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路西三环立交道路施工方案(监理一标).doc_第1页
农业路西三环立交道路施工方案(监理一标).doc_第2页
农业路西三环立交道路施工方案(监理一标).doc_第3页
农业路西三环立交道路施工方案(监理一标).doc_第4页
农业路西三环立交道路施工方案(监理一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电建路桥集团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范围及依据11.1编制范围11.2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总体设计22.3设计技术标准32.3.1道路设计行车速度32.3.2横断面设计32.3.3路基工程设计要求42.3.4路面工程设计要求62.3.5技术参数82.3.6附属及其他82.3.7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92.3.8主要工程量123、施工平面布置133.1道路交通133.2施工用电133.3施工、生活用水143.4物资设备仓库布置143.5稳定土拌合站及试验室布置144、施工规划165、试验段工程165.1路基填筑碾压试验165.1.1试验目的165.1.2碾压试验的机械组合及碾压机械的技术指标175.1.3场地布置及要求175.1.4碾压试验施工程序185.2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245.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266、道路工程主要项目施工276.1主要施工内容276.2旧路拆除及清表276.3雨水管施工286.4路基工程施工346.4.1施工工艺及流程346.4.2路基处理356.4.3路基填料要求366.4.5路基填筑366.4.6质量控制措施396.4.7高架承台回填396.5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396.5.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396.5.2质量检验标准426.6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426.6.1材料要求426.6.2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436.6.3质量检验标准486.6.4质量控制措施496.7混凝土挡墙施工516.7.1挡墙设计516.7.2挡墙施工516.7.3沉降缝546.7.4土方回填546.7.7泄水孔556.8砼路缘石、侧、平石施工556.9人行道砖施工576.10检查井升井586.1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596.12交通工程施工616.12.1交通工程概况616.12.2标志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16.12.3标线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36.13电气工程646.13.1照明工程施工646.13.2箱变安装656.13.3接地制作附属设施安装工艺656.13.4箱变安装工艺666.14绿化工程施工666.14.1种植地平整,翻耕,换土666.14.2绿化带施工676.14.3树木栽植676.14.4施工场地清理及损坏恢复686.14.5绿化养护686.15 BRT快速公交站台施工686.16透层、粘层、稀浆封层施工696.16.1准备工作696.16.2气候条件696.16.3喷洒温度696.16.4沥青用量696.16.5喷洒696.16.6养护706.17 新老路面衔接处理707、土石方平衡717.1土方平衡规划范围717.2土方平衡与调配原则727.3土方平衡计算728、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738.1机械设备配置计划738.2劳动力投入计划739、质量保证措施749.1 组织保证749.2 意识和能力的保证749.3 材料、机械设备保证749.4 质量检测管理保证749.5 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的原则75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7510.1 保证施工安全的制度管理措施7510.2保证设备安全的措施7710.3路基及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7710.4劳动保护措施78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7811.1施工环境保护措施7811.1.1 强化环保意识,健全管理机制7811.1.2 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7911.1.3 粉尘污染防治措施8011.1.4 污水防治措施8011.1.5 固体废物的处理8011.1.6 弃渣处理8011.1.7 大气污染处理方案8011.2施工水土保持措施8112、冬、雨季、夜间施工措施8112.1雨季施工措施8112.1.1编制依据8112.1.2雨期施工期限及气象资料8112.1.3雨期施工计划与原则8212.1.4雨期施工准备工作8212.1.5雨期主要工序施工注意事项8612.1.6雨期施工管理措施8912.1.7雨期应急预案9112.1.8雨期安全项目管理9312.2冬季施工措施9412.2.1冬季施工准备工作9412.2.2路堤处理9512.2.3路基填筑9512.2.4冬季底基层施工9612.2.5 冬季基层施工9612.2.6 混凝土道路施工9712.3冬季施工安全要求9912.3.1 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滑工作措施10012.3.2 施工人员安全与防火10012.4 夜间施工措施1016道路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范围及依据1.1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西三环互通立交。