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一、(12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弥补(m) 血泊(p) 稼轩(xin) 冠冕堂皇(gun)B尸骸(h) 消磨(m) 刹那(sh) 咄咄逼人(du)C揣度(du) 卑鄙(b) 脑髓(su) 前合后偃(yn)D帷幄(w) 粗犷(gung) 征辟(b) 繁文缛节(r)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戡误 自诩 赌搏 暗然销魂B防碍 罪愆 脍子手 杳无音信C料峭 枯燥 国萃 大浪涛沙D觊觎 家俱 推衍 残羹冷炙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B随着“抑制甲流口罩”事件的处罚结果出炉,始作俑者被处以罚款,一场关于“抗甲流口罩”的闹剧终于在一片喧嚣中落幕。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绝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D去年中国楼市可谓热闹非凡,从上海的“楼脆脆”,到成都的“楼歪歪”,再到湖北的“楼高高”,楼市奇观令人叹为观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统计,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高达140多万人,创下2001年以来最高纪录。面对弥漫全国的考研,教育界人士指出,这充分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压力激增的忧虑。B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C“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目的是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D透过每年一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及被评选出的风云人物, 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本年度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上海世博会会徽呈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 , , , , 。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B玉枕纱厨(轻纱做的蚊帐)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C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乍暖还寒(忽然)D憔悴损(相当于“煞” )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皆为陛下所成就璧有瑕,请指示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A B 衡下车,治威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 D 9、下列各句与“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10、下面句子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卒廷见相如 吾羞,不忍为之下 左右欲刃相如 毕礼而归之单于壮其节 空以身膏草野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惠等哭,舆归营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A/ B/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因陈取渤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諲撰注穷蹙,请降。寻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上谕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太祖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倍号泣而出。遂如仪坤州。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于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选自辽史卷七十二 有删改)注 大諲撰:皇帝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说:通“悦”,高兴B大諲撰穷蹙,请降穷:走投无路C遂如仪坤州 如:到去D又置卫士阴伺动静伺:守候1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倍号泣而出吾尝终日而思矣A B 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见犯乃死,重负国驾将还,倍作歌以献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祖询问应当先祭祀谁时,义宗倍的观点和大臣截然不同,他认为孔子是受万世尊重的圣人,建议先修建孔子庙祭祀孔子。B攻下扶余城以后,太祖接受了义宗倍的建议,并任命义宗倍和大元帅德光为先锋,包围了忽汗城,迫使大諲撰投降。C义宗倍本是皇太子,但他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与群臣一起向太后请求,让出了本当由他自己继承的皇位。D太宗登基之后,把义宗倍迁到南京居住,并且迁走了那里的百姓,又安置了卫士“阴伺动静”,这是义宗倍远投国外的重要原因之一。14、翻译 (7分)(1)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3分)译文: (2)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4分)译文: 三、诗歌鉴赏(6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分)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下赏析。(4分)答: 四、诗文默写(5分,每题一分,错一字即不得分)(1) ,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3)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莫道不销魂, , 。(李清照醉花阴)(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卖茶老妇林清玄 在淡水高尔夫球场,正下着细雨。我坐在球场的三楼餐厅举目四望,有一种寂寞的感觉包围着我,看着灰色的天空,我深切地感到,年轻时一串最可贵的记忆已经在这雨里湿濡而模糊了。 那是因为刚刚我为了避雨,忽想到淡水龙山寺去喝一壶老人茶,在幽黯的市场里转来转去,走到龙山寺门口,我完全被眼见的景象吓呆了:原本空旷的寺中庭院,正中央坐着一座金色的巨佛;旧日的龙山寺被一片金的、红的颜色取代,不似往昔斑驳的模样。 我问着寺前的小贩:“龙山寺不卖老人茶了吗?”小贩微笑着说:“早就不卖了。”“那位卖茶的老太太呢?”“因为龙山寺要改建,没有地方卖茶,她被赶走了。” 坐在寺前的石阶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龙山寺不卖老人茶了,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龙山寺和老人茶是一体的,还有那位卖茶的独眼老妇。