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oc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oc_第4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内心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疾病不仅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情感上的伤害,更有甚者,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经济负担过重。小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在近年来也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的关注,对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本次研究在阐述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周口市太康县某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主要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了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策略。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得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对策,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善以及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小学生; 社交焦虑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n social anxie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Psychological diseases not only affect their own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the same can also bring great emotional damage, even more, will lead to social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 burden. Social anxie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partie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 anxie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study o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ocial anxiety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selecting, Taikang County, Zhoukou City,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the main survey of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strateg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f our count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status, obt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目 录一、绪论1(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1(二) 研究现状1(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2二、相关概念界定4(一)父母教养方式4(二)社交焦虑4三、研究方法6(一)研究对象6(二)研究工具6(三)数据处理与统计6(四)研究过程6四、研究结果分析8(一)研究结果8(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9(三)改善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建议9五、研究结论10参考文献11附录一12附录二13致 谢 语14一、绪论(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内心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疾病不仅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情感上的伤害,更有甚者,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经济负担过重。有关报道声称,大部分成年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于儿童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个人以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社交焦虑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生的一类常见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而在这些因素中,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为重要的则是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研究选取周口市太康县某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主要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了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策略。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得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对策,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善以及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二) 研究现状从中国知网上以“家庭教养方式”和“儿童社交焦虑”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经过查阅、分析近几年来该类文献研究的发展状况,对其理论成果进行了如下梳理。国内研究者针对家庭教养方式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关颖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为了更好的教养子女而题选和使用的方法与途径。国外研究者Maccoby(1983) 将教养方式了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国内研究者关颖的五类型分法,即溺爱型、因材施教型、放任自流型、简单粗暴型和启发引导型从20世纪80年代起受到对父母教养方式多维度全面研究的影响,避免单一维度的划分,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如:林晶提出了五种教养类型:极端型、溺爱型、严厉型、积极型和成就压力型。 焦虑是对感知到威胁而出现的担忧或恐惧的一种正常却负向的情绪状态。而社交焦虑专指在真实或想象的社交情境中因害怕负面评价而产生的焦虑。 Schlenker & Leary 将社交焦虑定义为“一种对他人可能的评价的知觉引发的认知和情感体验”。Hinrichsen 认为社交焦虑是“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的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恐惧”。郭晓薇提出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一种或者多种社会情境下,个体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体验以及采取的回避行为即害怕与人对视,害怕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当而丢面子,害怕在人面前吃饭、写字等。Baldwin(1989)发现,父母的严厉惩罚可能导致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概念不统一,引起青少年的问论依据。(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小学生社交焦虑进行阐述,同时探讨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交焦虑的关系,以进一步找到预防及减轻儿童社交焦虑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周口市太康县某小学小学生共200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进行测验。本研究运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相关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以分析以下问题:(1)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2) 男女生社交焦虑的不同。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文献资料的查找、阅读来获得一定的思路,吸收前人的有用经验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研究工作。问卷调查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被试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得出结果。二、相关概念界定(一)父母教养方式1、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期望与管教模式。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可以将其理解为亲子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价值、兴趣、信念、照顾、训练等一系列行为,因此,父母教养行为是稳定、持久的,对于子女而言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成长环境与情感环境。国外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多是从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价值观、感情表达、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从父母教养行为方面来进行概念界定。2、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用来表示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程度,如惩罚、支持、温暖、关怀等。当前广泛采用的分类方式将父母教养行为分为管教策略、温暖和养育、沟通风格、成熟预期与控制等四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权威型以及宽容型。其中,专制型教养方式是一种极为严格的教育方式,子女的大部分事情将由父母决定,这种教养方式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盲目服从,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苛刻;权威型教养方式是在鼓励子女自我思考、发展自主意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较为严格的管教方式;而宽容型教养则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教育方式,该教养方式将以子女自我意识为中心,以充分发挥子女的创造性与自主性。3、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的确立是由多种影响因素所决定的,父母的人格特征、性别、职业、生活经历均会对教养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父母的人机互动特质对于教养方式的影响较为明显,具备外倾性与宜人性两类人格特质的父母将会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支持性,外倾性父母将表现出支持性的教养方式,情绪稳定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也将偏向于宽容型。