主要包括旧路破除、路基施工(土方填筑、特殊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地下管线保护及检查井的加固)、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引坡施工、路缘石及侧平石施工、人行道砖铺设、沥青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交通标示标志施工、照明工程施工、雨水工程施工等工程。1.2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7)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1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3)交通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JT/T480-2002;(1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2009;(15)城市道路路缘石05MR404;(16)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17)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西三环互通立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8)本单位施工能力、施工经验、资源配置等。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农业路西三环立交是西三环与农业路交叉而设置的互通式立交,是两条快速路之间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是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三环为郑州市三环中的重要一段,是郑州市中心城区重要的交通保护壳。农业路是郑州市区内规划的一条贯通东西向的城市快速路,对快速疏解中心城区客货运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具有极大的作用。互通设计范围为西三环XSHK0+000XSHK1+174.81,农业路K0+45.57K2+017.71。立交共分为三层,农业路快速路最高,在第三层,匝道在第二三层,西三环主线跨线桥为第二层,地面道路为第一层。全线共设置了8条立交匝道,2条上下桥匝道,西三环主线直行交通采用跨线桥通过,其他地面交通采用平面交叉。农业路主线高架标准段桥梁全宽25.5m;匝道中SW、NE、EN、WS、A匝道标准宽度8m,加宽段8.6-9m,其余匝道标准宽度9m,加宽段10m。西三环立交共有立交匝道8条、瑞达路上下桥匝道2条。立交匝道除SW、NE匝道设计车速采用30km/h外,其余互通式立交匝道及上下桥行匝道的设计速度取用40km/h。匝道最小半径为60m。2.2总体设计 本标段范围为雄鹰东路至电厂西路,桩号范围K0-141.34 (道路桩号-0-152. 27)K2+017.71,路线长度约2159.05米,为农业路-西三环节点互通立交设计。本标段以桩号1+217.581为界线,分为两个施工标段(施工一标段及二标段)。本图纸为立交地面道路专业,其余专业见相关图纸。 本段立交范围分别于雄鹰路、雄鹰东路、白杨路、瑞达路、湖西路、宏达路、电厂西路、西流湖路等道路相交。除雄鹰路、雄鹰东路、湖西路、电厂西路为规划路以外,其余均为现状道路。立交范围农业路(化工路)均有现状道路,西流湖桥以西段为2008年新建道路,路况一般,局部有网裂、沉陷等病害。道路在桩号0+430处经过现状邙山干渠涵洞,根据与相关单位对接情况,该现状涵洞需进行整治,具体见水利部门单体设计。仅考虑路床土方回填等量,进出水口上部及两侧道路边坡片石护砌处理,堤顶人行道边设置栏杆。该处实施前应与涵洞方案做好对接处理。在桩号1+040-1+150处经过现状西流湖桥,本次对其括宽处理,具体见相关专业图纸。该路段沿线以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商业用地、教育用地等为主,主要建筑有:石佛镇政府、郑州商贸技师学院、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高新区第一幼儿园、西流湖公园和雕塑公园等。 工程起点至西流湖桥段现状道路为四幅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50米(红线)-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绿化带) -15米(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西流湖桥至西三环段现状道路为单幅路,车行道宽30米,人行道3.5-5米不等。西三环以东段现状道路为三幅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4米(红线)-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米(边绿化带)-23米(机动车道)-2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考虑现状道路路面状况一般,部分路段病害严重。其他区段因修建高架需要对道路断面进行调整,通过对比建成前后的农业路断面,地面道路路面的利用率低,且各类管线全部新建,因此实施范围内现状道路全部按照破除新建处理。2.3设计技术标准2.3.1道路设计行车速度根据道路功能定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行车速度标准如下:表2.3-1 行车速度标准道 路道路等级设计行车速度通行净高备 注农业路地面主线及立交地面道路城市主干路40km/h5m瑞达路、西三环辅道城市主干路40km/h5m立交地面道路右转道30km/h5m立交地面道路辅道路口30km/h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2.5m2.3.2横断面设计农业路标准横断面共分为五种形式,具体如下:雄鹰东路至白杨路挡墙引坡段在规划道路红线内布置横断面,并尽量结合现状农业路断面布置。横断面布置具体为:69.5米(红线) -3.5米(人行道) -3.5米(非机动车道) -2米(边绿化带) -11.5米(机动车道) -1.5米(隔离带)-25.5米(桥梁主线)-1.5米(隔离带)-11.5米(机动车道)-2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 5米(人行道)。 