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对偶和类比3-1 对偶和类比的概念机电装置中都存在紧密联系的电磁系统和机械系统。必须同时分析这两方面才能建立整个装置的运动方程并研究其动态特性。为此作准备,本章将研究系统的构成元件和其中的对偶和类比关系。能以形式相同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的两个物理系统称为相似系统。若两者属于同一类型(例如同为电磁系统或同为机械系统),则称两系统具有对偶关系;若为不同类型(例如一为机械系统,另一为电磁系统)则称两系统具有类比关系。如果对于相似的两物理系统之一的微分方程已求出解答,则另一系统的解答也必为相同形式。对任一系统可以选取其更易求解的对偶或类比系统去分析,将结果还原为原系统的量得出最后解答,这就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由于电路系统与磁路系统、机械系统、热路系统和音响系统等均具有相似性,而电量易于精确测量和模拟,对电网络已有许多成熟的解析方法和计算机数值解法,因此掌握了对偶和类比后,即可将这些方法推广应用于磁路、机械、热路、声学和其它系统的研究。3-2对偶电路一、对偶电路若有两个电路,一个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的回路电压方程与另一个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的节点电流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则称该两电路互为对偶电路。例如图3-1为有电势源e供电的RLC串联电路,其回路电压方程为 (3-1)且有 (3-2) 图3-2为由电流源供电的GCL并联回路,其节点电流方程为 (3-3)62页图3-1 RLC串联电路图3-2 GCL串联电路表3-1 对偶电路的对偶关系电源形式电势源e(=u)电流源i自变量电流电压对偶元件及其对应表达式元件连接方式及其对应表达式串联并联且有 (3-4)比较式(3-1)、(3-2)和式(3-3)、(3-4)可知这两组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这样的两个电路就是对偶电路。显然当图3-2中的G、C、L和电流源i的数值分别依次等于图3-1中的R、L、C和电势源e的数值时,则由式(3-1)解出的i值必然等于由式(3-3)解出的u值。比较这两个互为对偶的电路的图形和表达式,可得全部对偶关系如表3-1所示。对于更为复杂的情况,上述对偶关系也同样适用,详见下面例题。【例3-1】图3-3(a)为具有两个电势源和三个回路的电路。试化为如图3-3(b)所示的具有两个电流源和三个节点的对偶电路。【解】与串联化为与并联;与串联化为与并联;以上两支路并联化为其对偶的两部分串联;再与串联化为再与并联;再与并联化为再与串联;再与、的串联电路相并联化为再与、的并联电路相串于是得出图3-3(b)。图3-3 较复杂的对偶电路以上求法可用数学证明其正确性。由图3-3(a)三个回路可列出方程组为 (3-5) ( 3-6 )式(35)和式(36)结构形式相同,故图3-3(a)、(b)为对偶电路,各物理量对偶关系如下表3-2:表3-2图3-3(a)图3-3(b) 二、对偶电路的图解求法根据例3-1求对偶电路方法的原理,可以总结出一种由图解直接求对偶电路的一般方法,它适用于任意复杂电路,如下: (1)在电路的每一回路中取一点,依次编号为1,2,n;在电路外任意绘一包围线,相当于等电位的节点0。(2)从每个编号点出发,向该回路的每一元件和电源画辐射线,到达包围线或到达相邻的编号点。回路的每个编号点对应于其对偶图中的节点(0点对应于零电位节点),而这些辐射线则对应于对偶图中的对偶支路。(3)对每一回路按相同方向标出回路电流参考方向,使流经两回路边界支路的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对每一电势、大件电流和元件电压也都给出参考方向。按照表3-1进行对偶变换。把电势源换为电流源时,若电势e与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此时电压ue却与电流参考方向正相反),则此电势对偶换为流人节点的电流源,而回路电流则换为离开节点的电压,从而保持此电流源仍为发生电功率。同理如一元件的电压与回路电流取相同参考方向,则换为流出节点进入其对偶元件的电流,如该元件电流与回路电流取相同参考方向,则换为离开节点跨越其对偶元件的电压。【例3-2】图3-4(a)所示为具有三个回路的电路。试画出其对偶电路。【解】 (1)图3-4(a)中每回路内取一点,分别编号为1、2、3,在电路外围画一虚线。在其对偶电路图3-4(b)上,1、2、3对应于节点l、2、3,虚线上参考点0对应于零电位点0。(2)从图3-4(a)上的编号点1、2、3分别穿过元件(或电势源)画辐射线1一01,102,103,12,1一3,(详见图3-4(a))。每一辐射线在对偶图上即为一条支路。(3)按照表3-1进行对偶变换,即将R1换成G1,C1换成L1,C2换成L2,各电势源也换成电流源。在图34(a)中e1方向与回路电流i1方向一致,故在对偶图上电流源i1的方向应指向节点1。 e2却与回路电流i2反向,故在对偶图上电流源i2的方向为离开节点2。最后整理得出具有4个电流源的节点电路,如图3-4(b)所示。图3-4 用图解法求对偶电路(a) 回路电路(b) 节点电路在结束本节前还应指出,除了两个电路可互为对偶电路外,一个磁路也可和一个电路具有对偶关系,因为磁路方程组与电路方程组在形式上是相似的。