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卷 2011.12.1.第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9年7月15日23日,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此届大会是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学科五年一度的盛会,对促进自然与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理解正确的是 ( )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优秀的,无可挑剔的 B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C和谐相处就是“拿来主义” D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 )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分 A B C D3(08)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 ) 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B C D“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4-5题:4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 B C D5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 B C D6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腹,揭我之须眉。”石涛的这段话认为 ( ) A创新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否定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 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还会继续流传。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在1994年12月被达坂城镇人民政府授予“荣誉镇长”时,动情地说:“是这片艺术的热土,孕育了我的灵感,我要用歌声去讴歌这片热土”。据此回答7-8题:7正是王洛宾先生创作的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广泛传唱,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及西北民族的风情。这说明 ( ) A歌曲可以传达人们的感情,令人陶醉 B艺术创作必须根植于实践,离开实践就谈不上创作 C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民族的了解,相互促进 D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形式,文艺创作及作品的广泛传唱就是其中一种传播形式8王洛宾先生所说的“是这片艺术的热土,孕育了我的灵感,我要用歌声去讴歌这片热土。”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就要进行艺术创作 B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就能成为艺术家 C民族感情、爱国热情是艺术创作、文化发展的源泉D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文化创新的源泉9(09安徽卷)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传统文化应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A B C D10(0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1(09)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2(09)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13(09)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A B C D14(09)“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15(09)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夺,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所劫文物的关键 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A B C D16(0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7(0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18英古克礼感慨地说:“很多西方人只知道古代中国人会写诗,但不知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很大,经济发展很成功。其实,在1800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世界的30。应该说,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就没有现代科技。”之所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就没有现代科技,是因为( )中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 B C D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文化也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据此回答第1920题。19近代中华文化衰微主要是由于( )A文化本身的保守主义传统 B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中国文化重视经验和技能而轻视理性与反思 D中国文化本身缺乏宗教信仰的浸润20每年山东曲阜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时,海外华人、华侨和侨界领袖一齐前来参与祭孔大典活动,港澳台地区也派出了祭孔参访团前来祭祀。同时,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也举行祭孔活动。举行祭孔大典( )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文化复古主义的重要表现A B C D南京的“馒头”计划(政府出钱每天向人们免费发放一个“粗粮”馒头,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实行一年多来,17万人参与,对各种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的饮食观念也重新从“精”回归到“粗”。这不但有效地转变了市民的饮食观念,而且促进了人们的健康。据此回答第2123题。2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饮食方式属于()A传统习俗 B传统节日 C传统思想 D非物质文化遗产22一般来讲,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北方人习惯于吃粗粮,如小麦、高粱、红薯等,而南方人粗粮吃得少一些。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政府的倡导、人们的知识素养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南方人也注重吸收北方的饮食习惯的长处,有意识地多吃一些“粗粮”。这说明()A南北的饮食习惯差别正在消灭 B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促进了文化的变革与融合C文化的交流将使地域文化逐渐消失 D不同的地域文化各有其优点与缺点23.虽然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交流融合的一面,但是,从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中人们还是可以把上海人、浙江人、北京人分得一清二楚。这反映了饮食文化的( )民族性 地域性 相对稳定性 时代性 继承性A B C D24.经过悠长的历史演变,中华文化不但在中国大陆广葇的土地上根深蒂固,而且在海外有华人的地方破土扎根。中华儿女不管到了哪里,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习俗文化,还能融入到当地的民情风俗里。这有利于 (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各种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通过和平方式取代海外文化A. B. C. D.25.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在“两会”期间,温总理那句“希望两幅画能合成一幅画”的话让这幅画承载了更深意义。而围绕这幅画合壁的多次努力,也让两岸人们有了新期待。这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两岸文化逐渐走向融合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卷2011-12-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25小题;第卷共4道大题。请将答案填写在规定的位置。班级 姓名 学号-第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部分)26.享誉世界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办学模式上的一个重大特色中西合璧。目前,学院有150多位教师拥有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著名学校的博士学位,这是相当大的数:目。他们非常了解周际经济形势和西方的企业管理方法。同时,有不少教师熟悉东西文化和亚洲市场,学院有一位教师长期研究孙子兵法,并尝试 将兵法中的一些原理用诸商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西合璧意味着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当前,我们应怎样进行中外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10分)27.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 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请结合观点一、观点二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12分)28.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漫画大国,动漫产业是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漫画的热潮席卷了整个世界:每年仅出口到美国的卡通片价值就达5 000亿日元,是日本对美国钢铁出口金额的4倍;漫画中的人物被迅速复制成电子游戏、卡通片及真人演出的节目。原来只是闲暇时消遣的漫画,正飞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日本漫画除了有催人奋进的精华之外,也存在着暴力、色情、扭曲历史等诸多糟粕,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而当前国内动漫人才创造观念滞后,缺乏富有创意的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动漫发展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积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动漫游戏人才。如传统的素描,要求学生注意模特的性格,在不与模特交流的情况下,在画的时候赋予她性格;在设计人物动作时,强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游戏中运用水墨动画,鼓励学生尽量把中国传统的东西赋予到比较流行的东西上去。由于结合了东西方的成功经验,动画学院的教学非常有特色。(1)材料中对日本动漫产业的介绍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6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8分)29.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特大地震,数千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十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积极施援,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在抢救人员、安置受灾群众等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材料二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15时,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 阅读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2分)(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简要论证7分)(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简要列举5分) 参考答案:第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DBADDDCAD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BDDBAABDCC第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26、-10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防止霸权主义的文化渗透,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2分)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需要有海纳百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慨,科学分析的态度。(2分),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提升文化竟争力。(2分)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 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27、-12分P44探究、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丙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4分)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看问题存在片面性,犯了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错误,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既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4分)正是由于传统教育中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同在,所以我们就应辩证的对待传统思想,分清精华与糟粕,把继承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