瑞达路至西流湖桥段保持现状横断面不变。横断面布置具体为:50米(红线)-3.5米(人行道) -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绿化带)一 -15米(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3. 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西流湖桥段对现状桥梁进行拓宽改造,机动车道通行尽量利用现状桥宽,保证其行驶顺畅。横断面布置具体为:48.6米(红线)-7.93米(新增边幅桥,包括3.8米人行道及4.13米非机动车道)-0.62米(防撞墙)-15米(机动车道)-1.5米(隔离带)-15米(机动车道) -0.62米(防撞墙)-7.93米(新增边幅桥包括3.8米人行道及4.13米非机动车道)。西流湖桥段至西三环路口处结合高架桥布墩需求进行横断面布置。横断面布置具体为:54.5米(红线)-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边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5米(中央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5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路口进行渠化拓宽处理。渠化段因布墩需要,宽度局部调整,见平面图。西三环路口至电厂西路段结合规划断面、高架桥布墩需求,同道路东段横断面保持一致。横断面布置具体为:62米(红线)-5米(人行道)-8米(辅道)-2.5米(边绿化带) -11.5米(机动车道)-8米(中央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2.5米(边绿化带)-8米(辅道)-5米(人行道)。在西三环东西两侧各修筑一条三车道地面辅道,以满足桥下机动车、BRT 车辆、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需求。人行道宽与西三环保持一致。具体布置为:18米(总宽)-15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同时为方便右转车辆通行,减少绕行,在桥梁拐角处设置单独右转车道,断面布置为15米(总宽)-12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现状农业路BRT站台及车道保留,仅对线位进行改造,具体详见BRT线位改造图。改造处现状车行道较宽,本次按照宽度9米设计,具体宽度可结合现状路面利用程度及公交公司意见适当调整。该处道路路面及纵断面保持现状。本次设计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高架桥下绿化带内按照道路绿化进行实施。西三环现状跨线桥下道路可结合桥梁建设后可利用程度对其保留利用处理。 地面主线、边绿化带路面横坡度1.5%,路拱采用直线形式,立交下地面辅道采用双面坡,横坡度1.5%,抛物线接直线路拱。人行道横坡度为-1.5%。2.3.3路基工程设计要求(1)清表破除旧路面、房基、拆迁人行道板、建筑垃圾要求清至路床,路段上的生活垃圾要全部清理干净,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填方段路基清除地表上树根、草皮或腐植土等30cm,挖方段需挖至设计路床下80cm。(2)压实度路床顶面以下深度压实度(重型击实)控制标准如下:填挖类型路槽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08096%8015094%15093%零填方或挖方03096%308094%人行道土基压实度93%道路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度(即桥梁搭板长度)为桥台后路堤段8m,路基压实度96%(重型标准);各类市政管线沟槽回填及压实、检查井部位处理要求:沟槽顶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及管道检查井周边采用渗水性好、容易密实的砂、砾等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沟槽及管道检查井周边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前述路基压实度规定。(3)填料CBR值路床顶面以下深度路基(路堤)填料CBR值控制标准如下: 030cm 8% 3080cm 5%80150cm 4% 150cm 3% 当填料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掺石灰进行改良。(4)填料最大粒径路床顶面以下深度路基(路堤)填料最大粒径控制标准如下:080cm 10cm 80cm 15cm (5)路床顶面回弹模量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大于35MPa。2.3.4路面工程设计要求(1)路面设计参数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设计范围内路面结构施工内容包括:桥面机动车道、地面机动车道、辅道、人行道,机动车道及辅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人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透水砖。表2.3-3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结构层材 料厚度(cm)沥青铺装层细粒式SBS改性沥青(AC-13)4沥青铺装层中粒式SBS改性沥青(AC-16C)5表2.3-4 地面道路(快车道、宽度大于4.5m辅道)结构层材 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面层4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5cm厚AC-16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7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封层0.6cm厚乳化沥青下封层上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5MPa(压实度98%)下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MPa(压实度98%)底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压实度95%表2.3-5 