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辅导知识点.doc_第1页
八年级辅导知识点.doc_第2页
八年级辅导知识点.doc_第3页
八年级辅导知识点.doc_第4页
八年级辅导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象名词就是表示状态,品质,情感的没有实物的名词。比如responsibility,law,love。具体化就是前面可加冠词(a/an),变成可数名词。什么名词前面都可加the,用在任意的实意名词和抽象名词前,可表示专有名词。请问抽象名词具体化中的名词一定是不可数名词吗? 抽象名词具体化有有什么条件?答:一般说来抽象名词为不可数名词,但当抽象名词表示具体的东西时,可用作可数名词且词义发生变化,叫抽象名词具体化。主要类型如下:抽象名词表示具有某种特性、状态、感情情绪的人或事。如:抽象名词(不可数) 具体化(个体名词,可数名词)in surprise惊讶地 a surprise一件令人惊讶的事win success获得成功 a success一个(件)成功的人(事)win honor赢得荣誉 an honor一个(件)引以为荣的(事)Failure(失败)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a failure失败者失败是成功之母。by experience靠经验 an experience一次经历youth青春 a youth一个青年人have pity on sb.怜悯某人 a pity可惜的事情with pleasure乐意 a pleasure乐事抽象名词与a(an)连用,淡化了抽象概念,转化为似乎可以体验到的动作、行为或类别。如:A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a must in international trade.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walk(swim, bath, talk)with me?It is waste of time reading such a novel.She made an apology to her mother for her wrong doings.抽象名词具体化 2011-03-21 09:15:29| 分类: 语法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抽象名词具体化抽象名词不表示具体的事物,因此无单复数。如:make fun of;make progress;make use of;be in danger;sit in silence;of great use;of great importance;of great help;of great value;etc.但抽象名词具体化之后就要加上相应的冠词了,经典例句与搭配:1.You are a danger to the public=You are dangerous .2.It is a pleasure to help you=(pleasant)3.A dictionary is a necessity in learning English.(necessary)4.It is a long wait in the dark.5.It can grow to a lengh(height/width/depth) of 11 meters.6.Ive got a pain here.7.It i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energy/materials).8.China has a history of about 5000 years.9.a terrible experience,a sense of humour(touch),a sweet memory,have a good(nice)time,at a speed of,have a population of,have an area of,a collection of,in a hurry,all of a sudden,etc.10.take/have a look(bath/break/nap),have a walk/swim/sleep.二、具体名词抽象化。 具体名词可以部分的丧失其一般意义,具有抽象名词的特征,因此无单复数形式。具体小结如下: 1.表示交通工具一类时,by接抽象名词(无单复数、无限定词);否则要用相应的介词。如:by bus/car/ship/air/train/bike=on the bus;on his bike;on the train. 2.表示一般性的抽象含义或常规含义时,不用冠词;表示特定的具体含义或非常规含义时要加上相应的冠词。试比较: go to school(上学读书) go to the school(上学校也许是送报纸的) go to church(去做礼拜) go to the church(去那个教堂未必是信徒或牧师) be in prison (坐牢) be in the prison(在那个监狱未必是犯人) be at school (在上学) be at the school(在那所学校未必是老师或学生) in hospital(住院) be in the hospital(在那家医院未必是医生或病人) go to bed(去睡觉) go to the bed(未必是睡觉也许是铺床或拿东东) 此外:in debt(负债);in mind(记在心上);after class(课后);at table(吃饭);at night/noon,etc. 3.球类三餐不用冠词,而乐器类名词前要用。 如:play basketball/football/volleyball/badminton. 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dinner.引子: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几只大白鹅,家里来人时,它们就会伸着长长的脖颈大声地鸣叫,追咬来人,貌似很凶的样子。一开始,我就很怕它们,它们冲着我叫,我就吓得不得了,一边找棍棒迎击它们的追咬,一边抽身逃跑。结果是你越跑它们越追,你跑得快,它们追得更快。其实,只要知道它们的秉性,制服他们是很容易的。你只要不怕它们,当它们冲你叫时,你却追上前去,它们就怕你了,这时就是它们扭头逃跑了。你只需追上去,快速抓住它的脖颈,将它提起来,它便没了威风,刚才还凶神恶煞似的大鹅就任由你摆布了。 英语语法其实是很容易的、很简单的。 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因为语言是用来表达人的思维的。