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综合训练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08.5.19一、诗词句填写(共4分)1、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浣溪沙苏轼)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4、诗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_。二、综合性学习。(8分)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间,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1)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相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我的座右铭:(2)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茅盾“背书”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的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学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此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华罗庚“猜书”我国著名数字家华罗庚的读书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再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我的读书方法:我的理由:(2分),;网上阅读法,网上有着丰富的资源,网上阅读可以大大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可用网上阅读法。(3)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实践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丰吧,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孔乙己:(鲁迅孔乙己)杨修:(罗贯中杨修之死)三、浅层阅读理解(一)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6、品读全诗,说说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2分) 7、红楼梦中林黛玉有两句咏菊花的诗“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意思是说菊花自从陶渊明吟咏后,它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人们所歌颂。陶令咏菊就是本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历代赞不绝口,其名句地位没有人怀疑。那么这两句诗到底好在哪里?请谈谈你的见解。(2分) (二)读地下森林断想节选,完成文后题目。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8、上段节选文字阐述了两个方面内容,请用简洁语言概括。(2分) (三)读苏州园林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杆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9、本段的中心句 。(2分)10、本段的结构特点是( )(2分)A、总分B、总分总C、分总(四)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变得消沉起来。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人看到了, 。1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仿照对“第一个人”“第二人”的写法(注意句式和加点词语),写出“第三人”的反应。 (五)依据材料正确地指出央视节目主持人朱军的错误之处。(2分) 2007年4月19日,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采访恰同学少年剧组,在请出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时,朱军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掉。”就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开场白,却引发了一场“家父风波”。节目播出之后,有媒体对这个提出质疑,并在相关报道中称此为“严重口误”。12、你觉得朱军的话语错在哪里?(2分) (六)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之问其帮。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赵将廉颇之后嗣司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会军事各交缚两炬三头热水,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会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残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收复向去中。注释廉范:廉颇的后代。故事:按旧例。虏人: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星列:像星一样布满。待旦:等到天亮。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望其旗靡( )会匈奴大入塞( )俄而,斩数首百级( )范兵不敌( )会将鼓之( )范乃令军中褥食( )14、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2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2分)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2分) 16、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用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7、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作到 (或抓住战机),又能做到胆大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三、深层阅读赏析。(一)阅读呵护那一点点光,完成各题。(13分)有一天,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看见一只蚂蚁。孩子正要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可是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呀!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它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当拱桥让它爬过去。看着这情景,母亲一脸的欣喜。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母亲让孩子把香蕉皮捡起来,带着他丢进垃圾箱里。然后,母亲又耐心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有一次,女孩拾起别人扔的雪糕纸,走向马路对面的垃圾箱,妈妈看着她正走过去,然而一辆闯红灯的汽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的妈妈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孩子上小学了。有段时间里,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她没有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所以就迟到了。