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docx_第1页
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docx_第2页
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docx_第3页
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docx_第4页
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区县:塘沽区学校:塘沽十五中学科:综合类姓名:张永新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及人格教育相关研究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探索初中学生人格教育途径,培养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关键词 初中学生 人格发展特点 相关研究正文1课题提出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格教育己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教育的探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于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教育,人们还没有十分一致的认识。一些中小学在实施人格教育的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困惑。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初中学生利用卡特尔16PF进行测查,并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目前初中学生的人格特点。通过分析探讨初中阶段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关注的方向,试图对初中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做一些尝试。1.1课题背景尽管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1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智能,轻人格这一片面的教育取向急需改变。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特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导向。1.2选题意义1.2.1理论意义人格及人格发展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既丰富又贫乏的理论,人格发展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尚待认识和开发的领域。有关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的相关理论,更是乏善可陈。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现状都还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如能为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相关研究尽微薄之力,将是一件幸事。1.2.2实践意义初中生步入社会之后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的文化观念几年以后就会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基至取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如果我们不及时了解这一代初中生的人格发展状况,那么如何去应对我们需要实施的教育?因此,对当前条件下初中学生人格发展中的特点、矛盾和冲突,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并结合个别访谈和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目前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现状。通过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思考、探讨教育对策。这将有助于教师对初中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家长对子女发展特点的了解,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初中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人格特点的修养途径。同时,本研究也希望为一步研究者提供真实的数据和材料,为今后的研究尽微薄之力。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情况纵观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人格心理研究在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有关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还不甚多见。在人格心理学研究方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黄希庭称得上是国内此方面研究的泰斗。在关于人格过程的研究中,黄希庭认为价值观是青年个性心理的核心成分,支配着青年的行为,并渗透在整个个性之中。2除此之外,运用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对目前我国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及进行相关研究的研究报告则很少。1.3.2国外有关研究1.3.2.1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教育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虽然也重视儿童早期性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悲观论调,主张一个人的人格不仅仅在儿童早期阶段,而且在青少年时期都会有重大的发展。1.3.2.2现象学派的人格理论人本主义者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主张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创造愉快向上的氛围,促使学生健康成长。1.3.2.3特质论学派的人格教育理论阿尔波特认为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虽然人格有一种先天的模型,但它是随着儿童成长而逐渐形成的,他创立了人格特质论。3卡特尔在人格发展的研究中,注重人格的决定因素和结构特征的发展形态,他认为人的人格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遗传、环境、学习、成熟和社会文化背景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国外关于人格及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1.4研究目的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人格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探讨不同学学习成绩的初中学生人格发展水平及其特点。综合以上研究,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1.5研究假设根据文献提供的资料及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初中学生人格发展水平及其特点应有一定的区别及相关。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确定为塘沽区部分初中学生,重点中学确定为塘沽区育华中学,中等学校确定为塘沽区博文中学,普通中学确定为塘沽区十五中学。