因限于篇幅,不作具体阐述。3-3机械系统的元件第一章提过,机械系统有动能储存,有位能储存,还有各种形式摩擦引起的机械损耗。任何机械元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三种效应;但在实际分析时,常将机械系统表示为只具有一种效应的理想元件的相互连接。与以上三种效应相对应的元件分别为惯性元件、弹性元件和阻力元件,其符号如图3-5所示。图3-5机械系统三种元件的符号 (a)惯性元件 (b)弹性元件 (c)阻力元件一、惯性元件具有质量m或转动惯量J的元件称为惯性元件,它们分别产生阻碍运动的惯性力fma或惯性转矩TJ,其表达式为 (3-7)式中a、为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其余与第二章同。一、弹性元件线性的理想弹簧或线性的理想扭力弹簧称为弹性元件,它们的变形分别与弹力fK或扭转矩TK成正比,其表达式为 (3-8)式中K是弹簧的刚性系数而K为扭力弹簧的扭转刚性系数,x和均应从无变形时的平衡位置算起。二、 阻力元件对平移或旋转运动产生阻力作用的阻尼器(粘性或线性摩擦元件)称为阻力元件,它们分别产生阻力fR或阻力转矩TR,其表达式为(3-9)式中Rv和R分别为阻力系数和旋转阻力系数。三、平移和旋转机械系统的相似性由以上三组公式可见,平移与旋转系统的三种元件一一对应,各物理量也一一对应。图3-6(a)为一个由质量m、刚性系数K和阻力系数所构成的平移机械系统,其作用的外力为f。此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3-10)图3-6 两种机械系统(a)平移系统(b)旋转系统图3-6(b)为一个由旋转惯量、扭转刚性系数和旋转阻力系数所构成的扭转机械系统,其作用的外施转矩为。此系统的运动方程为(3-11)从式(3-10)和(3-11)可见,两式的数学形式相同,所以这两个系统是相似系统,其相互对应量如表3-3所示。表3-3 平移和旋转相似系统之间的对应量平移系统旋转系统量符号单位量符号单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质量刚性系数阻力系数favxmkRvNm/s2m/smkgN/mNs/m转矩角加速度角速度角位移转动惯量扭转刚性系数旋转阻力系数TaJKRNmRad/s2Rad/sRadKgm2Nm/radNms/rad34机电系统的类比一、机械系统和电系统相似性的依据电系统应用大家熟悉的基尔霍夫定律,其表达式为: i=0 u=0 (3-12)与此相应,机械系统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和速度(或位移)的连续性定律。达朗贝尔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它可叙述为:任一机械系统达到动力平衡时,作用在其上任一物体上的各种力(包括外力、惯性力、阻力)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其表达式为 f=0 (3-13)速度(或位移)连续定律可叙述为:环绕任一机械回路,其各段速度(或位移)的代数和应恒等于零,即 v=0 或 x=0 (3-14)例如图3-7所示系统,假定梁ad和梁bc的两端均夹在垂直的滑轨中,故只能作上下平移运动,沿abceda兜一圈,按式(3-14)可得v=v1-v2-v3=0,这里v1为b点对点a的相对速度,即v1=ddtXbt-Xat,式中Xbt和Xatb为a点、b点在t时刻对基准平面E的高度。同理v2为c点对e点的相对速度而v3为e点对d点的相对速度。由上述可见,机械系统与电系统的基本定律具有相同的表达式,故可以进行类比。二、机械系统与电系统的类比1力电流(f-i)类比图3-6(a)所示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f=mdvdt+Rvv+Kvdt 正和图3-2并联电路的节点电流方程i=Cdudt+Gu+1Ludt形式相同,所以两者有类比关系。此时机械系统的f和v分别与电系统的i和u类比,通常称为fi类比。2力电势(fe)类比由于图3-1为图3-2的对偶电路,所以图3-6(d)的机械系统也可和图3-1的串联电路相类比,后者的回路电压方程为e=Ldidt+Ri+1Cidt 。此时机械系统的f与电系统的e类比,称为fe类比,又称经典类比。在这种类比中,质量m与电感L类比,刚性系数K与电容的倒数 1C 类比,阻力系数兄与电阻冗类比,均与通常的习惯吻合。由上述可知RvmK机械系统的f=0,当类比于GCL节点电路i=0时,得到fi类比;当类比于RCL回路电路u=0时,得到fe类比。即同一平移机械系统可以有两种类比方法,这同样可推广到RJK旋转机械系统。表3-4中详细列出两种类比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类比关系。三、具有两个自由度的旋转机械系统上述类比可推广到具有两个自由度的机械系统。以图飞38所示由一台具有转动惯量J1的电动机带动个转动惯量J2的负教的机械系统为例,图小第一对轴承和第二对轴承的转动阻力系数分别为R1和R2;T1和1为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转速;T2和2为负载的阻力转矩相转速;Ke为传动它的扭转刚性系数。