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doc_第1页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doc_第2页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doc_第3页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doc_第4页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vv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14th Construction Bureau Co., Ltd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21标段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书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21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二一一年三月7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交底单位:中铁十四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三分部工程部接收单位接收人交底主题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交底人交底日期编 号一、 隧道综合接地系统1、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2、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3、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4、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5、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 6、贯通地线应耐腐蚀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7、沿线电力变、配电所、牵引变电所及建筑物、构筑物按照各专业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后,可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8、隧道过轨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埋设,具体位置见附表。二、技术要求(一)基本要求1、贯通地线的设置应便于设备就近接入和工程实施。2、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衬砌内的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3、衬砌内的接地钢筋应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4、隧道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钢筋截面应不小于200 mm(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结构钢筋并接使用,使总截面不小于120 mm或200 mm的要求并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也可采用局部更换为16钢筋。5、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6、各种接地钢筋、接地极、接地端子间的焊接要求:单面焊搭长度不小于10cm,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cm,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6mm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二)具体要求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防护措施,接地装置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3、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2)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3)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4、隧道接地极设置:(1)、级围岩隧道,利用系统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作为接地极;(2)级围岩隧道,利用系统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段;(3)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底板接地板;(4)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隧道底板接地板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型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5、接地钢筋网的连接: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再通过电缆槽接地端子接入综合接地系统;6、接地端子设置:(1)隧道内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不锈钢材料。(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右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3)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隧道左侧电力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隧道左侧电力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4)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及设施接地。(5)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6) 隧道内两侧均需设置接触网接地端子,在距入口及出口1米处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距离5m处再设置一处接地端子。隔离开关洞处设置两处接地端子。在距入口及出口间每隔500m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每处预留2个),接地端子距离轨面高度为7000mm,距离具体位置详见晋中南洪日施(Z)隧(变)-02及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接地端子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7)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接地端子也可根据设备、设施的接地需要来确定预埋的里程,以达到最佳接地性能并方便工程实施和管理。7、隧道内接地钢筋、接地锚杆、接地钢拱架(或钢筋网)、接地连接钢筋间均须可靠焊接。(三)地线种类1、信号:沿线信号设备(所有相关金属设备外壳)的安全地和屏蔽地、通信设备接地,工作地等。2、通信:沿线漏泄电缆悬吊钢索、通信电缆金属外皮等的屏蔽地线,通信设备接地,避雷器的安全接地。通信站、微波站、无线基站在满足综合接地总体设计原则时,可接入综合接地系统。3、电力: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屏蔽地线,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及设备外壳接地线。4、电气化:接触网的回流线(或PW线)接地。5、其他:沿线信息化系统设备的安全地线和屏蔽地线、工作地线;无砟轨道板、隧道内非预应力钢筋接地;沿线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金属构件的防感应接地。四、工艺要求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山应配二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1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IK25KA)或120mm(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K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线。3、引接线与设备的连接,可焊接或螺栓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采取防松措施。4、贯通地线采用35mm铜缆,其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连接,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地下连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5、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6、接地钢筋间采用搭接焊工艺。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7、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带的方式。8、安装有避雷器的接触网支柱,通信、信号等弱电系统设备不与其共用接地点,强、弱电设备接地点间隔要求不小于20m。 五、根据信号、通信及电力专业要求,隧道内设过轨钢管。具体里程根据设计院下发设计联系单确定。凡预留的过轨钢管处均应设置标桩一处,以便后续施工维修时查找。1、过轨钢管采用SC100镀锌钢管,壁厚4,公称外径114.3。过轨管在电缆槽内要求露头10,现场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轨管长度。2、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保证不漏水,不宜采用焊接。过轨钢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及显著凹凸不平、严重腐蚀等情况,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应磨光。3、施工时每根过轨(或过排水沟)钢管内预留穿线用3的铁丝两根,且在管道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以备施工时使用,钢管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 六、人员、机具配置施工人员、机具配置应与施工方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搭配。综合接地安装一般需人员35人。施工主要机具电焊机1台,钢筋切割机1台。七、质量要求1、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坚持按图施工,坚持按规范施工。2、严格监理程序。每道工序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