每所学校均确定七、八、九三个年级各三十人,共计270人,男女各135人。2.2研究工具采用卡特尔(R.B.Cattell)教授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是由美国伊牙诺斯州立大学人格和能力测验研究所Cattell教授于1947年编制发布的。辽宁教科所李绍衣等于1981年对其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3研究程序 首先,采用卡特尔16PF的测验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测试,试后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各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被试前一学期期末统考的分数作为学习成绩指标。将学生的个人成绩平均分为分成学习优良组、学习中等组、学习不良组。个人成绩单科平均分为85以上者划为学习优良组,60-84之间的归为学习中等组,60以下的为学习不良者。划分之后各组的被试数量分别为:学习优良组88人,学习中等组116人,学习不良组为66人。为了简便及符合习惯用法,本研究将这些学生分别标记为学习成绩的优、中、差三组。采用以班为单位的测试方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本测试目的,打消被试的顾虑,鼓励被试真实作答。主试先发答题纸,待被试基本情况填完整后,再发问卷。然后主试宣布指导语,被试开始作答,时间控制在50分钟内。答题纸和问卷均装订成册。发放测试卷270张,收回有效试卷267张。 此外,还对被试中具代表性的约30名学生进行了涉及人格发展特点内容的个别访谈和调查。访谈及调查内容围绕与学生人格发展有关的家庭及社会背景等内容进行。访谈前收集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特长、兴趣有所了解;分析了被访者提供的有价值的材料;尽量了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另外,在访谈时注意了发问的技术,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随机应变,巧妙的使用了各种方法。在收集实际材料的同时进行了文献分析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及研究。3结果表3-1初中学生人格特点的性差分析m Sn t P 男8.462.93乐群性女10.793.39-6.919.000*男7.51.95聪慧性女7.631.79-.801.421男13.573.45稳定性女13.863.76-.765.442男11.473.01恃强性女11.053.251.153.246男13.294.01兴奋性女14.734.31-3.182.002*男10.852.81有恒性女11.093.08-.479.631男11.323.55敢为性女12.363.77-4.153.000 *男10.753.71敏感性女12.482.55-6.093.000*男10.302.96怀疑性女9.523.042.343.018*男12.712.79幻想性女13.562.91-2.913.004*男8.072.48世故性女7.552.431.803.072男10.693.05忧虑性女10.364.20.923.355男11.812.60实验性女11.922.45-.411.679男12.512.97独立性女11.173.112.225.027*男11.852.71自律性女12.442.55-2.039.041*男12.533.41紧张性女12.413.89.351.723 *P .OS *P .O1 *P .0013.1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发展现状3.1.1不同性别学生人格特点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初中男女中学生在16种人格特质中的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和自律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独立性和怀疑性两个因素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外,其它6个因素女生均高于男生。(见表3-1)3.1.2不同学习成绩学生人格特点的发展状况 表3-2不同学习成绩学生人格特质的方差分析 m Sn F P优 9.12 4.09 2.942 .054 乐群性 中 9.34 3.25 差10.17 3.34 优 7.12 1.83 1.239 .291 聪慧性 中 7.34 1.86 差 7.39 1.98 优14.56 4.18 3.343 .036 * 稳定性 中13.46 3.52 差13.75 3.53 优11.33 3.90 .979 .U21 *恃强性 中11.27 3.05 差11.35 2.94 优14.20 4.79 .358 .70U 兴奋性 中13.94 4.31 差14.38 3.72 优11.62 3.57 3.135 .045 * 有恒性 中11.41 2.92 差10.73 2.67 优12.96 4.46 1.170 .311 敢为性 中12.12 3.75 差12.00 3.32 优11.27 2.87 .584 .558 敏感性 中11.72 2.85 差11.75 2.56 优 9.35 3.69 1.128 .325 怀疑性 中10.06 3.04 差10.00 2.58 优13.93 3.25 2.639 .0738 幻想性 中13.19 2.87 差12.72 2.67 优 7.37 2.59 1.170 .311 世故性 中 7.95 2.38 差 7.98 2.15 优 8.66 4.53 8.122 .000 *忧虑性 中10.71 3.42 差11.16 3.48 优12.51 2.62 3.673 .026 * 实验性 中11.96 2.48 差11.32 2.60 优12.59 3.17 1.323 .268 独立性 中12.24 3.02 差11.75 3.08 优11.61 3.21 1.285 .276 自律性 中12.31 2.62 差12.14 2.43 优11.35 4.30 3.108 .045 * 紧张性 中12.51 3.60 差13.08 3.34 *P .O5 *P .O1 *P .001表3-2说明,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在16种人格特质的6个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稳定性方面,学习优良的学生比学习不良的学生表现得更加情绪稳定而成熟,能较为从容地面对现实,不易受外界干扰。在恃强性方面,学习不良的学生与学习优良以及学习中等的学生相比,表现得更为好强和固执,他们往往不易接受他人意见;在有恒性方面,学习优良的学生表现的比学习不良的学生更具有恒心和毅力,做事善始善终,而学习不良的学生在学习中显得意志比较薄弱、比较马虎,容易放弃。在忧虑性特质方面,学习优良的学生表现得较为安详、沉着、自信,而相反学习不良的学生则常烦恼、忧虑、缺乏安全感。在实验性方面,学习优良的学生比其他两类学生思想更自由,不拘于现实,敢于在学习中对一些常识提出挑战,而学习不良的学生却常拘泥于一定的标准,不敢创新。在紧张性方面,学习优良秀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大部分时间内其心理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而学习不良的学生却常被紧张、烦恼所困挠着,情绪波动大,情绪易激动,有时易出现过激行为。除利用测试卷进行测试外还对被试中30人进行了访谈,其中女生16人,男生14人,同时兼顾了被访者的学业成绩。在对大部分女生的访谈中,她们积极的与访谈者配和表现的热心参与。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女性敏感依恋的一面,她们对未来并没有更多的忧虑,随遇而安的感觉强烈。在对男生的访谈中,访谈者感到大部分男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但同时有对前途忧虑的情绪。他们的意识更为独立,不愿受人支配,容易兴奋但坚持力不恒久,有些男生表示人际关系比较紧张。4讨论4.1初中学生人格特点影响因素分析4.1.1性别因素造成中学生在此阶段人格特质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有:(1)男、女生成熟期的差异。在生理的许多方面女婴比男婴成熟,并将在童年阶段以更快的速度成熟。女孩学走路较快,恒牙生长较早,青春期也来得较早。在性成熟的时间上,女生往往比男生早8-12个月甚至更多,这种生理成熟的差异可能导致心理发展的差异。