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的第1题。通过实物拼摆实例进行讲评。2、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的第2题。四、作业 印发图形 单元复习 1节单元测试 1节试卷分析 1节四、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二)重难点、关健:重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答方程。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答方程。关键: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三)课时划分1、用字母表示数 3节2、解简易方程 9节3、整理和复习 1节4、量一量 、找规律 1节5、复习 1 节6、测验 1 节7、评卷 1 节1、用字母表示数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理和计算公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的例题1-例题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懂得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 (2)理解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意义。 (3)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运算式。2、过程与方法: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和计算公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44页的第1题。出示例题1的第(1)小题(图示)想一想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互相讨论,共同完成)2、出示例题1的第(2)小题(图示)3、出示例题1的第(3)小题(图示 规律:相邻两个数相差2 小结:通过练习,在数字上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特定数。4、教学教科书第45页的例题21)先用语言描述,再用字母表示。2)简便写法 3)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5、教学教科书第46页的例题3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计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附:面积单位的字母写法)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2、完成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三、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49页练习十的第1-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二课时:用含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的例题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代数式的表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字母公式写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2、把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线连接起来。 72 2a 7 2 a2 aa aa 77 77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47页例题4的第(1)小题。(附表)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 (讨论)小红的年龄30 岁 爸爸的年龄 a 30 岁 爸爸的年龄当a11 时,爸爸的年龄是什么? a30 2、教学教科书第47页例题4的第(2)小题。(附表)3、小结: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数是什么,就可以算出这个式子表示的数量是什么。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做一做”1、 课前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爸爸的身高。2、 用字母算式表示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3、 根据课前的调查,计算出自己爸爸标准体重是什么。4、 根据自己算出的体重,想对爸爸说句心里话。四、 作业1、 课内作业:教科书第49页练习十第4、5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三课时:练习题练习内容:教科书第50-52页练习十第6-12题。练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巩固用字母表示各种数量关系和常见的几何公式,并能用数带入字母公式中进 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归纳总结,巩固学过的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渗透函数思想。练习过程一、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的第6题。 (1)出示: 每分钟骑v米,2分钟骑多少米? 2v 求a分钟骑多少米,又怎样列式? Av (2)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 Svt Vst Tsv(3)如果每分钟行150m,时间是30分钟,路程是多少米? Svt 15030 4500答:路程是4500m.2、 完成教科书第51页练习十的第7题。(1) 根据a表示商品的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Cax(2) 如果每袋方便面1。50元,6元可以买几袋?Xca 61.5 4答:6元可以买4袋。小结:路程、速度和时间,总价、单价和数量,学会用具体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3、 完成教科书第51页练习十的第8题。学生完成后老师逐题讲评。4、完成教科书第51页练习十的第9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0a所表示的含义。二、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的第10-1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3、 解简易方程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2、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解简易方程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新授课1、认识天平2、观察教科书第53页的三幅图。3、认识方程。 100x25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小结:像100x250 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一必须是等式、二必须是含有未知数。)4、 每人写三个方程。5、 判断正误。(1)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方程。小结: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才是方程。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54页的做一做。讲评时,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四、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二课时:等式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两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们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方程?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1)一条公路长8000米,已修了a米,未修的是270米。(2)一批煤12吨,烧了4吨,还剩x吨。(3)一批大米x千克,平均每天吃2千克,17天吃完。(4)一支圆珠笔2元,小明买了a支。如果用这笔钱,可以买8本高级笔记本,平均每本b本,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55页的第一幅图 (1) 观察第一个天平,你发现什么?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 ab b ) (2) 两边同时各放一个同样的茶杯 (ab bbb ) (3) 两边同时各放二个同样的茶杯 (ab bbbbb )(4)两边同时各放一个同样的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a aab+b ) (5)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同样的物体,天平还保持平衡 2、教学教科书第55页的第二幅图 (1) 观察第一个天平,你发现什么?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ab bbbb ) (2)两边都拿掉一个花瓶,天平还保存平衡吗?天平保持平衡(ab -bbbbb-b 即 ab b +b)3、小结 根据刚才的两个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的讨论)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4、教学教科书第55页的第三幅图 (1)根据图用自己的话描述 (一瓶墨水的重量等于两个圆笔盒的重量) a=2b(2)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1 瓶墨水,右边放2个圆笔盒,天平还平衡吗?因为左右两边添上的重量是相同,天平还是继续保持平衡。5、教学教科书第56页的第四幅图。 一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 2a = 6b (平均分成2份) 2a2 = 6b2 a = 3b 6、小结: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三、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三课时:解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两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们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36+17 234 a43 x+84 3x+4y=8 48a =93二、新授课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1)理解“方程的解” 100+x=250 (根据什么关系求解)小结:当x=150时,100+x=250 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2)理解“解方程” 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指求未知数的值的计算过程,指的是计算过程。 “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值的计算过程。 (4)练习: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做一做”。 评讲时,多问为什么 2、解简易方程 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1。 (1)出示例题1的图,根据图形列出方程。 x+3=9 (2) 解方程。(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 出示教科书第58页的图 板书:x+39 X3-393X = 6 (3)检验的方法:把x=6代入原方程 左边=x+3 右边=9 =6+3 =9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4、 练习:解方程,并写出检验的过程。X+3.2=4.6 x-1.8=4 x-2=15三、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四课时:解简易方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as=b 或xa=b 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as=b或xa=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4.8=9.3 x+2.4=73 49+x=53.2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59页的例2(1)出示教科书例题2的图 观察、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方程左右两边都除以3呢? 3x=18 3x3=183 X=6 检验 把x=6代入原方程 左边=3x 右边=18 =36 =18 因为 左边=右边 所以 x=6是原方程的解(2)练习:1.6x=6.4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评讲。 小结: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解方程:x7=0.3 让学生根据旧知识,独立完成后,老师评讲。 