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文重点虚词重点功能 例句及今译 安 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 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问:“沛公在哪儿?”)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能理解天鹅的志向呢?) 比 副词,相当于“到处”,“普遍”。 成语有“比比皆是”。(意为到处都是。) 比 介词,相当于“等到的时候”。 赤壁之战:“比至南郡,而琮已降。”(等赶到了南郡,可刘琮已投降曹操。) 并 副词,相当于“一同”、“全都”。 狼:“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夫的肉骨头已没了,然而两只狼还是一起紧随他。) 曾 副词,放在“不”之前,加重语气,相当于“竟”、“还”、“简直”。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竟连寡妇、小孩都不如。) 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凭你年老力衰的样子,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拔不掉,还能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么多土石呢?) 尝 副词,相当于“曾经”、“已经”。 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曾经用比秦国大十倍的土地,用百万军队,逼进函谷关攻打秦国。) 捕蛇者说:“吾尝疑乎是。”(我曾经对这句话有过怀疑。) “苛政猛于虎” 诚 连词,相当于“如果”、“果真”。 隆中对:“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果能像这样,那么大事可成,汉王室也可以复兴了。) 诚 副词,相当于“确实”、“实在”。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殆 副词,相当于“大概”、“恐怕”、“几乎”、“差不多”。 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郦道元所见到的,大概跟我看到的一样,然而他说得不详细。)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大概是老天爷用来帮助你将军的吧。) 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再说燕国赵国是处在秦国几乎把各国都消灭的时候,可以说到了智尽力疲的地步,因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但 副词,相当于“只”、“仅仅”。 指南最后序:“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只想求死,不再考虑个人得失。) 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会儿,只听得屏障中敲了一下抚尺,所有在座的人都寂静无声,没有谁敢吵闹的。) 当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 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那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跟秦国互相较量一番,或许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衡量出结果的。) “倘” 第 副词,相当于“尽管”、“只是”、“仅”。 孙膑:“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重重地下一笔赌注,我能使您获胜。”) 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吾确实希望跟你相守到老而死,只是从今天的形势来看,天灾可以让人死,盗贼横行可以让人死) 独 副词,相当于“只有”、“难道”。 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石碑倒在路上,那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只有写的“花山”两字还可读识。) 信陵君窃符救赵:“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再说您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不可怜您的姊姊吗?) 而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冯婉贞:“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诸位无意抗英军那就算了,诸位如果有意抗英,那么请看我冲杀的方向而紧紧跟上。) 神灭论:“人而无知,与木何异?”(人如果没有知觉,跟木头有什么两样呢?) 夫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那”、“那个”。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f)观人风者得焉。”(所以写了这篇捕蛇者说,用来等待那些观察民风的人获得。) 岳阳楼记:“予观夫(f)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我看那巴陵地区的美景,全在这洞庭湖。) 盖 副词,相当于“大概”、“大约”、“原来”。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领会到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想诱骗人。) 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我所到达的地方,跟老游客比还不到十分之一。) 盖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用,无义。 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儒者所争论的,尤其在于名与实的关系,如果名与实的关系搞清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真正弄明白了。) 苟 连词,相当于“如果”。 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有谁富贵了,可不能忘记大家啊。) 赤壁之战:“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如果正像您说的那样,那么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苟 副词,相当于“姑且”。 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姑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在豪强中做官有名声。) 故 副词,相当于“故意”、“特意”、“仍然”、“本来”。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要使尉官愤怒,让他来侮辱吴广,用来激怒被谪戌的人。) 孔雀东南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三天织五匹布,婆婆还嫌她慢。) 顾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但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不过我想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仅仅因为有我和廉颇两个人在。) 促织:“顾念蓄此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但是想到养着这劣等的蟋蚌终究派不了用处,还不如拼一下博得一笑,于是放在盆中让它斗。) 顾 副词,相当于“却”、“反而”。 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的立志,却不如四川边境上的那个穷和尚吗?) 固 副词,相当于“确实”、“肯定”。 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最终到了灭亡,从道理上说肯定应该是这样的。) 盍 副词,相当于“何不”。 观巴黎油画记:“盍(h)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何不乘马车去油画院,看一番普法交战的图画呢?) 何 副词,相当于“多么”、“怎么这么”。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差大吼多么愤怒,老妇啼哭多么痛苦!) 西门豹治邺:“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老巫婆怎么这么久不回来?徒弟快去催促她!) 乎 介词,和“于”的用法相似,相当于“在”、“对于”。 捕蛇者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如今即使死在捉毒蛇这事上,比起我乡邻的死亡也已经后了。) 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孔子说:“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我曾经对这话有过怀疑。) 或 代词,相当于“有的”、“有人”、“有的人”。 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有的站着,有的卧倒,有的坐着,有的弯下身子) 六国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或 副词,相当于“或者”、“或许”、“大概”。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古代有高尚品德的人的思想,或许跟上面两种人的表现不一样,什么原因呢?) 几 副词,相当于“几乎”、“差点儿”。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天亮,在竹林中躲避巡逻的敌人,巡逻的骑兵有几十个,几乎无法逃脱而死在敌人手里。) 