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复习导学案古诗文默写.doc_第1页
九年级复习导学案古诗文默写.doc_第2页
九年级复习导学案古诗文默写.doc_第3页
九年级复习导学案古诗文默写.doc_第4页
九年级复习导学案古诗文默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年级_语文_学科复习备课提纲章节与课题 古 诗 文 默 写 第_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_使用人_使用日期或周次_ _一、 出示考点 阐释目标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的考点有:(1)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3)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4)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二、 经典讲析 问题研讨第一种 接句式默写第一种:依据课文上下句默写。试题为考生提供古诗文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写出相应的语句。回答这种试题,关键的要领是注意书写中不要出现错别字。举例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第二种:理解性默写。试题为考生提供诗文的意思,要求考生根据意思的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语句。回答这种试题,一方面要注意书写中不出现错别字,还要注意对诗文的意思进行准确把握。举例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 , , “花落去”“燕归来”是自然常事,晏殊却由此引出情思,遂写出千古名句:第三种:情境性默写。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举例初中毕业,李明要到遥远的上海去读高中,在分别的时刻,他无限感慨地对同窗好友高明说:“ , 。虽然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的友谊却地久天长。”(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写)“ , 。有些人的花言巧语哄骗不了我们,因为我们拥有认识世界、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强有力的武器。”在反腐倡廉大会上,张书记满怀激情地说。(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填写)第四种:开放性默写。试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答题的方向,对试题的答案没有确切的要求,考生答出相关的内容即可。解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的优秀古典诗文多,解答这种试题才会应对自如。 举例我国古人咏雪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相连的两句: , 。离别是人世间经常发生的事情,请你写出古人咏叹离别的相连的两句诗: , 三、 中考典型题例分析(2010南充)名句积累。(1)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让我们想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艾青我爱这土地)(3)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则)(4)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_”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_,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时,_”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少壮不努力,_”的慨叹警醒。解析:此题检测学生积累古诗文的情况,设置了直接默写、理解默写等题型,考查内容有现代诗、古诗、文言文,要求书写工整、正确,不能有错别字。 四、 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1(2010重庆)默写填空。(3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2(2010重庆)根据语境填写。(6分)(1)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2)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3)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的写照。3(2011中考预测题)填补名句。(10分)(1)三人行,_。(论语)(2)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3)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_,始于足下。(5)纸上得来终觉浅,_。(6)路遥知马力,_。(7)_,长一智。(8)_,金石为开。(9)海上生明月,_。(10)宝剑锋从磨砺出,_。4(2010长沙)(6分)(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_,_”。(2)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了“_,_”的理想。(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5(2011中考预测题)(10分)(1)古代文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_”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_,_”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_,_”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2)“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_,_。(3)“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_。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_,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_,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4)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5)古诗中有很多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6)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6(2011中考预测题)(4分)“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_,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_”,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_,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_”,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7(2009中考变式题)(6分)(1)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