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州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07-2020年)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梅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8年6月目 录1 总论11.1 规划目的11.2 规划原则21.3 规划编制依据31.4 规划范围与目标41.4.1规划范围41.4.2 规划期限41.4.3 规划目标4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52 社会经济概况62.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62.1.1 地理位置62.1.2 自然环境概况72.2 社会经济概况92.2.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92.2.2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02.2.3 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趋势分析13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153.1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153.2 城市经济发展相关规划25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283.3.1保护区土地利用调查方法283.3.2土地利用结构及面积283.3.3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评价283.4 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293.4.1 水资源供需预测293.4.2 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30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314.1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314.1.1 评价指标314.1.2 评价方法314.1.3 水质评价结论364.1.4不达标水源地水质污染类型374.1.5 不达标水源地数量、供水量及影响人口374.2 入河(库)水体水质现状评价384.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分析394.3.1 水质不达标水源地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分析394.3.2 水质不达标水源地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分析394.3.3 湖库型水源地生态现状分析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394.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价结论42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435.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物调查分析435.1.1一级保护区435.1.2 二级保护区43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源污染调查435.2.1城镇生活污染源435.2.2 工业污染源445.3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点源调查分析455.3.1 农村生活污染源455.3.2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465.3.3 农田径流污染源465.3.4 城市径流污染源475.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预测475.5污染源调查分析结论48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496.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496.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496.2需重新核定的水源保护区情况506.3保护区划分与核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55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容量总量控制567.1进行容量计算水源地筛选原则567.1.1需进行容量计算的水源地数量和类型567.1.2不合格水源地水质类别和需要削减的主要污染物567.2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环境容量计算567.2.1.天然容量567.2.2理想容量577.2.3可利用环境容量的计算587.2.4各控制单元容量允许排放量的计算587.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及削减要求分析597.3.1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597.3.2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污染负荷削减分析597.4二级保护区容量计算及削减分析结论608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618.1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方案及投资618.2二级及准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618.2.1隔离防护措施618.2.2点源污染防治工程618.2.3面源污染防治工程638.2.4其他污染治理工程648.2.5保护区入河(库)污染物控制648.3二级及准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648.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658.4.1基本要求658.4.2应急能力建设工程658.4.3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668.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678.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679 项目可达性分析719.1项目投资及预期效果719.2一级保护区整治方案可达性分析719.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719.4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7310 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7410.1规划项目投资与实施计划7410.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分期投资情况7411 规划实施保障7511.1 资金和用地保障7511.2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7511.3组织和管理保障7611.4规划中期评估77附图1:梅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现状)图79附图2:梅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划)图791 总论1 总论1.1 规划目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饮用水作为一类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目前在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老百姓饮用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在我国有65.4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1989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而根据1996调查报告,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至83.31%和27.71%。