4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2)人格的形成要受到生理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早期童年经验和自然物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对男孩要求是独立,做事能独挡一面,而较少对女孩提出这样的要求。4.1.2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 黄希庭等人对少年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少年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之间存在的人格差异导致了这二类大学生学业成绩的上的差别,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稳定性、有恒性和实验性三项特质对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学习优良的学生在这三项特质上的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学生,表现为学习优良的学生在情绪上较其他两组学生稳定,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在可能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人格特点恃强性、忧虑性和紧张性方面,学习不良组学生的水平高于学习优良组的学生。如学习不良的学生容易恃强凌弱,动不动以“武力”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对学习的前景悲观,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并且情绪常处于紧张状态,厌学情绪极强,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容易心浮气躁,情绪波动较大。笔者认为,这些人格特点上的差异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深层次的原因。5策略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关注初中男女学生及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在人格特点上的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理想人格。5.1重视初中阶段学生人格的培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可塑性极大,其人格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好胜,爱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意志较薄弱,内心冲突多。初中阶段所受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至关重要。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除了机遇,社会环境和个人能力之外,与其人格魅力密切相关。健全的人格是促使个人成功发展的内在力量,不健全的人格则容易酿造人生悲剧。55.2关注初中学生人格教育的性别差异由于初中男女学生在人格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策略时必需采取不同的措施 。例如,由于男生较女生比较寡言,教师及家长就应注意适时与男生多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有倾吐及发泄的机会。这样,会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及心理品质有极深远的意义。女生往往随遇而安,这就需要教育者适时培养她们的责任意识,树立理想和男性一起担当社会责任。对男生也应引导他们在理性的面对世界的同时也要丰富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堂堂男儿。总之,由于初中男女学生在人格特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以便选择恰当的教育策略及手段,以利于初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5.3 关注初中学段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人格特点学习策略方面,应加强对学业不良学生深层加工策略的培养和开发,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提出质疑。同时,还应努力降低学业不良学生学习的非组织性水平,指导学生制定适合本人特点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执行。学习动机方面,应注意加强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学业不良的学生常常因学习的坚持性不足而放弃暨定的学习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的培养,来提高其对学习任务的坚持性,从而改善其学业成绩水平。对学业优良的学生也不能忽视,尽管他们在人格特点中存在一定积极的因素,但某些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人格危机,我们必须给予关注。5.4关注人格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人格教育是中学生品德教育的基础,人格教育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品德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占据中心地位,对人的各方而素质的发展又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品德素质的发展要以良好的心学生理素质为其心理基础。同时,有些学生性格属于宜人者,但宜人者具有关系型性格特征,一般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增加正性情感,减少负性情感;虽然宜人者产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小,但他们心肠软,脾气好,为了维持和谐的关系,可能会压抑自己正性或负性情感。因此,在情感体验上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这方面的变化。5.5重塑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人格教育的重要保障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极大的裨益。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型、认同型。这种师生关系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品性的修炼,忽视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家罗杰斯提出了“指学性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质量或“某种独特的心理气氛”是决定教育工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造成这种气氛的条件不是别的,而是“感情的态度”。使教师“如同学习的一位向导(Guide),如同解决问题的模范(Model),如同一种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Catalyst),如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助力,以及如同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前来拜访的朋友。”6 5.6重视家庭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场所。目前,我国家庭只有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