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t通用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 RT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xx-8-112 一、无损检测工艺文件介绍按照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单位应制定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11、工艺规程1.1定义工艺规程,是指导检测的技术文件。 一个同样要求的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规程来检测,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规程在给定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把工艺规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v工艺规程是检测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工作范围、人员设备能力等,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允许的框架内选取、细化成自身可执行的要求,用以指导检测单位自身无损检测工作,在某种检测方法或某类产品范围内通用的程序文件。 是标准没有具体规定而又是本单位通用和共性的统一规定,也是各检测单位检测能力的反应。 1.2作用工艺规程是组成技术文件的主要部分,是工艺装备、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设计与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直接指导检测的技术法规,它对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原材料消耗有直接关系。 工艺规程编制的质量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1. 3、编制原则 (1)、所编制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检测工作质量,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各项技术要求。 (2)、工艺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3)、尽量降低检测成本。 (4)、注意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 1.4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要求v按照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标准4.3.2.2条规定;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要求,并针对本检测单位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应按本部分和NB/T47013.2NB/T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过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v编制工艺规程的依据中相关因素(类似焊接工艺评定中的重要变量)5v (1)涵盖本单位的检测范围,是通用性技术要求、原则性指导文件;v (2)根据检测单位的特点和能力编写,是对现行标准规范的进一步细化(或补充);v (3)内容不能照搬照抄外单位的文件,必须有本单位的特色;v (4)跟具体的工程项目没有必要的关联,是检测单位自身检测能力的体现;v (5)由检测单位级专业人员编制,检测责任师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6)工艺规程的编制应按NB/T47013.1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6 (7)相应检测标准变更、采用新的检测工艺时,应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重新审批发布。 (如果来不及修订工艺规程时,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由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1.5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特点 (1)遵照国家现行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在检测工艺上可以比现行标准、法规更细,更具体,要求更高; (2)应根据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做到简明扼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 (3)工艺规程中每一步骤都要写清楚做什么、由谁去做、采用什么设备和辅助器材、什么时机做、按什么标准做;7 (4)采用非标准检测工艺(如非标准温度范围内的渗透检测、探头移动区不符合要求的超声波检测、焦距不符合要求的射线检测等)时,应对该检测工艺进行验证; (5)明确对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6)要融入其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无损检测方面的内容(如SH/T3543-xx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4.7条的要求无损检测单位应按SH/T3503的规定提交无损检测报告。 施工单位应在检测前提交供被检设备排版图和标有焊缝编号的管道单线图或焊缝布置图); 2、操作指导书v2. 1、操作指导书的定义v操作指导书是指为保证检测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v“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v a)确定检测人员;v b)检测设备和器材的准备;v c)检测场所和环境条件的检查;v d)安全防护的准备;v e)检测对象的准备;v f)检测操作;v g)检测设备复核(有要求时);v h)检测结果的评定;v i)填写检测记录;92. 2、操作指导书的作用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v2. 3、操作指导书的基本要求应根据工艺规程并结合检测对象的具体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的内容应完整、明确和具体;操作指导书的首次应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验证可采用对比试块、模拟试块或直接在检测对象上进行。 v内容应满足v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v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v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v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v when何时做v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v按照“最好,最实际”原则,采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2. 4、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的编制原则根据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的作用,其编制要符合“针对性、符合性、可操作性”三方面的原则。 v针对性v要针对特定的检测对象,编制特定的无损检测工艺措施。 指定检测设备、器材及工艺参数;v符合性v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中的工艺措施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本单位工艺规程的要求。 