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法复习之词性.doc_第1页
高中语法复习之词性.doc_第2页
高中语法复习之词性.doc_第3页
高中语法复习之词性.doc_第4页
高中语法复习之词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 性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十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拟音词。这十一类词根据其造句功用的不同又可归纳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大多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个别能充当句子成分的,但也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拟音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有时也作定语。名词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1)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客户、司机、汽车、球、原理。(2)时地名词。表示时间或处所。如:星期天、上午、客厅、图书馆。 (3)方位名词。表示方向或关系位置。 如:上、下、左、右 。名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两个: 1、一般能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不受副词的修饰。如: 两个客户,*不客户 三辆汽车,*都汽车 四个星期天,*很星期天 一间客厅, *也客厅2、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如, 向客户(讲清楚) 把汽车(开过来) 从星期天(开始) 在客厅(跳迪斯科)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在词类里,动词的情况最为复杂。(1)及物动词。表示以某种事物为对象的动作行为。如“看、擦、研究、调查、支持、发展、批评”等。 (2)不及物动词。表示不以某种事物为对象的动作行为。如“坐、飞、睡、走、哭、咳嗽、游泳、交谈、辩论”等。一般来说,不能带宾语的一定是不及物动词 (3)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想念、敬佩、希望、担心”等。(4)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停止”等。(5)使令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如“使、令、叫、请、教、让、迫使、命令、请求”等。(6)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有、没有、没。(7)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如“像、似、如、如同、仿佛”等。(8)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或肯定。只有一个“是”。(9)能愿动词。表示行为或状况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意愿性。表示可能性的,如“能、会、能够、可能、可以”等;表示必要的如“应、应该、应当、要、得(di)”等;表示意愿性的如“愿、愿意、肯、敢、要”等。能愿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基本作用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一起构成能愿短语。(10)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包括表示单纯趋向的“上、下、进、出、开、起”和“来、去”,表示复合趋向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等等。动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三个:1、许多动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如“看着、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2、一般能进入“X不X”的格式,并且大多能带宾语。如“看不看?坐不坐?看不看书?坐不坐沙发?” 有的动词受词义限制,不能说成“X不X”,只能说成“X没X”。如“听见”一词是表一种已然的行为,我们只能问“听见没听见?”(方言里有“听不听得见?”)不能问“听见不听见?” 3、某些动词可以按AA或ABAB式重叠,重叠后表示动量,有“一下”或“反复多次”的意思。如:看看看,擦擦擦;考虑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研究。【几个容易判断错误的动词】1动词“是”“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有语病的句子 正确的句子老师有布置作业吗吗? 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老师布置作业了没有?你有去超市吗? 你去过超市吗? 这道题老师讲过吗?昨天有下雨吗? 昨天下雨了没有?3助动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 一本书”、“拿一本书”、“拿一本书”。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或者状语。可以修饰名词(红花),也可以修饰动词(勇敢前进)。(1)表性质的: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软、硬、苦、冷、热、坚固、平常、漂亮、干净、纯洁(2)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3)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飞快(4)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两个:1、一般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全都不能带宾语。例如“老实”可以说成“很老实”非常老实”,但不能带宾语。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的重要区别。心理活动动词一般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且又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他),非常想念(这位者朋友) 2、许多能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重叠后突出度量,有“很”或“相当”的意思。如“好好好,慢慢慢,红红红,老实老老实实,高兴高高兴兴”。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第二、第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数词的语法特点: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构成“数量词语”,在句子中一般做定语(一本书),有时也做补语(来了三回、看了五遍)。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3、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一般不能单用。可分两类: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1)有专用的: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伙不定单位:些、点(2)有借用的:摸(摸一摸,走一走、说一说、看一看)“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架次: 飞机架数次数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人次: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十个人一起行动三次,总计叫“三十人次”。2动量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六、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1、人称代词。对人物起称代作用的代词。如:第一人称的“我、咱”,第二人称的“你、您”,第三人称的“他、她、它”这些代词都可以带上“们”表多数。此外,人称代词还有“自己(复称)”、“人家(泛称)”、“大家(总称)”等。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区别作用的代词。如“这 (近指)”、“那(远指)”和由它们构成的“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这儿、那儿、这会儿、那会儿”等。