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1页
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2页
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3页
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4页
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 山 二 十 三 中 阶 段 复 习 自 测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曹树东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翰 林 院 署李 乔在今北京东城正义路以北向西拐弯的地方,明清时,有一处官署,叫做翰林院。从日本人画的唐土名胜图绘上看,翰林院的规模很大,厅堂巍峨,花遮柳护,御河从旁流过,一派庄严而又清幽的景象。翰林院又被称为玉堂署。早在唐代,内廷中就设有翰林院,但翰林院作为外朝官署,则始于明代。在明代,翰林院掌管制诰、修史、图书、文翰等事务。清沿用明制,也设有翰林院,主要掌管编修国史,为皇帝写起居注,为皇帝讲解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翰林院的主要任务,实际是充当皇帝的政治军事秘书和文翰侍从。此外,翰林院还要在上书房给阿哥们(诸皇子)讲课,并负责检查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官学等皇家八旗子弟学校学生的功课。翰林院还要负责编纂和校订图书。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就是清乾隆年间由翰林院负责编修的,总纂管是翰林出身的学者、文学家纪昀,编书的机构四库全书馆就设在翰林院内,康熙字典的编纂者也都是翰林或翰林出身的人。翰林还要担任全国科学考试的考官。明清科举制度极盛,府县有府试、县试,省有乡试、院试,全国有会试。在这些考试中,翰林担任乡试和会试的考官。清代的学政是掌管一省教育和科考的最高长官,也多从翰林中选派。著名的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当过乡试的正考官,又当过广东学政。翰林院设置的官职有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下又设有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职。其中掌院学士是翰林院的负责人,一般由内阁大学士充任。担任翰林院的官职的人,一般统称翰林官,简称为翰林。翰林一称的本义,是指文翰荟萃的所在,李善注文选扬雄云:“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所谓文翰,即文墨、文章之意。翰林作为官名,说明其充任者都是精通文墨之事的士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大秀才”。所以,可以说翰林这一官职是“才子官”。清朝皇帝也一向是把翰林院作为“储才”之地的,凡是进翰林院任职的,都必须是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状元按规定要入院当修撰,榜眼、探花要入院当编修,进士中的优秀者为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的预备资格),要先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深造,三年期满,考试优良者可授以编修等职。由于庶吉士当翰林都是皇帝亲笔勾定的,所以民间称此为“点翰林”。 (节选自清代官场图记)1下面对“翰林院”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翰林院最早出现在唐代,随着行政设置的性质的变化,它的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翰林院设置的官职等级很多,不同等级的官职,由科举考试后不同等级的人才充当。C翰林院是行政官署及其所在地,而翰林则既是官职,也是充任这一官职的人的通称。D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按规定都要入翰林院充任官职,并按成绩确定不同的级别。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唐代到清代,翰林院经历了从内廷到外朝的变化,但都是编修国史,写起居注,讲经谈史,草拟文件等面向公众的工作。 B清代皇家八旗子弟有宗学等专门的学校,里面的教师都是翰林院的学者,教科书也是翰林院编纂和校订的。 C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极盛,随着级别的不同设有层层考试,这些考官均由翰林担任,最高长官叫“学政”。 D内阁大学士具备成为翰林院负责人的资格,常常被选任,担任翰林院官职的人有一个统称“翰林官”,简称“翰林”。3下面对全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清代,一名学子要成为“翰林官”必须经过府试、县试,乡试、院试,会试,有的甚至还存在从预备到转正的过程。 B明清两代的翰林院都肩负着皇帝的政治军事秘书和文翰侍从的任务,此外还要负责皇子的讲课与功课检查工作。 C清代的学政是掌管一省教育和科考的最高长官,也都从翰林中选派,这一级别的正考官负责乡试的科举考试。 D翰林这一官职是“才子官”;充任者都是当时精通文墨的大知识分子或者“大秀才”,都必须经皇帝亲笔勾定。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人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之腓而噬之也!”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将万人而佐齐。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狄、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觞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其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战国策-齐策【注释】 攫:夺取 腓:胸脯4对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 不肖:不才B 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 阴:暗中C貂勃从楚来,王觞诸前 觞:设宴招待D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 惴惴:内心不安5下面句子中,全能表现貂勃语言艺术的一组是( )安平君,小人也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人也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今国已定,民已安矣A BC D6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貂勃总是在背后说田单的坏话,并不是真的和田单关系不好,其目的只是为了让田单向齐王推荐他入朝做官,而采取委婉的手段。