另外,父母的性别也是决定教养方式重要因素,母亲多会偏向于宽容型,而父亲则多表现为专制型或权威型教养方式。(二)社交焦虑1、社交焦虑的界定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消极的自我评价而引起的害怕、恐惧、焦虑等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的个体更容易受到他人消极评价的影响,并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经常会由于他人的评价而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具体而言,社交焦虑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与他人交流中沉默不语,害怕与他人对视,害怕在别人面前吃饭、写字,害怕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当而导致不好的评价,这些都属于社交焦虑的范畴。2、社交焦虑的成因社交焦虑的成因是极为复杂的,国内外不同理论学派的学者也给出了各不相同的解释。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依德将个体焦虑的最初影响因素归结于个体与母体的分类,而人格理论的相关学者则认为焦虑的原因是个体自我的内心冲突。在后续的研究中,霍尼对于社交焦虑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将个体焦虑的原因归结于后天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性格特质、行为方式、教育方法均会对个体焦虑产生显著影响。莎莉文等学者将社交焦虑归结于人际关系的不完善,而人际关系建立的方法与父母、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密切相关的。3、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相关调查指出,儿童焦虑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3.29%,其中存在严重社交焦虑的为3.01%,由此可见,社交焦虑在儿童中的患病率较高。对于社交障碍年龄分布的研究则表明,二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四年级学生,而六年级社交焦虑的发病率也高于四年级学生,由此可见不同年龄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性别、地域、生活环境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三、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抽取周口市太康县某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按年级分层抽取三个年级,人数分别为 65、67、68 人,共 200人。(二)研究工具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是由C.Perris等人在1980编制的,主要用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评价。本次使用的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是经国内研究者对量表进行修订后得出的,包括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修订后的量表维度与原量表有较大的一致性,信效度良好。量表使用4级评分制,即1-“从不这样”,2_ “偶尔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采用 La Greca 等人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简称SASC)。主要由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 两个因子构成,这两大因子相关显著。整个 SASC 的 Cronbah a值为 0.76,两周重测信度为 0.67。SASC 的评分与修订的儿童外显焦虑量表(Revised ChidrenManifesr Anxiety Scale RC-MAS)的评分高度相关(r=0.57)。(三)数据处理与统计本使用统计软件SPSS 16.0 对数据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四)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研究对象进行施测。问卷回收后,筛选出有效问卷(发放200份,有效190份)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主要应用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结果。四、研究结果分析(一)研究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基本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表1 父母教养方式描述统计结果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数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187048.9910.29F2(父亲惩罚、严厉)114519.896.37F3(父亲过分干涉)93920.184.35F4(父亲偏爱被试)4179.793.49F5(父亲拒绝、否认)7259.903.50F6(父亲过度保护)52313.193.54M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207249.929.69M2(母亲过分干涉、保护)216437.116.42M3(母亲拒绝、否认)73113.894.79M4(母亲惩罚、严厉)4197.972.69M5(母亲偏爱被试)6219.893.492、小学生社交焦虑基本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得出小学生社交焦虑得分情况,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表2 小学生社交焦虑描述统计结果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数社交焦虑(总分)0166.533.29害怕否定评价0123.842.39社交回避及苦恼082.611.71(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及各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见表3、表4。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的消极因子小学生呈显著正相关。表2 父亲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父亲的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干涉父亲的偏爱被试父亲的拒绝否定父亲的过度保护社交焦虑(总分)-0.3590.3480.323-0.0230.3170.174害怕否定评价-0.3100.3010.266-0.0360.2540.151社交回避及苦恼-0.3290.3240.3150.0020.3140.158表2 母亲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母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母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偏爱被试社交焦虑(总分)-0.3350.3740.3110.3260.011害怕否定评价-0.3190.3320.2690.318-0.016社交回避及苦恼-0.2580.2410.2800.2480.248(三)改善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建议 要改善当前小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积极合理的教养方式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在读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放任自由、过度宠爱,也不能过度管教、过于严厉,父母可以建立一定的行为规则,并将鼓励与适当惩罚相结合,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独立意识,从而推动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改善小学生在社会交流中的消极情绪,并采用个别辅导加团体辅导的方式,缓解社会交往中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五、研究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期望与管教模式,可以将其理解为亲子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价值、兴趣、信念、照顾、训练等一系列行为,因此,父母教养行为是稳定、持久的,对于子女而言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成长环境与情感环境。本次研究在对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周口市太康县某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的消极因子小学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要改善小学生社交焦虑问题,首先应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既不能放任自由、过度宠爱,也不能过度管教、过于严厉,将鼓励与适当惩罚相结合,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推动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应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改善小学生以负性思维为特征的不良认知模式以及反射式的回避及恐惧情绪,从而有效缓解社会交往中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参考文献1李晓冰.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万灵.中学生社交焦虑现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石艳玲.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4辛方兴,王家同.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982一1985.5李善英.大学新生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公桂兰,赵金霞,王美芳.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06(9):57-60.7丁姗姗.初中生社交焦虑现状及其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8苏卫涛.研究生社交焦虑与家庭亲密度、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等.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心理学报,2014,46(1):90-100. 11赵绘.5-6岁儿童社交焦虑与儿童气质类型的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龚务,陈旭.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11-15. 13郭龙.儿童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气质类型关系之探讨M.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4李媛媛,杨晓慧,张林.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拒绝敏感性、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44-446.附录一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本次问卷调查是想了解与你有关的一些情况,下面的每个题目都是在描述一种情况,请仔细阅读每一条,判断描述内容与你父母的符合情况,并选择一个你认为更正确的选项。各个选型中,1-“从不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