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安镇小学集体备课个案教案编号: 组长审核: 审核时间:2013年 5月 5 日学 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崔小芳时间2013-05-07课 题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P92-93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 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步骤教 学 预 设思考、讨论一、竞赛导入师:我们来看一组套圈比赛,好吗?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出示92页的统计图。师:观察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男生套圈的有4人,女生套圈的有5人。生:男生张明套了最多是9个,女生吴燕套了10个生:男生一共套了6+9+7+6=28(个), 女生一共套了10+4+7+5+4=30(个) 师:如果教师要对这两组中成绩较好的一组进行奖励,你认为应奖给哪个组?说一说你的理由。师:最好成绩在哪个组?是不是这个组的成绩就最好?师:最低成绩在哪个组?是不是这个组的成绩就最差?根据总成绩能比出哪个组整体成绩好一些吗?为什么?师:看最好成绩、最低成绩、总成绩都不能比出哪个组成绩好一些,应该怎么办?看来要找一个新的标准,再进行比较。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统计与求平均数”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探究新知实践操作。1、移多补少 师:用小圆片摆一摆:蓝6块、红5块、黄7块、绿2块小圆片摆成四排。师:移一移要使每排的个数同样多,每排是几个?说一说你是怎样移的?移的时候都是从哪里移向哪里?(让学生演示)师:刚才原来4排放的块数不同,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成为每排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平均数。(课件显示)师:这四排的平均数是几?原来每排都是5个小圆片吗?那么平均数表示的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就用虚线表示。(图中显示)四排中最多的是几块?想一想平均数会等于它吗?会超过它吗?四排中最少的几块?想一想平均数会等于它吗?师:看来平均数有个范围,你能说一说上题中平均数的范围吗?同位同学讨论一下。(反馈后板书: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蓝红黄绿平均数师:你还有其他方法使得四排同样同多吗?(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书)2、先求差后均分(每排都减去最少一排的块数,把所行差的和再平均分) (435)43(块) 325(块)(磁性教具演示:先移去与最少一排同样多的块数,再将剩下的块数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能分到几块?再把移去的2块并上,每份是几块?) 3、先求和后均分 (6572)45(块)演示:把6、5、7、2合在一起,然后再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块?师:求平均数可用以上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如数据比较大,数与数之间相差了大,份数比较多,你觉得以上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实际应用1、师:请你帮教师出个主意,套圈的两个组中,应把奖状给哪个组比较合理?请你先估计一下,各组的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再移一移,两个组平均数是多少?最后算一算两个组的平均数各是几个?2、反馈后出示课件演示并提问:生:男生组的平均数在69之间,估计是在78之间;女生组的平均数在410之间,估计是在67之间。生:我是这样计算的:男生:6976=28(个)284=7(个)女生:104755=30(个)305=6(个)师:为什么第一组要除以4,而第二组要除以5呢?如果从平均数这个角度看,通过计算你认为应把奖状奖给哪个组?师:刚才得到的男生的平均数是几个?(7个)是否每人都是7个?这个7个表示什么意思?女生的平均数是几个?(6个)是否每个女生都是6个?这个6个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1、出示统计图。找平均数,每一幅图中的横线表示图中五个数的平均数,请你判断哪一幅图是正确的?为什么? 2、老师收集了几个平均数,你能说说这几个平均数所表示的意思吗?(1) 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2) 期中考试三年级的数学平均分是88分。(3) 我们学校的老师平均每天要上3节课。(4) 我们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6岁。 3、你能列举出几个平均数吗?(学生举例) 4、你能说出下面几个平均数所表示的意思吗?(1)我校教师的月平均工资是860元;(2)四(1)班平均身高135厘米,五(2)班平均身高137厘米,王民在四(1)班,张建在五(2)班,王民肯定比张建矮吗? (3)一个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李小刚身高140厘米,他在水塘中玩水有危险吗?5、师:今天我们学了统计和平均数这一新知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什么问题呢?(由学生说出相应的问题,当场收集有关的数据,如每人身高、体重等,并当场计算出平均数) 6、要求我校今年每班的平均人数,你认为要用到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哪里得到?(可以亲自调查、请教校长或教师、查阅学校档案等) 7、变式练习。 四年级5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33棵,第二天植树38棵,第三天植树39棵。(1)四年级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三天中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比较:为什么前一题要除以3,后一题要除以5? 8、看录像。 我校的舞蹈队参加市文艺会演,请看录像。(课件显示比赛片断,评委高分95、92、96、96、87、98、97)请你算一算我校舞蹈队的最后所得平均分是多少?(94分)为什么最后评委宣布的得分是95分呢?你知道这个分数是怎么得来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求平均分)小结:在竞赛中,为了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比赛更加公正、公平,通常在比赛打分时采用这种方法来求平均数。四、总结评价1、回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如果你是评委,你会给老师这节课打几分? (根据57位学生打分的分数算算平均分)板书设计统计男生:6976=28(个)284=7(个)女生:104755=30(个)305=6(个)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1、2题。教后反思富安镇小学集体备课个案教案编号: 组长审核: 审核时间:2013年 5月 5 日学 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崔小芳时间2013-05-07课 题练习课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P93-94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加深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2、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步骤教 学 预 设思考、讨论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均数,平均数的范围在一组数的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你会用哪些方法求平均数?2、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除份数的方法来求平均数。3、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如何求平均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二、辨析理解下面的说法合理吗?为什么?1、小强身高130厘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00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2、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5本。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本书。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1、出示三(3)班第一组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如下)三(3)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学号301302303304305身高()132137142144145(1)老师请一位同学帮着算了一下这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得出的结果是“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m”。不用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呢?为什么?(2)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三(3)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你能算出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算一算)三、指导练习1、想想做做1(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操作:移一移,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3)反馈: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你是怎样移动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4)除了这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出来吗?