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调天线技术交流(Comba)PPT课件.ppt_第1页
电调天线技术交流(Comba)PPT课件.ppt_第2页
电调天线技术交流(Comba)PPT课件.ppt_第3页
电调天线技术交流(Comba)PPT课件.ppt_第4页
电调天线技术交流(Comba)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调天线技术交流 Comba 天馈系统事业部 目录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二 电调天线主要参数三 2G网络基站天线推荐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 对于间隔排列为d的N个单元阵列 当相邻单元的相位呈等相均匀分布时 天线最大波束形成于法向正前方 当相邻单元的相位依次相差 时 最大波束形成于 0空间方向 电调天线原理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 1 高性能连续可变移相器 连续可变移相器是电调天线中最关键的部件 必须具有均匀的相位变化和小的功率分配误差 同时良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驻波比变化小 电调天线的驻波在扫描时有较大的变化 其变化原因在于振子间有源互耦的变化和移项器S参数的改变 京信天线通过以下措施控制了驻波比变化 A 采用京信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小了扫描时的互耦 B 连同天线罩整体仿真 选取合适的相位参考点进行振子匹配 C 将振子和移相器的S参数进行综合仿真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 3 增益下降小 天线在波束扫描时 增益会有所下降 特别是在加赋形指标之后 增益的下降会更剧烈 比如15dBi天线 采用常规设计扫描到14 时 增益下降达2dB 我们采用京信波束优化专有技术 在同时实现波束赋形和波束扫描到7 时 可将增益波动控制在 0 3dB以内 扫描到14 时 可控制在 0 5dB以内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 采用线性齿轮结构 保证了波束线性变化 传动误差小 移相器采用线性设计 相位和幅度变化均匀度好 电气误差小 调试软件统一 减小了修正 量化误差 4 下倾角精度高 一 电调天线关键技术 1 根据各个时段 覆盖区域内话务量的变化实时的进行调节 使用电调天线的必要性 2 电调天线和机械调天线的比较 电调天线和机械调天线仿真图对比 电调天线优缺点 优点有效克服机械调下倾角的缺点 如 在大角度下倾时水平面覆盖产生畸变 且伴随交叉极化和主极化特性变差 水平面前后比与无下倾时趋势不一致 导致邻扇区抗干扰性能变差 覆盖性能变差 调整下倾角困难 不适合进行优化覆盖 在3G应用中 电调天线波束下倾角的动态调整可以及时平衡覆盖 容量 干扰等多方面的矛盾 电调天线在结构上仍然垂直安装 安装件更简单 更可靠 便于美化 监控数据库保存各站址天线波束的调整数据和历史数据 结合OMC监控分析和优化覆盖 缺点增益有所损失 结构复杂化 成本上升 可靠性下降 机械调天线优缺点 优点成本低 缺点大角度下倾时方位覆盖畸变 且交叉极化和主极化特性变差 前后比与无下倾时趋势不一致 邻扇区抗干扰性能差 覆盖性能差 调整覆盖时麻烦 3 针对CDMA 3G网络多采用同频的特点 节约网络资源 某省会联通公司CDMA基站天线更换前后43个基站一周忙时的软切换因子对比图 对于以CDMA制式为主的3G系统 电调天线更是不可缺少 二 电调天线主要参数 ODP 065R15DB V 电气性能参数 二 电调天线主要参数 1 工作频段2 增益3 驻波比4 三阶交调5 隔离度6 前后比7 旁瓣抑制和零点填充8 连续电下倾范围9 电下倾精度 连续电调天线特有指标 京信电调天线产品介绍 应用方式 外置驱动电机天线 内置驱动电机天线 1 外置驱动电机设备远端控制单元RCU和天线本体分离 可以在塔下进行调节 也可以直接通过手动调节 系统具体应用方式有4种 中心控制单元CCU的控制信息通过多芯电缆传达给室外控制单元RCU 由RCU完成对电调天线角度的调整 CCU的控制命令可以由电脑在本地通过CCU上面的RS 232串口提供 也可以通过以太网或者CCU内置的无线MODEM通过数传提供 该方式不需要布放多芯电缆 CCU的控制信息通过串接在RF电缆上面的Bias Tee耦合到RF电缆 在塔顶再利用Bias Tee将控制信息取出 传达给RCU 由RCU完成对电调天线角度的调整 整个控制系统无CCU 中心控制单元集成在基站里面 通过RF电缆传输控制信号 远端利用Bias Tee将控制信号取出来以后送给RCU做调节 控制信息通过多芯电缆传达给RCU 由室外控制单元RCU完成对电调天线角度的调整 RCU外置 控制命令由在机房由一个简易手持调测机下达 一台手持调测机可配置RCU的最大数量为3台 2 内置驱动电机设备远端控制单元RCU和天线本体结合在一起 在塔下通过简易手持调测仪进行调节 手持调测机 系统具体应用方式有1种 控制信息通过多芯电缆传达给RCU 由室外控制单元RCU完成对电调天线角度的调整 RCU内置 控制命令由在机房由一个简易手持调测机下达 一台手持调测机可配置RCU的最大数量为3台 京信电调天线产品介绍 产品列表 单宽频外置驱动电机设备 单宽频内置驱动电机设备 双频外置驱动电机设备 三 2G网络基站天线选型推荐 一 常规天线的选用 基站天线虽然在整个天馈系统中仅占经费比例的2 左右 但它对网络指标所占的影响几乎是50 60 而且 通过天线的选择与调整对网络质量进行优化 也是在实际网优工作中简单但收效最大的方法 根据地形和话务量的分布可以把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4类 1 市区2 郊区3 农村4 交通沿线 市区天线的选用 市区人口密集 建筑物多且楼层较高 为减少干扰 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5度的天线 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 与现网适配性较好 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 同时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 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根据城市内话务量的多少 可以参照以下标准采用天线 对于话务量高度密集的地区 基站间距离大约在300 500米时 采用增益在15dBi左右 内置电下倾角大约3 或6 左右的天线 配合机械下倾角可组合出满意的下倾角度 对于话务量中等密集的地区 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 采用增益在17到18dBi左右 内置电下倾角大约3 或6 左右的天线 配合机械下倾角可组合出满意的下倾角度 对于低话务量区 由于基站间距离可能更大一些 采用增益在18dBi左右 内置电下倾角大约3 或6 左右的天线 配合机械下倾角可组合出满意的下倾角度 90o半功率角 65o半功率角 基站安装在市区 主瓣方向为顺时针310度 基站安装在市区 主瓣方向为顺时针240度 在市区这种电磁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 折射 反射 绕射无处不在 所覆盖的区域有可能会因为电磁波的反射或折射变形 如图中A点 B点 郊区天线的选用 在城郊结合部位 话务量不大 相对高楼大厦也很少 电磁环境比较好 可以选用垂直极化天线 采用空间分集技术 天线类型可选择65 或90 增益在17到18dBi左右的基站天线 实测郊区基站低噪 农村天线的选用 由于极化分集依赖于移动台周围反射体和散射体的分布 对于地物分布相对较稀疏的农村地区 极化分集效果不如空间分集 因此在安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使用单极化天线 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17dBi单极化天线 在以农村为主的乡镇地区 鉴于话务量较小 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 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 增大交叠区面积 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高增益天线 如果基站周围各方向上都没有明显阻挡 话务需求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