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淡水龙山寺,就为这座寺庙着迷,并不是它的建筑老旧,也不是它的香火旺盛,而是里面疏疏散散的摆着几张简陋桌椅,卖着略带苦味的廉价乌龙茶,那位老妇人只有一只眼睛,她沉默地冲好了茶,就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到里面,沉默地坐着。 龙山寺最好的是它有一份闲情,找三五位好友到寺里喝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坐上一个下午,真可以让人俗虑尽褪,不复记忆人间的苦痛。 我喜欢淡水,十几年来去过无数次,并不只是因为淡水有复杂的历史,有红毛城和牛津学堂,有美丽的夕阳,那些虽美,却不是生活的。我爱的是“普普”开往对岸八里的渡船,是街边卖着好吃的鱼丸小摊,是在店里找来找去可以买到好看的小陶碗;最重要的是淡水有龙山寺,寺里有一位独眼老妇卖着远近驰名、举世无双的老人茶。 每次到淡水,大部分的时光我都是在龙山寺老人茶桌旁度过的。选一个清静的下午,带一本小书,慢慢的摇到淡水,看一下午的书,再搭黄昏的列车回台北,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事,那是金灿灿的少年岁月,颜色和味道如第二泡的乌龙茶。 我和卖茶的老妇没有谈过话,她却像我多年的老友一样,常在沉默中会想起她来,可惜我往后不能再与她会面,她的身世对我永远是个谜。 想到了龙山寺的改建,驱逐了老妇和她的茶摊,我的心痛是那尊金色巨佛所不能了解的。在细雨中,我一个人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回忆龙山寺和我年少时的因缘,以及和我在茶桌边喝过茶论过艺的一些老友,心情和雨一样的迷惘。不知不觉就走到淡水高尔夫球场,在餐厅里叫了一杯咖啡,却一口也喝不下去。这是富人的地方,穿着高级名贵运动衣的中年男子,冒雨打完球回来休息,正谈论着一个人一生能一杆进洞的机率有多少。一位微胖的男子说:“我打了十几年的高尔夫,还没有打过一杆进洞。”言下不胜感慨。 我想着,一个人一生能找到一个清洗心灵的地方,像龙山寺的老人茶座,机率有多少?即使能找到相同的地方,年岁也大了,心情也不同了。裤袋夹一本诗集,买一张车票跳上火车的心情恐怕也没有了。 龙山寺改建对我是不幸的,它正像一轮金色的太阳往海中坠去,形象的美还清晰如昨,可是夕阳沉落了,天色也暗了。16第段中“年轻时一串最可贵的记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答: 17文章第段中写一群中年男子打高尔夫球的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答: 18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从修辞与表达效果等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答: 19文章的第段中说,“一个人一生能找到一个清洗心灵的地方,像龙山寺的老人茶座,机率有多少?”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4分)答: 六、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办法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来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掉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掉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请以“走出绝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 (A,弥m,轩xun;B,骸hi,刹ch;C,鄙b,髓su)2、D (A,戡勘,搏博,暗黯;B,防妨,脍刽;C,萃粹,涛淘;D,俱具)3、C4、B 始作俑者:贬义,最先做坏事的人。(A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含惋惜之意。C不足为训: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D.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感情色彩不当。)5、B (A “报考人数高达140多万人”重复赘余,改为“高达140万”;搭配不当,应为“面对弥漫全国的考研热”。 C成分残缺,应在“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后加“新模式”。D递进失当,“不仅”与“而且”后的分句应互换 。)6、A (由会徽的外形说到表达的意义。)7、B (销,焚烧)8、C (A,指示:指人看。所以:表原因。B,前进:上前进献。成就:栽培,提拨。D,下车:官吏初到任。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9、C 均为定语后置句(A,状语后置句;B,被动句;D,省略句 于陇西)10、B (名词作状语 / 意动用法 / 名词作动词 / 使动用法) 11、D (伺,窥视)12、D (乃:于是 / 副词,才)13、A (义宗倍只是认为应该先祭祀孔子,并没有建议修建孔子庙)14、(1)如果趁着现在的破竹之势,直接挥军奔赴忽汗城,必定会攻克它。( 关键字 因 、径、造) (2)我把天下让给了皇上,如今反而被猜忌,不如到国外去,来成全我像吴太伯那样让贤的名声。(关键字 以、见、适)(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5(6分)(2分)表达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美丽春景引发词人思乡之情,苦于无法回家,所以只有酒醒后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思乡,且煮新茶来自我安慰吧。(2)(1)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4分)四、诗文默写。(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6、(4分)记忆深处的渡船、鱼丸小摊、小陶碗及最为重要的龙山寺、老人茶等淡水景物;(2分)以及年轻时在龙山寺喝茶读书时体味的那份闲情。(2分) 评分标准:第一点回答出“龙山寺、老人茶”即可,第二点无“闲情”不得分。17、(4分)用富人与自己对比,突出自己寂寞的心情(或迷惘的心境);用咖啡厅与过去的茶摊作对比,突出对往日清静生活的留恋之情;引出下文“我”对寻觅一个清洗心灵的地方机率少的感慨。(答两点即可)18、(4分)结尾运用比喻(1分),将龙山寺改建一事比作金色的太阳向海中坠去,虽美而不复存在(1分);揭示出文章主旨,表达对最可贵的记忆逝去的感伤(2分)。评分标准:分号前部分回答“渲染了一种怅惘、落寞的气氛”也可得1分。19、(4分)机率不多,因为不仅地点难遇,还受个人年龄、心境以及处境、时代等影响,因此,一旦找到或拥有一个能清洗心灵的环境,就应该珍惜和保护。 评分标准:言之有理即可,联系原文2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或生活体验2分。文言文译文: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的大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义宗小时候聪明好学,表面宽容,其实凶狠。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 当时太祖问侍臣说:“受命于天的君主,应当尊天敬神。其中有大功德的,我打算祭祀他,先祭祀谁?”侍臣都用佛祖回答。太祖说:“佛教不是中原的宗教。”耶律倍说:“孔子是大圣人,为万世所尊奉,应当为先。”太祖非常高兴,于是建造孔子庙,下诏让皇太子春秋致礼祭奠。义宗曾经参与征讨乌古、党项,担任先锋都统,并且攻打燕京地区。太祖西征,留他守卫京师,耶律倍趁机陈献夺取渤海的计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