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孟1#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017.doc_第1页
布孟1#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017.doc_第2页
布孟1#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017.doc_第3页
布孟1#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017.doc_第4页
布孟1#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01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ZL/CJ-SBM1-JK-2014-017报告总页数:共6页广西崇靖高速公路第5分部布孟1号隧道探地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检测报告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项目部二O一四年五月七日声明1、 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2、 报告检测单位名称与“检验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报告未加盖红色“检验报告专用章”及局部复制无效;4、 报告无试验(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5、 如对本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签收报告后的15日内向本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6、 送样试验检测只对来样负责。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办事处联络村大洞组邮编:410205电话真号:ZL/CJS- BM1-JK-2014-017报告总页数:共6页广西崇靖高速公路第5分部布孟1号隧道探地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检测报告现场检测:项目负责: 报告编制: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试验检测单位: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机 构 资 质: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专项 公路工程综合乙级证 书 编 号:交GJC桥078 湘GJC乙044 计量认证编号: 2011181721R目 录1.任务来源12.概况12.1 工程概况12.2 检测完成工作量13.检测目的、依据13.1 检测目的13.2检测依据24.主要仪器设备25.检测方法及原理25.1 SIR-20工作原理25.2资料处理的方法依据36.检测结果36.1掌子面围岩情况36.2测线布置36.3数据分析47.结论及建议57.1 结论57.2建议6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编号:ZL/CJ-S-BM1-JK-2014-017广西崇靖高速公路第5分部布孟1号隧道探地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检测报告1. 任务来源受广西崇靖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方委托,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项目部(以下简称:我项目部)于2014年5月6日承担了第5分部布孟1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2. 概况2.1 工程概况布孟1号隧道起于崇左市天等县福新乡理进村布给屯西北侧约100m处,终于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吉门村东北侧约250m处,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长隧道,左线进口桩号为ZBK97+250,出口桩号为ZBK99+160,设计长度1910m,进口路面设计高程为565.22m,出口路面设计高程为531.58m,最大埋深约203.86m;右线进口桩号为YBK97+280,出口桩号为YBK99+175,设计长度1895 m,进口路面设计高程为565.01m,出口路面设计高程为531.30m,最大埋深约167.25m。隧道大致走向约为283。2.2 检测完成工作量布孟1号隧道左线超前地质预报本期检测工作于2014年5月6日开始进行,当日完成全部外业工作,内业资料整理于2014年5月7日完成。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2-1:表2-1完成实物工作量汇总表工作内容单位完成数量起讫里程备注探地雷达隧道延米33mZBK97+422ZBK97+455左洞进口3. 检测目的、依据3.1 检测目的其目的在于:查明开挖工作面的前方地层岩性变化和水文地质特征,推断隧道围岩级别,提出施工建议,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减少因地质灾害或支护不当而导致大塌方带来的损失,为动态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为隧道施工服务。3.2检测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2)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T C22-2009;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60-200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年版);6)相关隧道施工设计图、变更设计图和其它有关技术文件。4. 主要仪器设备根据检测隧道项目,本次配备主要检测仪器如表4-1所示:表4-1 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数量(套)用途1探地雷达ZL-SB-S001SIR-201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检测2地质罗盘/DQY-I1地质观察、量测5. 检测方法及原理5.1 SIR-20工作原理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涌水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如果未能够在施工前探明,将会给施工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因此,在隧道进行施工时,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资料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实践证明,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方面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的提供地质资料,有效保障安全施工。地质雷达采用的是时间域脉冲雷达,将宽频带的脉冲电磁波发射到地下介质中,通过接收反射信号达到探测地下目标的目的,雷达系统向被探测物发射电磁波脉冲,电磁脉冲穿过介质表面,碰到目标物或不同介质的界面而被反射回来,根据电磁波的双程走时,分析确定探测目标的形态及结构特性。结合工程地质资料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图5-1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图5.2资料处理的方法依据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是将实测数据传入电脑,然后导入“RADAN 5.0”软件进行分析(见图52)。在处理软件中,主要是利用“Process”菜单中的数字滤波器(IIR Filter、FIR Filter)、褶积(Deconvolution)、偏移(Migration)、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Xform)等方法对野外采集结果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现场地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相对介电常数。由于本次超前探测的天线中心频率为100MHz,所以在进行带通滤波时,选择频率为50MHz150MHZ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本次探测时,左洞进口掌子面的里程桩号为ZBK97+422;在进行雷达波速反演时,选择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取6.9,采样点数512,采样时窗采用600ns。图5-2 地质雷达RADAN软件分析界面示意图6. 检测结果6.1掌子面围岩情况左洞进口掌子面的里程桩号为ZBK97+422,揭露围岩主要为中弱风化泥质砂岩与泥质灰岩互层,红褐色、灰褐色等,中厚厚层状构造为主,局部为薄层状构造,块状结构,岩质较硬,局部节理发育,岩体大部较完整,局部较破碎,无水,整体围岩稳定性较好。6.2测线布置本次探测采用的是美国GSSI生产的SIR-20型地质雷达系统进行野外检测,现场检测配备中心频率100MHz天线,根据探测前方的岩性特征及现场的工作条件,最远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5米左右。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本次测量工作采用点测方式,按0.2m的点间距,沿隧道进洞断面布置了两条测线,如图所示。图6-1 雷达探测测线布置示意图6.3数据分析通过对现场探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雷达预报探测效果图:图6-2 布孟1号隧道左洞ZBK97+422处雷达探测成果图 (AA)图6-3 布孟1号隧道左洞ZBK97+422处雷达探测成果图 (BB)图6-2、6-3为沿左洞掌子面上下两条水平线采集的地质雷达剖面图,采样时窗为600,探测深度33m,通过对比分析得知:AA测线与BB测线扫描结果基本一致,掌子面前方约33m范围内雷达反射电磁波信号以高频弱反射信号为主,振幅大部较平缓,仅局部(主要在ZBK97427ZBK97442段)起伏较大,同相轴连续性较好,推测此段围岩与掌子面岩性大体类似,以弱风化岩体为主,大部较完整,局部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7. 结论及建议7.1 结论经本次地质雷达探测,结合现场地质调查成果及相关详勘资料综合推测:ZBK97422ZBK97455段围岩岩性较杂,以弱风化泥质砂岩、泥质灰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多为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为薄层状构造,块状结构,岩质较硬,大部结构面胶结较好,局部节理发育,岩体大部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好,无水,综合推断本段围岩级别为级。其中:ZBK97427ZBK97442段节理较发育,局部岩体较破碎。7.2建议1)隧道前方ZBK97422ZBK97455段围岩大部较完整稳定,局部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施工单位应根据围岩结构的变化及完整性与稳定性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