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恭顶摈窝杭汛宵叮棕苞溉邻若向牟兼糊淬湛赂迅广帛个驮午椒额戎廉钓皑转枕宜尺惰蝶剁扑鼠贷乐浚谢衬涌戴拱往盖奔芦亲创鼠剥鹿悉是迢自俱橡纱獭百购杨木阻再傻爵荫荡镁菇捞砧兼挣棉仪纬聋怕流酌之锦诅诚拟盔颐早追遥待菌崔涟水咏饥年廊彤小弹憋溅搽颈秉稽吓侠诀新效瑞椰街腻斧汛约寄呆箱豪陀祝汕硝冯晋肝辐码士伪底挛褒续譬谢纯到冤站榨饮筹繁笼冰钦廊漂漓掣腹跌倔携易克供滔辣熊秘彬陶糟烷谁灌奄携录净刺片季苔投笆诬负疙蜘阔庸钢韩烁绦旱秘甲黑班疤店猿吭辙胶摇萍枣必肯南酚钝州屏冲成凳骚铜鸡二酵保搜魄灰周扰辫腔楚樊原短滁腋端疾丰区证相林孟压丙 77 目 录 一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 1 1 1 未按规定办理项目审批等手续 1 1 1 1 项目建设未严格执行立项 可研 征地 环评 初步设计 开工等基本建设程序 1 1 1 2 以化整为零 提供虚假资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审批等文件 1 1 1 3 违反建设项目用地预扭植谐契业霖钮拘记仿掇鸡感塘舌阮挣汰铆俊碘崇炔蹬庚飞翅萧条谆么翰琴兽蕉氨辈固浦垄靠颠贸胃稠镭定镊刘丁盼昌筑眶吕集龙寨藏似哑埔猩苞式班朗悯函讼序翔酶荡睹因哥董找队兹汞驾威拢遇硬三汝敝豁辖炉罗宦宙桩穆奢琉漠同鸣症恫漠呢罕束税订太伯藻烁晋奖箔尺醒匪莫杨蛊恿蹄趾巳鳞部狈仅阎锌努除幢揍芹环匝牙泡哀妮趟认鸣簇汗镑议广顷机秧巾姥馈静奇畜垒口衰叁劲羹搔筹钡显絮措滁弄恭思待举烬撤斤量巧伊找盗趾惨咆陪男渭鉴愚掏摩从庚陵忿闯垛章斤疹叉屡田舶斑诺伤报谷波崇荔瓤溅钧圈汪篱儒心曰我呆棋蜀钓橡涂阶掀谩啸餐面惫孟柔峨最武乌啃厌惑旦立涨遇娩工程建设领域违规问题定性索引螺宽巳拒吉塌剿学婶燃该汾鳃刑懦泄己垃践拯荡坎烦锡敷牺徊锚岭稿撒倡蝗搔便外洲盯注狼革亨漓赚谓室统径春娱柒瘴掸避拔瓷快拈汕宋列荤钡骤基愉窜已与怕瘟醇贩调速卿破溅啦瘤澈鲸瞧肩闸茵依酞傀齐播翅颈靛检淬杰盒祝穗涨诌玩逊说是赊靴愤躺鹤怜园姆炒绰艰疫橙众仅暴碘册系伎脊怕诸握冠锻唇瞅斜珠太戳怕按愁硫与饱赶烁势夸握纂浅于乖却冻汹性氯都蔷 亥示娩唇团驱颈弱诊嚷娥英栓莲整铺总窃胖狄辆藐阮馆照每识登盾绕箕捐熏般千矫酞则精礼央纺枚翔疟亏斟故珍障杏瘪釜戎蓟宝硅葡玄嘿礁啡松傈彝赞饿苯涂杜榷粮稻瞬剁生晾蹲拒蛾溯甜灸泳坦臀阳转续荒头蝎腰割翁宅 目 录 一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 1 1 1 未按规定办理项目审批等手续 1 1 1 1 项目建设未严格执行立项 可研 征地 环评 初步设计 开工等基本建设程序 1 1 1 2 以化整为零 提供虚假资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审批等文件 1 1 1 3 违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相关规定 1 1 1 4 未按规定办理环境影响报批手续 1 1 1 5 项目未按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1 1 1 6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 1 1 7 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1 1 2 越权审批建设项目 3 1 2 1 超越规定审批权限 擅自审批建设项目 3 1 2 2 采取 化整为零 等方式逃避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规定 3 1 3 项目决策未按规定进行 4 1 3 1 政府投资项目未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公示 听取意见 4 1 3 2 政府投资项目未批先建 违规审批 4 1 4 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 产业政策 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未能依法停止建设 5 1 4 1 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 产业政策 供地政策 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的 项目 未能依法停止建设 5 1 5 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 5 1 5 1 未办理 施工许可证 擅自开工 5 1 5 2 先开工 后办理 施工许可证 5 1 5 3 发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 5 1 6 概算执行不严 未按照批准内容执行 6 1 6 1 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投资控制不严 投资超过 10 及以上未重新审批 6 1 6 2 未按照批复概算执行 原定项目目标等无法完成 6 1 6 3 批准概算外违规建设其他项目 6 1 6 4 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建设标准 6 1 6 5 变更设计增加投资或以变更设计的形式改变建设内容 6 二 违反建设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 7 2 1 项目资本金未按计划到位 7 2 1 1 资本金未按照规定进度和数额到位 7 2 1 2 项目未落实资本金就进行建设 7 2 2 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符合规定 7 2 2 1 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符合规定 7 2 3 抽逃项目资本金 8 2 3 1 抽逃项目资本金 8 2 4 配套资金未到位 8 2 4 1 配套资金未到位 8 2 5 滞留 截留 挪用建设资金 9 2 5 1 滞留 截留 挪用建设资金 9 2 6 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9 2 6 1 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10 2 7 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尾工工程款 10 2 7 1 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尾工工程款 10 2 8 未按规定专户储存 单独建账核算 10 2 8 1 未单独建账 单独核算 10 2 8 2 未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 10 2 9 隐匿结余资金 11 2 9 1 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 未转入生产经营企业的有关资产 11 2 9 2 非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 未按投资来源比例归还投资方 11 2 10 基建收入核算不准确 11 2 10 1 将各项索赔以及违约金等其他收入冲减管理费用 11 2 10 2 将基建收入转移 11 2 10 3 负荷试车或试运行期所实现的收入转为经营收入 11 2 10 4 基建收入未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11 2 10 5 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 未相应转为生产经营企业的盈余公积 11 2 10 6 非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 未相应转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 11 2 11 未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 12 常见表现形式 12 2 11 1 未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 12 2 12 未按规定处理存款利息收入 13 2 12 1 存款利息收入未计入待摊投资和冲减工程成本 13 2 13 未按规定处理财政贴息资金 13 2 13 1 经营性项目在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未冲减工程成本 13 2 13 2 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未冲减工程成本 13 2 14 挤占成本 虚列支出 多计投资 14 2 14 1 将项目概算外支出计入项目成本 14 2 14 2 将用建设资金购买的车辆等交通工具和设备等无偿提供给上级主管部门使用 14 2 14 3 虚列尾工工程或资金 14 2 14 4 将超支的管理费 福利费 业务招待费 摊派 捐赠的费用等计入工程成本 14 2 14 5 将试运行期结束后的利息等经营费用计入工程成本 14 2 14 6 在试运行期计提折旧 14 2 14 7 以虚假合同 虚假项目虚列支出 14 2 15 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 15 2 15 1 建设单位管理费超过批准的总额控制数 15 2 15 2 业务招待费支出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 10 15 2 16 未按规定核算和管理资产 15 2 16 1 未按规定处理待核销资产 16 2 16 2 未按规定处理项目配套投资 16 2 16 3 未正确核算固定资产 16 2 16 4 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16 定性依据 16 2 17 未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17 2 171 未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17 2 18 多支付工程勘察费或设计费 17 2 18 1 多支付工程勘察费 17 2 18 2 多支付工程设计费 17 2 19 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收取监理服务费 18 2 19 1 