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好的学案.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好的学案.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好的学案.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好的学案.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好的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前 言2【学案使用说明】3第一单元4课 题: 大地的话 4课 题: 语言的魅力 7课 题: 秉笔直书 9课 题: 语文天地一(第一课时)12课 题: 语文天地一(第二课时)14第二单元16课 题: 春潮 16课 题: 三月桃花水 19课 题: 语文天地(二)120课 题: 语文天地(二)2 22第三单元23课 题: 古诗二首 23课 题: 种一片太阳花 25课 题: 花之咏 27课 题: 语文天地三(第一课时)28课 题: 语文天地三(第二课时)30第四单元32课 题: 我们的手 32课 题: 一双手 34课 题: 手上的皮肤 35课 题: 语文天地(四)1 38课 题: 语文天地(四)2 40第五单元42课 题: 草帽计 42课 题: 包公审驴 43课 题: 语文天地五 1 45课 题: 语文天地五 2 46第六单元48课 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48课 题: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49课 题: 永生的眼睛 52课 题: 语文天地六1 53课 题: 语文天地六2 55第七单元57课 题: 纪念日 57第八单元58课 题: 跳水 58课 题: 沙漠之舟 60课 题: 语文天地 八(一)161课 题: 语文天地(八)2 62第九单元63课 题: 太阳的话 64课 题: 海上日出 65课 题: 太阳 66课 题: 语文天地九(一)67课 题: 语文天地九(二)70第十单元72课 题: 天路 72课 题: 语文天地十(二) 77第十一单元80课 题: 挑山工 80课 题: 和时间赛跑 82课 题: 欲速则不达 83课 题: 语文天地十一(第一课时)85课 题: 语文天地十一(第二课时)87第十二单元89课 题: 七子之歌 89课 题: 朱鹮飞回来了 91课 题: 语文天地(十二)1 93课 题: 语文天地(十二)2 95前 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一场学习的革命亦已经开始。这个世界正以一日千里飞跃的进步发展,你将瞠目结舌眼看着一切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本质也会彻底改变。同学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明天学什么,上课讲什么,你们一无所知,你们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你们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你们就“怎么学”,上课听得很懂,下课做题时什么都不会,究其原因,主要是你们的学习不是主动的,你们在课堂上没有把你们的问题全部解决,课堂上也没有给你们充分暴露问题的机会,缺乏亲自体验,从而导致你们始终不会学习,你们只是跟学,不是主动地去学,你们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而做为教师也难以了解你们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而“高效课堂”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案教学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的观念,让同学们利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通过自学和互学,在课堂上把自己原有认识中与教学知识不相符的错误充“分暴露”出来,认识到你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与所学知识相悖的错误,使教师了解你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堂上你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教师只讲你们的疑点,教师只是引导你们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你们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通俗地讲也就是说今后的课堂,将是你们“先学”,老师“后教”,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前要认真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把自己的疑惑随时记录在学案上,充分利用好学案,做到上课“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新的学习革命所抛弃,也才能跟上新学习时代的步伐。拥有了这套学案,你们将掌握自己学习的命运,你们的“学”将引导老师的“教”,课堂将不再是老师的平台,而是充分展示你们学习智慧和学习能力的舞台,你们将从学习中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愿我们的学案助你高效学习,快乐成长,走向成功!【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使用自学(独学)为主根据导学案上各个板块的引领,对将要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做到心中有数。自学时可上网查资料,也可请教他人等以拓展学习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在自学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可做拓展题,生疏或疑难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自学时要实事求是,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2.课中使用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反馈达标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课堂上的“对学”“群学”来解决。“对学”是同桌间的合作学习;“群学”是三人以上或小组群体性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可以是对子帮扶式,也可以是全员参与式。目的是促进每个层次的人的有效学习。这个环节切忌“假合作”“假探究”行为。展示是经过自学、对学、群学之后,小组要进行的活动环节。展示要有“预设性问题展示”和“生成性问题展示”两种。预设性展示是由教师提前安排对展示问题进行的小组分工,而生成性问题展示是大家在自学、对学和群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考、新观点、新成果,这些问题要提前在学案中做好记录。整理学案包括:整理问题、整理知识要点、整理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等。此外还要进行自主反思:问题反思、经验反思、方法反思、学习行为反思和感悟反思等。3.课后使用拾遗补缺、拓展提升、整理归档学案作为大家的学习指导方案,有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性特点。课后对学案的使用也要注意分层次,要依据本堂课的课堂评价与反思,整理导学案上的纠错记录和重点问题,使之成为宝贵的复习资料。