操作指导书应明确执行的标准规范。 对于操作指导书中所选取的工艺参数,须经实际适用性验证,确认其能够达到检测目的的要求;v可操作性v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作为现场指导检测工作的技术文件,如现场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则其编制的根本意义不复存在。 所以,编制人员要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的局限性,在其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足够满足检测目的的前提下,优化工艺措施,明确最有效的技术参数和允许调整的动态范围,所要求的工艺措施在实际检测中切实得到实施。 二、工艺规程的编制v 1、工艺规程内容v按照NB/T47013.1标准规定,无损检测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v a)工艺规程版本号;v b)适用范围;v c)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v d)检测人员资格要求;v e)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v f)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及其范围;v g)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v h)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v i)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v j)检测记录的要求;v k)检测报告的要求;v l)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人;v m)编制日期。 2、工艺规程内容的具体要求2. 1、工艺规程版本号按照检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对工艺规程进行编号,并含有版本号。 版本号是为了明示有效性。 2. 2、具体要求工艺规程应规定下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10项a)适用范围中的结构、材料类别及厚度;v bb)射线源种类、能量及焦点尺寸;v )检测技术等级;v dd)透照技术;v e)透照方式;v ff)胶片型号及等级;v gg)像质计种类;v hh)增感屏和滤光板型号(如使用);v i)暗室处理方法或条件;v j)底片观察技术;v2. 3、编制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v NB/T47013-xx承压设备无损检测v产品标准(如GB150等)v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v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v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v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v2.4检测人员资格要求资格、数量、职责v2. 5、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v注重检测设备和器材的适用性和完好状态。 v2. 6、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v2. 7、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v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检测时机;v根据检测方法确定表面准备要求;v规定检测部位和检测结果标记v根据检测对象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确定后处理要求。 v2. 8、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v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评定检测结果和质量分级。 v如RT的级、;UT的I I级、级;MT、PT的I I级合格等.v2.9检测记录的要求及检测报告的要求;v按照各检测方法标准的规定内容192. 10、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人;无损检测工艺规范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 工艺规程采用三级签字:编制级,审核级,批准为技术负责人。 2. 11、编制日期。 三、操作指导书的编制 1、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按NB/T47013.1的要求)v a)操作指导书编号;v b)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v c)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v d)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v e)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v f)检测工艺参数;v g)检测程序;v h)检测示意图;v i)数据记录的规定;v j)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v k)编制日期。 2、操作指导书内容的具体要求(按NB/T47013.1的要求)v2. 1、操作指导书编号;(XXXX XX-XXXX)v2. 2、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XXXX XX-XXXX)v2. 3、检测技术要求v执行标准:NB/T47013.2v检测时机:满足规范、标准规定;如焊后、焊后24小时、焊后36小时等。 如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检测应在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v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v检测比例-XX%或100%v合格级别-级等v检测前的表面准备-根据标准要求,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规定。 v检测技术等级-AABBv2. 4、检测对象v承压设备类别,v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v材质和热处理状态、v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v2. 5、检测设备和器材v名称和规格型号,v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v2. 6、检测工艺参数;v按照标准规定,根据各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v2. 7、检测程序;v按照标准规定,根据各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v2. 8、检测示意图;v方法的示意图v2. 9、数据记录的规定;v按照标准规定,根据各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v2. 10、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v操作指导书两级签字:级/责任师(级)v2. 11、编制日期。 