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目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课时:13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13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1 9 7 6 7 2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三、拓展运用: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 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31+( )=( ) 54+( )( ) ( )( )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二、练习闯关: 1、看谁算的正确?57+12 40+38 16+52 23+7236+47 28+59 8+75 43+3724+68 19+49 85+9 18+47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 单人照 双人照 冬装照 夏装照 表演照姐姐(张)19 24 22 26 17妹妹(张)21 18 23 37 20合计(张) 3、第16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4、哪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开放题、第16页第11题。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三、小结。教学后记: 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点: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德育点: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出示奥运会金牌榜。二、自主探究:1、出示金牌数统计图,观察图,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情预测:中国和美国一共得多少金牌?中国和俄罗斯一共得多少金牌?中国和英国一共得多少金牌?美国和俄罗斯一共得多少金牌?中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得多少金牌?.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3623该怎样解决呢?A、可以口算,302010 633 10+313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三、拓展运用: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4、 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5、 猜一猜。 9 4 6 5 8 9 0 4 2 5 1 7 0 0 7 2 06、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能力点: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4723 8962 595 51312、 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信息,我们还有几题没有解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二、自主探究:1、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勤率捆。(2)先拿出1根,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5根,再去掉转捆。(3)先拿出3捆,再从2捆中拿出6根。(4)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131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 试练:6739 358 8156 5024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三、拓展运用:1、做一做。2、做练习三第7题。3、 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 ) ( )8 =( ) ( )+35=( ) ( )25=( ) ( )+40( ) ( )26( )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母鸡 85 19 43小鸡 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二、自主探究: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45 9 ( )9 ( ) 9 ( )2、 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3、 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4、 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5、 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3、 拓展运用,开放练习:小明 小华 小方 小兰跳的个数 34 41 45 39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二、自主探究: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2、画一画实物图。3、画线段图。看图说算理。4、 解答正确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检查? 三班比一班少得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教学同上)三、拓展运用: 1、做练习四第一题。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2、做做一做。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5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二、基本练习: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2、 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3、 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5、 ,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3、 拓展运用: 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3、 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2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2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 34-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 34-22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2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 28+34+22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2 6 2 8 4 2 8 + 3 4 6 2 + 2 2 8 4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三、拓展运用:1、46+25+17 752819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3、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 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如何计算。先算什么?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2、 试做:72-(47+16)这一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一题有简便写法吗?三、拓展运用:1、笔算下面各题。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2、 做做一做。3、 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复习 1、小明做了解情况朵花,小红比小明多做了9朵,小红做了几朵花? 2、图书室有35本故事书,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技书有多少本?二、创设情境: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