通过学案的使用,对新课内容可完成五轮的学习: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把会做的问题独立完成,同时发现新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大部分问题;在课堂展示环节,通过倾听讲解、参与互动交流,在质疑对抗,思维碰撞中,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提升,拓展生成;在课堂反馈评价中,通过有效的反馈形式,对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反馈,达成学习目标;在课后,通过导学案的开放性、拓展性作业或活动安排,实现自己从“走入课本”到“走出课本”的转变,是实现从“课本课程”向“体验课程”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第 一 单 元课 题: 大地的话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袁晓芸 学习目标:1、我能朗读课文,理解全诗内容,感受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我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读好重点词句,并学习强调朗读语气的方法。课前尝试1、 认一认:认识下面的字吗?请你注上拼音。( )( )( )( )( )( )( )( )( )嘟噜 吐蕊 驱赶 坠落 枝丫 筑巢 籽粒 嫌 宝藏 2、写一写:请把你积累的好词写在下面。(15个) 课堂探究1、组内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你自己就是大地,其他同学你们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用心去感受,看看大地对你说了些什么? 2、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3、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话语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 4、 我能仿写一小节: 5、 这节课我知道了 课后检测 一、 看拼音写词语。t ri qng cu bo zng xi zhu ji r t su ( ) ( ) ( ) ( ) ( ) ( )二、 比一比,组成词语。 快( ) 嫌( ) 驱( ) 既( ) 棉( ) 决( ) 谦( ) 躯( ) 即( ) 绵( )三、 读读,看看,完成相应搭配。( )的天空 ( )的湖水 ( )的歌声( )的棉被 ( )的空气 ( )的水面作业设计 一、你能仿照例子写出这样的几个词语吗?(5个以上最好)软绵绵:_三心二意:_清清的:_二、 开动脑筋,将下列语句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 )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 )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血染的实验报告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人的伤口、鼻子和嘴开始淌出血来。他艰难地握着笔,一笔一画,像是用刀子在花岗石上雕刻那样费力地在纸上写道:“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计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脑部开始充血了”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他用生命做出的这份记录,成了研究被毒蛇咬伤后,人体对蛇毒反应的宝贵资料,使抢救被蛇咬伤的人的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1)请写出文中画线词的反义词。 软弱 停止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课 题: 语言的魅力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袁晓芸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了解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具体事例说明“语言的魅力”的。 3、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作用,积累语言。课前尝试1、看拼音完成下列词语:xx shnsh fnhu wdngyzhng( ) ( ) ( ) ( )dbn pioling bishng lingchnmijng( ) ( ) ( ) ( )2、 读课文;收集信息,把你喜欢的词、句子写一写:-课堂探究 一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3、提出问题,相互解答。 4、交流展示资料,促进课文理解。 5、扩词练习,书写指导。 繁:繁荣昌盛、繁花似锦 。( )( ) 衫:衣衫褴褛 。 ( )( ) 斑:斑点、斑痕。( )( ) 绅:绅士 。 ( )( ) 衷:衷心 衷情。( )( ) 辰:良辰美景。 ( )( ) 嬉:嬉戏 二1、通读课文,质疑。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2)“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 2、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3、小组讨论并汇报。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分别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写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目的:获得别人的同情,得到一些钱。而这两句话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行人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诗人的语言更有魅力)“春天到了,可是”它的魅力在哪?(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感情色彩。 “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自由说,不写出来的原因是留给他人想像的空间,让人去意会,有些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体会两句反问句。(变成一般的陈述句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4、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课后检测 1、写一写文中的反问句且改写成陈述句:反问句 陈述句 作业设计 1、一句话有魅力的语言能产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话十句都达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话一句就达到了!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2、收集生活中用来交流的语言。课 题: 秉笔直书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袁晓芸 学习目标1.正确读课文,独立识字8个,写字8个,结合课文,理解“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等词语的意思。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太史伯、仲、季、南史氏的话,体会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的原因,体会人物精神。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激情参与,阳光展示,感受成功。课前尝试1信息链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当时有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各国之间攻伐兼并,战争不断,故称“战国时期”。伯、仲、叔、季的排行之说:在我国古代,伯、仲、叔、季在弟兄排行里分别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预习四步曲:()读准课文,二类字多读几遍组两个词。一类字写在生字本上。