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内容(按NB/T47013.2的要求)v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被检工件的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其内容除满足NB/T47013.1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v a)检测依据;v b)适用范围被检测工件的类型(形状、结构等)、尺寸范围(壁厚及其他几何尺寸)、所用材料的种类;v c)检测设备器材射线源(种类、型号、焦点尺寸)、胶片(牌号及其分类等级)、增感屏(种类、数量和厚度)、像质计(种类和型号)、滤光板、背散射屏蔽铅板、摆放位置和数量,标记符号和类型、布片原则等;v d)检测技术与工艺采用的检测技术等级、透照技术(单或双胶片),透照方式(源-工件-胶片相对位置)、射线源、胶片、曝光参数、像质计的种类、摆放位置25和数量,标记符号类型和放置、布片原则;e)胶片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F)底片观察技术(双片叠加或单片观察评定);g)底片质量要求几何不清晰度、黑度、像质计灵敏度、标记等;h)验收标准i)操作指导书的验证要求操作指导书在首次应用前应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工艺验证,以确认是否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v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否能达到编制效果,需要对工艺文件进行适用性验证,以核查按照文件规定的参数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检测质量(底片)是否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v当首次使用检测工艺文件时,应对工艺文件进行适用性验证,并留有见证材料;工艺文件验证后,当重要因素改变时应对检测工艺进行修订、改版升级,改版后的工艺文件应重新进行验证;非重要因素变更时无需重新验证,但应补充相关内容。 4、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适用性验证和修订改版v射线检测当曝光曲线、透照方式、暗室处理、増感屏、胶片类型、检测设备、工件与胶片间距离等发生变化时,应进行适用性验证。 适用性验证可通过专门的透照试验进行,也可以产品的第一批底片作为验证依据。 这两种情况下,作为依据的验证底片均应做出标识。 4、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适用性验证和修订改版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中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由于超声、磁粉、渗透检测对象多为单一工件,在现场实施检测过程中一般不会改变工艺卡中的检测条件,所以指定最优化工艺参数能够在现场得到有效实施。 即使个别检测条件发生变化时,由于大多是在白天检测的,可以及时对检测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修正,重新改版。 因而无需在工艺参数中加入动态范围的内容。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但对于射线检测,由于其受现场外部条件变化的制约以及其检测环境和检测时间约束,透照条件经常发生变化,检测设备也会经常发生变更,导致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的参数大多与实际工作不符,操作指导书中要求的内容得不到有效实施。 现场检测人员大多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相当的现场检测经验,对于常规工艺的检测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自行调整透照参数,并且经过实际检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于是检测操作指导书就成了一种摆设、一种用于应付检查的东西。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原检测工艺格式是否适应了这种变化?二是是否可以在操作指导书中通过加入允许现场变更工艺参数的动态范围,使得这些检测工作仍能够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完成?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原来的操作指导书大多是针对单一规格的工件编制的,没有按照不同的设备进行,所以造成了检测设备发生变化时,检测操作指导书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现在我们把它反过来,按照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透照方式进行分类编制多规格的检测操作指导书(即所谓的“一机一卡”)就能很好地解决设备发生变化时,操作指导书不能适用的问题。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即X射线检测时,首先按照相同设备制造厂家、相同设备型号(焦点尺寸、焦点至窗口的距离一致)分类编制各种检测规格检件的有效透照长度、透照次数和除焦距、曝光参数外的其他内容(包括技术工艺措施要点要求),将焦距、管电压、曝光时间作为动态参数进行设定,再附上相应设备的经过验证的曝光曲线(最好采用管电压-厚度曲线),将曝光曲线作为操作指导书的一部分内容。 这样将不同透照方式、不同规格检件编制的检测操作指导书装订成册附在每台射线机上,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了。 当透照厚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曝光曲线获取管电压和曝光时间;当焦距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事先设定的平方反比小程序得出相应的曝光时间。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射线检测时也是类似的,按照不同焦点尺寸的射线源编制各种规格的检件(除曝光时间外)的操作指导书。 操作指导书里只规定“居里分”数值或射源的曝光曲线,将曝光时间作为动态参数,通过拉计算尺或小程序软件来得出相应的曝光时间。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v工艺措施动态范围的制定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 仅从焦距的变化、曝光量的变化做出具体规定,这种现场的动态变化应在事后的原始记录中得到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字确认。 v同一台设备对于不同工程编号但同一规格检测对象的检测操作指导书是通用的,检测操作指导书的适用范围体现在检测设备的唯一性、被检工件的规格及执行标准相同。 5、工艺措施的允许动态范围35RT工艺的案例案例一一台如图3所示100M3液化气卧式贮罐,该卧罐材质为16MnR,规格为220024mm。 至今已经投用五年,现要求进行内外部检验B1B2B3B4B5B6B7185002200图3液化气卧式贮罐示意图A1A2A3A5A6A436RT工艺的案例 1、在用压力容器内外部无损检测应按哪些法规标准要求进行?答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xx)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8004-xx)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xx) 2、由于使用过程中充装过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液化气,怀疑有应力腐蚀裂纹,最有效的是哪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为什么?答磁粉检测是检测应力腐蚀裂纹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因为应力腐蚀裂纹是一种表面裂纹(裂纹开口宽度很小),属于表面缺陷。 检测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各自的特点是磁粉检测适合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灵敏度高于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适合于检测所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 涡流检测主要适合于检测非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灵敏度高于渗透检测,但对被检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 材质为16MnR的储罐属于铁磁性材料工件,故选用MT。 