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自测题.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自测题.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自测题.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自测题.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自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蒲江天华九年制学校九年级语文上期自测题(四)命题范围:10课至12课 命题人:王淑萍 总分:150分班级: 姓名: 得分: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6分)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2分)栈桥( )AzhnBjin惯例( )AliBl别墅( )Ash By褴褛( )AlnlBln lu拮据( )Aji jBji j煞白( )AshBsh2按拼音写汉字(2分)(1)m( )食(2)qun( )骨(3)wng( )然(4)阴hu( )(5)鄙y( )(6)s( )索(7)亲q( )(8)b( )鸪3给下列加粗字注音(2分)赚钱( )计较( )赔偿( )阔绰( )撬开( )变更( )拟定( )衣冠( )4给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1)阴晦( )A昏暗B夜晚C夏历每月的末一天(2)素不知道( )A本色B平素 向来C白色的(3)辛苦辗转( )A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B经过曲折,间接C翻来覆去,来回转动(4)与日俱增( )A迅速B聚集C一起D全,都(5)狼狈不堪( )A足以B极点C忍受D能,可以(6)永不变更( ) A经历B改变C再,重D越发,愈加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鄙夷 隔膜 撅断 朦胧 B.恣睢 跌落 皱痕 煞白 C. 阔绰 瑟索 栈桥 萧索 D.一缕 阔悼 打拱 嚼着6下列词语中解释加横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 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 C莫名其妙(没有人) 与日俱增(一起) D弄性尚气(注重) 动辄(就)7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A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B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C(他)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分)(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2)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4)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A比喻B拟人C夸张D设问E反问 F排比9对“我只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段文字属于心理描写。B“看不见的高墙”中“高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C“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清楚”是因为我时刻记得闰土的影像,“模糊”是因为好久不见闰土而记忆模糊。D“忽地模糊”中的“模糊”一词表达的意思是闰土的不幸生活使他改变了性格,“我”为他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之情。10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B这篇小说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来表现的,所以没有主人公。C“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自始至终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D“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来揭示主题的。11下列各句中成语用法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李明同学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B学校里的好人好事真是罄竹难书。C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D足球运动员,个个都活龙活现地出现在运动场上。12下列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神态描写) B.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心理描写) C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动作描写)(二)、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0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体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1这段文字是通过人物的_、_、_描写来刻画闰土的形象的,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闰土_的性格特点。(2分)2文中画“”处的短语是_短语,“恭敬”在这里是_词。(1分)3这段文字对闰土的描写采用了_手法,这种手法的作用是_(2分)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的原因是( )(1分)A天气冷B闰土的声音让我恐怖。C听到这种称呼,我感到惊异,少年时代的友情已完全被封建等级观念所代替。D对闰土这样来称呼我感到不自然。5文中加粗词语“可悲的厚障壁”是指( )(2分)A“我”和闰土之间多年不见,生疏了。B封建等级观念使闰土这样的农民也深受其害,他认为我是有钱人。C我因心情不好,看不清闰土的面貌。D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我与闰土已不可能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6造成“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原因是( )(2分)A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大。B闰土自己看不起自己。C“我”的思想已脱离了广大劳动人民。D闰土多年未与“我”联系。(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4分)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你,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个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试分别给文中的“狼狈”和“诧异”写出一个同义词。(2分)狼狈: 诧异:2、请用着重号给“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标示该重读的词语。(2分)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3、文中划线的句子属于小说中的 描写,其作用是 (2分)4、请写出两下与“钱”有关的成语或俗语。(2分)5、文章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6、请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结合自身感受,写出你对金钱与亲情关系的认识。(3分)(四) 作 文 (50分)题目:他(她),印在我记忆深处要求:1要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人来写,可以写这个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特点;2要选取能表现这个人思想性格特点、突出人物形象的典型事例,具体记叙;3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B卷5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7分) 学 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使弈秋诲二人弈 非然也 2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2分)译文: 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二)、指出名著诗中所指人物是谁?(4分)(1)在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梦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的是 (人名)。(2)在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远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路遥。”指的是 (人名)。(3)在红楼梦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指的是 (人名)。(4)在红楼梦中,“桃花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指的是 (人名)。(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9分)掌声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班上最活泼的女生王娜娜边站起来边喊道。我一下子惊了,脑子一片空白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千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了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现真诚,但,很多学生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长长地在我脑海中回响。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_是个_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1文章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具体地点是_(2分)2依次加到文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B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D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3对文中加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B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老师对他的怀疑。C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D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4对文中加线句子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反映了“我”的真实感受。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5有关选文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的开头采用了设悬念的手法,引人入胜。B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C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D文章构思巧妙,究竟是谁在黑板上写字的谜底揭开以后,出人意料。6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我非常惊奇。我完全陶醉了。我十分欣慰。我感到有些蹊跷。我颇感意外。我一下子惊呆了。我控制住了自己。ABCD7请从教学和性格两方面简要概括文中高老师的特点。(4分)教学特点:_性格特点:_8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2分)答:_(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20分) 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1) 计算机领域新近兴起的多媒体技术,使不少人对此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产生了种种神秘的感觉。其实,她并不神秘。在一些城市街头开展的一种电脑彩照业务,就是多媒体技术的一项应用。(2) “多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我们把传递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始信息的工具归结为三种最基本的媒体:声、图、文。传统的计算机只能够处理单媒体“文”,即文字、数字,至多加上图形,给人的是呆板和枯燥的感觉。它不能处理音频、视频,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两类信息数字化以后,所占空间太大,现有硬件难以支撑。比如,一张普通3寸高密软盘可存两册毛泽东选集第2卷的文字,若用来存图像,仅普通计算机屏幕那么大的一张就“涨库”了。多媒体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使电脑成为能同时处理三种媒体的集成信息系统。(3) 电视能传播声、图、文集成信息,但它不是多媒体系统。A通过电视,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处理这些信息。B电脑则不同,人们可通过编程让它完成指定的工作,即实现人机对话,称为”交互性”。C多媒体兼两者之长,集成和交互是其精髓。D(4) 电脑技术与电视技术融合而成的多媒体技术在与通讯技术结合后,一旦普及并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联网,那么,电脑将一改刻板的“盲聋哑”形象,变成一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动人的“天使”,那时,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将是(5) 可视电话使您和您的朋友虽天各一方,却交谈甚欢,如共聚一堂,近在眼前。(6) 学生可以不必到学校上课,可通过电视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同样有身临其境之感。(7) 每台与各种资料信息库、图书馆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就是一个庞大的、易于检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