可见,我国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尽管各省市对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委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方法、法律法规,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国务院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5月14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67号),国家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于2006年6月12日印发了环控函200687号文“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技术培训的通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收到以上文后2006年7月给各个地级市环保局“转发了总局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环200666号),并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梅州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1.2 规划原则l 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国内外比较分析、规划方案制定、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中,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l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以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l 全面规划、重点深入的原则:对各级各类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l 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l 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涉及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l 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1.3 规划编制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l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l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l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l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l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l 广东省珠海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1996.4)l 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第二次修正)(1997.4)l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01.10)l 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1993.10)l 东深供水工程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规定(1991.6)l 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1991.1)l 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01.1)l 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条例(2006.9)l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2006.9)l 关于加大梅州市清凉山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力度议案实施方案和梅州市清凉山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管理办法的决议的通知(梅市府200428号)l 关于调整梅州市区梅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0733号)l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5.10)l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1.4 规划范围与目标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梅州市县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1.4.2 规划期限总体规划期为2007202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为了与梅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相衔接,将规划期分为近、(中)远期阶段,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明确、便于操作的目的,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近期):20072010年;第二阶段(中远期):20112020年。1.4.3 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072010年):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中期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大幅削减,水源地水质得到一定改善;远期饮用水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基础工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典型区技术示范规划技术支撑点源污染防治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工程投资效益评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环境基础情况调查环境状况评价成果输出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图本次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全面核定已经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补充划分没有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为规划方案提供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工程实施效益评估等,并在典型区进行技术示范;同时,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为各级规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132 社会经济概况 2 社会经济概况2.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4县,西北接江西省寻乌县,西面连广东省河源市的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尾市的陆河县、揭阳市的榕城区、揭西县相接,东南面和潮州市郊区、饶平县相连。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全市总面积15870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全市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6县、1区、1市,见图2.1-1。图2.1-1梅州地理位置图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所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62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4831798毫米。在复杂地形作用下,形成多层次非地带性气候,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基地。2.1.2 自然环境概况(1)地质地貌 梅州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470万,辖六县一市一区。(2)水系水文 主要河流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梅江、韩江。梅江全长307公里,为主要河流,汇五华河、琴江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流经大埔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入南海,全长478公里。