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一起去河边看了日出。她感叹说:“简直太美了,儿子,你真棒!”傍晚时,他放学回家,看见了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呢?爱你的妈妈。从那一天起,他就没有迟到。也许这个孩子就是你、我、他,也许这位母亲就是你、我、他的母亲。这个极聪明极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母爱,呵护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汇聚成太阳、月亮和满天的星星,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后来,接到一个16岁男孩打来的电话,只说了两句话,他告诉我,他是用IC卡打的电话,他身后的人急着用电话,他要把电话让给他身后的人。放下电话之前,我想我应该告诉他:你是个很体贴人的小伙子,我很欣赏。18、文中母亲教子有方,使孩子在经历每一件事的同时都有所提高,请简要概括这三件事。(3分)我的概述:(1) (2) (3) 19、结合全文说一说第段中加点词语“极聪明极伟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我的理解: 20、品析语言。(4分) (1)说说你对文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2分) 我的理解: (2)本文标题很有特色,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我的理解: 21、有的读者认为结尾中那个“很体贴的小伙子”16岁男孩就是文中“孩子”长大后的形象。你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 我的理解: 22、某校准备出一期“家庭教育”专题板报,负责策划的编辑选用了这篇文章,请你帮他在文章前面写一段“阅读感言”。(2分) 我的感言: (二)阅读生命的三个火把,完成各题。(9分)一位老教授十多年前在一所地方高校做系主任,每年都参与招生。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顺利过关,纷纷给招生人员送物送钱,这位老教授也不知碰到多少次,但他每次都一一谢绝了。有一次,他不在家,某学生家长不顾教授家人的拦阻,执意留下一听茶叶和两条高档香烟。教授打听到该学生家长的详细地址,按当时的市场价给其寄去了款项。退休七八年,老教授在教师中的威望一直不减,逢年过节都有不少入主动给他打电话问好。老教授说,人的一生确实是需要品德的火把来照亮道路的,这些火把人各不同,但有三个火把人人都必须具备。人生的第一个火把叫做“公”。公者,公平、公正也。我们处理什么事应该一碗水端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和亲人先做到;希望别人不做的,自己和亲人先不做。人生的第二个火把叫做“廉”。廉者,廉洁、廉耻也。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接触别人或国家的财物,面对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应该守住自己的心,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一个人还要有廉耻之心,做了错事、傻事应该感到羞愧,懂得怎样去改正。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你能够分清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能拿,有了过失勇于自责,让你负点什么责别人自然可以放心,你的威望也就水涨船高。人生的第三个火把是“仁。“仁者,爱人”,即对人要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社会借几十年而已,古人早就懂得“我身如寄的道理。金钱也好,官位、名声也罢,其实都是一些过眼之物,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是你对他人的热情,你对别人的幸福创造了怎样的条件,即你是否达到了“仁。这件事做好了,你借来的这段时光也就实现了增值。仁有小仁、大仁之分,小仁是指对别人某种具体的帮助,比如别人掉进水沟你拉上一把;大仁是一个人为许多人带来好处的种种努力,比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我们需要把小仁与大仁结合起来,没有小仁,仁就没有立足之处;没有大仁,仁则会缺少一种根本的气象。有些人不懂得生命需要三个火把的道理,他们贪财、迷官、好色,无恶不作。或许这些人不是不知道生命的火把可以照亮自己,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灵不能见光,不能见别人的眼睛,其结果是他们不是在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就是被历史抛进腐臭的垃圾堆。一个人心灵行进的历史构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心灵的颜色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让自己的生命高擎三个火把,实际上就是要为我们的成功架桥铺路。23、老教授提出的生命中的三个“火把是指哪三个火把?“火把”实际上是指什么?(2分) 我的理解: 24、下列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到哪一段后面较妥当?为什么?(2分) 只有怀有一颗公心,我们在群众中才有号召力,我们提出的方案,采取的措施才能得到所涉及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我认为应该放在第 的结尾最合适,因为 25、说说第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2分) 我的理解: 26、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例说出其中的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论证方法: 例如: 其作用是: (三)阅读下文,回答各题。_王刚米卢为中国足球提出一种“快乐足球”的理念,这其核心是个“乐”字。足球界是幸运的,来了了深得现代足球三昧的米卢。其实,教育界应该更幸运的,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个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和米卢都深知一条普通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行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动机决定的,而追求快乐,是人类很多行为的根本动机。孔子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据说是个“仁”字。“仁”的意思有很多种,最广为流传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惜的是,孔子的思想传到今天地却变了味“仁”的白话版成了“我想要做到的就要求你做到,我想要达到的就要求你达到”,甚至是“我想要做到而又做不到的就要求你做到,我想要达到而达不到的就要求你达到”。于是,我想要我儿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成天逼着他学习、学习、再学习。当然,还忘了不加上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至于孔老夫子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不知扔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来,快乐的活动如踢足球,如学习等,由于承载着一大堆厚重的期望,都变得不好玩,无乐趣了学习。本来是增长见识、提升智慧的途径,现在变成了谋生的工具和荣誉、尊严的标尺。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出于一片爱心让孩子努力学习,结果却不好呢?这除了没体会到在孩子那里,学习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以外,还有一点是前述的心态在作崇,如认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孩子也会觉得好。自己以前勤奋学习的方法,对孩子也一定有用,却不知道自己和孩子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不同人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