()流利读课文画出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浏览课文,解释以下词语:“颠倒是非、贪生怕死、面不改色”,将自己的解释写在书上。预习自测(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相国( ) 蛮横( ) 岂能( ) 隐瞒( ) 畏惧( ) 倘若( )南史氏( )谋杀( ) (2)填字组成四字词语。独( )大权 ( )造事实 ( )倒是非 无( )无势 面不( )色 ( )生怕死(3)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这篇课文写的是( )的历史故事,故事出自东周列国。秉笔直书中的“秉”的意思是( ),“秉笔直书”的意思是( )。故事中崔杼一共杀了( )位太史,他们分别是( )、( )、( )。(4)连线找朋友。美言 赤诚无私的话谎言 爽快坦率的话直言 凭空捏造的话谣言 好听的话忠言 不真实的话课堂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几位史官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在书上勾画出来)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上的内容?(想一想写下来,再议一议,最后组内交流,补充你的认识。)答:史官的职责是( ),他们宁愿( ),也不愿意( ),坚持要为后人记录下( )。探究点二:这个故事赞扬了太史们的什么品格?(写出你的想法,展示交流你的感悟。)探究点三:朗读是提高音调、用重音加强、停顿、语气突变等方法都可以体现人物语言特点及人物品质,你打算怎样使用这些方法来朗读课文?(先自己试读做标注,后组内交流,在展示朗读。可以朗读一段或一组人物对话展示。)课后检测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词填空。惊慌 恐慌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虽然十分生气,心里却很( )。海啸滚滚而来,人们( )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爱惜 珍惜 爱护难道太史不( )自己的生命吗?我们要( )今天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小学生要( )学校的公共财产。3课内阅读: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太史仲竹简上写的内容是: 当崔杼看到竹简上的话时,有什么样的表现,找出重点词语写下来 太史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上的内容?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你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 作业设计写法指导:本文抓住了人物神情、动作变化、典型语言,突出人物形象。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围绕“你随手摘下花坛里的花,却被同桌发现并批评教育”这一事件写一个小故事。花坛里的花真美啊。我忍不住 课 题:语文天地一(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袁晓芸 学习目标:1、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再根据本组课文的重点,了解一些关于语言的词语。 2、完成本单元测试题。课前尝试一、看拼音写汉字t su ( ) bo zng ( ) to zu( ) nng hu ( ) j l ( ) qun sh( ) 二、锦上添花。(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无动( )( ) ( )( )褴褛 言为( )( ) ( )( )是非 良( )美( ) ( )紫( )红 贪( )怕( ) 面不( )( ) 金( )良( ) ( )飞( )舞 秉( )直( ) ( )( )大权三、我来帮它找朋友。(选词填空)(巢 果)水( 筑( ) (驱 躯) ( )赶 ( )体 (忠 衷)( )实 由( ) (企 乞) ( )求 ( )图四、送词宝宝回家。良言 谎言 忠言 直言 谣言1.这些坏分子利用 欺骗迷惑人们。2.良药苦口利于病, 逆耳利于行。3.他的 与欺骗总有一天会被大家揭穿的。4.小军对于班上的各种事情敢于 ,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5. 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课堂探究1、抄一抄:(1)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 (2)、我当然爱惜性命。但倘若贪生怕死,就失了我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 2、填一填:忠衷( )实 由( ) ( )心屈曲( )服 弯( ) 委( )乞企( )讨 ( )图 ( )求愁仇( )恨 ( )容 发( )3、填成语:言言 言言4、写一写:让.彼浩勒听了,沉吟了一下,把木牌悄悄翻过来,拿起笔写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课后检测 理解课文我最棒!1.假如你是 ,任你在我胸前 。这里有高远的 ,落脚的 ,清清的 。2.大地的话是一首 诗。诗人运用 手法,把大地化为母亲,把她的默默奉献精神化为诗句,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 和母亲般的 与 。 3.秉笔直书一文有三位太史被杀。他们是宁死不屈的 、 和 。作业设计 “春天到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言语,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浓厚 嬉戏 陶醉 漆黑 心酸2.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春天的词语,再照样子写几个。绿树红花: 照样子写几个: 3.画出这一段中的两个反问句,并把它们换一种说法。 4. “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课 题:语文天地一(第二课时)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袁晓芸 学习目标:1、浏览难忘的一句话,感悟“语言的魅力”。 2、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3、完成本单元测试题。课前尝试1、读一读,写一写。气恼 裂唇 畸形 倾斜 温馨 抚慰 2、浏览难忘的一句话,答:(1)“难忘的一句话”是哪八个字? (2)为什么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课堂探究1、 从难忘的一句话中找出描写“我”和“伦纳德”夫人相貌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讨论:试想当有人对你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听到是反应这么强烈?这么难忘。课后检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个有魔力的字眼窗外,飘着一根青藤。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青藤发现,屋里的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小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桌子上的熊猫玩具,好吗?”奶奶微笑着把玩具给了他。“奶奶,请给我倒杯水好吗?”奶奶微笑着给他倒了杯水。小男孩笑得很甜。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个够,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1、仿写:(1)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有的像 ,还有的像 。(2)“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像 。2、“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这是一个 句;“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这是一个 句。