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差干河、柚树河和石正河3条水系,为韩江二级支流。差干河县内集雨面积479.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1.16公里;柚树河县内集雨面积76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7.9公里;石正河县内集雨面积9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1.7公里。韩江,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前潮汕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大埔县、丰顺县,潮汕地区的揭阳市、汕头市、潮州市)各民系人民的母亲河(如图2.1-1所示)。(3)气候特征梅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日照、雨量充足, 年平均气温20.72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气温28.3C-28.5C,1月平均气温10.9C-13C,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或14001800毫米,49月为雨季。 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 在复杂地形作用下,形成多层次非地带性气候,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基地。(4)环境概况 图2.1-1 梅州市水系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梅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据梅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各县(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梅江水系水质多年达到类良好水质标准,梅江为全省水质较好的河流之一。由潮州市监测、省环保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梅州与潮州交界的韩江赤凤断面水质一直优于类标准。大埔县境内韩江、汀江、梅潭河等江河水质保持类水质标准,全县饮用水源为清洁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2005年,梅州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70%,27项监测指标中,年均值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要求,水质良好。全市7个主要江段断面中,达到或优于类水质标准。梅州与下游潮州市的韩江交界断面赤凤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达到类水质标准。梅州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级和级之间。梅州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是影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2.2 社会经济概况2.2.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梅州市现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和平远县六县一市一区(图2.2-1)。图2.2-1 梅州市行政区划图2006年末梅州市总人口500.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40万人,非农人口所占比重为24.6%,性别比106.1:100,人口密度31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1986-2006年梅州市人口统计见表2.2-1。表2.2-1 梅州市1986-2005年人口统计 年份总户数总人口人口(男)人口(女)非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年)(万户)(万人)(万人)(万人)(万人)()198682.35404.27206.79197.4856.0910.15198785.40411.80210.99200.8159.5410.85198887.60417.78214.01203.7760.049.08198989.05425.05217.96207.0961.419.12199091.12433.54222.31211.2362.3018.11199193.43438.85225.17213.6864.7014.99199296.42443.09227.80215.2968.3213.24199398.16447.64230.21217.4372.3712.501994100.81453.24233.04220.2076.7712.571995102.91458.81235.93222.8881.3812.231996104.89464.61239.30225.3186.2312.211997107.05469.44242.17227.2791.0811.221998111.10473.42244.56228.8794.579.531999113.60476.13245.99230.1496.919.502000117.12485.15250.07235.08100.117.302001118.84486.38250.54235.84101.395.422002121.37488.32251.60236.72118.614.902003124.97490.60252.73237.87120.015.052004125.54496.89255.79241.10121.584.862005127.01498.92256.55242.37122.584.812006128.16500.94257.73243.21123.404.93注:表中数据引自梅州统计年鉴20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见图2.2-2。 2.2.2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006年,梅州市全市生产总值349.24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5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6亿元,同比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0亿元,增长7.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6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2.243.933.9,对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图2.2-2 梅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上年为100%),上涨2.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2%,上涨2.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零售价格总体上有所下降;农产品价格继续有所上涨,其中食品类上涨3.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8.3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2.8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2.75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全市城镇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失业人员就业2.69万人,全市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71%,年末国有企业中下岗失业人员仍有27194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劳动就业和保障压力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经济总体发展速度较慢,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负担较重;安全生产仍存在一些隐患。梅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见表2.2-2。表2.2-2 梅州市经济发展指标 单位:亿元年份(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199042.1739.2124.291995127.87129.7765.262000180.50167.0986.332004285.58280.99105.782005314.46314.66112.872006349.24362.62120.67注:表中数据引自梅州统计年鉴2006梅州市经济总体欠发达,与广东省、全国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差距较大。