(先求总的枝数,再求平均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枝数。)(5)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时提问:为什么用总枝数除以3?2、想想做做2(1)出示题目,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2)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cm()cm之间?(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么算的?3、想想做做3(1)学生看题,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160厘米是什么意思?(“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160厘米”意味着:所有队员的身高如果变得同样高的话,是160厘米,而不是指每个队员的实际身高都是160厘米。)(2)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为什么?(3)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为什么?。4、想想做做4(1)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在图中标出每天卖出的数)(2)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的前两个问题,集体交流。板书: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平均每天卖出橘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可提:哪些天卖出的数超过了平均数?哪些天卖出的数没达到平均数?)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1、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气温如下:14度、16度、20度、21度、14度,你能求出这一天的平均气温吗?2、四(1)班有4个小组,第一组10人,第二组11人,第三组12人,第四组11人,平均每组多少人?教后反思富安镇小学集体备课个案教案编号: 组长审核: 审核时间:2013年 5月 5 日学 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崔小芳时间2013-05-07课 题练习九(1)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P95-96页 1-5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加深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较熟练地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步骤教 学 预 设思考、讨论一、基本训练1、练习九第1题。(1)出示第1题,学生看题,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和题意。(2)讨论平均水深的含义:这里平均水深110厘米是什么意思?(3)这个男孩以为自己身高145厘米了,他下水不会有危险,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4)小结: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处处水深都11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10厘米深,而且深得多,所以还是可能会有危险的。2、练习九第2题。(1)学生独立看每道题,初步了解每一小题说了什么事。(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三道题中哪些平均数是不合理的?(3)组织交流,说说每小组的观点。(第(2)小题中的说法是合理的,第(1)、(3)题中的说法是不合理的。)3、练习九第3题。(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明确每人捐书的本数,提问:哪位同学捐的图书本数最多?是多少本?(2)“平均每位同学捐多少本图书”怎么求?学生计算,交流时提问:为什么要用总本数除以5呢?(3)分组交流:你还想到了什么?(4)指名汇报,并小结。(金辉和王宏捐书的本数超过了平均数,李强和陈军捐书的本数没达到平均数)4、练习九第4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看图。明确每组植树的棵数。(2)问:从表中哪组植树棵数最多?是多少?哪组植树棵数最少?是多少?(3)估一估:平均数会在一个怎样数据范围之间?(平均数在6之间)(4)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臬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的?(用总棵数总组数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5)讨论:你还能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植树情况?小结:提问: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数多?多多少棵?树棵数比平均数少?少多少棵?5、练习九第5题。(1)学生记录本周做作业用的时间,并填表。(2)算出本周平均每天做家庭作业用的时间,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时间总天数平均每天所用的时间)(3)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二、拓展练习1、学校体操队同学测身高,测得小红身高是156厘米,最矮的是小林和小雨都是145厘米,还有六位同学的身高均位147厘米,你能算出体操队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2、学校4个植树小组,第一天植树18棵,第二天植树20棵,第三天植树22棵,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富安镇小学集体备课个案教案编号: 组长审核: 审核时间:2013年 5月 5 日学 科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崔小芳时间2013-05-07课 题练习九(2)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P96-97页6-8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估计平均数的能力。2、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步骤教 学 预 设思考、讨论一、基本训练1、练习九第6题。(1)学生看统计表,提问:在这一小组中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2)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一百几十多厘米?学生汇报估计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学生独立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样算的?(移多补少。总厘米数总人数平均身高 )把算出的平均身高与估计的结果比比,看看你估计得怎能么样?(4)你还能提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某某同学的身高超过了平均身高,某某同学的身高没达到平均身高)1、练习九第7题。(1) 出示统计表,教师简单介绍统计表:这是一张记录一周最低和最高气温的记录表。请学生说一说这一周每天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2) 估一估这一周平均每天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学生汇报估计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 学生独立计算上星期平均每天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度?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么算的?把算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必修上册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研究
- 儿童卫生安全教育
- TNF-α参与特应性皮炎瘙痒调控的机制研究
- 医院安全检查
- 中学考前励志课件
- 硬膜下血肿病人护理查房
- 颅脑疾病护理课件
- 预防结核班会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课件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7章 带传动
- 中国货权风险判例研究报告 2024 -供应链企业篇
- 康明斯产品合格证
- 矿山废水处理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题10.环境描写及其作用-2024年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5
- DL∕T 1057-2023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 【电商直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以抖音直播为例开题报告1800字】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
- 2024-2029年吞咽困难饮食增稠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高清版)WST 348-2024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FZT 73012-2017 文胸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