只要掌握了英语的思维方式,就算是扼住了英语的脖颈。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时刻注意汉语和英语思维的异同,便能将这只貌似凶神恶煞的“大鹅”提起来自由摆布了! 学外语,很重要的一个好习惯就是“求同辨异”,也就是要善于发现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共同之处和辨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合理利用这些异同。而关键在于注意它们的相异之处。那么,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异同呢?别着急,且待我慢慢讲来。 其实,无论是什么语言,既然同是人类的语言,基本的思维是相同的、相通的,要不的话,各种语言之间就没有办法互相翻译了,不同语言之间就没法沟通了。汉语和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汉语和英语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相同、相通的。反映在句子结构中,这种相同表现为:二者的句子基本框架都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例如: 刘老师教英语。= Mr Liu teaches English. 刘老师在给我们讲课。= Mr Liu is giving us a lecture. 下面就着重说说英语和汉语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在句子结构上的“异”。 英语的思维是相对比较“单一”的,可以说是“一维”的。这在其单词的构成、句子结构、文章结构上都明显地反映出来了:英语单词是将字母从左到右单向排列构成,而汉字则是在平面空间中的二维结构;英语句子的思路比较单一,大体上是“先主后次(先概括后细节、先总后分、先果后因)”,而汉语的句子则不受此约束;英语的文章结构也多是“先主后次(先概括后细节、先总后分、先果后因)”,而汉语的文章结构则不受此限制,且崇尚“赋比兴”等。比如中式书信开始往往要有一大套问候、铺垫,到最后才将要谈的事情说出来,而英文的书信则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末尾才做简短客套。 有一个日本公司和一个美国公司有商务信函往来,一开始,双方都感到对方的信函难以理解:日本人觉得美国人的来信太没礼貌,而美国人读了日本人的来函则发现净是些礼貌客套话,老半天还没还不知道对方要谈什么业务。后来,美国人找出了规律,收到日本人的来函,倒着读,先读末尾一段就够了。这个故事凸显出东西方思维的典型差异。 简而言之,英语的思维是“开门见山”型的。所以,在理解和组织英语句子时,要时刻记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 例如: 今天晚上8:009:00,刘胜生教授(呵呵,其实我是愧对这个称呼的)在百度英语聊天族四给大家做一次关于英语句子结构基本规则的讲座。= Professor Victor Liu【跟汉语顺序正好颠倒过来!】is giving 【注意时态】a lecture【主要的内容说完了,后面再详述细节内容】 on the Basic Rules of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注意仍然是先主后次:先说基本规则,再说是什么的基本规则英语句子结构的】 in Baidu English Chat Room 4 from 8:00 pm to 9:00 pm this evening【又是跟汉语颠倒着的哟,而且,先说地点再说时间】. 下面仅就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举例说明: 1. 一个汉语句子可以没有谓语动词,也可以连续数个主谓结构并列出现而不需要有任何分隔,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却必须有一个、且仅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且有严格的时态变化: 他很年轻。= He is young. 那时他还年轻。 = He was a young man then. 他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里飘浮着的朵朵白云。 He lay on the grass, looked up in the sky float white clouds. 那么,当一个句子中需要用到两个及以上动词时,怎么办?很简单,方法有三:一是加引导词(包括传统语法里的从句引导词和并列连词),二是将次要的动词变成“非谓语形式”,三是用“多用介词短语”。例如上面这个例句正确翻译应该是: He lay on the grass, gazing at the white clouds (floating) in the sky. / He lay on the grass and gazed at the white clouds which were wandering in the sky. 又如: 上课铃响起,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没有拿书。(The bell for class rang, teacher walked enter classroom, in hand not take book.【】) = With the bell announc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With the bell for class, the teacher came/walked into the classroom, no book in hand / without a book in his hand. 【多用介词短语】 2. 汉语中句子常常可以省略主语或没有主语,而英语却少见“无主句”: 下雨了。= It is raining. 从北京到上海有1050公里。= It is about 1050 km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不知道这个主意可行不可行。= I have no idea whether this idea will work. 英语中最常见的“无主句”是祈使句: Please write soon. Do remember me to your brother. 所以,在将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确定、补充适当的主语: 例1. 