B齐王的九个幸臣为了加害安平君田单,合伙推荐貂勃出使楚国,然后以貂勃长期不回为理由,试图借以证明貂勃有田单这一靠山便肆无忌惮,从而达到伤害田单的目的。C齐王当年在燕国进犯时曾逃到山中躲藏。是田单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力挽狂澜,迎接齐王回归,复兴齐国。可以说,安平君田单有复国之功。D齐王因九个宠儿的挑拨,一时糊涂,差点儿犯下大错。是貂勃义正词严、有理有据的开导使齐王幡然醒悟,最后使善恶各得其所。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译:_(2)王其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译: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和子由渑池怀旧苏 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土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8全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答:_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 _。(诸葛亮出师表)(2)_ ,_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 _。(苏轼赤壁赋)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寓 言 课 上 的 预 言李克南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姜琳讲完故事的寓意,让大家做练习,她说:“同学们,请你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按老师的暗示对乌鸦说,以后别再虚荣了,听了恭维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只有一个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说:“乌鸦,你别难过了,再吃肉时我分给你一块。” 小女孩说完,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姜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是非不分,就像农夫和蛇那则寓言里讲的农夫一样,将来走到社会上非吃亏不可。”小玉素心里不服气:乌鸦受骗心里正难过呢,它这个时候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接着,姜老师又说:“大家再想想,如果乌鸦和狐狸再见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无论狐狸怎么夸奖乌鸦,乌鸦就是不理它,最后,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正确。”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说:“狐狸是狡猾的,它不会再重复老一套办法了。”老师问:“那你说会怎样?” 于是,那男孩绘声绘色地讲道:“狐狸再一次见到乌鸦,就对乌鸦说:乌鸦老弟,上次我骗了你的肉,真是对不起,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再见到你时,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乌鸦见它说得很诚恳,就对它说,狐狸大哥,我原谅你了。乌鸦一说话,嘴里的肉又掉了,狐狸赶紧跑过去把肉抢了过来。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听乌鸦在树上哈哈大笑,臭狐狸,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里下了毒!狐狸一听,连忙把叼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跑向不远处的小溪边,不停地用水漱口。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飞走了。” 小男孩讲完,班上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姜老师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吴宝河同学想象力很丰富,故事讲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 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老师姜琳,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特级教师。(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中,表述最准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姜琳、董玉素、小男孩、众同学,在这些人物中,小男孩机智、聪明、想象力丰富,善于讲故事,是作者赞美的对象。 B董玉素在寓言课上没有针对老师讲课的重点并顺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这是老师姜琳批评她的主要原因。 C班上同学一阵哄笑,笑的对象是董素玉,笑她的想法是没听懂老师讲的寓言,没抓住寓言的实质。 D小男孩被姜琳预言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这表明想象力丰富,故事讲得精彩,是一个作家的最根本特征。 