BRT路面结构结构层材 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面层4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0.4%抗车辙剂)5cm厚AC-16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0.4%抗车辙剂)7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封层0.6cm厚乳化沥青下封层上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5MPa(压实度98%)中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MPa(压实度98%)下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MPa(压实度98%)底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压实度95%表2.3-6 非机动车道及宽度小于等于4.5m辅道路面结构结构层材 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面层4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20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3.5MPa(压实度98%)底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压实度95%表2.3-7 人行道路面结构结构层材 料备注面层6cm厚C30混凝土透水砖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抗折强度不小于6KN。调平层3cm厚1:3干拌水泥黄沙垫层基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3.5:12:84.5)压实度不小于96%边坡设计 道路沿线填、挖方多为0.5m以下,且红线外为控制绿地。为节省投资,填挖方1m以下路段,边坡采用自红线边向外侧放坡处理,填方边坡为1:1.5,挖方边坡为1: 1。立交区域(SE、WS、NW、EN、SX、SD道路)及农业路主线东侧部分路段挖方较大,为保证沿线道路景观,考虑立交外围为绿化用地,结合规划红线控制范围,本次进行缓放坡处理,边坡按照1:2控制,大于0.5米进行混凝土空心块边坡防护,详见道路工程图纸。平面图所示边坡线仅为示意,边坡具体处理形式实施前应结合立交绿化方案进行一体化考虑并进行优化处理,并应结合绿化、规划等部门最终意见。交叉口区域视距三角形内应保证视线通畅,不得有高于1.2米的绿化或土方等障碍物,否则应予清除。工程实施时应结合拆迁用地情况及建设单位等部门意见。2.3.5技术参数不利季节影响系数: 1.2快车道顶面交工验收弯沉: 19.9(1/100mm)非机动车道顶面交工验收弯沉: 29.6(1/100mm)土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 221(1/100m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上基层7天抗压强度: 3.5MPa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下基层7天抗压强度: 3 MPa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 98%路基设计回弹模量: 35MPa汤青混合料稳定度: 8.0KN沥青混合料流值: 1.5-4mm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4%-6%沥青混合料沥青饱和度: 65%-75%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方法 T0719): 1000次/mm(2800次/mm)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试验方法T0730): 120ml/min浸水马歇尔试验(48h)残留稳定度(试验方法 T0709): 80%(85%)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试验方法 T0729): 75%(80%)(括号内数字为改性沥青混合料要求)2.3.6附属及其他 1、交叉路口、出入口等处因桥墩等必要隔离物的存在,存在高出路面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在交通工程设计及实施时应在路口等处进行车速限制,设置警示标志等,以确保交通安全。 2、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在行驶中的车辆容易越出行驶边界,撞击桥墩等结构物处交通工程设计及实施时应设置限界结构防撞设施。具体位置为白杨路及瑞达路口桥墩处、1+320-2+017.71段主线中央绿化带及边绿化带桥墩处、立交下右转道道路及西三环西东线道路距离桥墩较近处。 3、路口等处因桥墩设置需要,渐变段长度有限,交通实施时注意进行限速、警示及增加交通隔离设施等管理措施。 4、立交北侧因西三环现状高架桥引坡的存在,辅道及匝道出入口间距有限。本次设计防撞护栏进行出入口交通管制。交通工程设计及实施时注意加强该处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如施划禁止主线转换辅道标线、减速让行标志标线或者警示信号灯等措施,并征询交通管理部门意见,以确保该处交通安全。 5、立交南侧因现状BRT西流湖站的存在,BRT进出口与主线及匝道出入口问距有限。为尽量减少交织区,尤其是保证 BRT 车辆行驶及停靠安全,本次设计在站台前后一定距离设置防撞护栏与主线进行隔离。交通工程设计及实施时注意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如减速让行标志标线或者警示信号灯等措施,并征询交通管理部门意见,以确保该处交通安全。