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求代作用的代词。这类代词不是直接指代某个对象,而是通过询问,求代某个对象。如“谁、什么、什么样、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虚词意义比较虚灵,不能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但虚词的作用十分重要,能配合实词造句,协助实词表达意义,帮助句子成分或分句表达关系,是汉语里的一种重要语法手段。七、副词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1)程度副词。如“很、最、太、更、非常、特别、十分、格外、略、比较、稍微”等。 (2)范围副词。如“只、都、仅、共、全都、统统、总共、一齐、一概、仅仅”等。(3)时间副词。如“正在、正、在、马上、立刻、立即、刚、已经、曾经、才、往往、一直、渐渐、常常、始终、终于、偶尔、忽然”等。(4)频率副词。如“再、又、还、一再、再三、屡次”等。(5)否定副词。如“不、没、未、别、甭、莫、勿、没有、未必、不用”等。(6)语气副词。如“必、必定、准、当然、的确、简直、几乎、也许、大概、其实、索然、果然、居然、竟然、幸亏、偏偏、反倒、难道、莫非”等。 (7)关联副词。如“却、就、又、才、也、还”等。关联副词用在词语和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表明某种关系。副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两个:1、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如我们可以说“很珍惜、很珍贵”,不能说“很珍珠”,因为“珍惜”是动词,“珍贵”是形容词,“珍珠”是名词。2、一般只能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如“(好得)很、(美)极(了)、(高兴)万分”。因此可以说,副词具有纯状语性。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这件衣服特别好看。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八、介词介词用在名词和别的词语前边,一起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意义。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表排除的:除了、除非介词的语法特征: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他在家里(动词)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介词与动词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九、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如“厂长和经理”。“和”表示并列关系;“厂长或经理”,“或”表示选择关系。连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词语连词。这类连词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如“和、与、同、跟、及、以及”等,它们只能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连词“而、或、或者、并且”等,也常常用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 (2)句间连词。这类连词主要在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如“因为所以、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并且、而、虽然但是、因此、如果、只,要、只有,以便、以免、那么、可是,然而、即使、无论、不管”等。有的句间连词,如“但是,因此,所以”等,也可以用来连接句子或句群。连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两个:1、具有纯连续性。连词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凡是有修饰作用的词,都不是连词。如:“这个孩子越鼓励越不听话”,“越越”有关联作用,但两个“越”又分别起修饰作用,它们是副词,不是连词。2、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连词总要同时关涉到两个或几个语言单位。在结构中,只要有连词出现,不管是单个儿使用还是配对使用,都一定可以找到它所同时关涉的两个或几个语言单位。凡是只有单向性的词,即可以不在两个单位之间起作用的词,不是连词。比如介词,总是跟后边的名词等组成介宾短语,具有单向性。试比较: 他和小王有看法。 他对小王有看法。 例的“和”,同时关涉前后两个单位,具有双向性,是连词;例的“对”,只跟“小王”关系密切,具有单向性,是介词。十、助词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比况助词:似的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吧、呢、了、啊(祈使语气)啊(感叹语气)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易混词的辨析标准】一、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二、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三、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四、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五、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六、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七、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兼类词的词性与句中的位置、作用】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词 性 练 习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2、选出全是副词的一组( )A永远 大概 能够 同样 B经常 已经 立刻 恰好C简直 罢了 除非 然而 D结果 正在 必然 唯独3、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何况 一旦 以致 根据 B丰富 经济 繁荣 明白C本着 由于 也许 至于 D始终 再三 必定 略微4、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A名词 动词 连词 B名词 形容词 介词C代词 副词 介词 D动词 动词 介词5、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 B小青在上海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 D我和你一起走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A他在学校里他在阅览室学习 B这座房子朝南他朝北走去了 C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他的字写得很工整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C工作随便,学习松懈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D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8、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词的词性分析正确的一组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 在学校集合去爬山。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9、对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名词助词形容词动词代词代词 B、 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名词C、 代词助词介词动词助词名词 D、 代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助词名词10、对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A、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介词 B、名词 名词 形容词介词C、动词 名词 动词 副词 D、动词 动词 副词介词11、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A、 动词 方位词 量词 B、 介词 方位词 量词C、 动词 助词 量词 D、 介词 助词 量词12、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