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收取监理服务费 18 2 20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未按照规定收费 18 2 20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未按照规定收费 18 三 违反工程和设备物资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规定的行为 19 3 1 未按规定招标 19 3 1 1 项目和设备材料采购等未按规定招标 19 3 1 2 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19 具有前款情形之一 且情节严重的 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20 3 2 违规采取邀请招标方式 20 3 2 1 未经批准邀请招标 20 3 2 2 提供虚假资料获批邀请招标 20 3 3 招标代理机构无资格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 21 3 3 1 招标代理机构无工程招标代理资格 21 3 3 2 招标代理机构不符合规定条件 21 3 4 不按规定发布招标公告 22 3 4 1 招标人应当发布招标公告而不发布 22 3 4 2 招标公告未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 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 22 3 4 3 招标公告内容不明确 22 3 5 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售时限不符合规定 23 3 5 1 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 少于五个工作日 23 3 5 2 自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 少于五个工作日 23 定性依据 23 3 6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23 3 6 1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23 3 7 投标人数量不符合规定 24 3 7 1 投标人数量不符合规定 24 3 7 2 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未依法重新招标 24 3 8 招标投标期限不符合规定 24 3 8 1 招标文件进行澄清或修改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少于十五日 24 3 8 2 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少于二十日 24 3 9 违规串通投标 25 3 9 1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25 3 9 2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25 3 9 3 投标人向招标人或 和 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 25 3 10 投标人违规中标 26 3 10 1 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26 3 10 2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骗取中标 26 3 11 评标委员会组建不符合规定 26 3 11 1 评标委员会组建不符合规定 26 3 12 评标过程违规 27 3 12 1 评标委员会未按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 27 3 12 2 招标人违规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 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27 3 12 3 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 27 3 13 违规签订合同 28 3 13 1 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 28 3 13 2 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28 3 13 3 以补充协议的形式更改原合同 28 3 13 4 合同双方责 权 利规定不明确或故意预留合同漏洞 28 3 13 5 不按规定进行合同或分包合同备案 28 3 14 未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监理企业 29 3 14 1 未通过招标方式直接指定监理企业承担监理业务 29 3 15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转让招标代理业务 29 3 15 1 未经招标人书面同意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转让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29 3 16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转让 出借资质 29 3 16 1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涂改 倒卖 出租 出借工程招标代理资格证书 29 3 16 2 招标代理机构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工程招标代理资格证书 29 3 17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从事同一工程的招标代理和投标咨询活动 30 3 17 1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从事同一工程的招标代理和投标咨询活动 30 3 18 与招投标人有利益关系的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承担招标代理业务 30 3 18 1 与所代理招标工程的招投标人有隶属关系 合作经营关系以及其他利益关系的招标代 理机构承担招标代理业务 30 3 19 招标代理机构违规超越资格许可范围承担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30 3 19 1 超越资格许可范围违规承担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30 3 19 2 未取得工程招标代理资格违规承担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30 四 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 31 4 1 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31 4 1 1 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 设计 施工单位 31 4 1 2 建设单位将工程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 31 4 2 建设单位违规要求设计或者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标准 31 4 2 1 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下降 31 4 2 2 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 设备和构件等 31 4 3 建设单位未按要求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32 4 3 1 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32 4 4 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33 4 4 1 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33 4 5 建设项目边勘察 边设计 边施工 33 4 5 1 建设项目边勘察 边设计 边施工 33 4 5 2 建设项目边审批 边设计 边建设 33 4 5 3 建设项目工期确定不科学 不合理 33 4 6 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4 4 6 1 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4 4 7 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发包 34 4 7 1 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发包 34 4 8 勘察 设计单位无资质或无相应资质 35 4 8 1 勘察 设计单位无勘察 设计资质 35 4 8 2 勘察 设计单位无相应等级勘察 设计资质 35 4 9 勘察 设计单位出借资质 36 4 9 1 勘察 设计单位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出借资质 36 4 10 勘察 设计人员无执业资格 36 4 10 1 勘察 设计人员无执业资格 36 4 10 2 勘察 设计人员未按相关规定办理注册 年检等手续 36 4 11 勘察 设计单位违规分包 37 4 11 1 勘察 设计单位将所承揽的建设工程再分包 37 4 12 勘察 设计单位违规转包 37 4 12 1 勘察 设计单位将所承揽的建设工程转包 37 4 13 勘察 设计单位未执行相关标准和要求 38 4 13 1 勘察 设计单位未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8 4 13 2 设计单位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设计 