x7=0.3 x77=0.37 x=2.1 提问:如果方程两边同时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3、讨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三、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3页练习十一的第5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的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5ax=b 或xa=b 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as=b或xa=b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1、男生比女生少2人。2、三月份的产量比二月份的产量增产13.2 吨.3、实际比计划节约3千克的煤。4、实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m .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60页的例3 “超过警戒水位0.64m ”怎样理解? (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m) 求出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14.14-0.64=13.5(m)2、列方程解应用题 (警戒水位+超过水位=今天水位) 板书:解:设警戒水位为xm . X+0.64=14.14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13.5m . 注意:格式的规范3、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1页的做一做 。 去年身高+长高的部分=今年身高 解:设小明去年身高xcm X+ 8 = 152 X+ 8 -8 = 152-8 X = 144 答:小明去年身高144cm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式假设未知数为x,然后再列方程解应用题。三、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六课时: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的例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ax=b 或xa=b 的应用题。 (2)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61页的例41、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每分钟的滴水量 30分钟=半小时的滴水量板书:解: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 1.8 kg=1800 g 30x=1800 30x30=180030 X=60 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g .二、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出来)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6题 。 (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求出方程的解。 (3)重点讲解等量关系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7题 。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是最大的。 小结: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五、 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一的第8-1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的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会列形如ax+b=c的方程,并会正确地解形如ax+b=c的方程。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学习形如ax+b=c的方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方程并解答。 (1)一个数的3倍是12.3 ? (2)什么数比45多21 ?2、机床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00台,是去年的2倍,去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65页的例11、出示一个足球 观察:足球上的黑色皮和白色皮有什么特点?(足球上的黑色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皮都是六边形)2、出示例题1:白色皮共有20 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1) 黑色皮的块数 2- 4 = 白色皮的块数(2) 黑色皮的块数 2- 白色皮的块数 = 4根据等量关系式,你会列方程吗?汇报:(1)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解:设黑色皮的块数为x块。 2x-4 = 20 把2x看作一个整体2x-4+4 = 20+4 2x = 242x2 = 242X = 12 答:黑色皮的块数共有12块。3、检验:略4、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根据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一般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有多种,解答时可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完检验。三、巩固练习学校图书馆里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1、 独立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2、 列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式 文艺书本数的2倍+47 = 科技书的本数3、 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文艺书的本数为x本。 2x+47=4952x+47-47=495-472x=4482x2=4482x=224答:文艺书共有224本。检验:略鼓励学生用多种解法四、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6页练习十二的第1-5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八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形如ax+ab=c的方程,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答形如ax+ ab=c的方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每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25千克,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千克?1、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独立列式计算238+258或(23+25)8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69页的例21、 根据图和文字,说一说这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3、 列方程并解方程(多种方法)(1)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 = 10.4 能算的要先算 2x+5.6 = 10.4 把2x看作一个整体2x+5.6-5.6 = 10.4-5.62x2 = 10.42x = 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2)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 = 10.4 把x+2.8看作一个整体 (x+2.8)22 = 10.42 x+2.8 = 5.2x+2.8-2.8 = 5.2-2.8x=2.4答:苹果每千克2.4元.4、 比较两种解法。(利用了乘法分配律)三、巩固练习 商店里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共重430千克,每一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多少千克?1、 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3、 列方程解答。(1)8筐苹果的重量+10筐梨的重量=总重量 解:设每筐苹果x千克。 8x+2310=430 (2) 总重量-10筐梨的重量=8筐苹果的重量 解:设每筐苹果x千克。 430-2310=8x 鼓励学生多种解法四、作业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71页练习十三的第1-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九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列形如ax+bx=c的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并学会解答形如ax+bx=c的方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ax+bx=c的方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解方程。 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2、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1)分析:本题有两种什么树?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二、新授课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31、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X+2.4x=5.1 (1+2.4)x=5.1 3.4x = 5.13.4x3.4 = 5.13.4 X = 1.5海洋面积:5.1-1.5= 3.6 或 2.4x=2.41.5= 3.6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3、 检验:略4、 练习:将题中的“地球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改为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2.1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x = 2.1 (2.4-1)x = 2.1 1.4x = 2.1 1.4x1.4 = 2.11.4 X = 1.5 海洋面积: 1.5 2.4 = 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 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为 3.6 亿平方千米.5、 比较:这两道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6、 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是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三、作业 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72-73页练习十三的第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的反应快课件
- 2025版科技研发合同委托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叉车安全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项目投资担保合同-高科技产业发展保障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收购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外包员工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全新一致行动人协议-人工智能研发合作协议下载
- 2025版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转型咨询合同
- 2025版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租赁物使用限制合同
- 2025版大型钢铁企业高效铁矿粉直销服务合同
- 湖南高职单招《综合素质测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家庭教育学整套课件
- 2024年中国融通旅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方案
- 民谣酒馆创业计划书
- 镀锌钢带增强聚乙烯(PE)双色螺旋波纹管
- UL塑料燃烧测试培训
- 温度计的前世今生
- 产后骨盆修复培训课件
- 给排水检验批容量一览表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5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