2.3.7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1)本标段采用北京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施工前应复核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并进行联测。施工前必须复核区域内的高程系统,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基层碾压后6小时内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1升每平方米,透入深度不小于5mm。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稀浆封层法施工, 且必须使用专用的摊铺机进行摊铺。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BC-l型,矿料级配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6.5.5中ES-2型,厚度不小于0.6厘米,稀浆封层混合料中乳化沥青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6.5.6的技术要求。铺筑沥青混凝土之前,在面层之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筑物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3,用量每平方米O.5升。透层、粘层及下封层技术要求及施工均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8.4相关规定。 (3)本设计基层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两种。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要求: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中Si02、A1203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碎石集料采用级配碎石,其配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表6.1.9要求,压碎值不得大于35%。级配碎石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7节快速路、主干路的相关规定。 (4)本标段面层材料采用沥青混凝土。沥青面层(AC-13C)材料要求如下:结合料采用改性沥青(SBS I-C),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6.2中有关要求;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中有关要求;集料应选用硬质、耐磨碎石,其磨光值要求不小于38。下面层(AC-25C)材料要求如下:结合料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中有关要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压碎值等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汤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8.2中(一级公路)有关要求。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操、无风化、无杂质,其颗粒级配和技术指标应符合沥青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有关要求。 (5)路基处理:a一般地段:在积水洼地上填筑路堤时,应排除明水、清淤后方可填筑。路提基底为耕地、草地时,必须先清除地表种植土后方可填筑。填筑前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快速路及主干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得小于90%。b既有路拓宽、既有人行道或绿化带改建为车行道时,须先清除地表种植土或杂填土,对路堤基底下的人工垃圾应彻底清除,同时路提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原地面务实,当松土厚度大于O.3m时,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以满足路基相应部位的压实度要求;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时,可直接将原地面夯实后填筑。路堤基底压实度不得小于90%。c地面横坡陡于l:5的填方路基(包括纵断面方向),原地面必须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Om,台阶底均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d在既有路面上填筑路堤,应直接破除老路路面。e零填或浅挖路段,应清除地表覆盖的较松散的人工素填土、软塑状亚砂土,为保证路床压实度、强度和水稳定性,新建和拓宽部分基底应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对低填方路基基底采用掺加石灰或水泥进行改良处理或采用换填处理。f路线局部分布有杂填土、种植土。杂填土土质疏松,部分为建筑生活垃圾等;种植土中含较多腐植质、有机物等。应先清除杂填土、腐植土和垃圾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度(重型)应不小于90%。部分路段路床下素填土较厚,采用翻挖回填处理,分层压实回填时,填料最大粒径10厘米,CBR值须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6.3.12-1相关规定。g既有绿化带拓宽改建为路基后,路床范围内种植土采用挖除换填方式处理。 (6)道路沿线分布有电线杆、树木、高压线塔等构筑物,施工时应注意对其进行迁移或保护。 (7)施工期间如遇路基湿软,一般采用晾晒处理,若工期要求紧张,可采用砂砾石换填40cm或采用砖渣换填40-60cm的方法处理,具体换填厚度根据现场情况决定。路基压实度按照路基设计压实度执行。 (8)两侧人行道铺设盲道,任何构筑物不得占压盲道,在盲道转向或断开处应铺设提示盲道。道路交叉口处设置三面坡道。 (9)两侧人行道种植行道树,树池中心间距6米,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设置树池和行道树。树池内换填土厚度根据绿化要求确定。 (10)边花坛断口、交叉路口范围处路面结构按照快车道标准实施,沿线单位开口处采用非机动车道结构实施;高架桥下的花坛内按照绿化实施。 (11)工程沿线范围遇地下管线处,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协调产权单位共同商定解决办法,临时可采用撞、包、吊、顶等措施予以保护。施工中如遇管线冲突,请按规划管位进行调整;如遇未知隐藏管线及文物等,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处理措施。 (12)所有管道开挖的沟槽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回填夯实,压实度除满足其他相关规范和要求外,应满足道路压实度要求。检查井井口均需进行加固,具体见“检查井加固图”。 (13)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 (14)施工验收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15)在人行道穿过中央花坛的路段,在中央花坛设置有安全岛;没有中央花坛的路段,在后期交通工程实施时,应通过施画交通标线设置安全岛,并考虑采用双电源的信号灯、多相位信号控制,确保交通安全。 (16)道路绿化带宽度大于3米时设置土工隔膜,共2道,每道竖向宽度按1.5米计。立交下道路侧石紧邻绿化带一侧的设置土工隔膜,敷设土工隔膜开挖深度要求至灰土层底以下不小于50厘米,宽度根据工作面宽度及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敷设土工隔膜后,沟槽回填土采用透水性弱的粘土回填,回填土轻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90%,击实时注意保护土工隔膜。防涉土工隔膜采用两布一膜型,膜厚0.3毫米,耐净水压值不小于0.6Mpa,单位面积质量为550克/平方米,布重为350克/平方米左右,膜重为200克/平方米左右。其它技术参数满足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工序可参照厂家说明。土工隔膜宽度上端不高于混凝土靠背,下端剩余部分敷设于开挖沟槽底部,敷设底部部分应保证土工布向下弯曲,不得上翘,避免存水。施工时土工布搭接部分应做好处理,避免渗水。 (17)交叉口人行横道两侧30米-50米范围内设置人行隔离护栏,机非共面路段设置机非隔离护栏。2.3.8主要工程量 表2.3-11施工一标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主线机动车道、辅道路面m2461502BRT路面m29603非机动车道路面m289104人行道铺装m295305两布一膜土工布m228506预制砼侧石(100cm30cm25cm)m28207预制砼侧石(100cm35cm15cm)m80908预制砼平石m109109预制砼边石m287010树池(复合护树板)套42011填方量M649012挖方量(未扣除破除路面、人行道工程量)M4459313耕植土清运M390014破除机动车道沥青路面(均厚70cm)m24054015破除非机动车道沥青路面(均厚53cm)m2817016破除人行道(均厚26cm)m2882017拆除侧石(100cm35cm15cm)m798018拆除绿化带m2778019铣刨覆浇沥青路面(4cm改性沥青,桥梁段)m2305020水泥路面破除(均厚50cm)m248021浆砌片石护坡m268022涵洞栏杆m5023机非隔离护栏m28024人行道护栏m48025建筑垃圾清运(路床上)M1258026建筑垃圾清运并换填素土(路床下)M1275027房基处理M125628预制混凝土防撞护栏m2103、施工平面布置3.1道路交通农业路西三环互通立交施工现场位于郑州市交通主干道上,车流较大,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为保证施工期间原有道路通行需要,在施工期不同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区域占用道路范围,分期设置专用保通道路,保障道路通行。3.2施工用电结合农业路项目建设部现场协调位置,设置施工用变压器。在西三环立交段施工用电设备计划设2台500KVA、1台400KVA变压器供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联系,就近接高压线路引入。此外为防止突然停电或用电高峰期电压不足影响工程施工,自备1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当供电线路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通过开关切换供电系统,实现关键部位现场供电。变压器配置参数详见表5.1-1所示,布置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表3.2-1 施工用电配置参数表农业路西三环立交新建变压器布置变压器编号主线桩号位置变压器容量备注1#K0+527500KVA新建变压器2#KO+767.5500KVA新建变压器3#K1+192400KVA西流湖公园变压器为满足工程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用电按JGJ46-2005有关规定,全部采用TN-S系统供电,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相五线制。从每个总配电箱接出两个回路,每个回路各接4个二级配电箱,每个二级配电箱接出若干开关箱,每个开关箱控制一台施工机械或设备。在建工程照明、工棚照明,一般应使用安全电压供电。临时用电应分段验收,杜绝使用木制箱体,杜绝照明灯线使用二芯花线。3.3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水从自来水管道就近取水,计划设立8处接水点,目前,与自来水公司事处协商后,在西北角、西南角、瑞达路各设置一处取水点。并对水质按规范要求进行水质检验,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方可使用。供水主管采用70PE管,支管采用50PE管,每个施工区域内部配置高强PE管作为主用水管道,塑料软管做为可移动出水口,围挡边线每50米安装一个出水口,另外配置2台洒水车用于道路降尘和零星用水运输。