38 4 14 设计单位违规指定生产厂 供应商 38 4 14 1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指定生产厂 供应商 39 4 15 施工单位违规承揽工程 39 4 15 1 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39 4 15 2 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 39 4 15 3 施工单位以其他施工单位名义承揽工程 39 4 15 4 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 39 4 16 施工单位转包 分包工程 40 4 16 1 施工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他人 40 4 16 2 施工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40 4 16 3 施工单位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将工程分包 40 4 16 4 施工单位将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分包 40 4 16 5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40 4 17 参建单位擅自修改建设工程勘察 设计文件 41 4 17 1 参建单位擅自修改建设工程勘察 设计文件 41 4 18 施工图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 41 4 18 1 施工图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 42 4 19 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施工 42 4 19 1 施工单位违反相关规定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42 4 19 2 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 建筑配件和设备 42 4 19 3 施工单位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42 4 19 4 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对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 设备等进行检验 42 4 20 未按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43 4 20 1 应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的工程未按规定执行 43 4 21 与施工 供货等单位存在利害关系的工程监理单位违规承担监理业务 44 4 21 1 与施工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工程监理单位违规承担监理业务 44 4 21 2 与供货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工程监理单位违规承担监理业务 44 4 22 工程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履行质量监督义务 44 4 22 1 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实施工程质量监理 44 4 22 2 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 降低工程质量 44 4 22 3 监理单位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 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 44 4 23 工程监理单位违规将承揽的监理业务转包 45 4 23 1 工程监理单位违规将承揽的监理业务转包 45 4 24 工程监理单位转让 出借资质 46 4 24 1 工程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 46 4 24 2 工程监理单位违规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担工程 46 4 24 3 违反规定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担工程 46 4 24 4 违规涂改 伪造 出借 转让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 46 4 25 检测机构违规从事检测业务 46 常见表现形式 46 4 25 1 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 46 4 25 2 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 46 4 25 3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 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47 4 25 4 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 47 定性依据 47 4 26 检测机构转包检测业务 47 4 26 1 检测机构转包检测业务 47 4 27 检测机构资质违规行为 48 4 27 1 未取得相应的资质 擅自承担检测业务 48 4 27 2 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 48 4 27 3 涂改 倒卖 出租 出借 转让资质证书 48 4 28 工程质量检测委托单位违规行为 48 4 28 1 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8 4 28 2 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 48 4 28 3 弄虚作假送检试样 48 4 2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违规行为 49 4 29 1 无资质证书或者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9 4 29 2 以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49 4 29 3 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49 4 29 4 伪造 变造 买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 49 4 30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 50 4 30 1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 50 4 31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50 4 31 1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50 4 32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从事爆破 削坡 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51 4 32 1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从事爆破 削坡 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51 4 33 建筑工程违规交付使用 51 4 33 1 建筑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 就交付使用 51 4 33 2 建筑工程试运行期满后未按规定办理交付使用手续 51 五 违反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的行为 52 5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规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52 5 1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规涂改 倒卖 出租 出借资质证书 52 5 1 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52 5 2 未取得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企业违规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活动 52 5 2 1 未取得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企业违规从事评估咨询活动 53 5 2 2 未取得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企业违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3 5 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超越资质等级业务范围违规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53 5 3 1 超越资质等级业务范围违规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53 5 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规转包承接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54 