将电动机和负载取分离体,写出该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3-15)式(3-15)的第二式也可改写为采用fe叫类比,对应电路的回路电压方程为 (3-16)如采用fi类比,对应电路的节点电流方程为了 (3-17)根据上两式可分别画出该系统的两个类比电路如图3-9所示。图3-9与图3-8机械系统对应的类比电路最后应当指出,用类比关系来分析机械系统的方法有两种:(1)根据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找出类比的电路方种,然后求解电路方程,再还原得出机械系统未知量的解;(2)根据表3-3的类比关系,直接把机械系统的模型转换成它的模拟电路。第二种方法由于不必列出微分方程即可直接得出模拟电路,因此使用更为方便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例3-3 试列出描述图3-10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解首先必须对和分别设置位移变量和:(以外力作用前的平衡位置作为测量起点)。接着研究作用在上的各种力,可得 (3-18)其次研究作用在上的各种力,可得 (3-19)上两式完整地描述了系统的运动。采用fe类比,对应电路的方程为 (3-20) (3-21)此类比电路如图3-11所示,于是机械系统的响应可通过研究其类比的模拟电路夹决定。 例3-4 图3-12(a)为一旋转机械系统。竖直圆棒为扭转弹簧元件,其扭转刚性系数为Ke,下端接一飞轮,其转动惯量为J,34为一旋转制动元件,其旋转阻力系数为R。试直接求该机械系统的模拟电路。解 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标出机械元件的参数和位移量图3-12 例3-4的旋转机械系统及其模拟电路(即各点的)加上有关的约束关系,根据类比关系把它们化为模拟电路的元件的对应量,根据各对应的约束关系,即q1=0,q3=q2和q4=0,把各模拟电路元件连接起来。整个过程是从图3-12(a)逐步化为(b)、(c)、(d)图,由于各电路元件流过相同的电鼍q,因此尔后得到一个RLC串联电路。为了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再采用第一种方法验证一下。当利用尔一种方法求解时,先将该机械系统解除约束而得出如图3-13(a)所示的机械模型受力图。在该图上 长为当飞轮具有瞬时角速度(设曾在其上施加外力使其转动起来再撤除外力)时由旋转制动元件产生的阻力转矩,是由于弹性圆棒的扭转所生的扭转创,而为飞轮惯性力矩,各转矩的实际方向如图3-13(a)所示,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可得按fe类比关系,与上式所对应的电路方程为如以代入上式,可得图3-13例3-4的受力图及模拟电路上式所对应的电路即图3-13(b),它与第二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完全一致。习 题31什么是对偶?什么是类比?32分别写出作用于机械系统的惯性、弹性和阻力元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3求图3-14所示机械系统的模拟电路。34求图3-15所示电路的对偶电路。35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安全生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北京市起重机械作业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2025年护士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试题(附答案)
- 宠物食品定期配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科目一情感测试题及答案
- 宠物疫苗接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庭财产托管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
- 果蔬茶亲子互动乐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农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入院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 2025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春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广东
- 消防装备技师题库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
- 15 青春之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系统的发展城轨车辆电气控制系统课件
- 腹腔镜操作标准化流程指南
- 输液空气的栓塞及预防
- 财务知识及财务分析培训
- 《化工设备设计原理与实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