供水管线采用枝状式布置,为防止管线遭到破坏,将所有管道埋入地下80cm,由于施工用水管线极易损坏,为避免管线破损后无法截断水流,所有主引水管每200m安装一个闸阀,支线每100m设置一个截止阀,用来控制水流量,出水口采用铜质球阀,移动出水口用截止阀止水。3.4物资设备仓库布置计划在西三环立交1#钢筋加工厂旁设1#物资仓库,仓库占地面积2500m2;内部需要用混凝土硬化;2#钢筋将工场设置2#物资仓库,仓库占地面积1500。场内主要存放木材、支座、箱梁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等,区域内建有标养室,物资办公室、库房等设施。3.5存土场布置我部填方土采用外购土进行填方,外购土土场位于二七区侯寨乡位置处,距我部施工现场平均运距为17km。外购土进场后可就近堆放在现场空地处或者桥墩之间的空地上。在填方的过程当中采用10t自卸汽车从现场存土场位置运至需填方的位置。3.5稳定土拌合站及试验室布置为保证工程进度,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安排,地面基层稳定土及稳定碎石供应采用商品稳定土及稳定碎石,拌合站位于中原区河东路与胜达路交叉口向北50m路西的郑盈拌合站,运距15Km。用于生产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地面底基层级配碎石及基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工地试验室主要配备试验设备如下表所示。表3-1 公路试验设备配置计划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一、湿度、密度试验1锥式液限仪76gZY-11个2电子天平500g感量 0.01g1个3灌砂法容重试验仪GRY-21个二、颗粒分析试验1土壤分析筛1套2摇摆式筛析机YS-21个三、击实试验1两用标准击实仪SJL-11个四、公路试验1现场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仪1个2路面弯沉值测定仪HC-5.41个3现场土基CBR值试验仪1个五、其它试验工具1量杯100500ml1套2量筒200ml3个3切土盘QL-13个4原状取土钻YZ-12个5土样铝盒55*2830个6不锈钢环刀50.4*530个(成套)7灰土试磨10030个8洛阳铲5个9军工铁锹5个10洋镐5个11干燥皿5个12吸管10个13凡士林3盒14标准砂100kg15酒精100kg16微波炉1个17手锤4磅4个18塑料袋1000个19一次性纸杯5袋20橡皮锤2个21钢板尺30厘米2个4、施工规划由于本工程路面属于旧路翻新施工,交通流量很大,而且施工期不能断行施工,只能采取分段分幅施工。计划以现有道路交叉口分段,新建道路中央分隔带分幅。雄鹰东路至瑞达路段施工采用先封闭原化工路北幅,施工中间绿化分隔带、机动车道和侧分绿化带及北侧辅道,利用原化工路南幅道路通行。化工路北幅的机动车道具备通车条件后,再封闭新建机动车道外缘至南侧征地红线间的区域,进行新建路面南侧的机动车道、辅道(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施工。瑞达路至西三环段先封闭原路面南侧至外侧征地红线间的区域,施工中间绿化分隔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辅道、侧绿化分隔带,另外一幅旧路面清理,保证道路通行。待新建机动车道具备通车条件后,再封闭另外半幅,进行剩余部分道路工程施工。西三环互通立交区域内化工路封闭半幅进行道路施工,待新建机动车道具备通车条件后,再封闭另外半幅进行施工;立交四角区域进行全封闭施工,车辆从四角保通路通行。西三环至电厂西路段先封闭化工路北幅,施工中间绿化分隔带、机动车道和侧分绿化带及北侧辅道,利用原化工路南幅道路通行。化工路北幅的机动车道具备通车条件后,再封闭新建机动车道外缘至南侧征地红线间的区域,进行新建路面南侧的机动车道、辅道(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施工。5、试验段工程 作为城市交通道路的重点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工艺、指导后续道路施工,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因此决定在本标段施工范围内选取一段进行道路工程试验段施工。拟开展进行试验施工段落为:综合比较我标段施工场地情况,选定主线第十一联南侧机动车道作为试验段,具体桩号为:K1+355K1+455,长度100m,宽度18m,面积1800m2。5.1路基填筑碾压试验5.1.1试验目的1) 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 通过试验为道路填筑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合理的、经济的碾压技术参数,包括土料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机具(振动碾型号、重量)、碾压遍数、行走速度、土料含水率;提出碾压试验报告和建议的碾压参数供监理工程师审批,以指导全线施工。5.1.2碾压试验的机械组合及碾压机械的技术指标1)机械组合见下表表5.1-1 碾压试验机械组合表机械名称单位数量用途1.6m3挖掘机台2开挖土料破碎锤台2破除旧路基路拌机台1拌合稳定土摊铺机台2摊铺水稳拌合料胶轮压路机台1碾压混合料ZL50装载机辆2转运土料T220推土机台1推平碾压场地及铺土后推平土料PY180平地机台1摊铺整型20t自卸汽车辆8运输土料洒水车辆1洒水喷湿20t自行式振动平碾台2碾压填筑土料土工试验设备套1 全站仪套1TCR702水准仪套2DSZ22)振动碾主要性能指标表5.1-2 振动碾主要性能指标名称型号自重振轮尺寸直径宽度(mm)振动频率(HZ)激振力(KN)振幅(mm)额定功率(KW)振动平碾YZ-20t20t1752214028330/1901.9/1.01285.1.3场地布置及要求选取主线第十一联南侧机动车道里程号K1+355K1+455路段作为填方段路基回填碾压试验场地。试验场地分为长宽尺寸为509m的4个试验区共进行4场碾压试验。4场碾压试验摊铺厚度分别25cm、30cm、35cm、40cm。为确保试验场地基础满足设计要求,首先进行老路破除和表层清理:采用液压破碎锤将原路面面层混凝土和基层进行破碎松动,对于在原田上修建新道路的场地要清除地表以上树根、草皮或腐植土30cm方可进行填筑,如为挖方路段还需超挖至设计路床顶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