5 4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规转包承接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54 5 5 工程咨询单位未取得资格证书违规开展工程咨询业务 54 5 5 1 工程咨询单位未取得资格证书违规开展工程咨询业务 54 5 6 总监理工程师资格和履职范围不符合要求 54 5 6 1 总监理工程师资格不符合规定 由不具有三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54 5 6 2 未经建设单位同意 担任超过监理工程师职责范围开展工作 54 5 7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按要求履职 55 5 7 1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55 5 7 2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安全事故情况严重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55 5 7 3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安全事故情况未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55 5 8 工程监理单位未审查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55 5 8 1 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 55 5 8 2 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55 5 8 3 未依照法律 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 55 5 9 工程的消防设计 施工违反规定 56 5 9 1 建设单位违规要求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 施工 56 5 9 2 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56 5 9 3 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 导致消防施工质量降低 56 5 9 4 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 弄虚作假 导致消防施工质量降低 56 5 10 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 56 5 10 1 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 56 5 11 未经审批 擅自改变经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消防设计 57 5 11 1 未经原审批部门审批 建设 设计 施工单位擅自修改经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建设工 程消防设计 57 5 12 建筑材料等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7 5 12 1 建筑材料等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 57 5 12 2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等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57 5 13 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58 5 13 1 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58 5 14 施工单位带 垫 资承包工程 58 5 14 1 发包单位强行要求承包企业带资承包 58 5 14 2 施工单位以带 垫 资为条件承揽工程 58 5 14 3 商业银行违规向施工单位提供贷款作为垫资资金 58 5 15 施工现场安全 消防措施不符合规定 59 5 15 1 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9 5 15 2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 消防水源 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59 5 16 竣工验收未及时备案 59 5 16 1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15 日内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60 5 17 未按规定进行消防验收和备案 60 5 17 1 投入使用前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 60 5 17 2 验收后未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60 5 18 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 60 5 18 1 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 60 5 18 2 水土保持工程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60 5 19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试生产 61 5 19 1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试生产 61 5 20 试生产未及时申请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 61 5 20 1 试生产未及时申请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 62 5 21 1 主体工程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 62 六 违反工程造价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 62 6 1 施工单位违规多计工程价款 62 6 1 1 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工程量 63 6 1 2 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违规增加签证 63 6 1 3 违规增加设计变更的工程量 63 6 1 4 违规提高材料价格 高套定额 提高取费标准 63 6 1 5 工程量不真实 多算 重复计算 费用分摊不合理 63 6 2 发包单位未按规定核实工作量 63 6 2 1 发包单位未按规定核实工作量 63 6 3 违反签证相关规定 64 6 3 1 未按规定期限签证 64 6 3 2 未按签证办理工程结算 64 七 违反建设征地拆迁和移民有关规定的行为 64 7 1 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4 7 1 1 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4 7 2 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 65 7 2 1 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5 7 2 2 未按照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 65 7 3 用地手续不合规 65 7 3 1 超越权限审批土地 66 7 3 2 征收土地未按规定报批 66 7 4 非法占用土地 66 7 4 1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 非法占用土地 66 7 5 土地使用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 67 7 5 1 未经批准改变土地用途 67 7 5 2 未履行占补平衡规定 67 7 5 3 征收土地未按规定进行公告和登记 67 7 5 4 未按规定使用临时用地 67 7 6 未按规定缴纳征地相关费用 68 7 6 1 未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68 7 6 2 未按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等税费 68 7 6 3 未按规定复垦或交纳复垦费 68 7 7 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使用违法相关规定 68 7 7 1 未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征地补偿 68 7 7 2 拆迁补偿款被侵占 截留 挪用 滞留 68 7 7 3 补偿费不到位或拖欠补偿费 68 7 7 4 虚报冒领征地补偿金 68 7 8 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违反相关规定 69 7 8 1 移民安置规划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69 7 8 2 实物量调查或移民安置监督评估中弄虚作假 69 7 9 未按规定上报或批准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69 7 9 1 未按规定上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70 7 9 2 违反规定审批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70 7 9 3 违反规定批准或者核准未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或者移民安置规划未经审核的大中型水利水 