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现代文阅读.doc_第1页
八下现代文阅读.doc_第2页
八下现代文阅读.doc_第3页
八下现代文阅读.doc_第4页
八下现代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课外部分) 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方银官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金色花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秀,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的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作者:蓝兮,选自散文) 1本文的线索是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 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 3仙人掌花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它不仅形美,而且神美。根据原文回答。 形美: 神美: 4文中能点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5“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一句中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主要写的是仙人掌的金色花,可在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海棠、文竹、月季花? 7读了本文,你从中悟到做人的什么道理?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宽容是一种爱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最起码也成了你来我往的AA制的记账方式。但是,我还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下去这个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尽如水泥方砖铺就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平坦坦。不尽如人意、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所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去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内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作者:肖复兴) 8选文以一首小诗开头,请你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9选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正反结合,逻辑严密。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所举的正面事例。 10“宽容是种爱”,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1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 ,加点词“这里”指的是 。 12根据语境,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 。 1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 1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等。 15从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6第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17第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 1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 19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 20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1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2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3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生命的连接 女儿跑上了车厢,回头一挥手,转身就消失在门里,潇洒地走了。列车也开走了,眼前只剩下长长的铁轨,和女儿的母亲还挂在眼角的泪滴。那铁轨伸向远处,愈远愈细,细得像两条黑色的线,牵住了我们的心。 它也牵在女儿的心上么? 女儿长大了,终于要离开母亲了。昨晚,做娘的几乎絮叨了一夜,也不知第一次远出求学的女儿听进了多少。看到她挥手离开时的神态,唉,毕竟是年轻人!(记不得我们年轻的时候是否如此?) 五天以后,女儿来信了,看到邮戳,是她一到北京站就发出来的。信的开头她这样写道:在徐州车站,她一上了车厢,没有敢再回头,因为她不愿我们看到她的泪水,她的软弱。 我的鼻子突然酸了,我竟然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孩子。连忙点了一枝烟,走到阳台上,久久地凝望着北方的星空。 那晚,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这样的信了。逝去的岁月中,也只有和最亲密的朋友才这样写信。我告诉女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己的写作和读书,自己的快乐和困惑 女儿离自己很远很远,然而,我从未感到女儿离自己这么近,要女儿向我敞开心扉。我第一次意识到,我需要的决不是女儿对自己的尊重,而是女儿的真诚的友谊。 我的希望没有落空,女儿的信很快就回来了。从此以后,几乎每星期,都有我们的一封信,飞行在长长的铁道线上,或南或北,或北或南。 我收到信都在周四,而女儿收到信,应该在周末。信永远是那么长。为了怕超重,我选了最薄的信笺,而且常常有不尽的余意,要留到下一封信去说。 每个星期四,就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日子。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女儿学业繁忙,我还得逐字逐句给妻子“翻译”出来。如果有一个星期四收不到女儿的信,那晚上的灯光就不会熄灭。有一次,一位好心的同事将信收下,忘记交给我,害得妻子落了一夜的“雨”。我们没有去过北京,但我们对每晚北京的气象预报一定比徐州还熟,天热了、冷了,刮风了、下雨了那长长的黑线似的铁轨上,仿佛连气象的每一分变化都传到我们的心头。 女儿就读的那所大学就更熟悉了。我们仿佛看到学校高耸的大门,门里的花坛上盛开的鲜花;我们仿佛看到学校图书馆深夜不灭的灯光,甚至听到那翻书的沙沙声;我们仿佛听到学生宿舍里的高声喧哗和永无结论的争辩;还有,在那高大的核桃树下初恋的情人们的低声蜜语 信在女儿的笔下不断加厚,女儿在信中也不断地长大,女儿不但记叙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抒写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理解和思考。有一次,她终于突出校园的围墙,只身带着背包、水壶,去寻访修复的和没有修复的长城。