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4).doc_第1页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4).doc_第2页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4).doc_第3页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如何发生的?包括什么内容?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然而自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互相仇恨,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规定将六国的煤钢工业置于欧洲煤钢共同体下进行管理。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你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欧共体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比、荷、卢和联邦德国四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低,出口竞争力强,因此对开放共同体内部市场非常积极。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后才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 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另一项重要决定。它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共同体内部的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比、卢和联邦德国三国农业不发达,对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比较冷淡;而农业较发达的法、意、荷则积极主张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关税同盟消除了有形关税障碍,但在欧共体内部仍有许多非关税壁垒,如各国对商品和人员进行的过境检查、因各国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划不统一而形成的技术障碍、各国间接税率的差异等。欧共体还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欧共体还在政治和外交领域进行协调,提出西欧“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建立了欧洲议会和首脑会议的制度化机构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法院。 欧共体经过两次扩大,到1986年,成员国已达12个,人口32亿。经济一体化政策取得明显效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欧共体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经济集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说?欧洲联盟初具规模 为了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定了实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EU),简称“欧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序曲被定为欧盟盟歌,盟旗图案为蓝底上12颗金色五星构成的圆环,象征着欧盟成立时的12个国家紧密团结在一起。 欧盟建立后,酝酿已久的欧洲统一货币问题提上日程。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六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货币一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而且因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欧盟经过几次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到2007年已达27个,包括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盟各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欧洲一体化反映了20世纪下半期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它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知识链接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区”,根据“结合”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自由贸易区:即区域内国家间取消所有商品关税和贸易限额,但对区域外国家仍保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 2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对外实施统一税率。 3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人员、劳务、资本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4经济和货币联盟:不仅在商品、劳务乃至生产要素领域实现自由流通,而且在经济和货币政策领域实现高度的协调甚至统一,包括共同的经济政策乃至货币统一。 5彻底的经济联盟:成员国在高度政治一体化的基础上(如建立联邦制),在自由流通与经济政策领域实现如同一国的完全统一。阅读与思考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成为大国统治小国的工具,使本国丧失“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4年,欧盟部分首脑签署了 欧洲宪法条约,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的权力,加强一体化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法国、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支持欧盟的内部合作,但反对削弱国家主权, 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摘要)权利让渡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解析与探究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7)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订掀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条约生效。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2年,欧共体正式签署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一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