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中学英语序号 KC 班内隐性分层模式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陈建云摘要】随着农村学校小学英语课的开设和普及,学生在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农村环境和家长观念等种种原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很浓厚,英语两级分化现象提前出现,上了初中,学生的英语分化日益严重。针对这一现象,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实施。它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差异,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有利于挖掘各层学生潜能。它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尤其是为学困生开辟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变,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班内隐性分层 尝试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实施的今天,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分层教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它也是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解决个体差异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一、什么是隐性分层教学为了保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也就是在同一班级中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及教学评价和教学情感等方面的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二、尝试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 1. 学校现状隐性分层刻不容缓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小学英语教师师资严重不足,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语、数教师在兼课,由于教学负担和角色的不同,而且中小学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英语课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在小学时就对这门外语没了新鲜感。上了七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自然就参差不齐了,对英语课堂感到头疼,两级分化提前出现了。如果不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想象,到了九年级,学困生的队伍有多么庞大。而且农村学校面临的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学生生源的流失,一部分学生上了县城的优秀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外地的名校,大批成绩优秀的学生流失,使初中教师感到无奈。所以,根据我校的实际,探索出一条让学生和老师得益、让学校和家长满意的适合现状的教学途径刻不容缓。 2. 家长会上的困惑舍弃显性分班 一开始,我校召开了家长代表会议,尝试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班,实行分层教学,但家长的认识和支持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惑。如果在班内明文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出各种层次,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学校在安排教师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终导致班级分层教学难以实施。家长的共同心愿是把每一个孩子教好,面对家长的期盼,学校和老师的压力相当沉重。 3. 教师力不从心呼唤隐性分层 近几年,学生的优秀率和后30%的人数都纳入到学校的考核之中,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关注班内学习优秀的学生,更要关注学困生。但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了牵制,不能充分发展,层次低的学生迫于进度、内容疲于奔命,完不成学习任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形成分化。教师课外的辅导任务加重,效果却不明显。实行课堂隐性分层,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4. 解读新课标分层教学解决个体差异 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第二条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三、隐性分层教学在班内的操作尝试(一)教学活动前的分层 1.学生科学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必须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综合考虑英语成绩和其余各科成绩,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把所教班级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成绩优秀好学型,B层为成绩中等刻苦型,C等为学习困难型。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要合理安排座位和合理分组,确保B、C层学生能在A层学生帮助下排除语言障碍,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备课目标分层备课是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备课时应突出目标层次,为授课分层做充分准备。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A层学生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学生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放低起点,只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行。(二)课堂活动和任务分层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要根据他们的差异将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分层,这种分层基于课的性质和类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参与度。 1.听说课分层 在听力对话巩固练习上,我让优层学生改编或创造自己的角色扮演对话,让中下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简短的对话。教材的听力练习若是图文搭配题,则由低层学生回答,若是要求写单词、句子,则由优层学生回答。如新目标七年级(上)教材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中体现了我们日常生活购物的话题,学生特别感兴趣。我先让B、C层学生模仿课文,上讲台表演简短的对话,只要学生开口,就给予鼓励和掌声。然后再有A层学生进行表演,学生非常有创意,把组里的成员当成“人体模特”,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非常自然逼真,使我不得不感叹学生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阅读课分层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以及各学生的水平,应对各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水平目标。教材Section A和Section B的第二部分的3a经常是对一篇短文的阅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让中下层的学生要求熟读文章,并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或关键词挖空的形式进行分段复述,一篇文章经常由几位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完成。优层学生在熟读后,能根据出示的关键词进行复述和即兴写作这些拔高任务,这一层的学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也积极完成这些任务,能力大大提高。现以新目标九年级教材unit7 SectionA 3a Travel spotlight: Paris为例,文章一共有三段,在提取每一段的主旨和详细信息后,制定了以下表格:Paris-the capital of Franceone of the. in Europe doesnt have any .lots of fantastic sights, for example. Paris-quite an expensive place take a taxi-cost.take an underground train-convenientwine-not expensiveParis-language English-people dont speak it very oftenFrench-translator 在提供这些具体信息后,中下层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能够大胆考口,而且每一段分别邀请一位学生完成,更加降低了难度。所以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气氛浓厚,正因为课堂上的内化,学生在课外背诵文章就轻而易举了。 为了摆脱中下学生写作的困惑,我把文章稍作修改,让学生进行仿写: _(对于)your next vacation, why not consider _(参观) Singapore? Singapore is a small city, which is _(最整洁的城市之一)in the world. It doesnt have any _ (沙滩) or mountains, but there are _(很多事情可做), _(包括)the zoo, a beautiful botanical garden, and many museums. It is also a wonderful place for _(购物). Dont plan on _(驾驶) a car in Singapore. The traffic is heavy in some parts of the city, and most private cars are not_(允许) in downtown Singapore. _(居住)in Singapore will (花费)you a lot of money, because it is _(一个相当昂贵的地方). Also, pack light clothes; Singapore is very hot all year round. Its not necessary_(担忧)yourlanguage. People in Singapore speak_ Chinese_ English.