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如今我继承这捕蛇的职业已经十二年了,好几次差点儿死了。) 即 连词,相当于“如果”。 西门豹治邺:“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百姓俗话说,“如果不给河神娶媳妇,大水就会漂没房屋田地,淹死百姓”等等。) 论积贮疏:“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早,国胡以相恤?”(如果不幸二三千里之内发生了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百姓?) 洎 介词,相当于“及”、“等到”。 六国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等到李牧因为受谗而被杀,赵国便成了秦国的一个郡,赵国虽敢于用武力与秦相较可惜未能坚持到底。) 既 副词,相当于“不久”、“已经”、“之后”。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战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的原因。) 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不久便走出桃花源,找到了船,便沿着早先的路回家,一路上处处做标记。) 加 副词,相当于“更”、“更加”。 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山洞再深,那么进人里面去的人更加少了。) 间 副词,相当于“悄悄地”、“秘密地”。 鸿门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地方悄悄地走。) 见 副词,表示被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想把和氏璧给秦国,又担心秦国的十五座城邑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见 放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 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虽然想硬着头皮多唠叨几句,然而终究不会理解我的用意,所以约略回信,不再详细地为自己辩解。) 将 语气助词,无义。 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炭,有一千多斤,宫中的侍卫赶着车拉走了可惜也没用。) 借 连词,相当于“即使”。 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不被斩杀,而去守卫边疆也本来要死掉十分之六七。) 谨 表敬副词,无义。 鸿门宴:“张良曰:谨诺。”(张良说:“好的。”) 竟 副词,相当于“终于”、“到底”。 记王忠肃公翱事:“婿竟不调。”(女婿终于没调动职官。)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志气的人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 举 副词,相当于“都”、“全”。 庄暴见孟子:“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都欢欣鼓舞地露出喜色而互相奔告说)成语有“举国上下”。(意为全国从上到下。) 遽 副词,相当于“急忙”、“马上”、“就”。 促织:“遽(j)扑之,人石穴中。”(急忙捕捉蟋蟀,可已逃人石隙中。)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楚国有个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中,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绝 副词,相当于“极”、“非常”。 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佛印这人极像弥勒佛。) 可 副词,相当于“大约”。 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从船头到船尾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二分左右。) 良 副词,相当于“确实”、“很”。 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确实有无穷的趣味。) 略 副词,相当于“大致”、“一点”、“差不多”、“粗略”。 柳敬亭传:“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柳敬亭的资产差不多全丧失了,贫困得像从前一样,才又上街头重操说书的旧业。)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头连着山头,一点也没有空隙的地方。) 靡 副词,相当于“无”、“不”。 促织:“靡计不施,迄无济。”(没有什么方法不想到了,终究无济于事。)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阐明道理的广博,品德的崇高,及国家治与乱的原因,这些没有不在离骚中全部表达出来的。) 莫 代词,相当于“没有”。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国家将倾覆,没有人能拯救它。) 乃 副词,相当于“却”、“竟”、“可是”。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起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有汉,更不用说魏与晋了。) 中山狼传,“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狼的狡诈不是羊可以相比的,而且中山这地方可以让羊逃跑的小路无数,你却仅仅沿着大路去寻找它,这不是跟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差不多吗?) 曩 副词,相当于“从前”。 捕蛇者说:“曩”(nn)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从前跟我祖父一同生活的,如今十家中没一家存在了。) 宁 副词,相当于“难道”。 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种的吗?) 颇 副词,相当于“稍微”、“略微”。 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lin)鬑颇有须。”(人长得皮肤洁白,稍微有点胡须。) 颇 副词,相当于“很”。 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初到元朝军营,我抗辩的言词激昂慷慨,他们上下都很惊动。) 其 代词,相当于“其中的”。 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四川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另一个富裕。) 其 副词,相当于“大概”、“一定”。 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聪慧,愚人之所以愚笨,大概都由于这原因吧?)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你一定要答应我!”) 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岂 副词,相当于“可”、“或许”。 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诸葛孔明,是卧龙,您将军可愿意见到他吗?) 且 副词,相当于“将”、“马上”、“尚且”。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北山的愚公,年龄将九十,面对山而居住。) 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们这般人都将成为他们的俘虏!) 且 连词,相当于“又又”。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大王不去渑池,表示赵国又软弱又胆怯。) 中山狼传:“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东郭先生又喜又惊,丢下狼而上前) 窃 副词,表示自谦。 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我私下认为大王是不该采取这种方法的。) 然 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 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如果不是这样,我(项籍)凭什么要到这种地步?) 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最终到了灭亡,道理上必然是这样的。) 稍 副词,相当于“渐渐”、“慢慢地”。 黔之驴:“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驴子,提心吊胆的样子,不知道驴子是什么东西。) 少 副词,相当于“稍微”。 五人墓碑记:“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砍下来的头挂在城头上,脸上的表情没一点变化。) 适 副词,相当于“恰好”、“刚才”。 游黄山记:“时已过午,奴辈适至。”(时间已过了中午,奴仆们刚好赶到。) 殊 副词,相当于“很”、“极”。 触龙说赵太后:“今者殊不欲食。”(如今很不想吃东西。) 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殊甚。”(”恐惧得极厉害。) 孰 疑问代词,相当于“谁”、“哪一个”。 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可能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疑惑?) 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我与徐公比哪一个漂亮?) 孰 “孰与”、“孰若”用来表示比较,相当于“与相比,哪一个”。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 庶 副词,相当于“或许”、“差不多”、“大概”、“但愿”。 