E文章的结尾写道20年过去后,姜琳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特级教师,是要含蓄地告诉读者,特级教师身上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2)你认为小女孩董玉素和小男孩身上各有哪些特点?举例简答。(6分)答:(3)文章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概括分析。(6分)答:(4)你认为姜琳老师值得肯定还是否定?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近 代 爱 国 “布衣” 王 韬王韬(18281897)子紫诠,号仲搜,江苏吴县人。他出身于读书世家,“少好学,资赋颖敏,迥异凡儿,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能终身不忘”。然而,他却不喜爱八股时文,“虽勉为之,亦豪放不中绳墨 ”。他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第二年到南京乡试却未能考中。此后,他即转而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1849年夏,王韬的父亲在上海病逝。为生计所迫,王韬受聘到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办的墨海书馆工作。深受林则徐、魏源等影响的王韬,阅读了许多西方有关科学、史地等著作,思想是受到启发。对西方新近思想、技艺的了解,使他认识到“西夷”不同于一般的夷狄。针对中国积弱的现实,他继魏源之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王韬用向当权者上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见。1859年,他在给江苏巡抚徐有壬的信中,提出了“和戎、防海、弭盗”三大主张,徐有壬对其建议很重视。可是,徐有壬不就即故去。王韬在失望之余又向上海道吴煦等献策,吴煦等虽采纳了他的某些建议,却未重用他,这使他很失望。在“西事方殷,海疆多故”之际,王韬忘却了个人的饥寒,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他在同朋友谈论国事时,“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数行下”。1861年,李秀成领导太平军向上海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满怀失意的王韬在避难回乡后出于一展抱负的想法,于1862年初上书太平军,建议太平军停攻或缓攻上海,力争长江上游以巩固后方。这个策略是很合理的,但可惜太平军未能采纳。后来,此书落入清军手中,王韬因“通贼”而受到通缉,被迫逃到香港。王韬到香港后,没有可能再参加秀才必须进行的岁试,这使他失去了秀才身份,成了地地道道的“布衣”。王韬在香港曾与英国学者理雅各合译中国的四书五经,理雅各回国后,他又应邀去英国与其继续合作。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使他大开眼界,促进了他对西方的认识,对他整个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英国居住的三年中,王韬仍时时关注着苦难的故国,如其诗中所写,虽然“九万沧溟掷此身”,仍“尚戴透露思报国”。他曾与英国有人一起探讨禁绝鸦片的办法,他的漫游随录详细记载了其在英法等国的见闻,也是为使国人“师其所长,夺其所恃”。1870年,王韬返回香港后,根据外交资料编著了法国志略,该书是要通过法国由强转弱一事来说明:忽略历史发展的趋势,不知己知彼就必然失败,但失败可使人清醒,可以成为转败为胜的关键。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中国人办的第一家日报循环日报,意在借时论影响当世。他公开宣称要借“日报立言”,以图“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他经常在报上发表评论,鼓吹变法,图谋富强。其变法变法自强洋务等文章有力地阐明了变法的重要性,他说:“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埓于欧洲之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这种力倡变法的主张对于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甚大。王韬不仅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变法的内容。他在指出中国官场中“因循、苟且、蒙弊、粉饰、贪罔、虚矫”等弊端后,提出取士、练兵、学校、律例等都应加以变革,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还多次呼吁要开矿、修铁路、架设电线,认为这些都是“实关至要”的事情。对于只重视“船坚炮利”的洋务派们,他则给以有力的批评,说他们“虽袭西法之皮毛,而犹如附肉于骨,剪彩为花,其血脉终不能流通,色泽终不能焕发”。这确实是道出了洋务派的一大弱点。王韬在香港期间还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君民共治”才能“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才能“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而国本有若苞桑磐石焉”。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些说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 (选自李景光近代爱国“布衣”王韬(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王韬少年时聪明好学,虽然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因为他不喜欢写八股文,在乡试中没认真答卷故没能够考中。 B王韬深受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影响,通过阅读西方科学、史地等著作,使他认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积弱的现实,就要向西方学习。 C王韬曾先后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海道吴煦等上书献策,两人对他的建议都很重视,也采纳了某些建议,却都未重用他,令他很失望。 D王韬提出对西方列强要“师其所长,夺其所恃”,意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其“所恃”是为了“强中”,而“强中”才能“攘外”。 