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doc_第1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doc_第2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doc_第3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轨道交通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城南车辆段交底日期施工单位中铁三局分项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土方回填交底提要本交底适应于城南车辆段路基工程土方回填,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一起施工。一、施工准备1.1 作业条件(1)回填前,对挡土墙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2)将基坑内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3)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沟壑内回填时在斜坡上夯入木楔子做为标高控制线;大回填区回填前,在挡土墙砼上面划分层线。(4)做好技术交底。1.2 施工机具铲土机、自卸汽车、挖掘机、装载机及翻斗车、压路机等、蛙式打夯机、手推车、铁锹、5m钢尺,20#铅丝、胶皮管、尖、平头铁锹、手锤、梯子、铁镐、撬棍、钢尺等。1.3 土方材料1.3.1图纸要求:该回填区回填土料使用C组填料及以上(A、B组)的填料进行压实填筑。根据车辆段勘察结果,可采用挖方区粉土经晾晒后即可作为填料,分层回填夯实。1.3.2图集要求:04J008图集挡土墙背填料尽量选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砾土。二、质量要求土方回填工程质量要求项序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挖方场地平整土方回填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3050-502分层压实系数0.89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挖方区粉土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分层厚度2003表面平整度203020压实系数检测采用环刀取样测干密度法,数量为每2000m2测不少于4处,且至少有一处在边坡线上。每层回填必须在上层回填试验结果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冲击碾压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数量为每3000m2抽样4处。换填土层、垫层、路堤、基床底层和基床表层均需要分层碾压,分层铺填厚度宜取200mm300mm,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压实后每层厚度200mm,每层压实遍数通过试验确定,各层压实标准如下:基床表层: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2MPa/cm。基床底层及其它区域:压实系数不低于0.89,且地基系数K30不小于0.8MPa /cm。三、工艺流程土方回填 沟壑回填采用台阶状梯级回填,以沟壑为单位,实行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的方法开挖台阶,各台阶内采用20cm厚土层分层回填。待沟壑区回填至场区原状土顶时与原I区、III区统一为一个整体回填区域,采用分段分级回填,根据现场实际高差情况,分层碾压单层厚度20cm。在回填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每回填2m,场地进行一次冲击碾压。每层填筑前应对场地进行整平,每层填土地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场地地基土底面应压成阶梯状搭接,。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搭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并用单层幅宽1m双向土工格栅搭接,填至开挖梯级顶面时采用幅宽5m土工格栅搭接。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四、操作工艺4.1、选用土方开挖区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含水率应符合规定。4.2、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4.3、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搓距离不小于1.0m。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4.4、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分层填土高度为200mm。本工程大面采用25吨压路机碾压,边角碾压不到的地方配合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压。夯实或碾压遍数,不少于4遍,回填碾压时,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的操作程序,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 辗压时轮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蛙式打夯机夯压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4.5、在回填土与原状土交接处铺设土工格栅时,下铺地基土顶面应平整,防止土工格栅被顶破,铺设土工格栅时应张拉平直、绷紧,严禁有褶皱;端头应固定,切忌暴晒或裸露;连接宜采用搭接法,并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低于所采用的材料的抗拉强度。土工格栅的拉伸屈服力大于30KN/m。4.6、根据设计要求,每回填2m进行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具体施工工艺:冲击碾压前应对场地整平,清除表土300mm范围内的腐殖土、树根草皮等杂物,对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对高差小于500mm的地段进行整平;对于相对高差大于500mm的坑应分层夯填至原地面。冲击碾压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宜超出坡脚及基础外缘3m。填方区每填筑高度2m时,碾压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次冲击碾压,待填方区填至设计标高,且挖方区挖至设计标高后,整个场地全部需要进行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的压实遍数应根据实验性施工确定,应满足压实标准。冲击碾压的压实遍数可根据现场施工时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控制,同时满足压实标准。冲击碾压自场地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压面中心为轴线转圈,然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压实机械行驶速度应控制在1012Km/h。冲击碾压时应通过改变半径调整冲压地点,使其均匀冲压。冲击碾压时应及时对地基表面洒水,使水分充分渗透达到适宜的含水量后进行冲击碾压,冲击碾压遍数在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后再冲击碾压。相邻两段冲击碾压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m。冲击碾压段出现橡皮土时应及时停止施工,并作相应处理。冲击碾压完成后,用平地机整平场地,用光轮压路机最后碾压。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压实遍数和轮迹高差等参数进行记录。4.7、碾压时出现橡皮土应及时停止施工,并上报项目部做相应处理。4.8、雨期施工时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在回填区四周设置挡水带,防止雨水流入,并派专人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如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并用塑料薄膜对已完成的回填土层进行覆盖,以保证回填土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成品不被雨水浸泡。从运土、铺填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施工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造成基土破坏。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五、注意事项 5.1、施工时,挡土墙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严禁各类车辆冲击已完挡土墙。以免对其造成损坏。 5.2、该填方区是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 5.3、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一般不少于4遍,需先做实验确定)。 5.4、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汽车直接向基坑中倒土,并应禁止用浇水、水撼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 5.5、机械夯实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 5.6、路基部位的回填土,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7、雨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回填时,应分段尽快完成,周围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六、 安全措施 6.1、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挡土墙的变化。挡土墙上不得堆放重物,下坑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6.2、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打夯时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6.3、压路机制动器必须保持良好,机械碾压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停车时应将制动器制动住,并楔紧滚轮,禁止在坡道上停车。6.4、因施工现场未能完全封闭,土方机械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运输道路的安全交通指挥。七、 环境要求 7.1、作业现场路面干燥时应采取洒水措施、装卸时应轻放或喷水、堆放时应进行覆盖,避免产生粉尘及扬尘。 7.2、土方运输时应按要求进行覆盖,避免产生扬尘;翻斗车卸料避免产生粉尘;装车严禁太满、超载,避免遗洒、损坏及污染路面等现象发生。 7.3、土方回填夯实机械应选用符合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作业时应避开休息时间以减少对周围村民的噪声影响。 7.4、土方回填所用机械设备应选用节能型的,以节约油料消耗,尾气排放要符合标准。避免废油溢漏,对废油及油抹布油手套按规定处理。合理选用配套设备,节约电能消耗。 7.5、现场土方临时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