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中十月九年级语文月考卷一 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田圃:p 留滞 zh 缟素 (go)B.沁园春 qn 喑哑 yn 润如油膏 rn C.蓑衣 sho 禁锢 g 分外 fn D.妖娆 no 崩殂(c ) 稍逊风骚 sn2.括号中对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文中指国风离骚)B.须(必须)晴日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D.等(等待)死,死国可乎? 3.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A沁园春 雪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化静为动,使之生机勃勃。“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明了主旨。B雨说郑愁予是中国台湾诗人,全诗的叙述主角是“雨”,它象征着一位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作者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C.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被毛泽东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一句既表达陈胜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不满,又表明其敢想敢干当家做主的远大抱负。D.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4如今,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但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条宣传语。要求简洁生动,可读性强。(2分) 5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4分)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委缩(1)。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 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2)。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3)。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4),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6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次,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7,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_、_、_。(3分)8、理解性填空(5分,每小题1分,错一字该小题无分)、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他是“ ,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是“ , 。”、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 , ”,这是杜甫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9语文综合性学习某班举行以“青春随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1)、青春是什么?(3分)某同学这么认为: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个人都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你认为青春是什么?请仿照该同学的句式也写写。 (2)、青春宣言:我们因为拥有青春而骄傲。我们发出我们青春豪迈的誓言:我能飞,我能高飞!我的未来,我主宰!请写出你的青春誓言。(3分) 。二、阅读(42分)(一)、阅读沁园春雪,(9分)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B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C-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3分) A (1分) B B (1分) C (1分)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运用了_ _、_ _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_ (2分)3.上阕以_字统领,展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下阕以_字统领,历数了中国历代君主,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_ 的情感.(2分)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能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什么新的时代意义?(2分)_ (2) 、(9分) 标题: 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20、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12字以内) 21、文章第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两种措施?(2分,从双曲线句子提取信息,每点1分)答: 22、文章第段画单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答: 23、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2分,每点不超过8字)答: (三)(9分)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1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用原文词语回答)(1分)2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和_的修辞方法。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_ (作者名); (篇名)(3分)3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和 的要求。(1分)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1分)5第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 三文言文阅读(一)陈涉世家(15 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茍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茍富贵,无相忘 ( ) (2)会天大雨,道不通。( )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大楚兴,陈胜王。 ( )2,翻译句子(4分)(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4、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了那些舆论准备工作?请简要概括。你怎么评价这些准备?(3分) (二)古诗文鉴赏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