37RT工艺的案例 3、根据检验方案,要求对该贮罐焊缝(双面焊)进行100%RT检测。 请按NB47013-xx的要求,针对筒体纵焊缝,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要求焦距为700mm,黑度不低于2.0。 现有的RT设备及器材RF200EG-BIC定向射线机,RF250EG定向射线机,Ir192射线探伤机。 曝光曲线分别见下图。 RF200EG-BIC射线机曝光曲线图(焦点尺寸为21mm,管电流5mA)38RF-250EG定向X X射线机曝光曲线图(焦点222mm,管电流5mA)RT工艺的案例Fe 394、对于细小应力腐蚀裂纹的检测,在选择射线照相工艺参数时应考虑哪些优化措施?答射源,选用X射线,不用源;胶片,细颗粒T2或T1类;布片,位于产生裂纹的一面;防散射控制,屏蔽无用射线;曝光量,不能高电压短时间。 5、在对该贮罐的应力腐蚀裂纹进行返修过程中须进行哪些无损检测?答边返修,边MT或PT检测,确认裂纹消除;如补焊方式返修,则返修完毕,进行MT或PT检测,确认未产生新的表面超标缺陷;同时,采用与原方法一致的方法检测,确认未产生新的内部超标缺陷。 这里使用RT方法。 RT工艺的案例40RT工艺的案例案例二某400m3丙烯球罐,设计压力为1.77MPa,设计温度为10。 球壳板材质为15MnVR,内径10000mm,壳体厚度46mm,为桔瓣式五带十柱式球壳结构,如图右所示。 现场组焊中,壳体对接接焊接接头进行100%射线检测和20%超声波检测。 41在球罐组焊完成后、热处理前进行的外观检查中发现上温带1-1-5号球壳板外表面存在七处缺陷缺陷分布如右所示。 缺陷尺寸见下表。 缺陷编号缺陷长度mm37703553349050缺陷深度mm0.561.5222.54.54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上述缺陷部位的修磨、焊补过程中各部位需要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实施检测的时机,并说明依据或理由。 答1)按GB12337-xx钢制球形储罐及GB50094-xx球形储罐施工规范的规定,在缺陷清除和焊接修补后均应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修磨后的球壳实际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同时磨除深度应小于球壳名义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 超过时,应进行焊补。 2)按GB50094-xx规定,当表面缺陷焊接修补深度超过3mm时应进行射线检测。 (即、号缺陷焊补部位及热影响区)3)按GB12337-xx规定,当表面缺陷焊接修补深度超过3mm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测(即、号缺陷焊补部位及热影响区)。 4)检测时机,按GB12337-xx及GB50094-xx规定,缺陷清除后MT或PT;焊补完成36小时后MT或PT、RT、UT。 432、若需进行射线检测,请选择实施射线检测的技术等级和焊补质量验收等级并说明依据或理由。 答射线检测的技术等级AB级。 按JB/T4730.2-xx第3.8.1条。 焊补质量验收等级级。 按GB12337-xx第8.6.6.1条。 3、比较对焊补部位射线检测时采用源在外和源在内两种透照方式的优缺点。 答1)从操作方便性的角度考虑,采用源在外透照方式时摆放射线机等比源在内透照方式方便。 2)从缺陷的检出能力方面考虑,由于焊补部位在球壳外壁,且15MnVR为裂纹敏感性材质,采用源在内透照方式的几何不清晰度较小,更有利于发现焊补区域靠近外壁的裂纹等细小缺陷。 444、现场检测可供使用的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有300kVX射线机(焦点尺寸33mm)和Se-75(焦点尺寸2.52.5mm)、Ir-192射线探伤仪(焦点尺寸33mm)和Agfa-D7胶片、0.03mm及0.1mm的铅箔增感屏。 请选择检测设备并说明理由。 答应选用X射线机。 因透照厚度达46mm,Se-75不能满足穿透力要求;15MnVR为裂纹敏感性材质,若使用Ir-192需使用细颗粒胶片。 故应采用X射线机。 5、试计算透照的最小焦距,并比较焦距选择最小焦距和焦距选择700mm的优、缺点。 答最小焦距=103.0(46+2+2)2/3=407。 与600mm焦距相比,选择407mm焦距的优点是1)可以缩短曝光时间近50%,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2)减少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影响。 45缺点是1)几何不清晰度Ug约为700mm焦距时的1.5倍,且已达JB/4730.2-xx规定的AB级检测技术透照焦距的下限值,故射线照相灵敏度比较低。 2)透照场的均匀性不如700mm焦距,限制了有效透照长度。 6、对陷返修部位射线照相的底片黑度应如何控制?为什么?答应将黑度控制在平板试件透照的最佳黑度水平,即D=2.5。 因为透照部位为球壳板缺陷返修区域,按GB12337-xx规定,球壳板缺陷部位补焊后应打磨平滑,即透照工件相当于平板,为获得最大的D/Dmin值,识别细小缺陷,黑度应控制在最佳底片黑度的水平。 467、下图是该球罐对接焊缝的一张底片,底片上有三个条状缺陷,此三个条状缺陷处于同一条状缺陷评定区且位于一条直线上,请问此缺陷的质量级别为几级?请说明评级理由答。 47级别单个条形缺陷最大长度一组条形缺陷累计最大长度不允许T/3(最小可为4)且20在长度为12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6L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42T/3(最小可为6)且30在长度为6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3L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6大于级注1L为该组条形缺陷中最长缺陷本身的长度;T为母材公称厚度,当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取较薄板的厚度值。 注2条形缺陷评定区是指与焊缝方向平行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矩形区,T25mm,宽度为4mm;25mmT100mm,宽度为6mm;T100mm,宽度为8mm。 注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条形缺陷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相邻缺陷的间距小于或等于较短缺陷长度时,应作为1个缺陷处理,且间距也应计入缺陷的长度之中。 评级理由48案例三某乙烯工程一台碱渣反应器,(三类容器)介质为液态碱和烃,设计压力为8.77MPa,设计温度为300。 反应器采用复合板制造,基层材质为16MnR,厚度为36mm;衬里材质为0Cr18Ni12,厚度为3.0mm,反应器具体尺寸如图一所示;B1对接焊接接头截面图如图二所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讲好线上培训课件
- 小学生认识火箭课件图片
- 《医疗护理礼仪》课件
- 路人王签约合同协议
- 《中风后康复之路》课件
- 车间劳务外包合同协议
- 转让押金无合同协议
- 转让软件系统合同协议
- 养殖小区种猪供应及技术服务合同
- it设备维保协议
- 2023深圳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和详解)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 焊机检验报告
- 《杀死一只知更鸟》好书分享
- 软装清洗行业分析
- 健康饮食与体重管理
- 2000-2015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详细解析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甲卷)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智能农业技术项目
- 2018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