(两者都) 通过仿写,一方面,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对重点词汇的运用有了更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成就感,既学了新课文,又学习了写作,所以这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也不再那么头疼了。 但对于优层学生来说,除了能熟练进行上述的复述和仿写外,还要进行提升。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些有关杭州的景点名称和这节课的重点词汇,如:the West Lake, the Lingyin Temple, Leifeng Tower, why not, consider visiting, one of, quite a/an.place, convenient等。借助杭州典型的图片,我让这部分学生先口头表达,运用书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在表达的同时,兼顾中下层学生,也让他们参与进来。口头表达完成后,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完成这篇作文,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东西可写。 3.写作课分层 分层教学离不开目标,给学生分好层次以后,就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制定适合自己的写作目标和要求。对于A层学生,着重强调“规范”,重视作文的格式和书写,比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基本写出要点,尽量避免出现汉语式的英语。对于B层学生,强调“完善”,在写好规范文章的基础上,确保单词拼写无误,句式要符合语法规则,全面写出要点,在使用简单句的基础上,尝试着使用一些固定句型,不断完善,争取有创新。对于C层学生,则提出稍高的要求,在“规范”和“完善”的基础上,尽量写出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过渡自然、行文连贯的好文章, 鼓励“创新”,引导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4.课堂提问分层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注重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预设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哪些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哪些问题应留给层次较高的学生。通过这种有层次性的提问,学生的注意力被拉拢,学生的成就感得以体现,上课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三)课后作业和辅导分层 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衡量一个学生上课听讲效果的,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农村学校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英语听得少,听力水平差;不愿开口讲,开口怕讲错,懒得开口读,怕被人笑话。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课堂作业的要求可以是:C 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B 层通过造句、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A 层通过写作、阅读理解训练来巩固所学语言。现以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的作业布置为例:由于本单元重点掌握if的条件状语从句以及从句和主句的时态,所以对于C层学生,我要求他们把下列句子抄到作业本上,补充完整,熟练运用if从句:If I get up late tomorrow,_If I dont finish my homework,_If I eat too much lunch,_If I dont get enough exercise,_If I am a good cook,_If I watch too much TV,_If I dont help others,_对于B层学生,在做完sectionB2a,2b的听力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点,来决定Michael是否应参加足球队,绝大部分信息在做听力练习前已讨论过,也可以从听力材料中提取: Dear Mr Brown, I have decided that I(will/wont)_join the Lions. If I join the team,_ Sincerely, _ 对于A层学生,在对SectionB3a的文章进行处理后,学生对于是否该成为职业运动员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以Becoming an athlete is(not) great为题,除了整理文章中的信息外,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这部分学生对于文章进行了再次消化,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思维得以发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反馈,所以我就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课后分层辅导的依据。每天批改作业时我习惯随时在作业本上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点评。遇到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我就写几句话鼓励他;遇到作业马虎应付的,我也会委婉地指出该学生的不足并希望他改正;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作业存在较多错误时,我从不在错题上打“叉”,因为每个“叉”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一种伤害,我会写上这些话“你的作业真让老师赏心悦目”“大胆地去挑战,你会发现你行的!”“有困难可以找老师,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学生们很喜欢这种特别的沟通方式,他们从这些话语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热情。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分层辅导方式一一得到解决,他们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加大了。(四)教学评价分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其表现力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和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要求时要及时合理的给予评价。 1.对低层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不懈的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大力表扬,对他们的失败要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要努力寻找其闪光点,对他们采用表扬性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对中等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很关注他们并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学生,老师也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对他们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3.对优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更高的期待,使他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也积极和老师一起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他们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四、隐性分层教学在班内的尝试效果通过两届学生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学生成绩进步明显。现以其中一届学生分层教学试行前后,学生成绩对照表来说明。所教班级 总人数 A层(%) B层(%) C层(%)八(5)(6) 74人 15人(20.7%) 26人(34.7%) 33人(44.6%)八年级接班时(七下期末)的成绩表(试行前,县教研室120分试卷)表1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表(试行一学期后,县教研室120分试卷)表2所教班级 总人数 A层(%) B层(%) C层(%)八(5)(6) 74人 18人(24.3%) 33人(44.6%) 23人(31.1%)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成绩表(试行两学期后,县教研室120分试卷)表3所教班级 总人数 A层(%) B层(%) C层(%)八(5)(6) 74人 22人(29.7%) 36人(48.6%) 16人(21.7%) 从以上表格的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英语现状令人担忧,笔者刚接班时毫无信心,随着内容的增加和知识的加深,这种基础的学生到了八九年级只会学得越来越累,分化更加严重。但接班后,在两个班尝试了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A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加强,B层学生人数也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班级学习氛围,C层学生人数减少了一半。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分层教学还帮助了中、差生消除了自卑感,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五、实施班内隐性分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