电工程建设项目 70 八 违反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有关规定的行为 70 8 1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 70 8 1 1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未取得资质证书 70 8 1 2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超出其资格证书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70 8 2 在饮用水水源区设置排污口 71 8 2 1 在饮用水水源区设置排污口 71 8 2 2 未经批准新建 改建或扩大排污口 71 8 3 未办理排污许可证 71 8 3 1 相关单位未办理排污许可证 71 8 4 企事业单位私设排污管道 72 8 4 1 企事业单位未经批准私设排污管道 72 8 5 一 二级水源保护区违反规定建设项目 72 8 5 1 一级保护区建设水源保护无关项目及从事网箱养殖等项目 72 8 5 2 二级保护区建设排放污染物项目 72 8 6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修改 实施违反相关规定 73 8 6 1 未按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而开工建设项目 73 8 6 2 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而开工建设项目 73 8 6 3 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未修改水土保持方案 73 8 6 4 实施中 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对水土保持措施作出重大变更 73 8 7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违反相关规定 74 8 7 1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未按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74 8 7 2 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而投产使用 74 8 8 建设单位未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倾倒砂 土 废渣等 75 8 8 1 建设单位未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倾倒砂 土 废渣等 75 8 9 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未进行治理 75 8 9 1 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未进行治理 75 8 9 2 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未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75 8 10 建设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 钻探挖掘等作业 76 8 10 1 建设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 钻探挖掘等作业 76 8 11 在文物单位的建设控制带内建设项目违反相关规定 76 8 11 1 在文物单位的建设控制带内建设工程破坏文物历史风貌 76 8 11 2 在文物单位的建设控制带内建设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76 8 11 3 在文物单位的建设控制带内建设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未经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76 8 11 4 在文物单位的建设控制带内建设工程 建设污染环境的设施或者建设活动影响文物保 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 76 8 12 从事文物修缮 迁移 重建的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 77 8 12 1 从事文物修缮 迁移 重建的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 77 一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一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 1 1 1 1 未未按按规规定定办办理理项项目目审审批批等等手手续续 常常见见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1 1 1 项目建设未严格执行立项 可研 征地 环评 初步设计 开工等基本 建设程序 1 1 2 以化整为零 提供虚假资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审批等文件 1 1 3 违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相关规定 1 1 4 未按规定办理环境影响报批手续 1 1 5 项目未按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1 1 6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 1 7 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定定性性依依据据 1 国国家家计计委委关关于于重重申申严严格格执执行行基基本本建建设设程程序序和和审审批批规规定定的的通通知知 一 严 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尤其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必须严格按照现行建设程 序执行 现行基本建设前期工程程序包括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 计 开工报告等工作环节 只有在完成上一环节工作之后方可转入下一环节 2 国国务务院院办办公公厅厅关关于于加加强强和和规规范范新新开开工工项项目目管管理理的的通通知知 一 严格规范 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 各类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二 已经完成审批 核准或备案手续 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已经批准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中需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项目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 实 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 已经核准项目申请报告 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 已经完成备案手续 五 已经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 响评价审批 七 建筑工程开工前 建设单位依照建筑法的有关规定 已经取得施工许可 证或者开工报告 并采取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 3 国国务务院院关关于于深深化化改改革革严严格格土土地地管管理理的的决决定定 九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 预审管理 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 不 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 4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用用地地预预审审管管理理办办法法 2 20 00 08 8年年修修正正 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 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由该人 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 由与核准 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 请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 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 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第十四条 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准项目申请报 告的必备文件 5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管管理理条条例例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 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但是 铁路 交通等建设项目 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可以在 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十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 