目前,梅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广东省的地级市中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而且在广东省的5个山区市中的经济实力排名也处于中下游的地位(表2.2-3)。表2.2-3广东省五个山区市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单位梅州韶关清远河源云浮总人口万人498.92318.66 393.4 337.36263.36土地面积Km2158701838519160158267779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314.46305.74315.72200.13215.29第一产业亿元71.9458.3172.5643.0578.22第二产业亿元130.53154.23116.2577.8972.24第三产业亿元111.99138.18126.9079.1864.82工农业总产值亿元427.53533.01524.22280.03350.11人均生产总值元766612000886771939241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5.1819.9013.258.529.33职工年人均工资(在岗)元141151821418321161321450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1813738361837644227注:表中数据引自梅州统计年鉴2006总体而言,梅州市和全国大部分城区的情况一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10多年的大力发展,经济实力在原来的低起点上取得了比较显著成绩。各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已有了较好的开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与省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表2.2-4);经济总量占广东省和全国的比重与其人口、土地所占的比重不相一致,人均GDP绝对值较低。此外,梅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迟缓,工业化进程滞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表2.2-42005年梅州市与广东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计算单位广东省梅州市2005年增长率%2005年增长率%总人口万人9194.000.9498.920.481GDP亿元22366.5413.8314.467.8第一产业亿元1395.234.571.943.0第二产业亿元11339.9315.0130.539.0第三产业亿元9631.3713.7111.9911.2人均生产总值元2443812.476668.68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807.2022.315.1821.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690.497.441811.75注:表中数据引自广东统计年鉴2006、梅州统计年鉴20062.2.3 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趋势分析梅州市地处赤红壤地带,土壤类型复杂多样,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小部分为玄武岩,山地丘陵为母岩风化形成的赤红壤,土壤普遍呈酸性;韩江三角洲平原主要为水稻土,;练江、榕江下游的潮阳区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垂直分布不大明显,山地为赤红壤、平原为河流冲积土、坑廊为谷底冲积土、台岗阶地为或者洪积土。各种类型土中又夹杂着过渡性土壤。花岗岩赤红壤植被主要有马尾松、台湾相思、木麻黄等;部分荒坡地开垦为旱园,种植花生、柑橘等;玄武岩赤红壤土层深厚,有机物质丰富,质地较粘,主要栽培荔枝、龙眼、柑桔等果树。潮沙泥土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分布于韩江下流支流沿岸,主要种植蔬菜、花生、大豆、番薯和柑橘等;水稻分布于全市各地,主要以种植粮食类、蔬菜类、果类为主。境内植被带有较明显的南亚热带泛热带特色,既有乔、灌林混交,又有针、阔叶林。自然植被主要有马尾松、苦楝、樟、 柯、榕等乔木,配成各个群落、零星分布于高丘地带,此外还有人工种植的梅、桃等组成的林果混合 群落。南澳岛土壤为赤红壤,植被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旱中生性亚热带草坡。梅州市土地面积15870km2,2005年耕地面积为12.19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从1990年212.3万亩人均0.49亩减至2001年198.6万亩人均0.41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由于各种原因,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863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侵蚀面积172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8%。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侵蚀面积、危害程度有加剧趋势。较为严重的是五华、兴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市的56%。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3.1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梅州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达25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产水量259.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2968.5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水量6070.8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的理论发电量达77.5万KW。梅江是韩江的主流,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白石栋,上游称琴江,流经五华县水寨与五华水汇合后始称梅江,由西南向东流经五华、兴宁、梅县至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汀江汇合后称韩江。梅江流域东西宽136.5km,南北长172km,干流全长307km,流域集水面积13939km2,其中集水面积在500 km2以上的有华阳水、五华水、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水等6条,韩江流域水体功能区划分结果、水源保护区分布及各支流概况详见图3.1-1、3.1-2、3.1-3。梅州市辖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兴宁市、梅江六县一市一区,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各县(市、区)现状供水及饮用水源地情况分别如下。图3.1-1图3.1-2图3.1-3韩江各支流概况(1)梅州市区(含梅县) 梅州市区现有饮用水水源地是清凉山水库,备用水源地为梅江。清凉山水库是梅州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梅州城区饮用水水质而建的民心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为梅州市区供水,设计供水能力15万吨/日,实际供水量1914万吨/年,供水人口30万人。清凉山水库大坝、取水工程、输水工程等建筑设施于2002年竣工运行,运行这几年情况良好,机电设备正常。(2)蕉岭县蕉岭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为文福镇的龙潭水库,其上游的黄竹坪水库和下游的7平方公里区间积水面积为补充水源地。龙潭水库位于乌土河上游,集水面积17.3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库容38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50.1万立方米,水库规模为小(1)型。蕉岭县城市饮用水供水水厂(以龙潭水库为水源地)建成投产于1999年,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吨/日,设计供水人口6万人。(3)大埔县大埔县县城所在地湖寮镇,城区饮用水源主要是和安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和安自来水公司五虎山自来水厂始建于1996年,设计制水能力为日产水3万立方米,该自来水通过水泵抽取梅潭河地表水至五虎山制水厂,取水口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黎家坪村甲子口。