E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它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2)王韬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针对中国的现实,他认为主要应学习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3)王韬力倡变法,请用自己的话对其变法内容作简要概括。答:_(4)王韬向朝廷官员上书,也向起义军将领上书,怎样看待他的这些行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挽救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作为副市长,在接受正义的审判之前,他曾经颐指气使,也曾经飞扬跋扈,在全市人民面前高扬着他的头,他的势力无所不至。 C时光一去不复返,儿时的欢乐早已成为过眼云烟,就连儿时的衣服,如今再穿起来也是捉襟见肘,让人感慨万千。 D.这次英国斯诺克大师赛几乎成了中国队的魔咒,其他选手均没有进入八强,只有傅家俊的表现差强人意,最后获得了个人历史上第一个冠军。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进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即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许多生命在身处绝境的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_。_。_,_。_。_,它不能因为生存希望微弱而借口放弃;它不能因为生活艰辛而选择轻生。生命是自然之母所赐;除了自然之母,任何生物都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上天也无可厚非而小白杨选择的不是死而是生如果它选择“死亡”甚至绝望轻生它的使命是为自然添加宜人的色彩和凉意但它自己清楚 A B. C. D. 16仿照下面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6分)例句: 云在告别,飞向天涯 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适 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答:_ _ _17.下面的一则广告,有五处语病。请从原文中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狂飙英语自创刊以来就特别深受广大青年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说:“是狂飙英语给了我纯正的发音,给了我适用的语法,也给了我非常自信。”“狂飙英语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进入2012年以来,杂志市场销路更是一路看涨,许多学生朋友来信反映无法及时买到贵刊,希望我们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不负众望,我们破例发行了狂飙英语前四期的合订本,希望能解广大读者朋友燃眉之急的问题。本合订本各地邮局现正零售。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京丁家桥小学五(1)班的李云轩同学今年12岁,当家长提出要给他买一根压岁金条时,李云轩却提出把打算买金条的3万元捐出去,给需要帮助的人。2012年2月13日上午,南京丁家桥小学举行了一场名为“丁小义工在行动,善爱浇灌幸福花”的活动,会上李云轩在捐出3万元后发出了奉献爱心的倡议。“贫困守节易,富贵守义难”。李云轩的行为引发你什么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23中阶段复习语文自测 考号_ 姓名_班级_2 3 中 阶 段 复 习 语 文 答 题 纸选择题:(每个3分)题号123456131415选项7.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译:_(2)王其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译:_8. 全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答:_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_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 _。(诸葛亮出师表)(2)_ ,_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 _。(苏轼赤壁赋)11 (打“”)或12 (打“”) (1)答:【 】【 】(2)答:_(3)答:_(4)答:_16.答:_ _ _17. 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原文出错处“_”修改为_参 考 答 案1.D 原文第四段中“凡是进翰林院任职的,都必须是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不能倒推。2.D (A.“都是”以偏概全。B.“教科书也是翰林院编纂和校订的”无中生有。C.“均由”范围扩大。)3.A (B.“明清两代”范围扩大。“都从”原文是“多从”。皇帝亲笔勾定的是“庶吉士”。)4D惴惴:形势危急5.A所谓语言有艺术性,在此指的是语言不直白,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者比较含蓄。6.A貂勃在朝堂上说田单的坏话,不是背后;貂勃原本即为朝官;貂勃并不是为了田单的推荐,只是说明说田单坏话的原因。7.(1)我因为什么对您有得罪,所以您总是在朝堂上赞美我。得分点:“何以:因为什么”1分,“于:对”1分,“常:总是”1分,“见:称代副词,表动作偏指一另一方,同君既若见录之见。”1分,整句通顺1分。(2)您千万赶快杀这九个人来向安平军道歉。得分点:“其:语气副词,千万,一定。”1分,“亟:急忙,赶快,马上。”1分,“谢:道歉。”1分,“谢”后省略“于”(向)1分,整句通顺1分。8.(1)设问:统率全诗对人生的思考,一起读者注意。(2)比喻:生动,寓哲理于形象当中9.(1)不计得失的达观心态(2)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10.略11.(1)CE(A得0分,B得1分,C得3分,D得0分,E得2分)(2)小女孩:天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