有个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 【分析】“有”表示“存在”,可以用“there be”句型。但这个句子主要是说“博士买驴”而不是说有没有博士,所以干脆将“有”忽略,直接译成:A doctor went to the market to buy a donkey. 例2. 房子里没有人。(= 没有人在房子里。) There was nobody in the house. / Nobody was in the house. 例3. 你哪里疼?= Where does it hurt? 例4. 今天星期五。= It is Friday today. / Today is Friday. (前者较正式) 例5. 电话上有人找你。= 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上面这个例5正好又引出另一个重要差异:英语惯用被动式,汉语被动不明显。 3. 英语惯用被动式,汉语被动不明显。 例1 我很荣幸能应邀给大家做这次讲座。= I am honored to be invited to give you this lecture. 例2 被害人的身边发现了一把刀。A knife was found close to the murdered man. 于是,我们要记住,在做英语句子时,“多用被动语态”。(当然,这个“多”是相对于汉语来说的。多用滥用。)1. 什么是语法? 通俗地说,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遵守的规律。 英语的语法和汉语的语法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细节处却有所差异甚至相反。 学习英语语法,能帮你更快地学会英语。 学好英语语法,能帮你更准确地理解英语的句子和文章,更重要的是它能帮你说、写Good English(合乎英语语言规范的、思维和表达都地道的英语句子和文章)。 作为中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必要将语法学得过细,只需懂得基础的语法知识并熟练运用就够了。 故而,本教程仅讲授“基础语法”,旨在使英语语法学习摆脱一种困境: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英语教学中,严重存在 “死抠语法”的现象,这给师生们带来苦恼,磨灭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CE英语语法”将使语法教学变得容易而实用! 2. 词类:也叫词性。 人们盖房子,需要砖、瓦、水泥、钢筋等等建筑材料。在英语中,单词好比是盖房子用的砖、瓦、水泥、钢筋等等建筑材料,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这规则即是语法)搭建在一起,就构成句子。 句子就好比是房子。 文章就好比是村庄、小区、城市等等。 单词在构成句子中的作用并不相同,正如钢筋、水泥、木料、砖瓦、铁钉这些不同的建筑材料在盖房子中的功用各不相同一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单词是如何构成句子的,我们需要按照单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给单词分门别类,这样英语单词就被分成了不同的词类。因为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单词在句子中的性质,所以“词类”也被称作“词性”。 以下对英语的词类暂作简介。 1) 【动词(VERB)】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come, go, stay, is, taste, sing。(动词是英语造句中最重要的、地位最高的,同时也是形式变化最多的。) 2) 【助动词】do, be, have, can, may 等,用于协助主要动词构成某种语法结构。一般不单独使用,但是可以在省略答语中单独使用。例如: Do you have an English name? (do用于构成疑问式) Yes, I do.(do在省略答语中可单独使用) I dont think so. (do用于构成否定式) He did come here yesterday.(did是do 的过去时,此处用于构成强调式) He is kicked out of the chat room.(is是be 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此处用于帮助kick的-ed形式构成被动句式中的谓语。) I am giving a lecture.(am是be的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此处用于帮助give的-ing形式构成谓语。 3) 【连词(CONJUNCTION)】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的词。在我的CE英语语法中,我将连词改叫作“引导词(GUIDE)”,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就好比是旅游团里的导游,引领并管理和组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就是一个从句或一个词、一个词组。它们在英语造句中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4) 【介词(PREPOSITION)】据英语语言巨著Syntax的作者,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寇姆(Curme)统计,介词有286个(包括短语介词),但用得最多的介词是at,by,for,from,in,of,on,to和with。据说这九个介词的使用占所有介词的92%。单介词“of”在牛津字典里,就有63种不同的意思。还有人统计,在100句连贯性句子里就用了300个介词。可见,英语中介词用得很多。在英语造句中,要“多用介词短语”:如果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动词而用介词短语代替!例如: 让我们热烈鼓掌,欢迎来自北京的刘教授给我们做精彩演讲!= Lets give Pro Liu from Beijing a big hand for his brilliant speech. 5) 【名词(NOUN)】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等的词。