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2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3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4页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十二次周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2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3服饰改革浪潮中,中西合璧的产物是( )A长袍马褂 B中山装和旗袍 C上袄下裙 D早晚礼服420世纪90年代,粮票、粮本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 )A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建立 B短缺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C定量配给制向市场自由采购制转变 D国家放开粮价市场定价5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中国人接受的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生命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6“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后这句流行语体现了( )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 生活节奏加快 拜金主义A B C D7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D20世纪90年代 ,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8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是( )A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B1888年建的宫廷专用铁路C粤汉铁路 D1909年京张铁路9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于( )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外国在华的航运业 D中国的民族工业10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 )A1909年 B1918年 C1920年 D1921年11近代中国航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不重视发展 B列强的联手压价和排挤C中国科技落后 D发展航运业利润不高12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北京 B上海 C台湾 D南京13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社会进步为前提的B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C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领先国际水平D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14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C环境因素 D技术因素1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16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17近年来中国人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手机、互联网、数码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 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 D人们都追求时尚18下列关于中国传媒业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中国电影事业诞生 中国电视事业诞生 互联网进入中国 中国近代报业萌芽A B C D1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A高架铁路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20 1995年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其影响是( )超越时空界限传递信息 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 加快了生活节奏 引起价值观的多样化A B C D21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当时不缠足运动兴起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正确不正确 D不正确正确22融合了满、汉、中、外服装特点形成的服饰是( )A中山装 B旗袍 C马褂 D中式衣裙23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 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A B C D24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25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 )A民国时代 B建国初期 C“文革”初期 D满清末代26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27“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28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生产合作社20世纪50年代 B喊口号挣工分20世纪60年代C万元户、暴发户20世纪70年代 D伊妹儿20世纪90年代29京张铁路被看作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其突出意义在于( )A通车运营后能赢得丰厚的利润 B大大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C“人”字形设计巧妙无比 D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30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1872年,李三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 B1865年,留美学生给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C1930年,陈红家里安装了程控电话 D1896年,王五从上海乘轮船招商局的船回重庆31下列关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创立 中国铁路诞生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试制成功A B C D32到2006年6月,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33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34. 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兜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民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影响 B. 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