梅潭河属于韩江二级支流,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发源于福建省平和县葛竹山麓,流至大埔县大东镇白土村后称梅潭河,干流总长137公里,总集雨面积1603平方公里。该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梅潭河周边植被良好,目前,县城取水口的上游城市工业废水污染较小,是较好的城市饮用水水源。(4)丰顺县丰顺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位于丰顺县中部,涉及县内汤坑镇的一个镇,输水工程取水口位于汤坑镇虎局村。丰顺县县城饮用水从虎局水库取水,属湖库型供水,主要供水水源虎局水库(中型)。虎局水库位于汶水河上游,所在水系为榕江。输水管道工程全长8.0km,至县城供水制水厂,现状供水能力为3万吨/日。(5)五华县五华县政府所在地为水寨镇,城区的饮用水源取自桂田水库,第二水厂的总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日,工程分二期建设,每期建设的生产能力为3万吨/日。主要解决县城规划区38.8平方公里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向水寨、河东二镇的村庄延伸供水。第一期工程始建于1995年,于1998年4月建成供水,总投资为6000万元,日供水能力为3万吨/日。据多年供水统计,日最大供水需水量为2万多方,目前供水水量充足。现第二水厂建成投产后,原来的水厂则停止供水,第二水厂成为县城唯一的饮用供水水厂。根据城市供水工程的要求,必须具备第二水源(应急水源)。第二水源选定在与桂田水库供水工程输水管相距300m的蕉洲拦河陂上游处(东经115047,北纬23052),集雨面积为140km2,95%保证率下的枯水期平均流量为0.838m3/s,按50%给予引抽供水计,平均日可达3.62万吨,满足供水要求,可将其列入规划中的应急水源。(6)兴宁市兴宁市政府所在地为兴城镇,目前,兴城的供水水源取自合水镇合水水库,通过合水水库工程的调节作用,现状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7)平远县平远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平远县西北部,涉及县内八尺镇、中行镇、河头镇三个镇,输水工程高峰滩干渠取水口位于河头镇何清村,高峰滩引水坡(取水口)以上总土地面积285km2,其中江西省境内12km2。平远县县城饮用水的供水为湖库型供水,主要供水水源有黄田水库(中型)及其上游横水水库(小一型)。平远县城饮用水水源主要由黄田水库、横水水库供水。黄田水库位于柚树河上游的河头镇黄田村,横水水库位于柚树河支流中行河上游中行镇中行村矮地与江西省寻乌县交界处,所在水系为韩江。输水工程高峰滩主干渠,全长8.24km,至县城供水厂(高峰清流制水有限公司)。取水口位于高峰滩主干渠末端的向阳洞出口下游200米处,县城饮用水供水厂(以黄田水库为水源地)建成投产于1995年,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万吨/日,现状供水能力为1万吨/日。梅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见表3.1-1和表3.1-2。其中兴宁市福岭水库属于军用水源地,不列入其中。另一方面,蕉岭县饮用水水源地已经由长潭水库改为龙潭水库,五华县饮用水水源地已经由五华河、琴江河改为桂田水库,大埔县规划新饮用水水源地来自于山峰水库,因此,在进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中需要进行更改,划定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保护好各县饮用水源,保证居民身体健康。30表3.1-1 梅州市县级市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序号保护区所在地保护区名称保护区级别水域保护区范围与保护目标陆地保护范围1梅州市区(含梅县)梅江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梅江曾宪梓大桥下游200m断面至程江汇合口约6.7km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域纵深1000米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梅江水车镇安和至曾宪梓大桥下游200m断面约23.3km河段的水域。其中贵田坝三龙水电站主坝下游脚线外400m断面至曾宪梓大桥下游200m断面约1.6km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其余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类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陆域范围。2梅州市区(含梅县)清凉山水库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正常蓄水位232m全部水域以及入库溪流上溯至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面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 龙仔坑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杨梅坑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小深坑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 狗咀坑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盘湖水库正常蓄水位242m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 232m正常蓄水位向陆纵深坝址以上东至白水礤,东南至新田,南至溪田官斗山,西至清凉山,北至桂竹钟客田二级保护区清凉山水库溪流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面上溯至源头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 清凉山水库除一级保护区外的全部集雨区80.28 km2陆域3兴宁市区宁江河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宁江河望江桥闸上游1500米至下游500米河段的水域;宁江河市第二自来水厂吸水点下游500米起上溯至合水水库主坝泄洪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1000米的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宁江河望江桥闸上游1500米起上溯至市第二自来水厂吸水点下游500米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4兴宁市区合水水库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合水水库133.3米正常水位线内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合水镇六管区刘屋山至白泡桥段的陆域,为合水水库133.3米正常水位线向陆纵深100米集雨区。其余陆域范围为合水水库133.3米正常水位线向陆纵深1000米集雨区。准保护区合水水库入库河流上溯5000米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准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200米的陆域。表3.1-2 梅州市各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序号保护区所在地名称和级别水域保护范围和水质保护目标陆域保护范围1平远县平远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黄田水库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258米等高线的水库集雨区,面积103.75平方千米横水水库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以县自来水厂取水点为中心,上溯9.85千米的集雨区,面积39035平方千米平远县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黄田水库入库河流上溯15.73千米河段的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入库河流相应的二级保护区内的水域两岸向陆纵深150米的陆域范围横水水库入库河流下溯12022米河段的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出库河流相应的二级保护区内的水域两岸向陆纵深150米的陆域范围2蕉岭县蕉岭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长潭水库全部水域。