例如:China is a great country.中的China和home;What is the price of the book? 中的book和rice;I can feel the softness of the cloth.中 softness和cloth(其中softness是一种抽象概念)。(名词是所有词类中数量最多的。) 在英语中使用名词一定要注意单复数变化和相应的冠词的使用! 6) 【冠词(ARTICLE)】(*英语特有的词类,汉语中没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 冠词不能单独使用,词义不强烈。现代英语中的冠词只有a、an、the。分为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a/an含有“一(个)”的意思但不强调数量(one用于强调数量为“一”),例如:I am a teacher.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一名)教师”,并不强调“一名”的意思。在汉语中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没有“一名、一个”等等这样的词,但是在英语中这里的a/an是不可缺少的! 定冠词the则有“这、这个、这些、那、那个、那些”之类的含义,也不强调词义,只是用于表明特指某个(些)事物。例如: 所以,大家要树立一个意识:名词前注意冠词! 7) 【代词(PRONOUN)】用于替代名词(和数词),以指明某(些)人、事、物。 8) 【数词(NUMERAL)】表示“多少”和“第几”的词,即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其用法相当于名词或者形容词。数词分为基数词(表示“多少”)和序数词(表示“第几”)两种。 9) 【形容词(ADJECTIVE)】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 10) 【副词(ADVERB)】用以修饰名词以外的词语或整个句子的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频率等概念。 11) 【感叹词(INTERJECTION)】表示说话时的感叹与惊讶等。oh, yeah, hi, hey, haha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单词的词性比较单一,远远不如汉语的词汇的词性灵活。比如teacher仅能用作名词,而汉语中的“师”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韩愈师说)。这样的现象在汉语中比比皆是。英语中通常通过加词缀(主要是后缀的方法)来改变词性。比如teach是动词,加-ing可构成名词、形容词。 当然,英语的单词的词性也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那些通过添加词缀构成的词的词性比较单一,而那些没有添加词缀的单词的词性则往往比较灵活一点儿。比如home可以作名词(my home)、形容词(home cooking)、副词(go home)、动词(The pigeon homed from a distance of 100 miles.鸽子从一百英里之外返回窝巢。),而homeless一般仅作形容词使用,也可以在前面加the构成“the+形容词”(表示“某类人全体”的一种语法结构)的结构,而homelessness就仅能作名词了。 所以,在英语造句时,要时刻注意词性。 3. 动词、名词、代词(代名词)、谓语、主语、宾语 顾名思义,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例如:I love China.“love”表达了“I”的行为,是动词。“I”是个代词(也叫“代名词”,因为代词总是用来指代一个事、物的,作用上往往相当于名词),在这个句子中用来表明“love”这个行为是由谁来做的,被称作“主语(Subject)”。而“love”被称作“谓语(Predicate)”,或叫做“谓语动词(Predicate verb)”,因为英语中的谓语必须由动词充当。“China”是“love”这个行为的对象,被称作宾语(Object)。 要时刻注意谓语动词的形式:谓语动词是句子的“头(脑袋)”,主语是“身子”;“身子”可以没有(如祈使句),“头”不可或缺。只要写英语句子,就要有谓语动词;只要有谓语动词,就要注意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简单、进行、完成)、人称(第几人称)和数(单复数)的变化。例如:(注意下面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形式!) I am a teacher. He is a student. Are you businessmen? I was a student many years ago. I have been a teacher for nearly 20 years. Are you listening to me attentively? I will give you more lectures if you like them. 英语思维方式 在上一讲里,我们首先提到了“英语思维方式”。你是否也听到你的英语老师说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学会“用英语思维”?可是,怎么样的思维才是英语的思维呢?换句话说,英语思维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复习一下上一讲里说道的一些话: 1. 英语的思维是相对比较“单一”的,可以说是“一维”的。这在其单词的构成、句子结构、文章结构上都明显地反映出来了:英语单词是将字母从左到右单向排列构成,而汉字则是在平面空间中的二维结构;英语句子的思路比较单一,大体上是“先主后次(先概括后细节、先总后分、先果后因)”,而汉语的句子则大多是先细节后主体的。例如(请注意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差异): 今天下午4点至6点 刘老师 将 在互联网上 通过iSpeak的 100633频道 给大家做一次 关于英语语法基础术语和英语单词拼读的 讲座。