3、理解重点句:“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1)句中“这”是指 (2)魅力的意思是: 作业设计 语言可以产生巨大的魅力,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试写。学校操场四周的花坛里,草坪里,水龙头旁常常有同学扔纸屑果皮,有的甚至损坏花草。为了制止以上不良行为,学校号召同学们出出主意,用无声的语言来装点这些地方。请你试写几则令人感动的警示语,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第 二 单 元课 题: 春潮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袁晓芸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喀嚓、驯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3、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课前尝试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汹涌( ) 堤岸( ) 崩溃( )禁锢( ) 驯服(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进攻: 崩溃: 撤退: 禁锢: 衰竭: 驯服: 3、请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寂静的( ) ( )的黎明 寒冷的( )( )的轰响 ( )的大江 ( )的浪花课堂探究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三、学习“金钥匙”,学习对散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内容,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根据问题明确哪个自然段是重点段。四、细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感情。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2、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 4、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 5、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6、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春 潮 雪水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溃奔腾汹涌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课后检测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开: A、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B、起始 C、凝结的东西融化 D、扩大、发展 E、发动;操纵()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我们九月一日才开学。( )()在那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声响 开江了。( )(4)认真朗读本文第3自然段,并完成下列各题。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江不可抗拒的力量?(写出5个)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1、 看拼音,写词语。r y s run hi n bng li jn g xn f kng j( ) ( ) (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反义词: 进攻( ) 寒冷( ) 衰竭( ) 寂静( ) 禁锢( )3、阅读理解。 春水在阳光下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木,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1)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2)这段话写了哪些景物来说明春天来了? 4、从课文中找出排比句和拟人句各一句,分别抄写下来。 课 题: 三月桃花水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袁晓芸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可贵的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尝试 1、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出来,查字典学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开始吧!2、课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绚丽、流淌、纤细、开犁、应和。单独课件出示。)如果你认为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连读两遍。3、学习多音字“应和”的“和”还有什么读音?注音且组词。( )( )和( )( ) 4、同桌解决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比较难读的字词。5、集体试读课文。课堂探究1、课件出示:“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3、到底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一样,走过村边?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让学生在第3、4自然段中找。 4、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5、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自读课文)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一下,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7、这珍贵的三月桃花水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称赞它吧!自读7、8、9自然段,还有谁来赞美它?课后检测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2、形近字组词:梨( ) 鞠 ( ) 纤 ( ) 瓣( ) 犁( ) 掬 ( ) 迁 ( ) 辩( )辫( ) 鸟 ( ) 衰 ( ) 琴( )辨( ) 袅 ( ) 衷 ( ) 铃(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课 题: 语文天地(二)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袁晓芸学习目标:1、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4、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课前尝试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课堂探究一、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二、学习古诗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课后检测一、拼写词语。 jng zhn zng sng chu bi p bi b kn ( )( )( ) ( )shn ling jing yng shu ru m hu b ji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