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中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3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昌机器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先后创建。它们的共同点是A建立在沿海地区 B属于轻工企业C创建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D创建者为洋务官僚 8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9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这最能说明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影碟机16023753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洗衣机48297841889790579052彩电1721590489741054311656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飞速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D入世后大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11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土地所有制形式 经营管理方法 生产经营的权利 产品的分配原则A、B、C、D、1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第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满分52分。)13(26分)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很长,但是对海洋经济、海外贸易等的关注和重视,则是在经历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才意识到的。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姜子牙)治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到齐桓公时期,“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齐国成为“海之王国”。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三南京条约赋予英国可在通商口岸内派驻领事及享有居留权,黄埔条约更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内建立教堂、医院等设施,自此通商口岸成为在华外人集中地。“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主权归中国政府所有,实际上界内管治权与税收权却属外国政府或在华外侨所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中国人坚定地打开了大门。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2分)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了什么?(2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8分)(3)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近代通商口岸有哪些突出特点?(4分)试从文明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内外因素。(4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措施典型代表意义经济特区 (4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开放14个沿海城市 (2分)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2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 (2分)材料2: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1表格。(10分)中国为什么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6分) (2)根据材料2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13-14年度高二历史上学期文科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CCCBC DADDC DA13题:(1)观念:重视农业,轻视海洋开发利用。(2分)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工商业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2)英国: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4分);中国:清政府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4分)。(3)近代开放口岸城市特点:在华外国人主要集聚地;西化(近代化)程度较深;设有租界;列强侵华的产物(半殖民地色彩鲜明)(答出两个方面就给4分)。文明演进视角: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较早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2分)(4)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外: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4分)14题:(1)表格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必须答出4个。4分)烟台、青岛等(14个城市答出1个即可。2分)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分)形成开放格局的原因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变;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