在古长城的烽火台上,她遥望广袤无垠的宇宙,思索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 她不再是一个孩子。 我曾经希望她在毕业后能将校园的感觉写成一本散文集。不料她将这设想提早了一年。大三那年暑假,她将一大堆稿子交给我,题名为寻梦的年华。这一本集子就是那三年中一百多封长信的升华与提炼。 我一夜无眠。 大约连女儿也没有想到,她这一堆文稿会给父亲的心灵如此大的震动。透过这堆文稿,我感觉到与女儿的友谊的发展和生命的连接。 我忽然理解了生命延续的真正含义。大江后浪推前浪,江流才涌动,才奔腾,才一泻千里奔向大海 24女儿“跑上了车厢”“潇洒地走了”的原因是什么? 25第三段中父亲看到女儿挥手离开时的神态,发出了“唉,毕竟是年轻人!”的感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唉,毕竟是年轻人!”这一句子内涵的理解。 26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我竟然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句中,“我”对女儿哪方面还不够了解? (2)作者为什么要“久久地凝望着北方的星空”? 27女儿离自己很远,“我”为什么反而感到女儿从未离自己这么近? 28文中反复出现“长长的黑线似的铁轨”有何作用? 2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连接”的理解。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上星期五晚上,我接受了英王陛下的委托,组织新政府。这次组阁,应包括所有政党,既有支持上届政府的政党,也有上届政府的反对党,显而易见,这是议会和国家的希望与意愿。我已完成了此项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战时内阁业已成立,由5位阁员组成,其中包括反对党的自由主义者,代表举国一致的团结。三党领袖已经同意加入战时内阁,或者担任国家高级行政职务。三军指挥机构已加以充实。由于事态发展的极端紧迫感和严重性,仅仅用一天时间完成此项任务,是完全必要的。其他许多重要职位在昨天任命。我将在今天晚上向英王陛下呈递补充名单,并希望于明日一天完成对政府主要大臣的任命。其他一些大臣的任命,虽然通常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我相信议会再次开会时,我的这项任务将告完成,而且本届政府在各方面都将是完整无缺的。 我认为,向下院建议在今天开会是符合公众利益的。议长先生同意这个建议,并根据下院决议所授予他的权力,采取了必要的步骤。今天议程结束时,建议下院休会到5月21日星期二。当然,还要附加规定,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前复会。下周会议所要考虑的议题,将尽早通知全体议员。现在,我请求下院,根据以我的名义提出的决议案,批准已采取的各项步骤,将它记录在案,并宣布对新政府的信任。 组成一届具有这种规模和复杂性的政府,本身就是项严肃的任务。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正处在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战争的初期阶段,我们正在挪威和荷兰的许多地方进行战斗,我们必须在地中海地区做好准备,空战仍在继续,众多的战备工作必须在国内完成。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如果我今天没有向下院做长篇演说,我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宽恕。我还希望,因为这次政府改组而受到影响的任何朋友和同事,或者以前的同事,会对礼节上的不周之处予以充分谅解,这种礼节上的欠缺,到目前为止是在所难免的。正如我曾对参加本届政府的成员说的那样,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极为痛苦的严峻的考验。在我们面前,有许多许多漫长斗争苦难的岁月。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全部能力,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人类悲惨的罪恶史上所从未有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胜利,没有帝国的存在,就没有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自己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世代相传的强烈欲望和动力。但是当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我是心情愉快、满怀希望的。我深信,人们不会听任我们的事业遭受失败。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有权要求大家的支持,我要说:“来吧,让我们同心协力,一道前进。” (作者:丘吉尔) 赏析:丘吉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195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数百篇演讲无一不具有文采。为此,他曾被美国展示杂志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的八大演说家之一。1940年,英国内忧外患,形势严峻,邱吉尔受命于危难之际,并发表了这篇就职演讲,他坦诚直率,慷慨激昂,给人以果断刚毅之感,演讲家于其中喊出了“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的人生奋斗的最强音。这句话蕴含着巨大的潜台词,同时也是贯穿整个演讲红线。 30“我已完成了此项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句中的“此项任务”指的是什么? 31体会下列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其他许多重要职位在昨天任命。我将在今天晚上向英王陛下呈递补充名单,并希望于明日一天完成对政府主要大臣的任命。 32“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全部能力,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人类悲惨的罪恶史上所从未有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的“这”指代什么? 33“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胜利,没有帝国的存在,就没有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自己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世代相传的强烈欲望和动力”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这一点”指的是哪些句子? 34反复朗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参考答案 1我对仙人掌的感情变化。 2原本我不相信它会焕发生机。我不喜欢它丑陋的模样,比我想象的还丑。 3第十自然段和第十四自然段。 4最末一句。 5为自己对其漠不关心,不喜欢而感到后悔。 6烘托仙人掌的坚强。 7外表丑陋的不一定不美,美在其本质。(符合此意即可) 8用小诗开头,在于引出作者的观点,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9普鲁斯特发现“定比”定律后,竟将一半功劳归于论敌。 10只要有观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11yn 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