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复习要诀1整合考点内容,构建知识网络由于是开卷考试,学生可携带教科书及相关复习资料,但课本有6本之多,如果再带上一两本资料或模拟试卷等,合起来有十多本之多。如果做题过程中,需要查阅携带的书籍,就显得非常费时费力,直接影响做题速度和质量。如果能把每个考点的具体内容整合起来,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再制作一个具体目录,并标上页码。这样复习起来将会很方便,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项工作我们在寒假的这次培训和上半年的陪训时会帮助大家完成。平常复习中可将自己整合、构建的知识网络常翻常记,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考场上将会大大减少翻阅资料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可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思考难度较大的题。2善于总结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在巩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善于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如世界史中讲到的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分别记忆时费时费力,巩固率也不高。如果将这些革命或改革的历史意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不难看出其中的共通性,即性质(指革命或改革的性质)、结果(指推翻了或废除了,建立了)和影响(指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这样一来,对这些革命或改革的意义记忆难度及记忆量会大大降低。以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为例,可总结为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性质);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果);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影响)。再如对于上述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根本原因的总结,可利用这样的模式去记忆,“腐朽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为例,可总结为“腐朽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善于总结,找规律,找特点,对比记忆,一定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3掌握应试技巧,强化解题能力熟记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对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总结如下:(1)选择题选择题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的选项,要求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选择题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片形式。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旨在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知识的比较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选择题关键要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和对关键词语进行限定的要素。我们的常用方法是排除法。例1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了许多大规模战役,其中对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具有决定性意义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该题的关键词语是“决定性战役”,限定的要素是“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如将限定语和关键词语结合起来,再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即可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例2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该题的关键词语是“治国核心思想”,限定的要素是“汉武帝”,如将关键词语与限定要素结合起来,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2)辨析题(3)填表析图题(人物图,器物图,重大事件图,地图)1、首先要观察图片上较为直观的信息,作出初步判断,例如图片名称、人物名称、地名等等。2、要主动地联系与图片直接相关的知识,例如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等。3、要把握上述知识所反映的本质问题。4、对于图片所反映的知识点,要注意其历史阶段特征,要学会把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实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例题】请你观察图片,并根据图片反映的知识回答问题: 图A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他在位期间,国家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图B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实施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相似的贡献? (4)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在呈现方式上具有灵活、生动、直观的特点,大都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情景设置,以文字或是图表的形式呈现,在问题设计上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切入,同时还根据具体材料的特点设计了适量的开放性问题。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突破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第一步,认真分析所设问题,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掌握问题的具体要求,如背景、原因、过程、本质含义、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然后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这样做省时省力。第二步,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必须要学会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如果所给材料有文字出处的话,那么出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有效信息。第三步,要紧密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课本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课本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第四,总结答案时要进一步审清、审准设问,文字表达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材料处理和知识迁移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材料和已学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首先对所设问题进一步审清、审准。然后,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对题目所设问题进行解答。要求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上,也要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体现答案的逻辑性和要点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课本中仍然找不到答案的答案就在材料里。例 阅读材料材料一 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丘逢甲春愁材料二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摘自初中语文第三册 余光中乡愁请解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为了何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005年两岸关系中出现了哪些重大事件?(任举一例)根据上述解题思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阅读问题和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甲午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还要求紧密联系时政。参考答案为: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895年。渴望两岸亲人团聚,盼望两岸统一。中国颁布反分裂国家法;连战访问大陆;宋楚瑜访问大陆。(任答出一项即可)四、多做样卷,注意时间和效率中考实行政治、历史合卷考试,因此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平时训练时,满分100分的试卷一定要在60分钟以内完成,提高答题速度。考前一个多月时,应多做几套权威性的、难度适中模拟试卷,严格控制时间。时间长了,训练多了,速度自然会加快,质量自然会提高,也有利于稳定应试心理素质。尤其是要特别重视最后市教课所发的几套模拟试卷。五、关注热点,注重对长沙历史的考查热点不一定是考点,但考试并不回避热点,这是考试命题的一个原则。今年的中考复习中,对热点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史实问题、国共关系问题、三次科技革命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此外,考试还要突出地方特色,必然注重对长沙历史的考查,所以,复习时对长沙历史要给与高度重视。历史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果你是生活在秦朝的学生,你写文章时最可能用的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体 D行书2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帝王,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统一全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你认为他应该是下列哪位帝王? ( )A秦始皇 B汉武帝C光武帝 D唐太宗3西游记的故事是以下列哪位人物的取经故事为依据编写的? ( )A法显 B鉴真 C玄奘 D僧一行4查阅古代的资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如果你想查阅古代河流的变迁情况,你认为应查阅下列哪一本书?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 D水经注5民国时期,有一本叫做新青年的杂志创刊后,在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你知道创办这本杂志的是下列哪一位?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6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7在500多年前的时候,历史上有一大壮举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你知道这一壮举是什么历史事件? ( )A哥伦布的远航 B拿破仑的远征C美国的建立 D工业革命的兴起点8仔细辨别,请你选出下列连线错误的 ( )A卡尔本茨汽车 B史蒂芬孙火车C莱特兄弟飞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9 1856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福州持刀伤中国人,中国的法官对他无可奈何 D.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去南京销售英国商品10.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1B 2A 3C 4D 5A 6D 7A 8D 9。D 10 A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秦王赢政于公元前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西汉、隋朝、唐朝、北宋的都城都在长安。()、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年月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地区。()、瓦特发明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二图一()、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的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 填表析图题(20分)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年?(4分) (2)图中的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地方?(4分)(3)图中的事件的组织者分别是谁?(4分)(4)图中的事件对中国有何共同影响?(4分)(5)图中的事件对世界有何共同影响(4分)答案: (1)1839年、1856年。(2)虎门海滩、圆明园(3)林则徐、英法联军(4)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5)剌激了外国侵略中国的野心四 材料解析题(30分)(1)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中期使清朝内外交困的因素有哪些?(2分)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4分)“师夷长技”中的“长技”指的是什么?(2分)“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结果怎样?(2分)出现这种结果的标志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分)答案:内: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六分册-华东师大版上海2007
- 西安科大版·2017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统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第一单元 主题案例二 学习家庭园艺技巧-高中劳动与综合实践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曲靖市中小学生科技素养科学课程 第10课.《螺旋桨飞机》教学设计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城市绿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22.2.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说课稿+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2.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室外栏杆底座施工方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教材)
- 老年高血压指南解读
- 基础烫发知识课件
-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分析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互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