以县自来水厂为取水点以,上溯3000千米,下溯300米内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长潭水库两岸山外侧250米等高线内的陆域;蕉岭大桥至长潭电站河段水域两岸向陆纵深200米的陆域蕉岭县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蕉岭大桥至新铺大桥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蕉岭大桥至新铺大桥河段水域两岸向陆纵深200米的陆域3大埔县大埔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湖寮大桥至甲子口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湖寮大桥至甲子口河段向陆纵深100米陆域大埔县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甲子口至坳背轮泵站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甲子口至坳背轮泵站河段向陆纵深100米陆域大埔县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坳背轮泵站至良背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坳背轮泵站至良背河段向陆纵深100米陆域4丰顺县丰顺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虎局水库正常水位线内的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虎局水库正常水位线向陆纵深1000米集雨区丰顺县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虎局水库入库河流上溯5000米河段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虎局水库一级保护区域界线向外纵深4000米集雨区 ;虎局水库入库河流相应的二级保护区内的水域两岸向陆纵深1000米的陆域丰顺县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埔河抽水站起上溯7000米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 类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向陆纵深2000米的陆域范围5五华县五华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河口桥至水寨镇大岭管理区上车村河段(约4000米)的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2000米的陆域范围五华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寨镇大岭管理区上车村至转水镇五星管理区水南村河段(约4000米)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1000米的陆域范围五华河饮用水源准保护区转水镇五星管理区水南村河段至柯树潭河段(约7000米)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3类相应准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琴江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寨大桥至水寨镇协和管理区白洋村河段(约4000米)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2000米的陆域范围琴江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寨镇协和管理区白洋村至横陂镇超群管理区高溪洋村河段(约5000米)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1000米的陆域范围五华河饮用水源准保护区横陂镇超群管理区高溪洋村至锡坑乡罗陂管理区溪塘村河段(约7000米)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3类相应准保护区水域两岸河提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供用水情况。全市8个县(市、区)总供水量为20.8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1%。在总供水量中,地表水供水19.26亿立方米,占92.3%,地下水源供水1.61亿立方米,占7.7%,在地表水源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9.70亿立方木,占50.4%,引水工程供水7.41亿立方米,占38.5%,提水工程供水2.15亿立方米,占11.1%。地下水源供水基本上是浅层地下水。见表3.1-3。表3.1-3 梅州市各县(市、区)供水量统计表 单位:万立方米项目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平远县合计总供水量1388341931147991839526325397123914914505208699蓄水工程32461 88934992287073602124231032735596990引水工程4512160008447753014780125203721654574055提水工程4377790510498525502750129328521540地下水工程17482248850301016353200310332016114全市总用水量为20.87亿立方米。全市用水以农业灌溉为最多,达12.1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8.3%,工业用水3.57亿立方米,占16.9%林牧渔畜用水2.79亿立方米,占12.7%,农村生活用水1.29亿立方米,占6.2%,城镇生活用水0.82亿立方米,占3.9%,城镇公共用水0.22亿立方米,占1.1%,生态环境用水(仅统计城镇)0.07亿立方米,占0.3%。见表3.1-4。表3.1-4 梅州市各县(市,区)用水量统计表 单位:万立方米项目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平远县合计用水总量1388341931147991839526395397123914914505208699农田灌溉2886224387442105261603327032264748862121693林牧渔畜1170108601220981270546883556126126441工业用水5820594548794500454529384933302236582城镇公共6602401401202254363031172241城镇生活261078041576385490213474928163农村生活4801618653146019233604241571312866生态环境2575050454011212138713污水处理厂方面,大部分县城还没有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但由于饮用水水源地多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区,水源地水质状况受到污染情况较少,水质也可以得到保证。目前,梅州市各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是由当地城管、建设、环保和水利等部门和自来水公司按各自的职责共同进行管理,尚未成立专门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机构。3.2 城市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梅州市城市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3 (新版)新人教版
- 考点解析-广东省兴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定向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25年物理高三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 2025-2026学年河北衡水武邑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 江西省宜春第九中学2025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 5.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2-2023学年九上期中数学试卷(原卷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Going to Beijing Lesson 5 What Are They Doing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说课稿(pdf)(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四川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历史(山西卷)真题评析
-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讲座
- 2025吐鲁番辅警考试真题
- 船舶建造全流程解析
- 幼儿园膳食儿童过敏防护会议记录范文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客运销售代理行业市场运行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食品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
- 不等齿宽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力波特性与振动抑制策略研究
- 首诊负责制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