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doc_第1页
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doc_第2页
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doc_第3页
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doc_第4页
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夷山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3*6=18分) 2009-3-1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 蹒跚(pn ) 讪讪(sh) 扪参历井(shn)B錾银(zn) 两靥(yn) 桌帏(wi) 拗他不过(ni)C蹙缩(c) 歆享(xn) 榫头(sn) 吮血(shn)D咨嗟(ch) 盥沐(gun) 贾人(g) 间或一轮(jin)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纳斯特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B李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飘逸、豪放。C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B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D.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6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介词,用)手抚膺坐长叹。 B. 所守或(有时)匪亲,化为狼与豺。C .但(只,仅)见悲鸟号古木 D蜀道之难,难于(介词,比)上青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5分)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洪培欣语文网整理 ) 马援军至临乡,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初,援尝有疾,虎贲中郎将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庭,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援。 及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畤侯弇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注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伏波:马援因功累官伏波将军,故称其为伏波。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克:战胜 B臣尚能被甲上马 被:通“披”,穿 C军次下隽 次:到达 D大众怫郁行死 行:将要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马援“武陵平叛尽心尽责”的一组是( )(3分) (洪培欣语文网整理 ) 马援请行 矍铄哉是翁! 虽贵,何得失其序乎! 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军人数万,争欲先奋 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 A B C 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 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3分) (2) 以事上之,帝从援策(3分) (3) 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0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答: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1分)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B、住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重新恢复了希望。一天早晨,她走到屋顶边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看到爱斯梅拉达这般想见卫队长,卡西莫多就自告奋勇地去找他,可是弗比斯对此不屑一顾,策马远去。巴黎圣母院C、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红楼梦)D探春在贾家是庶出,但是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倡下组织起来的。E众人于秋爽斋商议起诗社之事,李纨自荐掌坛,自号“稻香老农”,探春自称“蘅芜君”,给黛玉起号“潇湘妃子”,称宝钗“蕉下客”,其余人也各取了别号。即日开社咏白海棠,李纨、探春评黛玉诗夺魁。 12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注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C“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复”的意思是回复。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包括了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2)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五默写。(22分)13千呼万唤始出来, 。14剑阁峥嵘而崔嵬, , 。15一去紫台连朔漠, 。 16丛菊两开他日泪, 。17 ,不尽长江滚滚来。18江间波浪兼天涌, 。19沧海月明珠有泪, 。20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 21醉不成欢惨将别, 。22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23同是天涯沦落人, !24其间旦暮闻何物? 。春江花朝秋月夜, 。2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6扪参历井仰胁息, 。27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转石万壑雷。 28庄生晓梦迷蝴蝶,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29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如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是她回答宝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是什么原因?(3分) 30黛玉这种改口回答,反映了她什么性格特点?(2分) 31“摔玉”这一举动体现了贾宝玉什么思想性格?(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2-34题。(15分) 珠子灯 汪曾祺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琉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她死了。她的房门锁了起来。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节)3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晓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B孙小姐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的不满。C“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就死了。D小说开头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E孙小姐受到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封建旧思想的桎梏。33.这篇小说描写很细腻。请概括第段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并谈谈其表达效果。(5分) 34.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6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6分)35.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错误改正36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方括号中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2分)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 ”,也可以说“祝你 ”3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扪参历井仰胁息 连峰去天不盈尺 语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答案卷姓名 班级 座号 一、二选择题(83=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9(1) (3分)(2) (3分)(3) (3分)10(1) (3分)(2) (3分)11( ) (5分) 12(1)( )(3分)12(2) (3分)五默写。(22分)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9 (3分)30 (2分)31 (2分)32( )(4分)33 (5分)34 (6分)35(4分)错误改正36(2分) 37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参考答案1C(A shn B y D ji) 2D(A惘 烙 湍 B萧 D暄 宵)3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A(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5 B 6B 7. C(驻扎) 8, D9(1)我受皇上厚恩,(我的)岁月紧迫,日子不多了,常担心不能为国事而死:(意思对、浯句通顺1分“迫”、“死”译对各给1分) (2)马援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以”、“上”译对各拦1分)(3)正遇上马援去世,梁松就趁此罗织罪状陷害马援。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会”、“因”译对各给1分)10 (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11,AE (A“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E项:探春自号“蕉下客”,宝钗号“蘅芜君”;李纨、探春评宝钗咏白海棠诗为第一。)12(1)( A )(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2)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13-28默写略29因为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觉得自己说话失了口,她谨慎小心的性格使她在回答宝玉时改了口。30,“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小心31,体现了宝玉的叛逆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32(4分)BD(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33.(5分)答: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34.(6分)答: 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因为珠子灯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因为珠子灯表现了主题,通过珠子灯这一形象,作者表现了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35答案:错误改正“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36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独占鳌头 名列榜首(无先后顺序,任意一个皆可)37摸 距离译文(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夷侵犯临沅县; (皇帝)派遣李嵩、中山郡太守马成讨伐他们,不能取胜。马援请求出征,皇帝怜恤他年老没有答应。马援说:“臣还能披甲上马。”皇帝命令他试试看。马援骑上马回头示意,表示还可以被用,皇帝笑着说:“这个老翁精神健旺啊!”于是,派遣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带领四万多人去征伐五溪。马援对友人杜情说:“我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