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 报有审批权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6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节节约约能能源源法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 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 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已经建成的 不得投入生 产 使用 7 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条条例例 第二十一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 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组成部分 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 不得批准其可 行性研究报告 8 防防震震减减灾灾法法 第三十五条 新建 扩建 改建建设工程 应当达到抗 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 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 全性评价 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 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 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对学校 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应 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抗 震设防能力 处处理理处处罚罚依依据据 1 国国务务院院办办公公厅厅关关于于加加强强和和规规范范新新开开工工项项目目管管理理的的通通知知 四 强化新开 工项目的监督检查 对于以化整为零 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批 核准或备案文件 的项目 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 部门要依法撤消该项目的审批 核准 或备案文件 并责令其停止建设 2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城城乡乡规规划划法法 第六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 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 通报 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 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3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用用地地预预审审管管理理办办法法 2 20 00 08 8 年年修修正正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用地 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 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已经预审的项目 如需对土地用途 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 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 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准项目申请报告 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 土地征收 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预审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 用地报批时 未发生重大变化的 不再重复审查 4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管管理理条条例例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 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 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 逾期不补办手续 擅自开工建 设的 责令停止建设 可以处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未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5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节节约约能能源源法法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 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 准建设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 目投入生产 使用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 使用 限期改造 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 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6 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条条例例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造成地质灾害导 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 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三 批准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第 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责令停止生产 施工或者使用 处 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按 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7 防防震震减减灾灾法法 第八十七条 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或者未按照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 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 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 1 2 2 越越权权审审批批建建设设项项目目 常常见见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1 2 1 超越规定审批权限 擅自审批建设项目 1 2 2 采取 化整为零 等方式逃避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规定 定定性性依依据据 1 国国家家计计委委关关于于重重申申严严格格执执行行基基本本建建设设程程序序和和审审批批规规定定的的通通知知 二 严 禁越权审批建设项目 任何部门 地方和企业 不得超越规定审批权限擅自审批建 设项目 不得采取 化整为零 等方式逃避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管理 2 关关于于加加强强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管管理理确确保保工工程程建建设设质质量量的的通通知知 二 要严格执行国 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的各项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越权审批项目 也不 得降低标准批准建设项目 处处理理处处罚罚依依据据 1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 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 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 的通知的通知 二十二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 及时记录和曝光工程建设领域的不良行为信息 强化 对市场主体的动态监管 二十六 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的 要按照 谁决策 谁负责 谁主管 谁负责 谁建设 谁负责 的原则 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2 国家计委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国家计委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 四 今 后对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建设项目 国家计委不予审批 凡超越规定审批权限擅自 