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应奖励部下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的微薄的能力,铲除*邪,复兴汉王室,回到原来的都城。) 指南录后序:“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宋朝重新复兴的机会,也许就在此时。) 率 副词,相当于“都”、“大致”。 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诸侯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虽 连词,相当于“即使”。 察今:“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即使后人没有对它删减或增加,还是不能拿来效法的。) 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让它发出鸣声,更何况石头呢?) 特 副词,相当于“只”、“仅仅”。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是不能得到的。) 徒 副词,相当于“白白地”、“只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想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能到手,白白地被欺骗。) 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曹操早就想废除汉朝自己做皇帝,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 罔 副词,相当于“不”、“无”。 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朝有个手艺高超的人叫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室没有一件不按木头的形态雕刻出各种物体的形状,而且各有姿态。) 微 副词,相当于“暗暗地”、“悄悄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悄悄地观察信陵君,信陵君脸上的神色愈加和悦。) 微 连词,相当于“如果没有”、“要没有”。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为 介词,表示被动。 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陈涉一人带头造反,而最终秦国七代君主的宗庙被捣毁,秦二世也被人杀死,被天下人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 介词,相当于“向”、“对”、 “在”。 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今如果把我们的队伍谎称是公子扶苏及项燕的军队,向天下百姓发出号召,一定会有很多人响应。) 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对信陵君哭,信陵君派人砍下了她仇人的头,进献给如姬。) 为 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啊”。 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对方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公输:“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相 副词,在动词之前,有指代作用。 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夫。)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子们见了我不认识我,笑着问我从什么地方来的。) 向 副词,相当于“早先”、“从前”、“刚才”。 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刚才我分析了众人的议论,他们都在贻误您,不值得跟他们商量大事。)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早先如果我不干这种捕蛇的事,那早已困顿不堪了。) 幸 副词,相当于“希望”、“幸亏”。 西门豹治邺:“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到了给河神娶媳妇时,希望三老、巫祝、父老们去河边送那女子,还希望来告诉我一下,我也要去送那女子。) 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如今有危急的事,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旋 副词,相当于“不久”、“随即”。 冯婉贞:“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随即见一个白人头领率领着一百来个印度兵,那是英军头领,骑马向前。) 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一会儿见鸡伸长头颈来回甩动,*近一看,原来蟋蟀躲在鸡冠上,紧紧叮住不放。) 寻 副词,相当于“不久”、“随即”。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南阳刘子骥,是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兴冲冲地准备去寻找桃花源。没结果,不久得病死了。) 雅 副词,相当于“常”、“向来”。 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天文、历法等,因此派公家的车子特地征召他并任命为郎中) 焉 代词,相当于“他”、“它”。 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地超过一般的人,还尚且拜师而向老师讨教。) 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问焉。”(我曾经向狱中的老书吏询问过这事情。) 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 曹刿论战:“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是难于捉摸的,我担心在那里有埋伏。)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和雨便在那里产生。) 业 副词,相当于“已经”。 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把它捆扎起来堆在高处) 以 介词,相当于“因”、“因为”。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景物明媚而喜悦,不因为自己不得意而感到悲凉。) 以 连词,相当于“而”,既可顺接,也可逆接。 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地势平坦而且路近,去游玩的人就多;地势险峻而且路远,去游玩的人就少。) 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回想他们已去世的祖辈父辈,冒着风霜寒露,披荆斩棘,才有一尺一寸的土地。) 抑 连词,表示选择或轻微的转折。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跟袁绍相比,名声小而且人马少,然而曹操最终打败了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仅是得天时,而且也是他能用智谋的结果。) 与妻书:“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我能忍受这种状况吗?还是你能忍受这种情况呢?) 庸 副词,相当于“哪”、“何必”、“难道”。 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何必去知道他们比我年长还是比我年少呢?) 用 介词,相当于“因”。 狱中杂记:“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者罄衣装。”(因此,有钱的人家要贿赂几十两几百两银子,贫穷的人也要卖尽家中的衣装。) 缘 介词,相当于“沿着”、“依据”。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朝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城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盛证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音乐与汽车结合资讯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建福州港后铁路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农垦土地资源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全渠道订单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原木特色家居饰品电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年疼痛医疗服务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研究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文档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DB37T 4010-2020 含阿胶的食品中阿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同化物的运输
- 质量成长记-过程模式作业表
- 漆黑的魅影-精灵分布图鉴
-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课件课件
- 200T钻具点压校直机技术方案
- 挡土墙计算书(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