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1 2014.1月3日一、文学常识填空1.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小说收在三个集子中,它们分别是_、_、_.2.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这部小说写在_年,这部小说与俄国作家_的一部小说同名。3.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是_,散文诗集是_.二、词语理解1.下列词语(或其中加点的语素)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质铺(质:典当、抵押) 苦楚(楚:地方)B.久违:好久没见 未曾经验(经验:动词,经历过)C.侮蔑:轻视、轻蔑 无端(端:来由、缘故)D.卒业(卒:完毕、结束) 不惮(惮:害怕)2.自序的开头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根据课文内容,分条说出这里“梦”所指的内容。答:_3.说说下面语段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铁屋子”指的是:“熟睡的人们”指的是:“大嚷起来”指的是: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1.课文第一段最后说“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下面说法中对“呐喊的来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年青时的理想和追求至今没有泯灭。 B.过去的经历不能忘怀,一吐为快。C.借以消除寂寞时光的记忆,获得新生。 D.避免将残存在记忆中的梦全部忘却。2.课文第七段中“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是一个比喻,请简要分析这个比喻的作用。答:_3.将下面的句子画线部分改写成意思比较直露、通俗的句子。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己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改写:_4.根据课文回答,作者写把自己将要结集付印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什么?答:_四、对语言的揣摩1.课文第二段记叙作者少年时出入质铺和药铺的情形。试分析下面一段话是否可以去掉。“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答:_.2.对文章第二部分开始有关S会馆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生活的艰难,为下文接受朋友邀请开始写小说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处境如此,所以双方一拍即合。B.S会馆的环境是悲凉的、寂寞的,这里着力写这种环境,为的是烘托作者当时在屡经挫折之后的心境。这种心境就是感到未尝经历过的无聊和寂寞。C.作者在S会馆里,不怕环境的艰苦,坚定地研究古碑,并逐步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这表明当时作者屡经挫折之后,已经心如死水。D.S会馆的荒凉、寂寞、衰败,含蓄地表明作者当时生活的落寞,作为年青人,他多么渴望与人交流!这段描写在文中使下面的情节出现得十分自然而合理。五、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3题。我在年轻时期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1.文中的“梦”的含义正确的一项 ( )A.寻求真理的种种理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喻指对前途的打算2.既然回忆“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理解正确的一项( )A. 当年那救国救民壮志,虽未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来。B. 用“苦于不能全忘却”来反衬当年寂寞的经历实在刻骨铭心。C. 虽想摆脱当年理想破灭的痛苦惆怅,但实在难于摆脱。D. 当年的“梦”虽然破灭了,回想起来,仍令人痛苦惆怅,但救国救民的愿望,是强烈而不能忘却的。13.这节文字的中心是 ( )A.具体说明呐喊成书的原因 B.总括地写呐喊的创作缘由C.叙述自己年轻时所做的“梦” D.自己被回忆所牵扯着的痛苦、惆怅六、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是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到下课的时候,便映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外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 ,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鲁迅藤野先生)(二)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准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认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争的画片自然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中忽然会见我那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和盛举的人们。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 愚弱的国民, 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 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1、第一段文字出自鲁迅先生的:(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彷徨D.华盖集续2、第一段文字中“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的作用是:( )A.连留学生的“我”也看了,极说影片流毒之广。B.对上句加以补充,说明看影片的中国人之多。C.自己无可奈何,被迫观看,表示一种被愚弄的愤怒、憎恶的思想感情。D.把自己同“围着看”的“一群中国人”相类比,表现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品质。3、第一段文字“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一句中的“自然”的表达作用是:( )A.表肯定语气 B.表否定语气C.表合乎情理 D.表示不完全相信的一种反感情绪,含有讽刺意味。4、第二段文字“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句中“久违”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A.无限思念 B.十分热爱 C.厌恶痛心 D.憎恨卑视5、选出对“维新”一词结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并列关系合成词,“维”、“新”同义,“革新”的意思。B.偏正关系合成词,“维”,“在”的意思。“新”,“革新”的意思。C.带有附加成分的合成词,“维”,助词,无实义。“新”,动词,“革新”。D.动补关系合成词,“维”,变动的意思。“新”,新旧之“新”的意思。6、为第二段文字四处选择一组关联词,应是:( )A.终于 即使 无论 都只是 B.因为 凡是 即使 也只能C.因而 既然 不管 都不过 D.所以 假若 尽管 而只是7、第一段文字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解释说明 B.表语意递进C.表语意转折 D.表总结上文8、第二段中“我的梦很美满”中的“梦”的解释应是:( )A.实指睡眠中对前途的梦幻。 B.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对自己前途的设计打算。C.“梦”是反语,诙谐地否定了自己当年不切实际的想法。D.运用比喻的手法,喻指当年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9、选出对两段文字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两段文字各在原文中的作用完全相同,都在说明自己当年弃医的原因、从文的目的。B.这两段文字在原文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前者是为了说明自己同藤野先生交往的来龙去脉;后者是为了说明自己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原因、目的。C.这两段文字在写自己当年看电影的具体情形、电影的拍摄背景、放映后学生的反应等情况时,有详有略,用语不同,甚或有某些出入,这是由文体和写作要求的不同所到,并不矛盾。D.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前者重在记叙,突出形象性;后者重在说理,突出严密性。参考答案:一、1.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狂人日记 1918年 果戈里3.朝花夕抬野草二、l.A 2.“梦”指的是:到南京求学,“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到仙台学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在东京治文,”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3.“铁屋子”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熟睡的人们”指的是:当时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思想麻木。“大嚷起来”指的是;朋友们通过办新青年杂志宣传革命真理。三、1.A 2.课文第七段说的是作者在屡经挫折之后的思想情绪,这种思想概括起来是感到无聊和寂寞。但是读者对这种“无聊和寂寞”可能是缺乏体验的,为了使读者更清楚“无聊和寂寞”,作者进一步说面对一群活人大喊,而这些活人毫无反应,既不赞同,也不反对。这就能使读者对“无聊和寂寞”认识得清楚一些。为了更清楚地表现这些活人的无反应,作者使用了“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这一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无聊和寂寞”的感受。3.我自己原本认为我是一个可以不说话的人了4.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四、l.去掉这段话似乎语言更简练了,但表现力却差了很多。这段话中特别强调质铺的柜台“高一倍”,药铺的柜台“和我一样高”,意图就是要突出“我”的年龄小,而突出年龄小,就能强调“我”的感受,就能为下文所说的“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做更充分的铺垫。2.B五、1、C 2、D 3、B六、1、B 2、C 3、D 4、C 5、C 6、B 7、B 8、D 9、B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2 2014.1月3日散文鉴赏中常考的修辞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衬托等。常考的表达技巧有:叙述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技巧,如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抑扬、渲染、烘托、白描、象征、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忆韦素园君1. 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_2. 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特点。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2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5年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联考综合逻辑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 小麦深加工质量追溯系统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新型蔬菜种植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
- 岗前安全培训心得与体会课件
- 互联网营销师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数据通信机务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聚烯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中职实用美术设计基础 2基础教学课件
-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