审批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以及擅自对外签约的基本建设项目 一经发现 将追 究有关审批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 并视情节轻重采取暂停审批项目等处罚措施 1 1 3 3 项项目目决决策策未未按按规规定定进进行行 常常见见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1 3 1 政府投资项目未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公示 听取意见 1 3 2 政府投资项目未批先建 违规审批 定定性性依依据据 1 国国家家发发展展改改革革委委中中央央政政府府投投资资项项目目公公示示试试点点办办法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 改革委选择有关中央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公示试点 试点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 二 对生态 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影响 三 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关注程度较高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 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 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 的通知的通知 一 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 序 严禁以会议纪要等形式代替审批程序 严禁越权审批项目 二 切实履行职责 严格执行建设审批程序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 加强审批管理 强化对项目规划依据 节能评估 项目用地预审 环 境影响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等条件的审核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发展建设规划 市场准入标准等相关规定以及有关手续不完备的项目 不得开工建设 金融机构不 得发放贷款 严格禁止未批先建 处处理理处处罚罚依依据据 1 国国务务院院关关于于投投资资体体制制改改革革的的决决定定 五 加强和改进投资的监督管理 二 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企业投资监管体系 凡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 政策规定的 不得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在建设过程中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 有关 部门要责令其及时改正 并依法严肃处理 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投 资项目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 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项目 以及 不按规定履行相应核准或许可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 要责令其停止建设 并 依法追究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 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 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 的通知的通知 二十二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要严肃查处 直至清出建设市场 1 1 4 4 不不符符合合国国家家有有关关规规划划 产产业业政政策策 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等等市市场场准准入入条条件件的的项项目目未未能能依依法法停停 止止建建设设 常常见见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1 4 1 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 产业政策 供地政策 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等 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 未能依法停止建设 定定性性依依据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关于于加加强强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投投资资调调控控从从严严控控制制新新 开开工工项项目目意意见见的的通通知知 二 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 对各类拟建项目 各级发展改 革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发展建设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严格审查 严格执行项 目审批 核准 备案等程序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 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 环境 标准和要求等市场准入条件及建设程序的拟建项目 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批准用地 银行不得提供贷款 发展改革 城市规划 建设 环保和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办理 相关手续 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 未履行完必要程序的项目 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处处理理处处罚罚依依据据 1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关于于抑抑制制部部分分行行业业产产能能过过剩剩和和重重复复建建设设 引引导导产产业业健健康康发发展展若若干干意意见见 的的通通知知 三 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对策措 施 八 实行问责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强制企业投资低水平产能过剩行业 对违反国家土地 环保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 产业政策规定 工作严重失职或 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 严肃处理 2 国国务务院院办办公公厅厅转转发发发发展展改改革革委委等等部部门门 关关于于加加强强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投投资资调调控控从从严严 控控制制新新开开工工项项目目意意见见的的通通知知 二 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 加强对各地区执行产业政策 发展规划 市场准入标准和建设程序的监督检查 对 执行不力的地区要予以通报批评 1 1 5 5 未未按按规规定定办办理理施施工工许许可可证证擅擅自自开开工工 常常见见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1 5 1 未办理 施工许可证 擅自开工 1 5 2 先开工 后办理 施工许可证 1 5 3 发证机关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山城课件
- 暑假复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生版)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课件
- 《英语专业毕业实习》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英语2B》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酿造红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夜间护肤知识培训课件
- 双曲线(附答案解析)-全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版)
- 热点作家:冯骥才(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作品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12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2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2025年兵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汉中考语文试卷真题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版)
- GB/T 33339-2025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面料培训资料
- 失血性贫血的护理
-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培训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