= Mr Liu(刘老师) is giving a lecture (将做一次讲座)【主要的事情说完了,后面才补充相关细节】on both Basic English Grammar and English Word 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关于英语语法基础术语和英语单词拼读的)through Channel 100633 of iSpeak(通过iSpeak的 100633频道)on the Internet(在互联网上)from 4:00 to 6:00 this afternoon. 【“摞蛋糕”意识】 2. 英语的文章结构也多是“先主后次(先概括后细节、先总后分、先果后因)”,而汉语的文章结构则不受此限制,且崇尚“赋比兴”等。比如中式书信开始往往要有一大套问候、铺垫,到最后才将要谈的事情说出来,而英文的书信则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末尾才做简短客套。 简而言之,英语的思维是“开门见山”型的。所以,在理解和组织英语句子时,要时刻记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 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却必须有一个、且仅能有一个谓语动词。 从上面的话,我们总结出下面几点,这些是在理解(读)和组织(写)英语的文章和句子时要时刻注意的,或者说是学英语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意识”: 1. 谓语动词是英语句子中必不可少的,可以把它通俗地比作“脑袋”。咱们汉语一句俗语说,“一匹马不能有俩脑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马必须有脑袋;二是一匹马仅能有一个脑袋!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正是如此。一者,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必不可少的。再者,一个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主要的谓语动词。我把这叫做“一马不能有俩脑袋”意识。(哈哈)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说“我来听您讲课”,这个短短的句子中有三个动词接连出现,可在英语中如果说成I come listen you talk lecture 是不行的!那么,像这种句子中,如果需要表达两个或以上的动作或者行为,怎么办?很简单,方法有四:一是加引导词(包括传统语法里的从句引导词和并列连词),二是将次要的动词变成“非谓语形式”,三是用“多用介词短语”,四是改换词性。 1. 谓语动词是英语句子中必不可少的,可以把它通俗地比作“脑袋”。咱们汉语一句俗语说,“一匹马不能有俩脑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马必须有脑袋;二是一匹马仅能有一个脑袋!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正是如此。一者,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必不可少的。再者,一个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主要的谓语动词。我把这叫做“一马不能有俩脑袋”意识。(哈哈)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说“我来听您讲课”,这个短短的句子中有三个动词接连出现,可在英语中如果说成I come listen you talk lecture 是不行的!那么,像这种句子中,如果需要表达两个或以上的动作或者行为,怎么办? 很简单,方法有四:一是加引导词(包括传统语法里的从句引导词和并列连词),二是将次要的动词变成“非谓语形式”,三是用“多用介词短语”,四是改换词性。 我们从后往前逐个讲述: 1) 改换词性: 我喜欢听您讲课。= I like your lecture. 我来听您讲课。 = I am coming to your lecture. 2) “多用介词短语”: 他邀请我们去参加他的婚礼。= He invited us to his wedding. 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Dont read in bed. 他上课很少迟到。= He is seldom late for class. 下午 在 学校操场上 有 一场 足球赛,3点 开始,5点 结束。= There is going to be a football/soccer game from 3:00 to 5:00 this afternoon.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三个和尚。= 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three monks in a temple on a mountain. 3) 将“次要动词”变成“非谓语形式”: 动词有三种“非谓语形式”,通常我们把这三种形式称作“非谓语动词”。我们前面说到,英语中的谓语必须由动词来充当,而且谓语就好比是句子的“脑袋”,不可或缺,但又不可多于一个。可是实际上在一个句子中往往要表述同一个主语的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或行为,这时,就需要将这些行为分清先后、主次,根据“主要动词”与“次要动词”之间的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等,将“次要动词”变成非谓语形式,这样就相当于将“次要动词”的级别降低了,取消了其在句子中 “脑袋”的地位。这三种非谓语动词分别是:to do形式(也叫“不定式”),-ing形式(也叫“动名词 和 现在分词”),-ed形式(也叫“过去分词”)。to表未来,-ing表同时进行,-ed表示完成或被动或同时既表示被动又表示完成。这三个小符号好比是三面“小旗儿”,动词加上了这样的标识,地位就由降低了,就不再做谓语了。 to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向、趋势,所以,用to do表示将要做的动作。例如: 我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解析】首先是“来”,而后是“告诉”。所以,我们就将“来”视为“主要动词”,“告诉”视为“次要动词”。二者之间有先后顺序。“告诉”是在“来”后“要”做的行为,说明“来”的目的,这时,我们用to do的形式“come 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